星巴克預計:中國區業務在第二財季營收減少最多4.3億美元

2020-12-18 新浪財經

原標題:星巴克預計:中國區業務在第二財季營收減少最多4.3億美元 來源:澎湃新聞

3月6日,星巴克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收入減少了數億美元,並且將暫停在中國開新店的計劃。

彭博社援引了星巴克3月5日公布的一份運營報告稱,受到疫情影響,預計中國區業務在第二財季(2019年12月30日-2020年3月31日)的營收將減少最多4.3億美元,衡量中國業績的關鍵指標同店銷售額也將在第二財季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0%。

據華爾街曰報報導,由於部分門店的關閉和營業時間的減少,導致了客流量的巨減。2月份,星巴克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暴跌了78%。

不過,星巴克稱影響是暫時的,其向投資者保證,公司業務將很快恢復正常。

此前,為了應對疫情,星巴克關閉了中國境內一半的門店,總數超過2000家。據了解,目前90%的門店已經恢復營業,星巴克預計在3月底前將門店恢復運營的數量提升至95%。

彭博社援引星巴克公司稱,「儘管疫情對公司財務造成了短期影響,但我們對公司的增長潛力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此外,星巴克稱,現在評估疫情對公司全年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據悉,中國市場是美國以外星巴克的另一重要市場。彭博社稱,為了和中國本土咖啡品牌瑞幸咖啡競爭,星巴克一直在擴大自己的開店範圍,並增加廣告投放。但據華爾街曰報報導,受到疫情影響,星巴克將推遲自己的開店計劃,將2020財年預計的開店計劃推遲至2021財年。

除了中國市場以外,華爾街曰報指出,星巴克也關閉了其在義大利、日本和韓國的部分門店,或控制店內的人流。據介紹,韓國是星巴克的另一大市場,擁有1380個門店。

相關焦點

  • 星巴克第三財季營收預降30億美元
    新冠疫情影響之下,星巴克預計第三財季營收將減少逾30億美元,中國業務可比銷售額在整個財年下降10%至20%。當地時間6月10日,星巴克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了一封致股東信,介紹星巴克目前運營的整體情況。星巴克預期在6月28日公布第三財報。
  • 星巴克2020年第四財季營收62億美元 中國開店259家
    近日,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發布第四季度財報,據財報顯示,今年第四財季總營收為62.03億美元,同比下降8.1%;淨利潤3.9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51.1%。2020全年營收為235.18億美元,同比降低11.3%,全年淨利潤為9.23億美元,同比降低74.2%。
  • 星巴克第四財季淨利潤「腰斬」,中國市場成國際連鎖餐飲品牌...
    星巴克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這邊沒有聽說因為疫情而關閉門店。」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11月2日收盤,星巴克總市值1008.7億美元,公司股票收盤價85.97美元/股,跌幅為1.14%。
  • 星巴克披露中國區Q3銷售額將下降25%,正在押注於咖啡外賣業務
    文|Lily Ji6月11日消息,星巴克在致股東信中表示,5月最後一周,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約14%。由於新冠病毒疫情,預計第三財季中國同店銷售額將下滑20%-25%,預計公司第三財季營收將下滑至30-32億美元。
  • 星巴克CEO:預計中國業務在季度末全面恢復
    12月10日消息,據報導,星巴克CEO凱文詹森近日對媒體表示,他正在對咖啡館進行修整、部署人工智慧、並提高工資,以增強星巴克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同時,他也預計,星巴克在中國業務將在本季度全面復甦。  據悉,中國是星巴克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但是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在國內臨時關閉超半數門店。7月,星巴克總裁凱文.詹森透露,99%的中國門店已開業。
  • 星巴克的窟窿有多大:單季虧近7億美元 恢復要等到明年3月底
    疫情席捲全球,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也慘遭影響,7月29日,星巴克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其在第三財季(截至2020年6月28日)營收同比大幅下滑38%。雖然隨著疫情的後續恢復,星巴克認為未來的恢復速度將快於預期。
  • 消費重創 星巴克預計疫情影響將持續到9月底
    星巴克預計二季度利潤接近「腰斬」,疫情對公司全球業務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9月份。星巴克周三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在截止2020年3月31日的第二財季,初步預計公司GAAP和非GAAP的每股盈利分別為0.28美元、0.32美元。
  • 星巴克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
    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隨著戰略的調整,公司也將重整門店業務。
  • 星巴克CEO預計中國業務將在本季度全面復甦
    12月10日消息,據報導,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CEO凱文•詹森近日對媒體表示,他正在對咖啡館進行修整、部署人工智慧、並提高工資,以增強星巴克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同時,他也預計,星巴克在中國業務將在本季度全面復甦。   據悉,中國是星巴克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
  • 星巴克預計2020年中美銷售額減少10%-20%
    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隨著戰略的調整,公司也將重整門店業務。
  • 星巴克的「寒冬」來得有點早 公司預計未來營收淨利雙降
    本報記者張敏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
  • 8點1氪丨京東擬赴港二次上市,融資約34億美元​;星巴克第二財季...
    (路透IFR) 星巴克第二財季淨利潤3.28億美元,不及預期 36氪獲悉,星巴克第二財季淨營收60億美元,市場預期58.9億美元;淨利潤3.28億美元,市場預期4.06億美元;第二季度同店銷售減少10%,市場預估減少9.7%。星巴克預計第三季度疫情對業務的影響將加劇,第四季度將緩和。
  • 咖啡巨頭星巴克的「寒冬」來得有點早 公司預計第三財報季營收淨利...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張敏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
  • 營收環比增幅近50%,星巴克在經歷「劫」後重生嗎?
    本季營收環比增速「喜人」,美國本土市場恢復成「助推劑」本季度星巴克的財報中,營收為62.0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7.47億美元相比,同比降低8.1%。但從環比看,與三財季的42.22億美元相比,環比漲幅達46.9%。從本季度的數據看,同比營收仍在下滑,但是環比經歷了近50%的漲幅。
  • 星巴克中國門店基本正常營業,但恢復業績預計要到9月
    星巴克於美國時間4月28日,披露了其截止3月29日的2020財年第二財季財報。財報顯示,星巴克今年一季度全球同店銷售額下跌10%,超出華爾街預期的9.71%跌幅;公司總營收60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32美分。與去年同期相比,調整後每股收益幾乎下跌了一半,而淨收入也從去年的6.63億美元下跌至今年的3.28億美元。
  • ...電商公司;adidas第二財季虧損逾3億美元;H&M或關閉香港旺角旗艦店
    adidas執行長Kasper Rorsted表示,疫情導致集團上個季度關閉了超過70%的門店,但電商業務在第二財季錄得了93%的增長,中國業績也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5月和6月實際上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集團認為第三財季業績會繼續加快復甦。
  • 星巴克(SBUX.US)Q2淨利潤同比下滑50.5%至3.28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
    美股 星巴克(SBUX.US)Q2淨利潤同比下滑50.5%至3.28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末中國銷售額將大幅回升 2020年4月29日 09:30:26 智通財經網
  • 星巴克中國涉足投資,年增500家新店,能阻止在華營收下滑嗎?
    星巴克也在今年4月推出了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和以植物燕麥奶為基底的飲品,以豐富產品品類。兩相對比,星巴克中國與紅杉的合作或更側重於零售業務的數位化層面。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靜瑛曾表示,「通過此次合作希望助力星巴克中國數位化創新的全面提速」。
  • 耐克2021財年第二財季營收112億美元 高於預期
    12月20日,耐克對外公布:2021財年第二財季營收112億美元,市場預期105.43億美元,去年同期103.26億美元;第二財季每股盈利0.78美元,市場預期0.63美元,去年同期0.70美元。  耐克的市場表現明顯優於研究機構的預期,主要源於其在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
  • 麥當勞宣布關閉200家門店,星巴克虧損七億美元
    該公司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了30%至37.7億美元,這略超市場預期;全球同店銷售下滑近24%,據媒體追蹤數據顯示,為2005年以來最差業績;積極信號是,6月份,麥當勞全球餐廳有96%已經重新開放,這相比4月份的75%來說有了顯著的提升, 不過麥當勞CEO警告稱,全球多地,尤其是美國的疫情有惡化的趨勢,因此,未來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