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關於早餐的建議,
在網際網路上引發了一波討論,喝粥還是喝牛奶?
其實老伍認為,除了要考慮提高免疫力以外,
讓孩子發育得更快,更好,牛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這也是中國為什麼要搞蛋奶工程,而不是稀飯鹹菜工程的原因所在。(友情提示:三高人群,以及乳糖不耐受等不適合攝取乳製品的人群,就沒必要喝太多牛奶了。)
其實關於誰更適合作為中國人的早餐這一話題,
從人們津津樂道的「身高」,便可以一窺究竟。
小到個人乃至家庭之間,大到各省甚至各國之間,
莫不如是,根據國際權威機構調查顯示,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
日本的國民在平均身高上,是比中國人高一些的。
也正因為如此,
網上才出現了一大堆,類似於「中國人比日本人更矮」的這種論調。
但現如今,這一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此前,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曾發表了一份調查數據,
結果顯示:得益於飲食改善,營養充足,
日本人在二戰戰後迎來了一次比較大規模的身高增長期,
但這個增長期只持續到1979年的巔峰之後,便開始逐步回落。
回落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
根據日本媒體預測,
2014年出生的日本人在20歲時的身高
將比1979年出生的日本人矮0.6到1.5釐米,
換句話來說,在這三十多年來的時間當中,
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不僅沒有增長,
反而開始逆生長:越發矮了......
▲ 近年來,日本人身高几乎不再增長,並呈現出緩慢的下降趨勢
數據的變化和日本國內人口結構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同時,缺乏鍛鍊,營養匱乏的宅人數量的增長,
也是導致日本人身高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對而言,
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卻處於一種穩步上升的態勢,
據公開資料,
中國18歲男性平均身高達到了171.8釐米,
女性平均身高則是159.7釐米,
均在日本男女的170.8釐米以及158.3釐米以上。
根據了解到的最新情況,
全國人民總體數據而言,
日本人平均身高目前比中國人更高,
但按照這個趨勢演進下去,
只需要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
中國人便可以在全年齡層超過日本人。
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人的身高,
其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開始超越中國人的,
即使在二戰期間,
日本士兵的身高也低於中國人,
當時的日本人平均身高只有155釐米左右,
和中國的兒童差不多高。
和大多數文明的情況差不多,
中國人在舊社會的營養水平一直不高,
但在那個比爛的時代反而算是營養比較好的,
所以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則在165釐米到170釐米左右,
即使和當時的美國人相比,差別也不大。
不過,
因為日本人在民治維新之後開展了全民性的喝牛奶,
吃牛肉運動,才出現了相對而言比較矮,
但是更加強壯的日本士兵,在肉搏當中,
往往能夠戰勝身高較高,但比較瘦弱的中國士兵。
▲ 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小學生午餐必不可少的兩樣高蛋白食物:鯨肉+牛奶
按理說,
日本人和中國人大致處於同一緯度,
為什麼身高在當時會差那麼多呢?
這得從公園675年說起,
那年,由於戰事頻繁,資源緊缺,
日本天皇頒布了歷史上著名的《肉食禁止令》,
規定日本庶民乃至武士階級不得食用四條腿動物的肉,
自那以後1200多年,
缺乏肉食的日本人的身高也逐漸和中國人差得更遠了,
長期以來的粗茶淡飯直接影響了日本人的體質,
所以可以看到日本人雖然在西化之後改良人口,
士兵普遍比較精壯但身高卻還是比較矮。
當然,老伍此番要強調的,並不是身高問題,
畢竟每個人都存在著差異,身高背後所體現的,
實際是中國近數十年來國民營養攝入的提升,
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