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CanvioSlim移動硬碟,我的通勤數據合作夥伴之一

2020-12-21 喜華春家常菜

作為一名攝影師,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處理各種各樣的存儲設備。硬碟、U盤、內存卡、移動硬碟是不可缺少的存儲介質。

隨著拍攝任務越來越多,需要存儲的數據也越來越多,原來用U盤作為數據中介,現在已經不能滿足,因為容量太小。所以大容量、快速、便攜的移動硬碟對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需求明確後,更容易找到產品。根據我個人的需要,東芝CanvioSlim的移動硬碟已經開發出來了。

我對東芝存儲產品並不陌生。PC中的硬碟、相機的內存卡和用於數據備份的移動硬碟都是東芝。相對而言,綜合表現是相對可靠的。這個東芝CanvioSlim也是我的第三個東芝移動硬碟。另外兩個部分用於辦公室固定數據備份,這個2TB大小更支持我的日常數據存儲和中介。

簡約設計,金屬質感,小巧便攜

東芝CanvioSlim的感覺非常簡單。包裝簡單,配置簡單,外形設計簡單。

在三明治形狀中,黑色的中間框架夾在兩塊金屬板之間,非常簡單。在前面的左上角有一個東芝logo,中間的框架中設置了一個半透明的指示燈。畢竟要看他是否正常工作,你可以在開機後打開燈藍光。

面板由金屬製成,帶有精緻的磨砂,非常接近MacBook的紋理,非常精緻。當然,他與我的每日筆記本相符。

另一個重要的一點是,作為容量為2TB,東芝CanvioSlim的硬碟相對較小。在開始的那一刻,很明顯他是纖薄而且很輕。這款輕便便攜,對於日常隨身攜帶的包會更加友好。我可以很容易地把他放在我的背包裡,甚至在我的褲兜裡,即使是出差,也不會給我帶來任何負擔。

容量適中,讀寫速度快,很好地滿足了個人需求

如上所述,由於需要較大的存儲容量作為介質,但也相對較小,便於日常攜帶。東芝CanvioSlim這個2TB容量對我來說更實用。

一方面,這個容量可以存儲相對更多的數據,取代U盤原來的位置。對於更多的數據備份,我會有其他容量更大的硬碟,但容量也更大。2TB的大小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存儲一定數量的數據,然後形成統一的整體。

另外,由於要考慮數據傳輸介質,數據傳輸需要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切換,所以讀寫速度也要保證。東芝CanvioSlim的接口使用USB3.0接口,基本上,閱讀和寫作的速度可以滿足我的日常需要。

一般讀寫速度為130M/s--150M/s。這個速度對我來說足夠多的圖片、視頻和文檔數據了。他也是USB3.0存儲設備基準的高速表現,我相信他也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

在綜合之後,所有方面都滿足了我的需要

有一段時間東芝CanvioSlim開始使用他,在這期間,我碰巧兩次旅行,我帶著他出去了。他確實有足夠的可移植性,同時讀寫性能表現和存儲容量都比較適合,是我原來U盤的一個很好的替代品。

另外,其價格方面,2TBUSB3.0移動硬碟基本上在400元。東芝CanvioSlim的平均水平也處於平均水平,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更實惠的選擇。

我認為有兩點可以改進,一是可以配備存儲袋,用於存儲硬碟和數據線,便於攜帶。因為我發現如果能把硬碟和數據線放在一個地方,把他們放在一起會更方便。對於想要容量適中、體積小、價格合適的移動硬碟的用戶,東芝CanvioSlim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東芝移動硬碟靠譜嗎?TOSHIBA V8 CANVIO系列2.5英寸移動硬碟體驗
    而我的MacBook Air筆記本又只有256G儲存空間,外接硬碟成為我日常必備。之前使用的移動硬碟是小米路由器1代上面的東芝移動硬碟,使用感受還不錯。這次需要更換硬碟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關注了東芝的移動硬碟,最終看上了這款V8系列的2.5寸移動硬碟。外觀非常簡潔,可以和Mac即插即用,所以就剁手了,和廣大網友分享一下。
  • 東芝金屬超迷你1T移動硬碟評測
    作為出差一族,移動硬碟可以說是日常必備的工具。對我而言,容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積要絕對的小巧,便於攜帶。從網上查詢了一番,發現東芝的新品SLIM移動硬碟,體積十分小巧。東芝的產品也購買過不少,所以就直接購買了一塊。現在產品已經到貨,發現體積絕對是它的一個亮點,和我一起感受下吧!
  • 東芝Canvio Gaming遊戲移動硬碟評測:大容量 高速 有誰不喜歡?
    東芝Canvio Gaming遊戲移動硬碟配備了SuperSpeed USB 3.2 Gen1接口,數據傳輸速度進一步提升,改善大容量遊戲的數據傳輸體驗。作為一款為遊戲打造的移動硬碟,主要的還是要看遊戲體驗,後面將以東芝Canvio Gaming遊戲移動硬碟連接到PlayStation 4遊戲主機上進行測試,主要測試在遊戲運行過程中,東芝Canvio Gaming遊戲移動硬碟的表現是否穩定。
  • 每GB不到0.3元,性價比遠超U盤,東芝Canvio Premium移動硬碟評測
    大容量的移動硬碟雖然比起U盤在體積方面略處下風,但是相比U盤它的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更穩定。以我入手的東芝Canvio Premium移動硬碟為例,我平時在家和公司之間都是依靠它存儲各種文件的。從U盤換成移動硬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價格方面來看,按照我入手的這款2TB版本計算,每GB容量折算不到0.3元,但是現在靠譜點的U盤每GB容量就要花費1元錢甚至更多。
  • 大數據時代下 東芝硬碟賦能數據價值
    隨著數據持續向上增長,數據會從熱溫數據過渡最終沉澱至存儲下面最寬的一層,繼而最終形成冷數據,用於長期數據歸檔保持。而據統計,企業80%的數據是屬於冷數據,需要長期存儲並且維護;而機械式硬碟本身的特點和價格,決定了HDD是企業絕大部分數據的存儲首選,同時推動著HDD向大容量持續發展的方向。也因此大容量HDD是企業數據生命周期,安全,穩定,性能,容量以及成本價格上的綜合優勢。
  • 傳輸數據不用等,高速移動硬碟數據線暢享快傳體驗
    不管你是設計師,攝影師亦或是辦公一族,幾乎都能用到電腦,而電腦裡的文件如果很多的話,為了安全起見都會備份一份數據,以免電腦儲存容量過大導致電腦卡頓。另一方面,為了保護數據防止丟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很多人都會選擇入手一款移動硬碟來儲存數據。
  • 讓數據輕薄隨行:WD My Passport移動硬碟
    自從搬到了距公司30公裡外的郊區居住,我每天早上的上班時間就沒有準時準點過。不過好在作為雜誌編輯,我的工作節奏沒有特別強的時效性,很多工作都可以預先在家裡完成。因此我平時隨身包裡,不會少的兩樣東西,一是在通勤時打發時間的Switch外,另外必不可少的就數移動硬碟了。
  • 要數據沒售後 原廠移動硬碟憑啥坑爹
    小K反應最近他的移動硬碟接入電腦無反應,小K遂將移動硬碟拿到商家處售後,商家表示移動硬碟售後需要等待一個月,售後回來的硬碟是良品,並非原來的移動硬碟。    小K的移動硬碟裡有十分重要的文件,希望能修復原有移動硬碟的盤體保留數據。商家建議小K自己花錢去數據恢復公司開盤提取數據,同事提醒小K如果私自打開移動硬碟,威騰電子將不再承擔後續的任何售後服務。
  • 移動硬碟讀取不了硬碟數據恢復
    當自己購買的移動硬碟放到計算機上時,有無法識別或頻繁死機等現象,是什麼問題造成的這些情況出現呢?硬碟移動硬碟讀取不了是什麼原因,還怎麼解決呢?今天下午移動硬碟在正常使用狀態下(在玩刺客信條),電腦突然斷電黑屏了,之後就重啟電腦,但系統提示找不到硬碟了,老王我心裡一驚,趕緊檢查了一些重要文件(文件,照片、視頻等等),發現硬碟裡的數據丟失了一部分,趕緊研究了一番,下面就把解決方法分析那個給大家!
  • 東芝旗下首款18TB硬碟發售時間確定!單碟2T、微波磁記錄技術
    雖然是全球第三大機械硬碟廠商,但東芝尚未推出18TB容量及以上硬碟,落後於西數和希捷。西數在2019年末就宣布了ePMR技術的18TB硬碟,今年7月正式出貨,希捷今年9月開始出貨PMR/TDMR 18TB硬碟。
  • 如果機械硬碟也來大逃殺 能選的只有東芝P300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白金之星2013了解我的水友知道我不是標題黨,雖然現在機械硬碟的產品不少,但實際上若想選一塊高性能、平民價格的機械硬碟就只有東芝了,聽我娓娓道來。有同學說,SMR硬碟最好留個20~30%空間餘量,合著我買3T硬碟,實際只能用2.5T?2、安全風暴SMR頻繁增加的操作本身就會影響硬碟壽命,然後寫入時如果意外關機,緩存數據因未及時寫入硬碟而丟失。
  • WHY 選:移動硬碟怎麼選?
    隨之而來的,就是數據存儲的重要性不斷攀升,更由于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採用萬惡的多地辦公彈性上班制度,因而隨身存儲數據也變成了相當一部分用戶們的剛需,那就該買移動硬碟了。這期就來簡單聊聊,移動硬碟怎麼選。移動硬碟的基本結構,其實就是外殼+SATA 轉 USB 協議晶片及相關電路+2.5 吋硬碟,其中外殼沒什麼好說的,硬碟本身也是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東西,因此市面產品的變數頂多是協議轉換這一層,但不拆機基本無法了解。
  • 東芝推出全球首款雙磁碟750GB筆記本硬碟,引起轟動
    市場將全面引來多媒體娛樂影音存儲時代    東芝已於2010年3月25日,在首都北京發表全新領先技術——全球首款750GB雙碟硬碟(MK7559GSX)。引領環保、輕薄與大容量的市場主流,硬碟儲存效能全面升級。
  • 東芝RD500 NVMe 固態硬碟告訴你
    更值得一提的事,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日前宣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將正式更名為鎧俠株式會社,鎧俠的命名讓東芝家的產品更接近玩家。對於個人來說,256G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求,當然還有500G的選擇,但考慮到一步到位,還是直接1T走起吧。而且正值趕上雙十二,1T 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價格不錯,所以在剛需的情況下,選擇了這款產品。
  • 移動硬碟最終將被取代?且看我的隨身碟進化史!
    移動硬碟最終將被取代?且看我的隨身碟進化史! 後來陸陸續續買過很多 U盤,然而借的借,丟的丟,基本能留下來的也沒剩下幾個了,而且不是做了系統安裝盤就是 PE 啟動盤,隨身攜帶存數據的任務基本都交給了移動硬碟,而我第一個移動硬碟 WD Elements 500G 也因為
  • 直播預告丨2020東芝合作夥伴線上交流會即將舉行
    3月27日(周五)下午14:00,攜手同心·共築未來-情暖東芝人暨2020東芝合作夥伴線上交流會將在中企視訊直播平臺上舉辦,屆時,東芝開利空調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簡稱「東芝空調」)總裁中崛孝將介紹東芝對合作夥伴的補貼政策並提出攜手同心·共築未來的倡議,東芝空調董事、總經理楊燚華將分享疫情之下空調行業的變革趨勢及應對策略
  • 怎樣挑選一款質量好的移動硬碟儲存珍貴數據?當然固態移動硬碟
    近年來隨著固態硬碟技術日益成熟,市場使用量越來越大。但是廠家多,型號亂,山寨泛濫固態硬碟質量參差不齊,造成好多人買的固態SSD硬碟用不多久就損壞,甚至還導致裡面存儲數據徹底丟失的風險。有朋友問了,是選機械式移動硬碟呢,還是固態移動硬碟呢?
  • 開箱看到這樣的東芝P300系列3TB機械硬碟會驚喜
    而過去的慘痛經歷,讓我明白了「容災」的重要性,當年丟失的幾年資料再也找不回來。從那以後我就開始了我的數據「容災」備份,其實就是多重備份,因為數據可貴,但是一旦丟失可能就是永久找不回來的事情。所以對於我的攝影資料,我做了三重備份,一個固態移動硬碟500G做數據日常使用備份,一個移動硬碟4T重要資料存儲備份,一個機械硬碟4T做資料長久二次備份。
  • 穩坐高端 鎧俠(原東芝存儲)EXCERIA PLUS固態硬碟評測
    而在DIY硬體不斷升級過程中,硬碟作為用戶感知最深的硬體產品之一,其速度表現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你的電腦是否流暢。特別是在NVMe PCIe協議的固態硬碟普及後,大家對於固態硬碟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本站收到鎧俠EXCERIA PLUS系列固態硬碟,說到鎧俠,其實它是快閃記憶體領域的龍頭東芝存儲改名而來。
  • 東芝存儲更名鎧俠,平價高端固態硬碟RD10評測,速度爆棚
    雖然1TB對部分用戶來說看似容量不小,但由於我喜歡玩遊戲,因此也安裝了一塊某品牌10TB硬碟作為倉庫盤,可以為SSD分擔一些容量壓力。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讀速3319MB/s,寫速3220MB/s,跟官方宣稱數據出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