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7到14歲青少年必讀的、大自然科普類繪本

2020-12-21 佐佑de媽咪

不知你們家的孩子,是否喜歡提問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反正我家的孩子早就開始用各種問題「刁難」老母親了。

這對幼兒園的龍鳳胎小朋友,通常從睡夢裡睜開眼開始,就跟在老母親屁股後邊「狂轟亂炸」「媽媽,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樹精爺爺」「媽媽,樹根是用來幹什麼的」「媽媽猴麵包樹是什麼樣子的」「媽媽,年輪是什麼意思」「媽媽……」。

好在我有秘籍:浪花朵朵出品、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科普類繪本《樹木》。

此套繪本的作者是來自波蘭的沃依切赫·格拉伊科夫斯基生物學博士,他既是一名文字作者,也是一位兒童科普圖書作者、科普期刊的翻譯家,同時也編寫生物教科書。

同樣來自波蘭的彼得.哈索,他是一位知名的設計師和插畫家。其畢業於華沙美術學院,與波蘭許多著名的報刊雜誌都有合作。而且他也是養蜂人的兒子,從小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因此其對自然與人類的關係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他的這些童年經歷,成為他創作的源泉。正因此,繪者的作品裡總是與大自然相連接。其作品色彩豐富、色調輕快、繪畫語言生動鮮明。

可以說讀波蘭的沃依切赫.格拉伊科夫斯基的文字,增長見識;看彼得.哈索的畫,長命百歲。

不過再好的作品,如果沒有一位優秀的翻譯官,人們也無法了解到它內在的價值和外在的美。

此套繪本的翻譯官是來自浙江的鄭寅穎,其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設施園藝專業。現在四中國計量大學講師,浙江大學教育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教育。愛好讀書,業餘時間從事翻譯工作。這強大的編輯團隊,足以讓我們放心去品嘗繪本裡的美景如畫,全面吸收書裡所描述的與樹木有關的宗教、神話、樂器、建築和工具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此書被翻譯成英語、葡萄牙語等近20個版本,深受全球讀者的喜愛。曾榮獲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當周最佳童書、2008年波蘭出版商協會兒童與青少年類「最美童書」、2018波蘭知名環境友善媒體生態街票選「年度最佳童書」等國際大獎。

其延續了前作《蜜蜂》,有趣生動的風格。將與樹木有關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裡的實物相結合,帶孩子們了解吉他、世界上第一架飛機,亦或是亞當和夏娃的傳說,又或者是樹精的故事……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快樂中,了解樹木的作用及其對人類的意義,進而讓孩子們在潤物細無聲中明白「保護樹木(環境),人人有責」的道理。

好了此書的簡介介紹到這裡。下面讓我們來近距離欣賞下這本專門為7到14歲青少年打造,又不僅僅止於青少年的自然科普類著作《樹木》。

如果孩子問你「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樹精」的時候,你不必慌張,只需要自信滿滿地給他一本《樹木》,然後讓他翻到第62頁。

這一節的主題是神話故事。左側一欄,作者用文字講述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神話故事。右側繪畫師用不同顏色的筆,藉助不同樹種,創造出了形象各異的樹妖的形象。文字+插畫的設計,讓板板正正的文字,一下子有了生氣和活力。而生動的畫面,不僅增添了書本的趣味性,還能幫助孩子們深入理解文字內在含義。

孩子們第一次聽說猴麵包樹,是在聽《小王子》這本童話故事的時候。童話故事裡的猴麵包樹,其根系發達到膨脹出了地球,由此我和孩子們以為它是一個野蠻的壞傢伙。但當讀了《樹木》,我們才知道真正的猴麵包樹,其形象非常可愛,且具有藝術感。

其實這只是《樹木》這套繪本裡的圖片帶給我們的一種直觀感受。如果你想知道「世界上已知的猴麵包樹有幾種」「它們生長在哪裡」「「世界上最有名氣的猴麵包樹生長在哪裡」「它因為什麼而出名」等諸多問題。那就打開《樹木》一書的第18頁,然後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吧。

關於「樹木年輪」的話題,我們隨便一搜就能搜出很大答案。但眾多答案中,《樹木》裡的答案表述更清晰、知識點更全面,也更利於理解。

如果孩子總是纏著你問「年輪是什麼」,把這個答案拿出來給他看,相信所有的困惑,分分鐘便能解決。

從以上的展示中,大家是否感受到了畫面的美感和文字上的理性、邏輯、層次和知識性?如果還沒有充分感知到它的知識淵博、畫面優美,那就來認真讀一讀《樹木》。如果已經感受到它的魅力,還想細細研究,那更得好好讀一讀這本堪稱人間收藏品的《樹木》。

相關焦點

  • 14歲少女自殘!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心理諮詢師劉歡歡提醒,青少年抑鬱症的表現往往比成人抑鬱症更具有隱蔽性,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導致的嚴重後果卻容易被忽略,家長一定要有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識,注意儘早識別孩子心理狀況的異常,學會與他們相處的正確方式。14歲少女用刀割自己才能緩解痛苦「人們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
  • 美國《時代》雜誌推薦給青少年的10大必讀書目,與中國有何不同?
    他們給青少年推薦的必讀書目,都是些什麼書呢?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了一份《100本最佳青少年讀物》書單,下面是榜單中的前10位。我們中國的青少年讀者是不是也應該了解一下?這就叫——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如果英文水平不夠,看不了原版書,那至少可以找中譯本來看看。
  • 14歲怎麼減肥 青少年怎麼減肥瘦身最安全
    核心提示:14歲的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內,這個時候正好是長身體的重要時期,但是很多孩子由於吃得多動得少,所以變得很胖,不得不面對減肥的問題,但是由於在長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期,因此減肥也需要十分謹慎。   14歲的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內,這個時候正好是長身體的重要時期,但是很多孩子由於吃得多動得少,所以變得很胖,不得不面對減肥的問題,但是由於在長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期,因此減肥也需要十分謹慎。那14歲怎麼減肥?青少年怎麼減肥瘦身最安全?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黃磊14歲女兒玩健身,美體刷屏被批早熟,青少年該如何運動?
    從一練琴就哭的小女孩,到第一次正式鋼琴比賽,就包攬無數一等獎。7歲就用英語寫劇本,8歲翻譯了三本英語小說。不過,在網絡上對於黃多多作為青少年是否過度健身,甚至被說顯得早熟,於是該如何鍛鍊的問題,也成為了大家議論的焦點:有規律的適當運動能夠促進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發育,可以增加自信自尊和成就感,有效預防和控制某慢性疾病,而且兒童青少年期的運動習慣可以延續到成年,直到影響成年後的健康!
  • 樂山14歲男孩高221.03釐米,成世界最高青少年
    紅星新聞記者從金氏世界紀錄獲悉,經過近一個月的審核,確認中國四川14歲男孩小宇的身高為221.03釐米,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成功,並且刷新了這項紀錄,成為現任紀錄保持者。10月18日,正好是他14周歲的生日,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來到樂山,對小宇現場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進行認證。作為兩名紀錄申請見證人之一,紅星新聞記者和樂山市人民醫院醫生李松全程參與了測量和見證工作。在當天8時、14時、20時三個時間點,分別三次測量了小宇的身高(站高)、躺高以及手長、手跨、腳長、腳寬、臂展及半臂跨等數據。
  • 四川樂山14歲男孩挑戰最高青少年吉尼斯紀錄
    10月18日,正好是他14周歲的生日,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來到樂山,對小宇現場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進行認證。作為兩名紀錄申請見證人之一,記者全程參與了測量和見證。  據金氏世界紀錄消息,此前認證的「最高的青少年(男性)」身高為215.9釐米,但目前他已超過18歲。在測量認證完畢並經吉尼斯倫敦總部審核後,小宇將有可能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  14歲男孩身高超2米  桌椅和床都是特製的  14歲的小宇是四川樂山人,家住城區陽光廣場附近一老舊小區。
  • 14歲男孩高221釐米 挑戰最高青少年金氏世界紀錄
    為小宇測量身高  樂山市14歲初中生小宇的身高竟然達到了221釐米左右。10月18日,正好是他14周歲的生日,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來到樂山,對小宇現場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進行認證。作為兩名紀錄申請見證人之一,本報記者全程參與了測量和見證。  據金氏世界紀錄消息,此前認證的「最高的青少年(男性)」身高為215.9釐米,但目前他已超過18歲。在測量認證完畢並經吉尼斯倫敦總部審核後,小宇將有可能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
  • 四川樂山14歲男孩身高2米21,挑戰最高青少年金氏世界紀錄
    10月18日,正好是他14周歲的生日,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來到樂山,對小宇現場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進行認證。作為兩名紀錄申請見證人之一,紅星新聞記者全程參與了測量和見證。14歲男孩身高超2米桌椅和床都是特製的14歲的小宇是四川樂山人,家住城區陽光廣場附近一老舊小區。只要提起高個子的孩子,鄰居們都知道是他,「有兩米多哦!」10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小宇家中時,他正在書房裡認真地看書。為了滿足小宇的身高,他的書桌和椅子都是定製的。
  • 廣東18歲高中生娶14歲初中生,反映了青少年教育的哪些問題?
    2020年11月28日,網傳廣東一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的視頻。隨後該地負責人迅速開展核實。經查,視頻中的人員盧某於一年多前與鄰村莊某自由戀愛,因雙方父母法制觀念淡薄,於今年11月26日為雙方按照農村風俗舉行婚禮,但未曾到民政部門申辦婚姻登記。
  • 一口氣剝了14棵樹木的樹皮 巫溪公園又現「剝皮俠」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傅春蓉眼下正值初夏,在陽光和雨水的滋潤下,巫溪縣公園裡的各種樹木生長茂盛、鬱鬱蔥蔥,為小縣城增添了無限的生機,然而這些樹木卻慘遭「剝皮俠」毒手。巫溪縣城管執法人員接到通知後立即趕到現場,經查,慘遭李某毒手的樹木為杜仲,因其樹皮曬乾後具有藥用價值,李某便打起了這些樹木的主意。據現場核實,李某竟一口氣剝了14棵杜仲的樹皮,其中米徑15公分的7棵、米徑12公分的7棵,共計151斤,其行為簡直令人震驚和憤怒。
  • 7-14歲少年在滬演繹多媒體沉浸式主題劇《童聲嘹亮》
    該劇以上海為背景,選取真實故事和人物原型為依據進行藝術加工,通過序章、5個不同時期的歷史故事和「國旗下成長」,既連貫成劇,又可獨立成篇,用藝術形式講述歷史,培養青少年愛黨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據介紹,去年底,受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紀念演出《破曉之光》的啟發,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著手策劃原創了朗誦劇《童聲嘹亮》,突出青少年視角,讓青少年演青少年、青少年教青少年,聽青少年講「四史」故事。本劇全體演員均為青少年,年齡跨度7至14歲;劇中舞蹈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手拉手藝術團編排演出。
  • 我們的國球不能在7-14歲輸給日本
    在國青、國少集訓隊第一階段的選拔中,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3887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其中。國乒的青少年梯隊建設已正式起航。據《人民日報》7日報導,國家桌球青少集訓隊(第一期)第一次集訓在山東威海南海桌球訓練基地拉開帷幕,隊員們將經歷為期33天的集中訓練。
  • 青少年必讀的10本課外好書
    小編發現,在當今社會,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深深的無力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更多的孩子現在沉迷電子網路遊戲,拋出學校的課本外,摒棄了閱讀的好習慣,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的思路無法與家長老師達成一致,孩子無法自控,只想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導致教育和溝通都成問題,甚至有些孩子會與家長之間豎起一道屏障出現逆反心理。
  • 《父母必讀》走過40年,讀者、作者共敘深厚情緣
    「我的孩子是和《父母必讀》雜誌一起成長起來的」「它是我科普寫作的啟蒙老師」「我懷孕時,媽媽給我推薦了《父母必讀》」……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辦,讀者、作者們述說著自己與這本雜誌的深厚情緣。
  • 買買買 雙11最值得剁手的童書清單(0-14歲)
    丹媽研究了三大電商網,從銷量、口碑、趣味性、可讀性、性價比、買家好評率等多個指標,對市面上不計其數的童書進行了綜合比較,精選出36本適合0—14歲孩子各階段最暢銷的童書。這要源於DK出版社自建的豐富圖庫,簡直讓其他少兒科普同行羨慕到哭啊。而且英國佬還特別認真,為了保證這套書的權威性,還專門成立了個專家委員會,對書中重要的知識點一一核實。這套書大部分是硬精裝,開本大,書也厚,特別重,尤其是百科全書系列,估計5歲以下的娃是拿不動,不過即使這樣,也絕對不影響孩子們值得擁有這套書。
  • 14億中國人估計一半是近視眼 青少年近視率持續居世界第1位
    【14億中國人估計一半是近視眼】中國的近視眼實在是太多了。世衛組織2018年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達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持續居世界第1位。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5億左右,若沒有有效的政策幹預,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的近視患病人口預計將達7億。
  • 又到需要聖誕樹的時候了,但關於樹木,這些知識你教給孩子了嗎?
    是時候給他們科普一下關於的樹的知識了,那就看波蘭的這本《樹木》吧,涵蓋了一切關於樹木的知識,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都能在裡面找到。這本《樹木》來頭可不小,榮獲英國 《星期日泰晤士報》當周最佳童書、2018年波蘭出版商協會兒童與青少年類「最美童書」等多個獎項,是大獎中的「最美童書」。
  • 2020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發布:1-7月青少年用眼時長超標2倍
    1-7月青少年平均每日戶外有效暴露時長嚴重不足,僅為32.3分鐘 戶外活動是獨立性保護因素,保持每天2小時、每周14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讓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 然而,根據《報告》,2020年1-7月,青少年平均每日戶外有效暴露時長嚴重不足,僅為32.3分鐘,尚未達到推薦值的1/3,使得孩子們近視發生發展的危險極大增加,這也可能是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11.7%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報告》特別指出,青少年近視防控需要「光合作用」,堅持戶外活動必不可少。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更需要鼓勵學生多參與戶外活動。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格麗克被譽為「必讀的詩人」村上春樹陪跑14年
    截止到目前,村上春樹已經陪跑了14年。她是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2003-2004),曾獲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等。露易絲·格麗克的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 在第一本詩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棉口蛇之國》)1990年第五本詩集《阿勒山》,則幾乎是一本死亡之書。第六本詩集《野鳶尾》轉向抽象和存在意義上的有死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