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當孩子們拿起筆開始滿屋塗鴉,慢慢到執筆寫出自己的名字,就意味著孩子對書寫具備了一定能力,那就是可以上學啦!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孩子筆姿勢的發展順序。
第一階段 拳頭握筆姿勢(1~2歲)塗鴉時代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手指的力氣太小也不靈活,所以他們塗鴉的時候,手指和手腕是不動的,而是要借用大運動的力量,也就是整個手臂的移動,才能順利畫出非常混亂的線條。
書寫工具:蠟筆和麥克筆等粗筆,初期孩子更喜歡直接用手沾滿顏料塗鴉。
第二階段 手掌向下握姿勢(2~3歲)線條時代
這個時候的寶寶,手指和手腕比之前要靈活一些,所以他們會拋棄之前非常費力的揮動大臂的方式,轉而使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來移動畫筆,所以就會形成這樣「倒著拿」的握筆姿勢。
書寫工具蠟筆和麥克筆等粗筆,孩子開始模仿畫橫線,豎線,圓圈
大人們可千萬別小看這種握筆姿勢,這類似於我們繪畫素描基本姿勢之一。
第三階段 四指或者五指握(3~4歲)簡單圖形時代
3-4歲,隨著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越來越好,所以他們開始不需要再移動前臂,而只用手指的力量和手腕的力量來握筆塗鴉,這個階段因為手指的力量依然不是很夠,所以寶寶會動用四根指頭的才能把筆固定住
書寫工具蠟筆和麥克筆等粗一點的筆,雖然孩子拿細的筆也可以,但還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吧。孩子開始模仿畫方形,三角形等簡單圖形。
第四階段 三指握姿(4~6歲)書寫時代
孩子開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來握筆,這樣的姿勢讓他們的手指可以有空間移動,所以這個階段,他們手腕的移動會變得少一些,手指的動作越來越多。這也是我們日後書寫的姿勢。
書寫工具蠟筆、麥克筆、普通鉛筆、原子筆、水性筆都可以使用。孩子可以開始學寫一些筆畫簡單的字,但建議少些。因為孩子手指的力量和精細動作還沒有發展穩定,並沒有成熟。而中國的漢字在書寫比起英文要難得多,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寫過多的字。
敲黑板注意啦,以上的時間劃分只是一個規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恰好在這個時間段。孩子握筆的姿勢是大運動向精細運動逐步發展形成的,而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個別小朋友在3歲就可以三指握姿,說明該小朋友的手指就是天生比較靈活又有力氣,一拿筆馬上就是正確姿勢。但是這是運氣,不具有普遍性。事實上絕大多數普通孩子握筆姿勢都要經歷這麼個漸進的過程。
孩子握筆姿勢是手臂到手腕再到手指的一個過程,用標準的握筆姿勢來寫字,是一個異常複雜的動作,需要動用手心上的17種肌肉+手臂上的18種肌肉發力配合,既要考驗手指和手腕足夠力量和靈活程度,還需要肩膀和前臂的肌肉形成足夠穩定的能力。這其中無論是任何一種肌肉的力量、靈活協調性,穩定性沒有到達那個程度,孩子就沒有能力可以用正確姿勢進行書寫。
如果當孩子肌肉能力不到,卻又很小就有大量的書寫任務要完成,讓他們的手非常疲勞甚至酸痛,他們就會順其自然的動用「其他肌肉」去彌補那些「讓他感到疲勞的肌肉」,就好像左手舉東西酸了就想換右手一樣自然,這一旦「彌補」,就會形成很奇怪的握筆姿勢,天長日久就會形成習慣,就難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