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段時間很多孩子都已經返校了,而為了安全考慮,學校也制定出了嚴格的規定,引導孩子注意防範,保護自己。在這其中,有的人就認為小學生比較難引導,尤其是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他們往往不能理解其中的必要性,而且相對來說更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
不過,一所小學的表現就讓人們眼前一亮,為了引導好孩子,他們想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方法。
01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可愛又有智慧,網友:少年版《清平樂》
嘉嘉是一名小學生,接到返校時間通知和返校要求後,他和媽媽一起製作了一頂獨一無二的「一米帽」。
原來,為了引導孩子們做好防護工作,學校想出了一個創意點子,要求家長為孩子製作「一米帽」,讓孩子帶著帽子來上學,這樣孩子們就能有比較強的意識來和他人保持一米的距離。
嘉嘉的「一米帽」製作流程並不複雜,媽媽為他找出了一頂藍色的太陽帽,在幾張淺藍色的紙上畫上了嘉嘉喜歡的小兔子,再把紙張摺疊、相起來,做成一米長的便條,再用針線、透明膠把它個帽子固定起來。
媽媽的手工也並非完美,但嘉嘉特別喜歡這頂獨特的帽子,返校當天,他早早就帶上帽子,催著媽媽快點出發。
到了學校以後,嘉嘉發現同學們的「一米帽」都很特別,有各種顏色、各種樣式,大家雖然保持了一米的距離,但互相見面時還是很歡樂。
班主任給戴帽子的孩子們拍了很多照片並且發到了家長群裡,家長們紛紛大喊「孩子們太可愛了!」
網友們看到這樣的圖片時,也忍不住說到「這個方法真是可愛又有智慧,戴上一米帽的孩子呆萌似狀元郎,簡直就是現代、少年版《清平樂》。」
02如何看待小朋友戴「一米帽」上學?
在目前的形勢下,學校的這個創意點子無疑是值得稱讚的。
首先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相對來說要弱些,對於間隔一米的距離等要求沒有特別明確的概念,而且小孩子往往更容易聚在一起玩。
相對於老師和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育,「一米帽」能夠更為有效地讓孩子意識到要保持距離。同時,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一米帽」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其實,很多人都會覺得低年級的孩子比較難引導,那麼在這方面,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03家長如何才能正確引導低年級的孩子?
01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經常都會通過一些書籍、動畫片或者身邊表現優秀的孩子來引導和激勵自家孩子,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這固然是一些有效的方法,但同時家長也不要忘記了,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自己也永遠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對象。
02多陪伴孩子
低年級的孩子往往還是會比較黏爸爸媽媽,所以家長課餘時間還是要多陪伴孩子,穩固親子間的感情,否則孩子一旦缺少陪伴就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電視、手機上面,尤其是一些擁有電子設備的孩子,很有可能會沉迷於網絡。
03多一些耐心
低年級的孩子往往是不太懂得講道理的,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做出的反應就是哭鬧,因此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在本階段的成長特點,不要採取太強硬的教育方式,也不要壓迫孩子使其承受超負荷的壓力,而是要多一些耐心慢慢引導,畢竟教育孩子往往急不來。
小朋友雖然比較愛哭鬧,但很多時候他們都還是可愛單純的,所以家長可以利用好身邊的人和事,用適當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孩子,這樣往往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孩子戴「一米帽」返校?歡迎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