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得到一個小電池琴,走到哪帶到哪,後來把它放在一個地方,就再也找不到了。
小時候搬家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女孩,和我年紀相仿,後來好幾年的暑假都是在一起玩耍度過的。可是,後來又搬了一次家,就再沒有了聯繫。
高中在一個學習不認真的班級,高考過後,很多人選擇了打工,還有部分同學選擇了再考一次。我和幾個同學決定上大學。於是,到現在的四五年時間裡,班裡的人沒機會聚過一次。
很多人去了不同的城市,換了號碼,就徹底斷了聯繫。連高中的好朋友也越來越少聯繫。
(一)
朋友和我去看韓寒的《後會無期》,有一段情節我一直深深記得。
劇中馬浩漢(馮紹峰飾)和江河(陳柏霖飾)去到小時候的好朋友周末(陳喬恩飾)的城市,其實周沫忙著當替身和群演,並沒有時間接待他們。他們決定告別。
告別的時候,陳喬恩在拍一場群演的戲,是與幾個姑娘站在橋上,轉過身來說:「再見」。
陳喬恩說轉身說再見的時候,陳柏霖和馮紹峰臉都嚴肅了起來,大家都知道這真的是再見了。
雖然三個人從小在一個地方長大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面對人生的分岔路口的選擇不同,每個人已然有了不同的生活軌跡。
(二)
我第一次體會死別是九歲。
太姥姥是外婆家對我最好的一個人,她的高齡和硬朗總是得到很多人的羨慕。
長大後我才知道太姥姥是個脾氣十分火爆的一個人,特別喜歡打牌,每天那麼大歲數和中年人圍在桌子上打牌,別人出錯了,她能罵起來。
可是那些模樣我沒看到過,每次她讓別人把我接過去,總是很溫柔,對我噓寒問暖,給我吃餅乾和零花錢。
夏天晚上的時候,她就摟著我睡在帳子裡,裡面掛著一個小風扇,吱呀吱呀的吹著很涼快。
後來我回家,沒過幾天就聽別人說太姥姥生病了,後來爸爸媽媽回家帶我去姥姥家,說太姥姥去世了。
我還不不太懂去世是怎麼一回事,但是隱約覺得難過,好像以後見不到太姥姥了。
(三)
真正體會到告別的猝不及防,是十七歲的時候。
暑假的時候,我和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出去玩,他笑著說:「明年暑假再帶你玩啊」。我點點頭。
沒想到不久就聽到了他離開人世的消息。
那段時間我常常躺在草地上,望著天上的雲,好像看到他的笑臉,於是對雲說,你在天堂要過的很幸福。可是,淚還是默默的流下來。
(四)
爺爺病倒的時候,每個人都覺得無法相信。
他一輩子沒生過什麼病,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走路像是一道風,工作效率驚人。
他從得病到去世不過六七個月的時間。
快過年的時候,有一天早上,叔叔突然發現爺爺暈倒在浴室裡。後來,就被確診為腦梗死。
醫生說爺爺這種身體狀況撐不了多久,但大家都不信,像是超人一樣的他,怎麼會一生病就好不了呢。
於是我們開始竭力照顧他,大年三十,全家人都在醫院陪著他。過了一兩個月,爺爺身體果然有了好轉,能夠出院了。
後來,我每周都從學校回去,陪爺爺做康健運動,希望爺爺能夠重新站起來走路。
有一周,我和奶奶扶著爺爺走路,爺爺竟然能夠用自己的腿使力了。我和家人都覺得爺爺身體會越來越好。
可是下一周,在學校上學的我,就接到了家裡人的電話。
自從爺爺生病後,我就特別害怕接到家裡人的來電。
爺爺就這樣毫無預兆的去了。
我好像經常能夠看到爺爺的笑。也能經常夢見他。夢見我們還住在鄉下的老房子,晚上回來,他總會笑嘻嘻的把攥緊的手心打開,裡面是很甜蜜的糖,那是給我的。
離開時是猝不及防,後會有期是再也不見。我們在宇宙中,是一顆顆很渺小的塵埃。改不了什麼定數,只能更珍惜當下擁有的人與物。將來,也少一份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