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常德3月23日訊(通訊員 孫開國 廖化 丁芙蓉)3月22日,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教授、湖南省科技特派員、湖南(石門)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成員朱海燕率一行,專程赴位於石門縣雁池鄉的西山埡茶葉基地指導春茶採摘、加工,並利用網絡平臺現場直播該基地生產的茶品及加工流程,幫助山區茶農擴大銷售、穩固脫貧攻堅成果。
茶產業帶來的西山埡山區新農村圖景。王勇攝
西山埡茶葉基地是常德市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石門縣渫峰名茶公司旗下的茶葉生產加工基地之一。長期以來,該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直接帶動石門西北山區5個鄉鎮11個行政村發展茶園1萬餘畝,並擁有訂單茶農108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99戶、1500人,2019年貧困人口依靠茶葉產業人均增收達1200多元。特別是西山埡1420畝有機茶基地,畝平鮮葉收入過8000元,最高達1.7萬元。
朱海燕教授(左)與「中國制茶大師」覃小洪(中)切磋手工制茶技藝。王勇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茶銷售面臨嚴峻挑戰。湖南農業大學急茶農所急,迅速組建直播團隊赴西山埡,推介基地春茶生產形勢,並邀請「中國制茶大師」覃小洪現場演繹手工制茶技藝。截至3月23日上午,直播平臺收視量已達5600人次。該公司已接到20多筆線上訂單,銷售「石門銀峰茶」「牛抵茶」等高檔明前茶150公斤,其中清荷、大河兩家茶館分別購買50公斤,大大提升了當地茶農依託茶葉產業穩定增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