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投訴|女子參加四川一美容醫院「整容真人秀」活動 變美夢想終成「夢魘」)
今年36歲的周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為了變美,她報名參加了四川美萊醫學美容醫院的「整容真人秀」活動,整容之後感覺效果不理想,周悅踏上了維權之路。她先是向醫院投訴,申請退還手術費遭拒絕,之後又在網絡發帖,反映她的整容遭遇,卻收到法院傳票,原因是醫院起訴她侵犯名譽權。
周悅整容前
12月1日,在成都,周悅向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這起整容維權的經過。她說,自己現在對容貌不自信,夫妻間的正常生活也因為整容後的效果受到了影響,但醫院卻拒絕了她退還手術費的要求。
報名美容醫院「真人秀」
免費整容最後變自費貸款整容
周悅說,2018年她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個朋友分享自己整容之後的照片,她覺得效果還不錯,就詢問了一番,之後朋友告訴她,是在成都一家美容醫院參加的真人秀活動,朋友還給她推薦了醫生。
報名美容醫院「真人秀」 免費整容最後卻變自費貸款整容
抱著好奇以及變美的心理,周悅來到這家醫院。她明確告訴接待的諮詢師,自己是來參加真人秀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可以讓醫生面診。
面診後,周悅覺得自己確實有必要整容,便和該醫院籤訂了一份「真人秀合作協議」,雙方約定,醫院為周悅提供「全臉打造」的整形項目,項目金額原本為21.84萬元,由於籤訂了協議,可以享受15.84萬元的減免金額,最終以6萬元的價格談成,周悅的肖像權授予醫院使用,並且條件無時間限制,同時配合醫院進行宣傳。
醫院與周悅籤訂的肖像權協議
周悅說,其實她原本是想來諮詢是否滿足被真人秀選中享受免費整容條件的,但後面卻不清楚,為何這免費整容變成了自費整容?自己也覺得「撿了大便宜」,不僅能變美,還能減免那麼多費用,便籤訂了協議,當時,由於金額不夠,醫院還告訴她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貸款的方式做手術,於是,她還籤訂了一份貸款協議。
美麗夢想落空
麻煩事惹了一大堆
協議籤完後,周悅被推上了手術臺。在手術之前,她被告知要先做磨骨手術,把整個面部輪廓做出來,才做其他手術。她問醫生,手術多久可以恢復,醫生說大概一個星期就恢復,然後做其他手術。
周悅說,做磨骨手術時,醫生從她嘴巴內部切開兩個口子,將她的顴骨鋸掉一截,之後又用釘子將其接起來,導致術後她的整個頭呈現腫脹狀態,臉部更是腫得跟吹脹的氣球一樣,這段時間,她整個頭被包得只剩下眼睛、鼻孔和嘴巴,鼻子裡也插了管,無法吃東西,也睡不著覺。
周悅被切掉的下頜骨
術後第二天,剛剛拔完管的她被要求出院,周悅的老公很氣憤並問醫院,「這種狀態下的病人,就可以出院了嗎?」醫院護士告訴她們,由於床位緊張無法提供多餘床位,安慰周悅沒有大礙,好好護理就行。
做完手術後,周悅左邊臉部一直沒有恢復,她描述,那種感覺像是膠水一樣地黏著,很不舒服,尤其是在撫摸傷口時,臉部和耳朵會連著一起響動,觸碰以後會有疼痛感。
她向醫院反饋恢復效果不理想時,醫院開始給她安排改善眼瞼下垂、墊鼻子等項目,由於擔心術後再出現類似效果,她遲遲未能答應做鼻子手術。後來答應做手術時,卻被告知不能做手術,理由是主刀醫生不知道她是「真人秀選手」。周悅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籤的真人秀合同,也面診了醫生兩次,為什麼現在才告訴她主刀醫生不知道這件事。
投訴未果
卻收到法院傳票
與此同時,周悅的老公告訴記者,對於周悅做整容手術的行為,他一開始就不贊同,周悅也是瞞著家人偷偷去做的手術。
記者在一份周悅與該醫院籤訂的「真人秀合作協議」中看到,活動履行時間為2018年2月6日至2018年8月5日。這之後,雖然隆鼻手術沒做成,周悅卻又在該醫院做了隆胸手術。
醫院與周悅籤訂的真人秀協議
2018年6月份,她做了隆胸手術,她說,術後的效果也不理想,還因此影響了她和老公之間的夫妻生活感情。後來,她向醫院反饋這些問題,申請退還之前的手術費遭遇拒絕,協商無果,她在多個網絡平臺發布維權帖子,找了司法鑑定機構做鑑定,第三方司法鑑定機構鑑定意見表示,醫院對周悅的診療護理行為存在一定過錯,未盡到與當時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
將這些遭遇發布到網上後,2020年9月15日,周悅收到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案由是名譽權糾紛。周悅告訴記者,醫院要求她立即撤銷在各個平臺對醫院的評論,如果不撤銷,要其賠償20萬元。
2020年9月15日,周悅收到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案由是名譽權糾紛。
醫院回應:
要求的賠償費用太高 無法承擔
12月1日上午,記者也跟隨周悅一起,來到該醫院,一名自稱能夠全權處理此事的負責人接待了周悅。這名負責人說,關於周悅反映的問題,醫院近段時間召開過專門的會議研討過,但是這之前是由周悅律師來和醫院協商,並不清楚是否為周悅本人意願。
據其透露,周悅此前通過律師表達的訴求為賠償18萬到21萬元的費用,對此醫院無法承擔。在當天上午,在與該負責人的協商過程中,周悅提出,她並不在乎醫院能夠拿出多少賠償,只是希望醫院能夠退還自己之前在這裡的手術費用,並對後續治療全權負責到底,對於此方案,該負責人表示無法同意,「我們沒有看過你的檢查報告,需要看完檢查報告之後再評估,然後我才能夠向公司和領導匯報。」在一番交涉中,雙方並未就賠償金額和事宜達成統一意見。
第三方司法鑑定機構意見
第三方司法鑑定機構意見
與此同時,周悅也得到了衛生行政部門的投訴反饋,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她,對於其反映的事情,一種解決方案是她和醫院先自行協商,看醫院是否能夠滿足其訴求,而她之前找的司法鑑定機構做的鑑定報告,也是不被醫院和衛生行政部門所認可的,因為按照相關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後,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鑑定,如果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鑑定。
(文中周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