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對於男性來說,刮鬍子次數越多越長壽,因為這說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身體健康。」可也有人說:「男性刮鬍子次數越多越短壽,因為刮鬍子很容易感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不好意思,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問題,刮鬍子的次數其實並不能影響到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如果一個人經常刮鬍子,除了真的代表他體內「雄性激素」比較多以外,最多就是說明他是一個很講衛生、愛乾淨的人。
「鬍子越刮,長得越硬,說明身體更有活力?」
「鬍子的軟硬程度跟長短有關。」
持刮鬍子頻率高的人更長壽這種說法的朋友認為,刮完之後新長出來的鬍子更堅硬、長得更快,這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其實不然,跟已經長得較長的鬍子比起來,新長出來的鬍子確實要更硬,但是,等它長長了您再看看,一樣是會變得更加柔軟了。
退一萬步來說,假設這個說法是真的,所有的毛髮都是如此,那麼難道多剃幾回頭,「脫髮患者」就都不用求醫問藥了嗎?顯然不是這樣。
「刮鬍子容易刮破皮囊,造成身體出血?」
「毛囊在皮膚之下,一般觸碰不到。」
持刮鬍子頻率高的人更短壽這種觀點的朋友認為:「我刮鬍子時很容易刮破皮膚,損害毛囊,長此以往不利於身體健康。」
這種說法不完全對,刮鬍子時不注意的話是會刮破皮膚、造成出血沒有錯,但是要說損傷毛囊,那可是有點難。畢竟,毛囊的位置是在皮膚下方4毫米左右的地方,刮鬍子的行為是很難對毛囊造成影響的。與其擔心這一點,在刮鬍子的時候使用更加順手的刮鬍刀、小心一點,避免產生傷口,是確實需要每一個男性朋友們注意的。雖然也不會有多嚴重,但是要是感染了,畢竟是又多了件煩心事。
「什麼時候刮鬍子最合適?」
「早晨起來洗漱之後。」
關於刮鬍子還分時間段這件事,很多男性朋友們可能看得「滿頭問號」,「想起來就刮唄!」「理髮的時候讓理髮師順便刮一下,省事兒。」「我喜歡洗澡的時候刮,刮完再用溫熱的水好好衝洗一下,又舒服又乾淨。」……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平時比較習慣的刮鬍子的方式和時間,但是,其中有的可能並不科學。
就拿在洗澡的時候刮鬍子來說,雖然從自己的感受上有諸多好處,但是到底有沒有為「毛囊」想一想呢?在洗澡時候的那種潮溼環境下,毛囊更容易「藏汙納垢」,而且剛刮完就馬上用大量熱水衝洗,無形中更加增添了毛囊感染的可能。這樣一來,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所以,我建議男性朋友們在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後刮鬍子,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卻能幫助自己「舊貌換新顏」,以更加精神、富有活力的姿態開始這嶄新的一天,相信乾淨光潔的下巴,也會為男性朋友們增添不少的自信。
鬍子長得快、長得多,需要經常刮,和身體的健康狀態沒有太大的關係,也決定不了一個人是否能夠長壽。它只是說明這個人的雄激素分泌比較旺盛。也沒有必要因為「害怕鬍子越刮越多」而去刻意減少刮鬍子的頻率,由著它「藏汙納垢」,經常刮鬍子,並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無需擔心太多。
來源:網絡 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們
點一下,支持答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