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澳大利亞是一個讓人眼饞的國家,國內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黃金 鐵礦石 煤炭等產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一個單靠賣貨就能養活自己的礦主,加上澳大利亞不存在地緣政治,理論上可以躺著賺錢 過舒服的小日子,但實際上澳大利亞卻過得非常卑微,對美國唯命是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家裡有礦的澳大利亞,為什麼硬氣不起來。
澳大利亞最初是一個流放之地,他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大英帝國,最輝煌的年代,能在世界橫行幾百年,大英帝國不僅有勇有謀,還有一股子狠勁,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當英國完成圈地運動後,工業化進程的興起取代了工人,失業人口急劇增多,大量失業人口導致英國本土犯罪率上升,於是英國政府為了整治這些混亂的城市,一鼓作氣,索性把那些偷麵包的打架鬥毆的,全部送到鳥不拉屎的殖民地去開墾新世界。
最初流放地是北美奈何美國獨立,英國只能將犯人投放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從1788年開始投放活動英國持續了近一百年,澳大利亞的本土原住民由此而來,所以從根源上澳大利亞是非常親近英國的,畢竟自己的血脈就來源英國,到了二戰前期,亞洲和歐洲兩個大陸已經打出了火氣,雙方下手已經不留餘地,澳大利亞此時卻閒出了鳥,外面炮火沖天澳大利亞鳥語花香一片祥和,可是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1941年底,膨脹的日本已經按耐不住當大哥的心,謀劃偷襲了珍珠港 並且大獲成功,同時進攻東南亞的戰役也已經打響,之後日軍長驅直入攻陷新加坡,菲律賓也相繼失守,英 印 澳聯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到了1942年 日本派遣200多架戰鬥機,兩次炮轟了澳大利亞北部,澳大利亞國土面積雖然龐大,但原本就是個流氓的聚集地,人口少不說 戰鬥力都是渣5的存在,毫無反抗之力, ,被襲擊的澳大利亞馬不停蹄向英國求助,可是此時的英國飽受戰爭的摧殘,早已疲憊不堪,完全沒有心思照顧這個小弟,所隨手就把澳大利亞的求救電報扔進垃圾桶。
澳大利亞看到大哥既然不保護自己,而且曾經大英帝國竟然鎮不住日本,內心對於英國的信心已經產生了動搖,既然英國靠不住 總不能伸著頭等著日本來砍,所以澳大利亞逐漸將目光轉向了年輕力壯的美國,美國前腳被日本偷襲 澳大利亞後腳遭難,兩個難兄難弟剛好臭味相投,而美軍也需要在南太平洋找一個落腳點,於是順手打退了日本,美國間接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救命恩人。
從戰爭存活下來的澳大利亞,已經顧不上面子問題,立馬決定跳槽到美國,並且確立構建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防戰略,將自己的安全交給美國,只口頭上表示不會放棄英國這個大哥。
自從跟了美國大哥之後,澳大利亞不再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不過不可能一直吃飯不幹活,澳大利亞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緊跟美國的步伐,美國去哪他就去哪,從1950年韓戰 1955年的越南戰爭,到2001年阿富汗戰爭以及2003年伊拉克戰爭,澳大利亞一個沒落下 全都跟隨美國參與其中,與美國不離不棄 生死與共,特別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在美國傳統盟友英國 法國都不參戰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依舊扛起了大旗,堅定地跟隨美國的步伐,為美國大哥撐場子。
已經進入和平年代的澳大利亞,完全可以過回土地主的生活,為什麼這麼卑微 ,時時刻刻以美國馬首是瞻,其實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亞被打怕了,原本過慣了桃園生活 結果差點被日本掀了家,作為一個孤島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非常擔心北邊的勢力再次南下,重演當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時刻,所以從二戰結束後,他成為了美國的鐵桿小弟,是唯一一個追隨美國,參加所有和美國有關戰爭的國家,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曾說過,美澳同盟是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之錨。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五國,組成了五眼聯盟 全球監聽組織,五國之間相互分享情報,五眼聯盟做的一些勾當,各大媒體新聞已經給足了報導,我們這裡就不多做追溯,五眼聯盟的成立,進一步加深澳大利亞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一起打過戰 一起分享過秘密,軍事還依賴美國保護的澳大利亞,怎麼能不緊緊地抱住美國大腿,對美國唯命是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