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作品集是現在的留學生在申請學校申請服裝設計專業之前必然要準備的一項專業報告作品集,但是由於教育體制的不同,在歐洲孩子們的5年高中裡學習細化專業知識的時候,我們的學生還在補習班裡埋頭苦讀,備戰高考。
那麼服裝作品集有沒有具體的規律可循呢?
中國人是擅於總結進而建立模式的,也因此導致了藝術高考這樣的教育現狀。服裝設計作品集的主要內容就是兩個字——「呈現」,把你所表達的盡享視覺化呈現。
因為視覺化無國界特點,也是凌駕於語言表達之上的,因此視覺語言的總結也是需要訓練的,就像小孩子在出生後要學習說話,才能夠進行順利溝通。你的作品集表達準確與否,也代表著你個人語言錘鍊的程度多高。
一套作品集應該包括:
封面(平面能力)自我介紹(可有可無 不要太土)靈感版(思路清晰)效果圖(對應靈感版)平面款式圖(對應效果圖)成衣部分:立體裁剪(人臺過程圖)打版 (紙本)裁剪 (過程圖)面料展示(小樣展示)成衣製作(過程展示)成衣展示(視覺製作)
封面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製圖能力與平面審美能力。製圖能力也就是基礎的PS設計能力,平面審美能力就略複雜,講深一點就是要明白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體積構成)要素。淺一點就是那麼幾個字怎麼擺放上檔次。
靈感版這個版塊,其實就是你的靈感來源,相當於是一個圖片形式的思維導圖或者是設計說明,你的一切思路將在這幾張靈感版上視覺化呈現出來。靈感版要求用圖片講明白你要講的故事,它的最終目標是一件件服裝。靈感版的製作同樣需要平面製作能力與審美能力,這種能力在尋找圖片素材的時候就會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靈感版是對思維進行有效整合的鋪墊,最終明確你自己確立的方向從而得出的一系列服裝設計效果圖,效果圖的繪製方法有很多種(我會單獨做一期介紹),有數碼拼貼,軟體與手繪結合,或者純手繪(因材料的不同也分很多種)。
平面款式圖是為了讓觀看(現在是老師看、將來是版師看)你設計效果圖的人簡單明了地看懂你的設計要點、你所選的材料、你的工藝著眼點等等。平面款式圖部分是一個實打實功能性為主旨的版塊,可以用服裝cad進行繪製,也可以純手繪。款式圖的要求有一點極其重要,就是要完全根據你的效果圖走。
而後就進入到成衣環節。有很多學校(比如義大利的公立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並沒有硬性要求製作成衣,但製作成衣的也會加分。成衣製作是另一個攻堅性課題,因為時間少任務重,所以要付出很多,對老師的要求也很大,作品不好有很多種可能,但「土」是致命的。
成衣製作範圍內的作品集內容裡,第一重點是立體裁剪,立裁是歐洲最早重視的量體裁衣的工藝方法,將效果圖轉化為三維的人臺白坯布立裁,要全程記錄並排版進作品集內,嚴格標註設計點。
立體裁剪的目的是為了呈現服裝設計完成效果的同時,更加貼合人體,為修改準備時間,獲得裁片,所以這一過程要全程記錄,著重放入作品集,打版是重中之重。裁剪的過程也是記錄。
成衣製作也一樣是記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成衣展示,不是做好了衣服,找人穿上,拍下來就結束了。本科的學生可以借鑑許多大牌的視覺效果,申請研究生的同學還是不要有很重的痕跡感,不合適,嗯!不合適。
以上我說的只是一種組成形式,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整修改,所有文化性行為都不是唯一方法論解讀的,如果你有你的思路,可以嘗試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