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 入圍材料概述

2021-01-11 搜狐網

  一、特別資助候選項目

  【三選一】

  1.中國青少年環境監督計劃

  實施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重點塑造青少年環境道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項目提案單位啟動 「中國青少年環境監督計劃」,在全國1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00所中小學校設立項目點,成立30—50個環境科普體驗基地,培訓10000名學生,從中選拔5000名小觀察員,開展空氣汙染監測、水汙染監測、食品安全監測,組織垃圾分類回收和資源再生利用等系列環境試點項目,製作《童言趣圖微環保》圖冊等。項目預計影響數十萬個家庭,直接參與中小學生將達20萬人次,覆蓋近百萬人,對推動建立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幫助青少年走進大自然,切身體驗和感悟環保有著重要意義。

  2.騰格里沙漠邊緣生態建設和環境教育綜合發展項目

  實施單位: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生態治理團隊

  由於氣候變暖和人為破壞的影響,騰格里沙漠東進南移的擴展速度非常驚人,為防止荒漠化加劇,項目提案單位計劃完成55畝梭梭、甘草規範化育苗任務和1000畝梭梭、甘草苗木栽植任務;建設兩座生態有機設施果蔬生產示範基地、一萬隻生態草原雞的養殖示範區和50畝生態棗園的精細化田間管理及綜合利用工程;完善生態培訓中心的功能,實現面向100戶農牧民的生態種植飼育技術和模式推廣、 1000人次的中小學生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500人次的公眾社會參與的目標。項目將有效提升騰格里沙漠東緣生態治理示範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氣候青年黃浦學院」青年低碳研究項目

  實施單位: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

  為響應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關於發展綠色行業的倡導,培養綠色行業發展的先鋒人才,項目提案單位擬組建由NGO代表、科研專家、外交官等組成的多領域導師隊伍,創建實踐加項目研究的多元化培養模式,以項目實踐為途徑,用專業化、創新型的「綠色金字塔」培訓方式,建立中國氣候青年能力建設基地——氣候青年黃浦學院,將120名學員培養成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思辨型、務實型專業人才和未來20年中國的綠色先鋒,由長三角地區輻射全國,力圖影響5萬青年人。項目將對中國各區域氣候青年產生深遠影響,將引領他們投身減緩全球氣候暖化的社會奉獻。

  二、候選資助項目【二十四選十二】

  1.墾區大馬力機車節能增效

  實施單位:共青農場青年機車組

  針對傳統型農機能耗高、汙染重、性能低、機車功效難以發揮和農業耕作不可持續的現實,項目提案單位將推廣先進農業機械,實現每畝地節油0.8公斤,玉米秸稈還田600公斤,節省成本67元的目標。項目能夠有效地提高大馬力機車效率、降低能耗;通過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改進耕作方式,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推動墾區乃至東北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搶救北京拒馬河黑鸛項目

  實施單位: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在全世界僅存2000隻左右,拒馬河是其重要的棲息地之一,近年來由於旅遊和採砂業的無序發展,導致拒馬河出現嚴重斷流,給黑鸛覓食帶來了極大困難。項目提案單位通過長期巡護、修復河道、設置瞭望塔、增設宣傳牌、建立黑鸛覓食場、製作紀錄片等途徑,開展黑鸛的保護工作並申報黑鸛保護區。項目的實施,可以擴大野生黑鸛的種群數量,發動更多的當地居民參與黑鸛保護,促進人與動物的和諧共存。

  3.守護「綠色承諾」 尋找「綠色先鋒」

  實施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1996年4位老人在延慶承包了1200畝荒山,種下14萬棵樹,如今老人們貧病交加,無力維護。為幫助他們完成承諾,項目提案單位將宣傳老人們的事跡和「碳補償」的理念,號召社會募捐;招募志願者對林地現狀進行調研,找出維護林地最好方法並組織實施。同時通過尋找「綠色先鋒」活動,走訪其他草根環保人士,了解他們的環保事跡和生存狀況,將文字圖片資料製作成宣傳媒介,呼籲更多的人去了解、幫助草根環保人士。

  4.山西省靈丘珍稀植物生態實驗園

  實施單位:山西省靈丘縣平板石青年植樹造林隊

  靈丘黑鸛自然保護區已知植物47科500餘種,其中分布有核桃楸、水曲柳等鄉土珍稀植物資源數十種,因為缺乏保護,現狀堪憂。為加強對保護區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項目提案單位計劃在保護區裡平整土地10畝,栽培各種樹種200畝,修建小水庫1座,鋪設用水管道2500米,育苗10畝。項目的實施,既可以有效保護當地物種的多樣性,還可以為當地中小學校及團隊開展生態環境教育、野生植物保護教育提供教育實踐基地。

  5.廈門大嶝島水鳥調查——黑嘴鷗棲息地保護

  實施單位:廈門大學綠野協會

  黑嘴鷗被IUCN列為世界瀕危鳥種。廈門市大嶝島附近灘涂是黑嘴鷗的越冬地,達669隻,接近世界種群的7%。近年來,由於濱海溼地面積急劇減少,水鳥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項目提案單位通過對大嶝島水鳥生存環境調查,分析城市建設項目,對水鳥特別是黑嘴鷗數量、棲息地的現狀,探討威脅鳥類生存的根源,提出解決辦法,引起多方關注和重視。項目可以進一步推動當地各級部門,完善保護機制,落實保護措施,動員廣大青年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6.國家二級水源地溪源江的環境調查與修復項目

  實施單位:福建師範大學觀鳥協會

  溪源江位於福建省閩侯縣,是國家二級水源所在地,更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地。近年來,工業的加速發展導致溪源江環境遭受破壞,生物多樣性受到很大影響。項目提案單位計劃開展溪源江環境調查、修復工作,以環保志願服務為載體,通過多方調研,獲取數據,促進溪源江溼地保護的全民參與。該項目與當地居民聯繫緊密,通過 「環保先進居民戶」的評選,可以很好地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和公民意識。

  7.打造低碳花園島,播撒綠色新希望

  實施單位:江西師範大學藍天環保社團

  低碳產業升級和集聚需要政府推動,低碳環境營造和低碳住區培育需要社會力量特別是NGO組織的參與。項目提案單位以揚子洲為實踐區域,開展低碳主題宣傳和教育活動,項目既可呼應政府、服務社會,又能獲得可供推廣的典型案例經驗。預計參與人數將達3000餘人,受益群體覆蓋社會各方。項目將有效提高居民低碳意識,營造良好的低碳生產和生活環境,形成值得推廣的低碳社區培育經驗。

  8.冷卻式節能熱水器普及項目

  實施單位:江西省新餘市發明協會

  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劇,傳統煤碳鍋爐的重汙染、高排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項目提案單位自主研發的冷卻式節能熱水器利用能量補充器等技術對使用後的生活廢熱水進行冷卻,實現對廢熱水中熱能的再利用,能效比達1:10.11,比普通電熱水器最高省電10倍。項目通過示範引導、使用體驗、免費維護等公益宣傳,呼籲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的行動。項目的實施將大大節省煤碳消耗量,減少空氣汙染,改善生存環境,為節能減排提供範例。

  9.京杭大運河周邊區域生態環境保護

  實施單位:青島大學法學院豐田環保實踐團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因為沿河工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大運河山東段的汙染十分嚴重。項目提案單位以大運河東平湖段到臺兒莊段為實施區域,開展實地考察,了解大運河汙染現狀,協助當地環保部門進行汙染監測,對掌握的山東段各分段數據進行對比,總結調研報告,制定汙染防治對策。項目的實施,可提高當地民眾特別是船民保護古代文明意識,呼籲社會大眾參與到大運河的環保事業中來。

  10.「長江首尾共建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教育合作項目

  實施單位: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師範大學城市小組、海事大學綠聯

  青海玉樹是長江的源頭,上海是長江的入海口,與玉樹形成長江「首尾」之勢。項目提案單位以保護長江生態血脈為紐帶,在推進生態文明教育中,注重從綠色形態教育向綠色生態教育理念的轉變,注重引導學生從參與環保行動到理解生態建設。同時加強與青海省教育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資源、媒體資源的互動,邀請長江流域的教育部門共同參與,讓長江兒女共同維護「中華水塔」。項目將推動長江流域生態文明教育和保護母親河意識的提升。

  11. 「氣候青年黃浦學院」青年低碳研究項目

  實施單位: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關於倡導綠色行業及儲備綠色人才要求,項目提案單位擬組建由NGO代表、科研專家、外交官等組成的多領域導師隊伍,創建實踐加項目研究的多元化的「綠色金字塔」培養模式,建立中國氣候青年能力建設基地——氣候青年黃浦學院。基地擬培養40名學員,立足長三角地區輻射全國,力圖影響2萬青年人。項目將對中國各地域的氣候青年產生影響,引領他們成為減緩全球暖化的生力軍。

  12.浙江省大學生環境評估與監控基地

  實施單位:浙江農林大學綠色環保協會

  針對浙江省大學生環保活動分散、缺乏固定平臺的現狀,項目提案單位擬聯合省內各高校環保社團,通過發揮農林和環境類學科專業優勢,對全省的主要河流、飲用水源、農地、林業以及土壤進行定期監測,並對公共區域和室內的空氣進行抽樣監測,及時將監測結果在微博上公布,向有關部門反饋,針對性地提供治理方案。項目可以引導大學生投身生態文明理念傳播,激勵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建功立業,爭當現代大學生的環保先鋒。

  13.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環境教育項目

  實施單位:廣西醫科大學綠色沙龍環保協會

  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在該區進行環境教育對提高少數民族的環境意識尤為重要。項目提案單位以區內少數民族貧困地區中小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建立3個環境教育基地,面向廣西高校招收有愛心、有熱情的學生在暑期到環境教育基地進行環境教育活動;並以本土化小學生鄉土環保教材、環境教育成果圖片展為載體,組織高校環保社團開展環保活動,通過媒體的相關報導,引起社會關注,提高民族地區公眾的環保意識。

  14.龍門石窟環境監測保護項目

  實施單位:龍門石窟環境監測保護志願服務隊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提案單位定期對石窟及周邊的環境進行監測,通過開展環保志願活動,進一步改善石窟環保現狀。在石窟設立水質監測站和水土監測站,實時對周邊的水質和水土流失情況監測,並將監測結果上報相關部門。在石窟環保薄弱區域設立環保宣傳欄和展板,不定期開展環保宣傳;項目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當地居民和遊客的環保意識,引導人們積極參與到世界遺產保護工作中來。

  15.湘江流域環保漂流

  實施單位:湖南農業大學生環境保護協會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親河,滋養著兩岸2000萬人口。近年來沿岸企業的超標排放使當地飲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項目提案單位組建母親河之子漂流隊,對湘江水系主要河流以漂流的方式開展環保調查。漂流隊將對實地進行水質檢測、攝影攝像,通過問卷調查、群眾訪談等方式,調查環境現狀,形成湘江生態環境調研與治理建議報告,促進飲用水安全的改善。項目以漂流為活動載體,是對保護母親河行動的全新嘗試。

  16.「拯救老區環境危機,攜手共建生態和諧」環保宣教項目

  實施單位: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青年志願者協會

  甘肅省華池縣是革命老區,生態環境脆弱。項目提案單位通過在全縣廣泛開展水資源監測、植樹種草、環保監督等生態環境整治和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控制危害環境事件的發生,喚起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引導他們為改善老區生態面貌獻計獻策。項目將生態保護公益行動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融為一體,對於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激發廣大青年關注環保的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7.青海省共和縣環境教育項目

  實施單位:共青團共和縣委

  針對農牧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量驟增所造成的生活垃圾汙染問題,項目提案單位通過在當地修建公共衛生廁所和實施垃圾收集工程以及農村水源地整治活動,使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改善農村生活環境 ,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使縣域整體環境得到改善。項目實施後,共和縣青海湖周邊地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均將達90%以上,環境保護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為提高農牧民人居生態環境提供有效的範例 。

  18.黃河上遊支流(湟水河)水質分析

  實施單位:青海師範大學藍眼睛協會

  湟水河是黃河上遊一條重要支流,其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流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安全。項目提案單位著重對注入湟水河的西郊河、北川河及南川河多個點進行水樣採集,對水樣的PH值、氨氮含量、礦化度等進行分析測定,提交水質分析調研報告,協同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汙染源。項目將帶動20000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促進湟水河的保護工作,提高當地群眾愛水護水的生態意識。

  19.綠色聯盟行動——秦嶺72峪環保集中活動

  實施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委

  因為自然和人為的雙重影響,秦嶺環境遭受破壞。項目提案單位以秦嶺72峪為基地,組織環保社團、驢友團開展環保宣傳、植樹、撿拾垃圾等活動;考察秦嶺部分水系的生態現狀及存在問題,就農家樂的汙染問題進行調研並提出整改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建設3-5個青少年綠色宣教示範點,運用微博、博客等形式,將秦嶺環保實踐活動實時發布。項目的實施,將使公眾深入地了解秦嶺環境現狀,帶動廣大青年參與秦嶺環境的改善。

  20.新疆松樹頭煤田滅火區生態修復科技示範及公眾環保教育科普實踐

  實施單位:新疆大學乾旱生態環境研究院

  新疆是世界上煤田火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煤田自燃除了損失大量能源外,還造成環境汙染、地質災害等環境問題。項目提案單位以松樹頭煤田滅火區為例,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實施植被恢復、土壤改良及植被種植基質的研究。通過專家講座、引導教育、現場觀摩、技術示範等方式,使礦區企業、牧民和中小學生近5000人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為煤田滅火區的生態恢復提供科學參考依據,促進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

  21.貴州省特有兩棲類物種----務川臭蛙種群數量調查

  實施單位: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生物學會

  務川臭蛙是貴州省特有瀕危物種。項目提案單位通過對其種群數量的野外實地調查,分析其對棲息環境的特殊要求,研究人為活動對其棲息地的影響,了解該物種的種群數量變化趨勢,尋找出致危因素。利用現代影像技術,拍攝和製作該物種以及棲息地內共存其它物種的宣教片,製作宣傳手冊10000份,對當地社區居民及中小學生進行教育。該項目能夠為貴州兩棲類物種多樣性的保護提供有益經驗,促進務川臭蛙的保護。

  22.貴州青年環保力量培養及實踐項目

  實施單位:貴州省大學生環保志願者聯合會

  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貴州的民間環保起步較晚、力量弱小,急需謀求自我壯大。項目提案單位通過設立實踐平臺、建設宣教活動中心,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環保公益活動,指導和組織貴州大學生進行環保志願服務與科普調研實踐,組織開展相關學術調研及環保法規、環保科普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項目的實施必將促進貴州青年環保力量的良性發展,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出優秀的青年環保人才。

  23.長江流域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研究項目

  實施單位:重慶市清華中學校綠野仙蹤綠色志願者行動委員會

  長江流域兩棲爬行動物物種的保護長期以來存在諸多問題,一些珍稀物種未受到有效保護。為掌握上述物種分類分布現狀,項目提案單位擬建立重慶市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監測網絡,覆蓋全市所有區縣;組織跨省科學考察,對周邊省份進行選點調查;結合生物課堂教學、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對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進行大量研究,發表編印研究論文和學術專著,。項目的研究成果能為長江流域物種保護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24.三峽庫區次級河流汙染調研與整治策略

  實施單位:重慶市綠色發展交流促進會

  當前,城市次級河流汙染十分嚴重,很多已淪為城市的排汙溝。項目提案單位通過對三峽庫區次級河流的水環境容量、截納汙水情況等方面的調研,進而評估點源、面源汙染對河流水體的影響,以期得到相關基礎數據,從政策制定、公益宣傳、技術手段、行政措施等各方面提出次級河流整治策略,為相似流域的河流整治提供參考。項目的實施將為三峽庫區次級河流水汙染治理提供依據,對次級河流汙染防治起到指導作用。

  三、出訪學習資助【二十四選十五】

  1. 馬志武 —— 遏制水汙染的環保先鋒

  馬志武作為地下排水公司負責人,率先垂範,帶領公司員工合力攻關,戰勝困難,通過嚴把項目招投標關、質量關、施工、監理和驗收關,強化進度,採用佔地面積小、投資省、汙水處理水質高的 「TF組合汙水處理工藝」,打造了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汙水2萬立方米的精品工程,實現了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履行了現代企業家的綠色責任,為當地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燕山環保松鼠會——用藝術為環境吶喊

  燕山環保松鼠會是由一批在京青年詩人、作家、畫家及環保志願者近300人組成的環保團隊。團隊長年開展系列環保公益活動,特別是一年一度組織會員在燕山的荒山開展植樹活動,吸引了大批藝術家和新聞媒體的關注,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和輻射效應,成為在京青年藝術家們開展環保公益活動的有效載體,為用藝術推動環保作出了新的嘗試。

  3.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 氣候變化的守望者

  作為專門關注氣候變化的NGO組織,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發起組織了系列環保活動。2009年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親臨丹麥哥本哈根大會現場發出中國青年的聲音;在上海世博園聯合國館召開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2010年發起「點綠中國」系列宣傳推廣活動, 2011年參與波恩氣候變化談判。他們以國際的視野,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青年的環保決心。

  4.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生態治理團隊——用汗水澆灌生命綠洲

  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生態治理團隊從1998年開始,在阿拉善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通過節水滴管、噴灌灌溉模式,種植各類防沙治沙灌木約1萬多畝,建成防風固沙林帶150畝、灌木育苗基地90畝、經濟林木120畝和生物多樣性園林15畝,並以此為基地在當地中小學校開展體驗式環境教育活動,參與人數達6000多人次。他們用青春和汗水,築就了一道綠色的長城。

  5. 陸瑤——融合時裝與生態之美的綠色使者

  作為環保時裝的宣傳和倡導者,陸瑤參加了歐洲綠色時裝周、非洲加納環保時裝秀等活動。在實施「環渤海環保調研」公益行動長達20餘天調研中,清理沿途河道垃圾近1噸,整理出相關環保資料100餘頁;在國內多個城市組織開展環保時裝秀巡演,深入社區、學校開展服裝環保理念的專題講座和展演。她以青春之美、時裝之美和綠色之美,探索出環保宣傳的新模式。

  6.福建師範大學觀鳥協會——鳥類的守護神

  福建師範大學觀鳥協會參與並組織了中國觀鳥節、北京野鴨湖全國高校觀鳥邀請賽、福州市「鳥與夢共飛翔」公眾環境教育、福建省「愛鳥周」、海西青年環保大會、福建省首屆榕城高校觀鳥邀請賽等系列活動;在福建省閩侯縣橘園洲溼地發現了數十年未記錄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鴴,組建了福州市高校觀鳥環保聯盟。他們用愛心搭建了人鳥和諧的美好家園。

  7.趙碩——讓古城蘇州更綠的使者

  作為高校環保協會負責人,趙碩向全校招募環保志願者,進入蘇州城市社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在全市41所小學和幼兒園開展環保講堂,在環保嘉年華蘇州站,給全市多所小學帶去「保護生物多樣性」課程,指導他們完成「變廢為寶」小製作。作為「貝邇中國可持續發展課程」負責人,參與了「蘇州市全民環境教育體系的構建與研究」項目,用自己的行動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綠色風貌。

  8. 京杭大運河周邊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團隊——讓大運河重返青春

  京杭大運河周邊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團隊致力於大運河水質的保護,為恢復大運河水域生態環境,團隊制定了詳盡的實地調研考察計劃與檢測鑑定方案,利用暑期對京杭運河山東臺兒莊段進行了實地考察,整理出《對京杭大運河山東段環境汙染防治及生態恢復的總結報告》,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團隊受到當地政府、民眾和媒體關注,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對保護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的責任擔當。

  9. 環保接力棒——用青春接力綠色未來

  環保接力棒作為青島大學環保團隊,通過對加入團隊的志願者進行培訓、舉辦環保設計大賽、環保接力棒之環保拍客大賽、環保夏令營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隊員的環保意識得到很大提高、才能得到了展現、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習到了先進經驗和教訓,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擴大了環保的參與面,顯示了高校環保社團強勁的生命力。

  10. 阮俊華——尋夢彩虹人生

  作為浙江省綠色公益使者,阮俊華於2002年創辦了「綠色浙江」,開展了千年環保世紀行、青少年環保宣傳廣場義演、杭州環保志願者論壇等眾多社會影響面廣、意義深遠、群眾參與度高的大型活動;發起成立觀鳥小組,創建綠色浙江EOE小額資助項目、綠泥人新聞記者團和講師團,推動浙江環保組織與美國、日本等國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著有《尋夢彩虹人生》、《我心中的綠色》等書籍,堪稱綠色浙江的一面旗幟。

  11. 浙江省永嘉縣誌願者協會環境教育中心 ——楠溪江畔綠明珠

  浙江省永嘉縣誌願者協會環境教育中心多年以來堅持開展生態宣教、環保講座、社會環保實踐,組織生態文明徵文、知識競賽等活動。發起的生態文明進學校、進鄉村、進軍營等宣講活動,累計達50餘場,5萬多人受益。他們定期保潔楠溪江,創建了保護母親河生態監護站、生態消費教育學校基地,撰寫各類環保信息,被媒體採納刊登達400篇,有效地提高了當地群眾踴躍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

  12.廣西醫科大學綠色沙龍環保協會——八桂大地的綠色希望

  廣西醫科大學綠色沙龍環保協會是國內較早成立的高校環保社團,也是廣西首家民間高校環保社團。社團開展了以環保宣傳、環境教育、自然體驗、校園環保為主的各類環保活動,組建了廣西大學生綠色營,積極發動區內各高校、中專、小學成立各自的環保社團,開展了綠色希望、紅樹林、觀鳥和能源等活動,曾獲多個環保獎項,為八桂大地增添了一份綠色的希望。

  13.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舞動海洋的藍絲帶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為提高當地群眾海洋意識,組織各類海洋保護活動300多場,向1000餘萬公眾進行海洋保護宣傳。他們在多所大學建立「藍絲帶志願者服務社」,志願者隊伍近萬人,在藍絲帶海洋環保中國行活動中,發放宣傳資料63736份,招募海洋衛士2112人,45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導,成為當地青年環保社團的楷模,為海洋環境的保護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4. 郭戰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綠色追求

  郭戰偉在河南農業大學組建了由300名志願者組成的大學生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在每年「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深入企業、社區、工地、自然保護區,集中開展綠色志願服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被新聞媒體廣泛報導。組織團隊實施的《蔬菜節水節肥自動化栽培裝置》項目獲得全國環保科技競賽三等獎,彰顯了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綠色追求。

  15.甘肅省華池縣青年志願者協會——用青春呵護西部之綠

  華池縣青年志願者協會擁有青年環保志願者265名,環保志願服務隊伍3支,其中環保、水保、林業等行業專業技術人員42人。成功栽植「青年林」900畝,成活率達均到85%以上,累計開展各類形式宣傳活動23場,組織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隊伍義務清理縣城河道垃圾8次,開展植樹護綠活動11次。他們為改善華池生態面貌,營造人人關注、參與環保的良好社會氛圍做出了積極貢獻,用青春築就了一座西部的綠色豐碑。

  16. 郗瑞——綠色鐵路的忠誠衛士

  銀川鐵路公安處團委書記郗瑞帶領單位團員青年積極參與「低碳警營」活動等環保工作,幾年來節省水電費用達十萬餘元。她帶領文藝宣傳小分隊深入鐵路沿線的學校、村莊、集市開展環保活動,為100所學校送去了96場次的環保宣傳演出和環境警示教育圖片展;發動青年民警把「清白」行動與日常巡線工作結合起來,大大減少了鐵路兩側的白色汙染,用行動詮釋了一位鐵路衛士的環保情懷。

  17. 青海省同德縣尕巴松多鎮團委——為了雪域高原的綠色明天

  同德縣尕巴松多鎮團委緊緊圍繞「保護母親河行動」,以治理生態環境為出發點,成立了368人的保護母親河青年志願者社團,鼓勵全鎮青少年對荒坡荒地、水土流失地區進行集中治理,引導他們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調整種養結構,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開展了植樹種草,圍欄治荒,生態環境成效明顯,被團州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凸顯了基層團組織在生態保護中的作為。

  18.青海省循化縣天燁節能設備開發團隊——收集陽光護地球

  循化天燁節能設備開發團隊在研發新產品的四年時間裡,其負責人17次遠赴全國多個城市購買學習和試驗材料,累計投入資金27.43萬元人民幣,做過大小試驗270多次,於2008年試驗並測試成功後,開始批量推廣新型全自動智能太陽灶,之後又相繼研發了太陽能開水器、太陽光光纖照明系統等一系列太陽能產品,為我國新能源發展作出了青年人應有的貢獻。 他們用青春與汗水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19.青海師範大學藍眼睛協會——青海湖邊的綠色守望

  青海師範大學藍眼睛協會以「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為著力點,組織團隊赴青海湖考察調研,多次與省外環保社團合作開展環保活動,在社區、學校、廣場等場所,開展綠色列車、綠色奧運、中小學環境教育等活動;組織地球日大型宣傳活動,通過散發宣傳單、橫幅籤名、電視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開展環保創意繪畫比賽和徵文,舉辦愛鳥護鳥知識競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獲得全國十佳社團稱號,堪稱青藏高原守望綠色的眼睛。

  20. 何麗銀——九零後的綠色擔當

  西北政法大學法綠環保協會何麗銀,自高中開始,便參與工廠汙水偷排現象的調研。上大學後,積極參與各種環保公益活動,在校宣講環保六場,受眾達2000人;策劃大型活動「綠色抱抱」項目,得到全國近百家社團的響應,直接參與志願者達2000人,影響數萬人。籌劃「下山一公斤」活動,受到多家環保社團的關注和響應,入選全國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彰顯了一位九零後的環境責任。

  21.貴州省大學生環保志願者聯合會——把綠色撒遍雲貴大地

  貴州省大學生環保志願者聯合會組織開展了春暉行動、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萬人籤名、全國水果賀卡聯動、高校聯動支持紅楓湖環境教育、點綠中國——百人自行車遊行、行走清水江之探訪苗武之鄉、中國青年環保組織交流合作論壇、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評選等活動。在貴陽市「創模」宣傳活動中,協會獲得了創意類二等獎、優秀組織單位等獎項,踐行了大學生環保志願者的綠色使命。

  22.向海軍——用愛心呵護長江生態

  青年工作者向海軍經常組織開展主題徵文、書法繪畫、文藝演出、知識競賽、張貼宣傳畫和志願服務等活動,向廣大青年大力宣傳生態文化。在報刊上發稿並設立「保護母親河」專欄。組織當地群眾義務植樹,開闢了兩個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示範點;開展植綠護綠實踐活動,通過城市綠地維護、認養大樹古樹、瀕危樹種保護、種植世紀樹等活動,為建設綠色家園貢獻了一位基層青年工作者的智慧與力量。

  23. 蔣玉輝——綠色園丁的環保夢

  重慶市巴縣中學團委書記蔣玉輝,從2000年開始,積極投身環境教育工作和保護母親河行動,參加了多次國內國際環保培訓,指導學生參加了中國環境保護周並作專題演講、綠色學校國際研討會、中英環保大使評選、「2009年氣候酷派——綠色校園行動」環境小記者新聞作品大賽等活動,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綠色學校園丁獎,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她用紮實的教育實踐推動了學校的綠色關愛。

  24.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扮美渝州的綠色衛士

  作為重慶市高校環保社團的領頭羊,重慶大學綠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打造了環境教育、溼地保護、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等綠色品牌,使「綠領巾」成為校園內外一道靚麗的風 景。他們走進學校附近8個社區宣傳環保,舉辦了九屆綠色文化周,開展了40餘次大手牽小手環教活動,接受環境教育的學生超過一萬餘名,惠及二十餘所中小學校,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項目一等資助獎,為扮美山城做出了顯著的成績。

相關焦點

  • 2010中國青年豐田環保資助行動出訪學習資助(候選)
    先後獲得全國環協優秀社團獎、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成果獎、全國環協聯校水果賀卡傑出成果獎,展示了一代青年學子的環保情懷,為生態文明在貴州的傳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他多次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參加以拍攝碧水藍天等環保主題的攝影活動,用鏡頭發現記錄自然之美,呼籲大家保護環境。他創意並開展的南京海關的團員青年 「環保知識競賽活動」,在全國海關系統引起了強烈反響。另外,他還組織了 「節能環保,打造綠色海關」、「盡我一份力,保護母親河」等數十次環保主題活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青年工作者的環境責任和使命。
  • ...更多的年輕人保護全球環境」——聯合國官員點讚中國青年環保項目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曹嘉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授予中國青年任曉媛2020年「地球衛士青年獎」。多位聯合國官員此間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通過頒發這一獎項激勵更多年輕人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作出貢獻,從此刻開始行動。
  • 120萬元扶持62個項目 「2020年德益青年公益行動」資助名單公布
    佛山日報訊 記者郭東霓報導:9月5日下午,由廣東省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順德青年企業家(青商)協會·益基金聯合主辦的德益青年公益行動2019總結表彰大會暨2020年資助公益夥伴見面會舉行。會上公布了「2020年德益青年公益行動」資助名單,62個青年參與公益項目,計劃資助金額120萬元。
  • 共同珍惜地球 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綠化基金會顧問、原林業部副部長蔡延松在參加活動中談到,10年前中日兩國領導人站在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高度,提出了加強中日民間綠化合作的偉大構想。在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小淵基金項目合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項目促進了中國長江、黃河流域、沙漠化地區、石漠化地區、沿海灘涂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推動了中日民間友好交流,得到了中日兩國政府高層的積極評價。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慈善捐贈,大自然家以實際行動助力環境保護
    2020年11月26日,"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高爾夫球"環保杯"暨慈善活動在佛山順德舉行,大自然家居董事長佘學彬與來自各行業的企業家參與了本次活動,並在當天的慈善晚宴上進行了現場捐贈,以企業實際行動向社會發起保護環境的號召。
  • 【世界環境保護日】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
    【世界環境保護日】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 2020-06-05 0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松果仁研習社與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共建生物保護行動者中心
    近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文化起源地與生態記憶專項基金、浙江省七彩陽光公益基金會Enable社會創新發展專項基金和松果仁研習社完成三方籤約,共同成立「中國古生物保護青年行動者中心」,目的在於跨界整合多方資源,從而普及古生物化石、古人類文化起源、生物與古環境演化領域的公共知識,共同發展古生物與古環境保護領域的有生力量
  • 烙印在一汽豐田的企業社會責任標籤:安全、環保、育人
    自2008年起,一汽豐田便攜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組織,持續開展兒童交通安全主題教育行動,以安全主題繪畫、兒童交通安全劇、兒童安全遊戲、兒童安全故事等主題活動,吸引兒童、家長及幼兒園的廣泛參與,讓他們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長期、有效地學習交通安全基本常識。
  • 關於徵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的公告
    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的「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培育普及生態文化」等要求,通過生動形象、國際通用的視覺元素,表達和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價值觀和生態文化,生態環境部決定開展「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徵集活動。
  • 2018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提名名單 於正入圍
    2018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入圍名單揭曉 於正入圍  備受行業關注的「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入圍名單昨日揭曉,包括徐速、郭琳媛、小吉祥天等在內的多位優秀編劇位列其中,將於近期角逐最終的獎項歸屬。
  • 關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
    關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支持項目擬入選項目公示的通知 2020-12-19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保護環境愛爾蘭徵收咖啡稅?2020年中國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
    愛爾蘭環境部長理察·布魯頓說:「為了讓愛爾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我們明確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尤其是一次性杯子。毫無疑問有些杯子是可以堆肥的,但困難在於我們的零售部門沒有足夠多的基礎設施,來確保這些可降解的杯子進入專用的垃圾箱。」報導中指出,儘管某些商家已為攜帶環保杯的顧客打折,去年一項政府資助的調查發現,愛爾蘭490萬人口每年丟棄多達2億個一次性咖啡杯。
  • 範景翔擔任環境保護大使 聯名全球發布Green Plan時尚慈善行動
    值得一提,此次公益範景翔並響應「Green Plan綠色計劃」攜手中國青年攝影師代表夏堅Sean拍攝「環保公益影像作品」片中範景翔飾演城市消費者透過與環保購物袋的「行為藝術對話」倡導慈善購物行動、消費者反思購物的需求的本源與生命意義;發布當日範景翔並在慈善星直播節目中響應「慈善購物」支持購買「LOVE LOVE慈善星綠色產品」定向捐助「ME/CFS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日常使用,希望由實際關懷行動為群體在生活中帶來淨化
  • 2020年三棵樹「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圓滿收官
    作為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簡稱「知行計劃」)核心項目,賽事圍繞減霾、減塑、減排、資源節約、垃圾分類等主題,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發揮創新能力,提交環保產品創意方案,關注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爭當環保宣傳者、踐行者、志願者,以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讓城市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
  • 中國設計師胡穎琪入圍第六屆 LVMH Prize青年設計師大獎預賽,本屆申請者1700名創歷史新高
    2月25日,法國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公布了入圍第六屆 LVMH Prize 青年設計師大獎賽預賽的20個設計師品牌名單
  • 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入圍全國化工園區十強榜單
    原標題:嘉興港區跑出高質量轉型發展加速度   「2020年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近日在福建漳州舉行,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2020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嘉興港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在全國近700家化工園區中脫穎而出,再次入圍30強名單,列第九位。
  • 【文明實踐在行動】召北社區開展「綠色環保新風尚,保護環境靠你我...
    【文明實踐在行動】召北社區開展「綠色環保新風尚,保護環境靠你我」主題活動 2020-06-06 0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0 萬元資助大學生創業:第六屆「大創賽」總決賽特等獎揭曉
    他說,入圍總決賽的項目涵蓋了農業、工業、醫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當中有不少項目都有數字經濟方面的創新和創意,這也是今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另外,人工智慧領域方面的應用,在今後也大有可為,如總決賽項目中活體生物識別系統、消化系統影像「膠囊」等項目,在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 廈門信達:為控股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
    一、財務資助事項概述 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因經營管理需要,同意為以下控股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二〇二〇年度第十二次會議以同意7票,反對0票,棄權0票的結果審議通過了《關於為控股子公司廈門大邦通商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的議案》及《關於為控股子公司廈門中升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的議案》。獨立董事對此事項出具獨立董事意見書,同意本議案。上述議案不構成關聯交易。
  • 「德益青年」公益行動案例獲評順德社會治理創新「十佳案例」
    」公益行動:聯動多方搭建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平臺》獲得了2019-2020年順德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十佳案例」。這次獲得「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的20個案例中,有6個是德勝基金會資助的項目。除「德益青年」公益行動外,其中《和議協商助力左灘村基層治理落實落細聚民心》《創新分級診療模式助推醫聯體高質量發展》兩個資助項目也獲得了「十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