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沒人敢出來,仿鞋生意只能在晚上偷摸著進行。
這獨特的交易習慣讓安福電商城被外界稱為「鬼市」。「國內80%的仿鞋都出自這裡。」隨著球鞋市場不斷被炒熱,巨大的利潤催生越來越多的仿鞋作坊在莆田出現。
在這個神秘的「鬼市」裡,一條高仿球鞋灰色鏈條暗藏其中。安福電商城連接著「線上」和「線下」。一方面,實體店老闆、微商從這裡找到熱門球鞋高仿品;另一方面,大量隱匿於檔口背後的高仿鞋作坊,也通過拉客仔和商家、大買主開展更深入的合作生意。
當天上午街道邊的商鋪幾乎全部大門緊鎖,路上偶爾路過一兩個行人。
夜晚計程車緩慢行駛在擁堵的安福電商城路口。車窗外人潮湧動,數十輛裝載著印有品牌鞋盒的摩託車和提著黑色塑膠袋的行人匆匆而過,三三兩兩的青年圍聚在路邊,等待著送貨人的到來。
獨特的交易習慣讓安福電商城被外界稱為「鬼市」——白天商城內幾乎空無一人,深夜人聲鼎沸,車來車往。
有別於白天的冷清,此時的電商城內僅能容納兩車通過的街道兩側,印著各種潮牌球鞋旗號的店鋪燈火輝煌,滾動的LED屏幕上醒目地打出「滿天星」、「兵馬俑」等當紅球鞋字樣,店員忙碌地在店鋪裡接待著顧客。
近年來,「球鞋文化」在國內走紅,曾經的小眾玩物變為當下時尚文化之一。受玩家追捧影響,不少潮鞋被市場炒至天價。據媒體報導稱,一款發售價2000元不到的潮牌球鞋,上市一周內價格飆到1萬元以上;而一款知名品牌的合作款球鞋,在市場上從800元炒到8000元。
過高的價格讓眾多普通玩家望鞋興嘆。一些人將視線盯向了莆田。
「圈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國內10雙仿鞋有8雙是從莆田發貨。
大多數人想要買的其實是高度模仿正品,但價格又便宜的鞋子,為的是一個性價比。但是其實真正能買到性價比最大化的鞋子的人很少。
首先,這種鞋子在行業裡的叫法現在已經五花八門:高仿、1:1、A貨、頂級A貨、超A、真爆、原版、原單等等。其實這種叫法只是商家為了體現他高仿行業中檔次的一種說辭。
我們打個比方,最早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叫高仿,但是即便是高仿的,不同的廠家做出來質量也是參差不齊,這個時候質量好的那一家自然不樂意和人家叫一個名,於是就想出來自家的鞋子叫1:1表示比高仿還要好,由於本身自家鞋子質量確實比別人好,慢慢的客戶就覺得1:1是比高仿要高一個檔次的。
這個時候,其他廠家不管質量好的差的當然也不甘於人後,自然又會改口,把自家的鞋子也叫1:1,然後1:1又被大家叫爛,接著又會出現新的說辭。
所以想通了這個道理,大家去買鞋的時候,人家和你說我的是公司級,我的是超A什麼的,其實最好別信,因為商家拿到貨後都會把自己的產品往目前最流行的好的叫法裡叫。
所以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買鞋都不相信網上和微商,都想要找到終端貨源,但對於大多數散客來說其實一般拿不到終端貨源,首先工廠你找不到,就算你找到了,如果你不是大客戶,人家也不會理睬你。
而檔口基本是搞批發的,偶爾遇到聊的來的散客也就零售你一雙,不可能批發價給你,而且你還大老遠跑到人家檔口那,費時費力。
所以其實散客能買到性價比最高的,往往是檔口那邊客戶手裡的鞋子。但是一般那個客戶又會有好幾個下家,下家又會有下家,這時候微商就很多了。
我們200的鞋子,客戶有賣800的,大多數人覺得貴的東西肯定好,其實買的哪裡有賣的精明,更何況服飾類的產品本身不是標準化產品,能力不同的銷售員能賣起來的價格天差地別。可能你花200買的鞋,其實和800買的一樣,差的只是那600的心理感覺。
除非你想幹這一行,不然買鞋就別費那點心思了,你買不到一手貨源的。
那麼,高仿鞋除了價格上和正品有區別,質量上面有沒有區別呢?
首先,你思考一下,鞋子是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嗎?也許能做出iOS系統全世界僅此蘋果一家,但能做鞋的可就千千萬萬了。所以做鞋子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那按理來說,同樣的材料,同樣的做法就能做出和正品鞋質量一樣的鞋子了啊。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開過工廠的朋友會很贊同我下面的話,鞋子做的好不好,很多時候其實不是材料和機器的問題,材料可以和正品一模一樣,做法可以和正品一模一樣。但是管理能力是沒法一模一樣的。同樣的材料和機器,管理能力不同的工廠就能做出不同的質量。
為什麼?因為製作鞋子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人手工參與的,不同的領導管理人的能力不同,導致工人做事認真程度不同,比如第一工序生產,衝裁,衝皮料,皮料要求只能一層一層的衝,還要看紋路,還要過品檢,不合格的要廢棄,但因為工人是計件算工錢,他不一定減料,但他會給你偷工。正品廠家遇到這樣的就會返工,沒法返工的就扔掉,然後工人和管理員罰款。其他廠家一看,都這樣了,扔掉吧?都是錢啊,那就賣唄。所以你看,同樣的材料和做法,在開始的衝裁車間就顯示出不一樣了。
接下去就到了針車車間,正品大廠,對鞋品質要求就很嚴格。必須多少針,就是多少針,多了太密少了太稀。但是小廠的工人們圖快省事啊,有領導監督就按規章做,沒人了就怎麼快怎麼來。大廠遇到這種員工一律開除,小廠要是開除了就沒人來了啊,工人本來就是圖你這要求低,不嚴格才來的,你要像正規廠那樣管,人家幹嘛不去正規廠上班?所以在這一步,普通工廠又差了一點。
接下去又到了成型車間,成型的重點在於鞋楦,不同的鞋面應該對應不同的鞋楦,否則就是導致中幫拉不緊,也不貼楦,等到成型後鞋的形狀會不好看,而且容易起皺。正品廠家會建模來定製,但一般的廠家就是抄,所有跑鞋一款鞋楦,滑板鞋一款鞋楦,高跟鞋一款鞋楦。成型的重點在於前幫、中幫、後綁、畫線、破水、刷膠、貼底、後段等。這些工序都是要人參與的,工人做事的認真程度直接影響了鞋子的好壞,但一般工廠管理能力不行,所以到了這裡,和正規廠家又差了一點。
那麼是不是做鞋都是管理能力問題,材料就都沒有差別了呢?當然也不是的,也有工廠之間管理能力差別不大,但是工廠發現省10塊錢的材料費看不出有什麼差別,但是價錢便宜10塊卻可以比競爭對手多不少生意,管理能力又提升不上來,那怎麼辦?沒錯,那就是減料了。
甚至同一家工廠也會通過不同的材料做出品質不同的鞋子來,然後分成不同的價位賣。比如很火爆的椰子鞋,就會被高仿出很多不同檔次級別的鞋子。
同樣外觀的椰子鞋,假設我們可以有200、500、800、1600的檔次。而且你如果是外行,不試穿,看外觀你還真看不出來。我們還遇到過試穿都試穿不出來的客戶,這個就比較尷尬了。
說完了質量,我們再來看價格。
為什么正品鞋要比高仿鞋貴出那麼多,僅僅是因為質量上的差異嗎?
我們來看正品鞋的價格是怎麼來的,大致來算是
產品設計成本+產品本身材料成本+人工以及倉儲的成本+廣告費+品牌溢價
你覺得設計費,廣告費和品牌溢價會佔多大比重?你知道設計師的工資多高嗎?你知道這些公司每年的廣告費是多少嗎?你知道請個代言人要給多少錢嗎?這些錢不算到鞋子價格上面,算到哪?
所以,為什麼高仿鞋便宜?因為高仿鞋只要算鞋子本身材料的成本+人工成本+倉儲成本就可以了。真正的大頭成本他根本不需要。
了解完了高仿鞋和正品鞋真正的差異以後,你就會問了,那麼有沒有工廠能夠管理得當,又用同樣的材料和工序做出和正品一模一樣的鞋子呢?
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邏輯推理出來。
首先,所有的正品鞋,都是品牌公司自己製造的嗎?顯然不是,他們會找大的工廠去代工,那麼好了,這些大的工廠相當於本身就是正品鞋的製作者,那麼他們當然也能做出一模一樣的鞋子,正確的來說,除了不是品牌所有者,其它沒有一絲一毫的差別。
也許你想說,對啊,這就是我想要找的莆田鞋啊。對不起,這樣的鞋子你是買不到的,或者說以莆田鞋的價格你是買不到的,為什麼?因為它完全就和正品鞋一模一樣,我為什麼要當莆田鞋賣,我就是正品鞋的價格不能賣嗎?那麼那些鞋子被誰買去了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這個問題,各大網購平臺都是品牌商自己運營的嗎?就沒有授權運營的嗎?各大實體店都是品牌商自己開店鋪嗎?沒有授權運營的嗎?答案當然不是。
所以你高高興興地從實體店或者網店上花大價錢買的鞋,可能就是這貨,你還別不高興,因為這鞋和正品鞋還真沒差別,和它類似的還有個名字叫尾貨,就是假如品牌商要工廠做1W雙鞋子,但是他材料不會只給1W雙的材料,因為製作過程中會有損耗,他可能會多給500雙,但工廠可能實際操作中只損耗了200雙,那這多餘的300雙你覺得工廠會還給品牌商嗎?那它們去哪了呢?相信你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當然,也有小作坊管理得當,能夠做出和正品鞋一模一樣的品質,價格相對也更吸引人,但那樣的小作坊產量有限,鞋子都需要預訂,需要客戶等待。而且生意做開來以後,經受不住誘惑開始追求速度,往往後期品質又會下降。
下面來看下莆田的鞋子做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