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歡中學子
圖:來自網絡
謹以此文,悼念我最敬愛的老校長姜敦興先生,願您永遠安息!
昨天晚上,在愚伯的自留地平臺,忽然看到姜敦興校長去世的消息,聞此噩耗,心痛如絞。我幾度哽咽,不願相信這一事實。
姜敦興校長,在豐縣歡口中學任教期間,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同事敬佩、家長讚譽以及社會各界廣泛尊敬、讚揚的人。
前排左四為姜敦興校長
隨即,我打電話給平臺的負責人,得知今年4月初,姜校長在一次鍛鍊中不慎跌倒,後到徐州醫院治療,在重症監護室觀察了一段時間後,病情相對比較穩定,然而僅僅過去了半個月,老先生還是離開了世界,享年83歲。
此時此刻,我多麼希望這一切都是傳之非實。然而,直到有多位同學和老師不斷證實,我才知道,這是一個無可改變的事實。
說起來,我和姜校長本身並沒有太多的交集,但在他身上,我卻看到了一名師者的責任與擔當。
記得1991年,我以532分的分數,考上了豐縣歡口中學。接到錄取通知書之後,大概是當年的8月中旬,父親帶著我去學校報到,在校門口遇到了門衛李廣路師傅,正在向他問路的時候,旁邊站著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對我們父子說,你倆就直接跟著我吧。
後來,我才得知,他就是姜敦興校長。他一臉真誠,和藹可親,神情安靜質樸。這是我在第一次看到姜校長的感覺。
在報到的過程中,做事毛糙的父親,發現準備好的學費(好像是24元),居然忘在了家裡。父親在兜裡不停地掏來掏去,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姜校長看到這一幕,馬上對父親和負責接待的唐老師說,不要急,我先給你墊上,到開學那天你給我就行了。那一刻,我與姜校長的眼神再次對接,他的話,立刻讓我和父親的心安靜下來。一晃,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那天談話的內容我依然記憶猶新。
後來,聽我們村的三叔(姜校長先前教過的學生)說,姜校長是教數學出身,他思維敏捷,講課時說話抑揚頓挫,節奏緩慢而動聽,像是家鄉清亮的復新河水一樣在緩緩流淌。他用語簡練乾脆,又不失風趣幽默,那不時跳出的幾句啟人深思的語句,總是讓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風,上他的課,總有一種餘興未盡的感覺。
開學後第一天中午,我在陳祖亮老師那裡問了姜校長家的地址,沒想到卻找到了他隔壁張義方校長家裡,當我局促不安的回走時,忽然看到從辦公室剛回去吃飯的姜校長。
我說明了來意,他微笑著對我說:「陳**,你這次中考的考分並不佔優勢,要努力一把才行!咱農村出來的人,只有拼搏一條路。」聽了這話,我渾身充滿了勁兒,暗下決心,決不負校長的殷切期望!
開學第二周的周六,我正在晾曬棉被,卻不料姜校長來看我們這些新生宿舍了。他到了我的床鋪坐下,簡單的寒暄之後,他便與我作了一席長談。他問我睡的踏不踏實,學校食堂吃的習不習慣,教師上課能否聽得懂等等。
由於初來乍到,我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才說了下食堂的菜湯裡,有時會有小蟲子。
第二天中午,我去食堂就餐時,發現姜校長正站在打菜的師傅旁邊監督,不時和跟前的廚師交流著什麼。看到這一幕,我心跳的厲害,當時還幼稚的擔心食堂那邊會找我麻煩。
最讓我感覺驚奇的一件事是:1993年3月的一天,我和另外兩個同學在圖書館買書,竟然發現了姜校長也在那裡,我們正打算本能地選擇逃避,但他卻一下子叫出了我們三個人的名字,並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
他怎麼知道我們的姓名?至今我也找不到答案,我問另外兩個同學是否和姜校長有親戚,他們都使勁地搖搖頭。記得我們那屆新生報名時是四個班級,少說也有180人,他不是我們的代課老師,為何對那麼多的學生情況瞭然於胸。
姜校長喜歡聽課,但從不打招呼,有時突然就站在窗外,不發出一絲聲響。有一次,一個剛分配不久的老師上課,他輕輕地推門進來,坐在了教室後邊。他靜靜地聽著記著,時不時讚許地點點頭。有時,他還起身輕輕走動一下,悄悄地看一下學生的筆記,聽一聽學生們的討論。
一節課很快結束了,姜校長在門口對授課的老師說:「你的課很具體,也很形象,我被感動了!以後你要多去聽聽蕭老師、隋老師、趙老師、董老師的課,他們的授課各有特色,在他們身上取長補短,你會進步更快的!」
姜校長任教的那些年,他和張義方及董立鳧校長一道,把學校的教學水平打造成鄉鎮中學的一面旗幟,不少學子從歡中走上全國各地,走上成功,為國家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
我不會忘記他和董立鳧校長在學校大會上的一次對話,「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有自己的規律,有它的長效性特點,短期行為是絕對搞不好教育的。」
這些話語,已過多年,言猶在耳。思之念之,令人潸然淚下而不自禁。
人們常說,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看教師;一個學校教師水平的高低,看校長。歡中的教學成績連續很多年名列前茅,是和學校領導的付出,密不可分的。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正是在這些很小的細節上,我看到了姜校長的獨特魅力。
離開歡中,一晃已是27年,其間,關於姜校長的故事,也只是在同學中偶有耳聞,聽說他退休後住了縣城的孩子那裡,身體還不錯。
如今,斯人已逝,懿範永存!其實,姜校長並沒有離我們遠去,他的精神已深入我們內心,化為一種堅定的力量,我們時刻都能看到他人格上那種別樣的強大:似火如光,照亮前方!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姜校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生致力於幫助更多人成為具有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對社會發展具有推動能力和奉獻精神的人,他雖死,但精神永存。
姜校長,我相信您很多的同事和學生,會像我一樣懷念您,願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