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開水果店,想解決貨源問題,如果想很輕鬆解決是不太可能。別說是一家小的水果店,就是大的連鎖店,都是在自建渠道供應鏈,隨便想想這個事情,都是重資產在玩,所以一家水果店找貨源就是選擇供應鏈渠道的問題,現在水果店解決貨源就是以下一些方式:
1、自己去批發市場找
這是最方便也是普遍合適的一種方式,因為去拉貨的距離近,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水果品種也全,基本上80%以上的水果店都是去當地的批發市場找貨源,每次拿貨2-3天的量,每次都是4-5點去批發市場選貨,比價,搶貨。
在沒開水果店前,也可以經常去批發市場轉轉,去跟批發商聊一聊怎麼拿貨的,不批發也沒事,詢價也很正常。但是有一些當地的批發市場,因為一層一層供應下來,到了當地,價格已經抬的很高了,就看看往上面一級的市場去找,比如去市級大一點的批發市場,比如浙江這邊可以去嘉興批發市場看看。
2、加艋配送
如果選擇加艋的話,就是選擇了加艋商的配貨渠道了,一般加艋商會配套採購水果的系統,需要哪些貨直接在系統裡面下單就行,後面會配送過來。這種方式能夠節省一些去拿貨,找貨源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加艋商實力也有大小,拿過來的水果價格和品質層次不齊,售後壞果怎麼處理等等問題。
所在選擇加艋商渠道,也不要認為價格一定會好,在面對其他店的一些價格競爭中,不一定有優勢,雖然在找貨源上省了一些時間,但是在經營中也可能會因為品質和價格掣肘。
3、網上找的配送不現實
也有很多人去網上找貨源,看看能不能減少一些加艋費,在網上找到更加優質的貨源。其實這種方式本質上跟上面那個情況差不多,品質是沒法保障,售後難以處理。
水果店賣的水果不同於電商,電商賣的水果是有選擇性的,對於保鮮周期長一些,快遞不容易造成售後的水果會在電商裡面去賣。
但是水果店不一樣,品類要豐富,有些保鮮期短,物流容易損壞,水果通過網上下單,長距離配送,往往在配送途中,縮短了水果在店內的保鮮期,品質也可能下降,這種方式都不太可取,除非他們的配送倉距離你水果店比較近,這種方式現在也比較少,一些一線城市會有這樣的模式。
4、通過熟人介紹
樓主應該剛開始沒有什麼熟人,跟熟人一起去拿貨是很好的方式。首先認識了供貨商,混了臉熟,多少會給熟人一些面子,第二是可以學到一些採貨的經驗,看看別人拿貨是怎麼拿的,怎麼看品質的,怎麼談價格的,第三個就是一起拿貨,量比較大,容易談下價格。
不管是新店還是老店,都要認識一些同行的朋友,只要不是旁邊的店,就一起拿貨就沒有利益衝突,繞開了這個距離同去拿貨就是互利共贏,不管從拿貨上,經營上,信息互通上都可以有交流空間,這就是在這行混,多擴大圈子的意思,我做水果店早讀課也是在做這樣的一個圈子,裡面開水果店的老闆天南地北的都有,也有同城的,平時都在聊一些水果經營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5、自己去產地拉
水果店偶爾也會去產地拉貨,比如做一場大型的活動,需要水果的量比較大,那麼就直接去產地拉一批貨回來。但是這種形式去拉貨只是偶爾,不是經常去拉,路程太遠了,經常去搞的自己很累,而且活動也不是經常搞,搞活動要量力而為,活動範圍越大,力度越大,時間越久,盈利就越小。所以自己有經營上的需求,就可以跟同行一起聊聊能不能去產地搞一批貨,拉回來分。
文|水果店早讀課。讓開水果店更簡單。
水果店早讀課,開水果店同行交流學習圈,一起分享交流開水果店經驗,歡迎入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