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這個古鎮有味道!你可知道這些老宅背後的故事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白牆黛瓦、河埠駁岸、小橋流水人家相互映襯,輪廓優美、色彩淡雅,詩情畫意間,江南古鎮的風情隨處可見。

古鎮新塍,不僅因美食芳名遠播,更因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

4月4日,我再次踏上新塍這片土地,不是奔著美食而來,而是想去尋覓"人家枕河,小橋流水"的江南風韻,去探尋隱匿在幽深街巷中的祠堂與老宅。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這個清明,卻是陽光燦爛,春風和煦。清晨的霞光灑在新塍市河新溪之上,在粼粼的波光中閃爍、跳躍。

我迎著微風,沿著市河自東向西而行。街衢臨河而建,兩旁的居民星羅棋布,依水造勢,水巷、街巷錯落有致、相映成趣,形成以市河為軸線,兩街夾一河的格局,極具水鄉韻致。

我心中欣喜,此情此景,不正是我心心念念的小橋、流水、人家嗎?

市河兩岸老街是嘉興現存較具規模、保存較完整的歷史街區,主要分布於陸家橋以西,街區全長1000多米,以市河兩岸的西南大街、三元街、西北大街及中北大街為主,包括東部市河以北傳統格局尚存的豐樂街、東北大街,面積約1.75平方公裡。

陸家橋如今修建成了古香古色的風雨廊橋,站在橋中央遠遠眺望,兩條悠長的巷弄曲徑通幽,引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隨心而動,下橋、左拐,我慢慢向西北大街深處走去。巷弄狹窄卻不逼仄,耳邊的喧囂逐漸遠去,偶爾傳來的狗吠聲、電臺裡的戲曲聲、剃鬚刀的刮鬍子聲、還有方言聊著家長裡短的說話聲……交織成一曲美妙的音樂,由耳入心,心中生出了無限的愜意與閒適。

邊走邊看,街衢兩旁的建築多為兩層磚木結構,排門式店鋪,布局嚴謹對稱,風格樸素簡約。

有些是普通平房、有些是高門大戶,天井、院落、石庫大門,門樓、梁枋雕刻精細、繁縟,封火牆多帶地方特徵的觀音兜構築……置身其中,我仿佛走進了一幅歷史長卷,時光倒退、穿梭百年,這裡的一磚一瓦、一卯一釘都在訴說著當年的韻味與風華。

在新塍生活了幾十年的丁爺爺告訴我,這裡曾是新塍鎮最繁盛的街道,人口往來、商賈貿易,茶樓酒肆、南北雜貨、衣莊典當、米行醬園,百業俱全。鱗次櫛比,沿河而開,可謂「三裡長街,店鋪百千」。

走了不到10分鐘,我在西北大街27號的屠氏宗祠門前停下腳步。

黑色古樸的大門旁,一塊木匾簡單介紹了屠氏宗祠的「前世今生」,雖只有寥寥數語,卻勾勒出了這座老宅300年來的興衰浮沉。木牌下方是「嘉興市文物保護點」字樣的牌額,說實話,如果不是這塊牌額,我哪裡會曉得,眼前其貌不揚的屋子就是當年富甲一方的世家、或是風光傳奇的大家、抑或是顯山露水的名門高第。

推門而入,不由讚嘆於眼前的景致。一進又一進,層層疊疊,迴廊廂樓,把前後三進的房子巧妙地連接在一起。陽光透進雕花的木窗,在屋子裡那些平整的方磚上投射出一塊塊光斑,窗戶上那些複雜的花紋,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地面移到牆上,再從牆上移至空中,重又回到陽光裡,在時光裡一遍遍演繹。

「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或許能夠描繪出這方宅院的風貌。高大的馬頭牆隔絕了外界的紛擾,營造出庭院內的寧靜。可以想見,百餘年前,屠家後人就在方石鋪就的天井內,蒔花種草、飴兒弄孫,享受生活的愜意安詳;或在裝飾別致的書房裡,伏案讀書、神交古人,感受時光的寬闊綿長。

屠家是「代有聞人」的官宦世家,屠家宗祠原是屠家老宅,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屠氏祖先屠勳即康僖公,明代為平湖名門望族屠氏第一代,當時定居平湖乍浦,據《明代浙江進士研究》一書中考證,明代「一門四代進士」即為當時的屠家,風光無限。

後由屠勳之子遷至新塍,雖不再入仕為官,卻是人才輩出:為商,誠實守信;為民,勤儉謹慎;為學,睿智精進。他們因其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與家風家訓而使屠家祠堂熠熠生輝、代代相傳。

在蜿蜒綿長的歷史街區上,像屠家祠堂這樣的老宅還有很多。經商從醫的朱熹後人朱大栩、施禮傳家的百年望族鄭官房、名震江南的傷科世家羅氏、百年商號的高公興醬園高氏……因為年代久遠,風雨侵蝕,許多老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它們靜默於流淌不息的市河畔,接受歲月的浸潤和風雨的洗滌,曾經的繁華已悄然逝去,洗盡鉛華留下最本真的樣子,樸實無華、低調內斂。

我一直覺得,老宅的魅力,不僅在於巧奪天工的技藝、別出心裁的匠心,更在於發生在宅院裡的點滴故事,隱沒在歲月裡的家族文化。老宅是靜止的,但不是冰冷的。當我們用眼觀察、用耳傾聽、用心體會,就會逐漸了解它、喜歡它、親近它。

旅程總是短暫的,結束了歷史街區的遊覽,我仍覺意猶未盡。在這裡,我可以觸摸新塍的殷商富室,把脈名門的百年曆程,讀懂大戶的前世今生……這些古老的建築雖然難逃破敗與衰亡的劫數,但我深感慶幸,正是這府第代代相傳的精神文化,才讓古鎮新塍有了深厚的積澱與底蘊,有了如今的百花齊放。

(原標題《記者帶你品新塍⑥|這些老宅背後的故事,你可知道?》,原作者付夢婕、趙維卒、蔣建、周陽。編輯黃娜)

相關焦點

  • 尋味騰衝:藏在這些百年老宅裡的美食,你一定不能錯過
    一梁一柱、一椽一簷勾畫著騰衝歷史文化的靈魂記錄著無數時代匠人的智慧與心血騰衝幹百年的老建築古香古色,沉靜而精美不乏畫中的水墨和詩意的平仄亦潛藏著生活於其間的你我的溫情故事尤其是在清末民初,先後湧現出一眾朝廷要員和巨商大賈,因此這些名人建造了許多古建築院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楊家大院。圖:@行者馬健楊家大院佔地將近三畝,總建築面積達一千平方米,是旅緬僑商楊大文和夫人吳氏於一九三七年斥巨資歷時三年建成的古建築群。
  • 浙江嘉興首條水上巴士「悠遊秀洲」線開通
    央廣網嘉興9月1日消息(記者謝夢潔 魏煒 通訊員王穩妮 黃青松)9月1日,浙江嘉興首條水上巴士「悠遊秀洲」線正式開通。這是一條集生態觀光、古鎮休閒、紅色教育等為一體的水上(旅遊)巴士線路。據介紹,水上巴士「悠遊秀洲」航線沿新塍塘行駛,全長7.1公裡,起終點為新塍鎮城市客廳和秀湖九裡匯,中途不停靠,單趟行程約50分鐘。有兩艘24座畫舫遊船供市民乘坐,名稱分別為「秀水1號」和「秀水2號」。畫舫外觀採用紅船式樣,內部仿古裝修,造型大氣,乘坐舒適。
  • 嘉興首條水上巴士線開通,悠遊秀洲走起(附最全攻略)
    今天上午,全市首條水上巴士——「悠遊秀洲」新塍塘線開通。這是一條集生態觀光、古鎮休閒、紅色教育等為一體的水上巴士線路。上午9時,線路啟動儀式在新塍鎮城市客廳舉行。區領導劉德威、王永法、高海忠、李剛、孫薇出席。
  • 全市首條水上巴士「悠遊秀洲」線正式開通,如何預約看這裡!
    「悠遊秀洲」(新塍塘線)水上巴士作為「九水」中第一條開通的特色線,以新塍塘(新塍鎮城市客廳)和秀湖九裡匯為起終點,沿著省級最美綠道新塍塘綠道,有機串聯起將秀洲八景的秀湖燈影、新溪綠道和蓬萊晨鐘等生態旅遊資源;欣賞美景的同時,畫舫上還可以品嘗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塍美食,有徐珍齋的糕點、張萃豐的蜜餞、公泰和的芝麻酥,還有王江涇鎮的蓮花茶、荷葉茶、蓮子露等特色茶飲。
  • 民間故事:老宅裡的「鬼魂」
    清朝末年,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大家都管它叫做果子村。果子村上住著非常樸實的人們,他們過著無比簡單的生活,只是這寧靜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匪夷所思的秘密。村裡有一座古宅,那是全村人都不敢去的地方,尤其是夜晚,經常有人看見裡面有黑影飄動。
  • 紹興建了座不存在的古鎮,上演著孔乙已、祥林嫂的真實故事
    在紹興,你無論如何也避不開魯迅。白牆烏瓦的老宅,隨處可見的茴香豆,街道旁的孔乙己酒家,讓這座江南水鄉,沾染了濃濃人文氣息。很多人在魯迅筆下知道了紹興,紹興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開發旅遊的機會。可是翻開紹興歷史,怎麼也找不到這座古鎮。魯迅將兒時對故鄉的記憶,與紹興水鄉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這個氤氳著江南氣息的地點,而紹興則把這份虛幻變成了現實。於是那些流淌先生筆下的人物,活生生地展現於遊客眼前。魯鎮位於柯巖景區內,需坐船從波光瀲灩的湖面進入。古時的柯巖景區,是著名採石場,整座山被挖空,留下千奇百怪的崖壁。
  • 古鎮張堰發布「文化地圖」,朱鵬高藝術館揭牌|張堰古鎮|張堰鎮|...
    8月20日上午,金山區張堰鎮政安弄3號,一座老宅打開大門,迎來大批客人,更重要的是迎來了一位新「主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市華僑書畫院、海上書畫院院長朱鵬高。這座距今已經有150年歷史老宅,經張堰鎮政府修繕後,最終變身朱鵬高藝術館,並於8月20日正式揭牌。
  • 150年的小鎮老宅迎來新主人!金山區張堰鎮一批歷史建築修繕後...
    150年的小鎮老宅迎來新主人!8月20日上午,在金山區張堰鎮政安弄3號,一座老宅打開大門迎來一大批客人,更重要的是迎來了新「主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市華僑書畫院、海上書畫院院長朱鵬高。這座距今已有150年歷史的老宅,經張堰鎮政府修繕後變身為朱鵬高藝術館,於今天正式揭牌。當天,文脈「留」芳——張堰首屆古鎮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
  • 《古鎮大安》古鎮味道:大安小吃
    把芋頭糕切成片後,可趁熱吃,軟嫩香甜,入口即化,滿嘴芋頭香;也可冷卻後用油煎,煎成兩面都成金黃色,味道又變成酥、脆、香,百吃不膩。▽蝦兒餅。蕉葉餈有芭蕉葉的獨特清香,令人食慾大開,或甜或鹹的餈粑糯軟香滑,十分可口,老少鹹宜。大安的小吃遠遠不止上面所介紹的那些品種,你隨便到鎮上,找上一個上了點年紀的居民,他都可以如數家珍地告訴你,大安鎮上的小吃,還有米粽,年糕,松糕,豆兒餅,大肉餛飩,牛腩粉,鴨肉粉,豬肝瘦肉生料粉,皮蛋粥,豬肝瘦肉粉腸粥,生炒田螺。
  • 小鎮老宅迎來新主人 金山區張堰鎮一批歷史建築修繕後「復活」開放
    8月20日上午,在金山區張堰鎮政安弄3號,一座老宅打開大門迎來一大批客人,更重要的是迎來了新「主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市華僑書畫院、海上書畫院院長朱鵬高。這座距今已有150年歷史的老宅,經張堰鎮政府修繕後變身為朱鵬高藝術館,於8月20日正式揭牌。
  • 150歲老宅迎來新主人!未來,還有一批文化地標將開放…
    文化藝術節開幕今天,以「文脈留芳」為主題的張堰首屆古鎮文化藝術節開幕,首次發布了古鎮文化地圖,為市民百姓帶來豐富的文化盛宴。在金山區張堰鎮政安弄3號,一座老宅打開大門,迎來大批客人,更重要的是迎來了一位新「主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市華僑書畫院、海上書畫院院長朱鵬高。
  • 靖江有個古村入選首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啦!你知道是哪個嗎?
    這個地處靖江、泰興、如皋三市交界處的村落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有著哪些傳奇故事呢?又會迎來怎樣的堅守或蛻變呢?和國內很多地方一樣,老街由青石板鋪就,兩側均為可脫卸的榻子門。前店,後院。外邊的店面毫不起眼,裡邊曲徑通幽,別有洞天……據不完全統計,老街至今尚有古房舊屋445間,其中明清時期的370餘間。來過季市以後,有關文物專家認為:季市老街是蘇中地區保存非常完好的古民居建築群。
  • 盤點:這些來自國外的蛋糕,背後的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那些我們經常吃的蛋糕背後的小故事吧,各位喜歡吃甜食的小夥伴們平時都應該吃過一些吧,什麼提拉米蘇啊,黑森林啊,起司啊......哇,想到吃的小編有點抑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心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了解過它們背後的故事呢,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吧~提拉米蘇(Tiramisu),是義大利一款經典的蛋糕,小吃貨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吧,現在的蛋糕店幾乎都少不了它的蹤影。
  • 上海浦東有一個高橋古鎮,人少景美,不收門票
    如果你看厭了那些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到這種清幽的小鎮去走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上海古鎮,這裡人少景美,非常安逸,這就是位於上海浦東外高橋保稅區的高橋古鎮。上海的古鎮樣式繁多,高橋也算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地方。高橋古鎮位於浦東新區東北角,緊鄰長江出海口。
  • 阿六叔和他的百年老宅
    他身材並不高大,皮膚有著與高原人不同的白淨,臉上永遠帶著憨厚的微笑,素色的粗布麻衣,純樸的言語,純樸善良厚道會是你唯一的感受,你很難將一個有著400年歷史的大家族和一個有200多年經商資歷的老商號,跟眼前的他聯繫起來。然而,他的確就是麗江古城裡這座有著141年建築歷史的老宅院「恆裕公」的主人——李氏家族的第13代傳人、人稱阿六叔的李君興。
  • 真實故事改編的這些歌曲,除了好聽之外,故事背後,令人黯然淚下
    其實,在這些歌曲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歌曲的創作者,有的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而寫的,有些是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而寫的。無論如何,那一首首經典動人的歌曲,都讓人為之感動。通過了解歌曲背後的故事,再去重聽歌曲,感受旋律,細品歌詞所表達的場景畫面,會讓人黯然淚下。1.
  • 安徽合肥的千年古鎮,有美麗的景色,有著數不盡的歷史故事
    之前有評論說三河古鎮,要介紹三河古鎮嗎?我想介紹一個有著無數歷史故事的千年古鎮,這個古鎮沒有宏村,從西洋來的風景像畫一樣,是有2500多年歷史傳統的文化古鎮,三河古鎮位於合肥西縣,不僅有美麗的景色,也有好吃的東西,還有數不清的歷史故事。
  • 永康城區的這些雕塑,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近日, 記者探尋這些坐落在永城街頭的城市雕塑, 去了解雕塑背後的那些故事。 「大拇指」:NO.1預示商業街繁華 如果你常在巴黎商街遊玩,那麼你一定在龍川東路與巴黎商街交叉路口看到過這兩個雕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雕塑和一個正在舀水的美女雕塑。雖然雕塑很顯眼,但說起它們背後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
  • 這個古鎮被譽為小麗江你知道是哪裡嗎
    四川的古鎮很多,可以說是各有千秋風情萬千。休閒的周末多了幾分去處,在外人眼中覺得四川人很休閒。下面我介紹一個被譽為小麗江的古鎮,它的名字叫街子古鎮。街子古鎮位於成都市崇州境內,這裡古蹟禪院很多,多數都是明清建築,萬曆四十二年,古鎮只剩下河街子這一條街,便被叫做街子場,在清代和民國幾經興衰,從各朝代風雨飄搖的青石板路,古老民居和沉酒居住在這裡的街子人而出名。
  • 河南這個古鎮號稱「中原第一」,但知道的人不多
    今天,小編在冷門介紹高調的古鎮,說是冷門的,因為知道的人很少,是原生的老城,之所以說高調,是因為這個古鎮有很多「桂冠」,被稱為「中原第一古鎮」,是全國唯一的有9個城門的古鎮,被評為2014年全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鎮」,僅次於浙江烏鎮,這個古鎮是——掛牌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