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緒名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巖豆,俗名雞血藤,常綠灌木。分亮葉和毛葉兩種:亮葉藤短而粗壯,毛葉藤長而細柔。初春打蕾,初夏開花,亮葉花呈深紫色,毛葉花呈桃紅色。花謝後結果,果 比扁豆略小,豆米可食,是貴州西北部山區農民採食的天然保健食品。根色血紅,可入藥。
貴州西北部的黔西縣盛產巖豆。一般多長在巖石夾縫和石窟窿中,隨縫隙而生長,故敲開巖石取之,可得形態各異的怪樹奇樁。
近十年來,在黔西盆景展覽中,巖豆從山巖上走進華麗的展覽大廳,以它的多姿多態,獲得廣大觀眾的讚美。
數年前,筆者得一亮葉巖豆樹樁,其形如東方雄獅(見附圖),一眼望去,顯得粗獷豪放。經過數年的精心管理和仔細觀察,從實踐中得出如下幾點:
一、巖豆喜陽光,擺放處 一定要通風,最好全日照,不然藤長不壯,葉片增大,無花無果。
二、盆栽時土下需墊兩寸厚粗砂,然後再放酸性園圃泥,如用山灰或腐殖土栽植更好,但要加進山砂拌和,使之疏鬆,排水和透氣性良好,才不會爛根。
三、巖豆是生長於高寒山區的傲霜植物,十分耐寒、耐旱,耐高溫,故有「凍不僵的巖豆,旱不死的雞血藤」之說。冬不必入室,夏不需遮蔭。澆水不宜過多,要見幹見溼,澆則澆透。
四、巖豆生長之地多貧瘠,需1~2年換土一次,平時勿需施肥。如要施肥,可在雨水節後施一次淡肥即可。【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五、巖豆發枝力強,修剪約一周後即發新芽。如果要使主幹壯而側枝短,必須花後不留果,修剪3~4次,約20天一次。否則很快牽起長藤,特別是毛葉巖豆長藤交錯,蓬亂無章,影響美觀。但是,如果要培植成遊龍式或懸崖式樁果,又當別論了。
擴展閱讀:
盆景菊的栽培與造型(1)
盆景菊的栽培與造型(2)
精品銀杏盆景的培植
教你一個粗幹拿彎的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