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討論得比較火的話題,就是至今還在發酵的「996」了。巧合的是,日本最近新開播的春季日劇中,有一部痛擊日本加班制度的電視劇,叫做《我,到點下班》。
日本的加班制度由來已久,經過了泡沫經濟崩潰的打擊,日本的職場中,「準點下班」已經成為了極少數公司可以做到的「福利」了。仿佛在日本的職場中,996已經成為了職場的準則。
最近,日本人終於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把準點下班的訴求寫成了暢銷小說,還拍成了春季檔的電視劇。
今天,我們就通過《我,到點下班》這部日劇,來看一看看日本人對996的看法?
1、何為996?
最近在我國流行起一個「996」的概念,概括來說,就是5月27日上午9點半。這一概念是我國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提出的。雖然違反了我國「40小時工作制」的規定,但是還是被大企業紛紛效仿。
3月,京東宣布部分部門開始實施996工作制,並進行了大批裁員。4月,馬雲也站出來力挺996。
網友們顯然不認可「996」的做法,網上開始興起了「上班996,遲早ICU」的口號,之前熱度已經消退的部分過勞猝死案例被再次翻上臺前,996話題至此終於被引爆,並且至今仍在不斷升溫中。
其實,從1995年勞動節開始,我國正式實施一周雙休制度。那時候的人們幻想著以後會不會變成每周2.5休或是每周3休。然而20多年過去了,不僅做5休2在很多地方沒能得到貫徹,連下班時間都沒了保障。
不僅如此,很多人即使休息在家,也要隨時待命,老闆or上級臨時有吩咐,就得放下手上的「閒事」迅速應對。
時代在發展,我們卻越來越疲於奔命!
2、日本人如何看待996?
在996 的話題熱度不斷增長的時候,日本的年輕人看起來並不吃這一套。
現今時代,日本的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伴隨著勞動力的減少,就業崗位的缺口變大。因為找工作沒有以前難了,為了不讓好不容易招來的新人離職,工作環境也寬鬆了很多。
在這種局勢下,和平成一代的年輕人說996,也難怪他們要排斥。
然而昭和時代過來的日本人是什麼樣的呢?或者說,在現在這些身居公司中已經打拼了二三十年的日本人眼裡,職場又該是個什麼樣子呢?
我們在《我,到點下班》這部劇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這部分人的想法。
對此,女主表示自己的工作已經完成了。然而在上司的眼裡,工作是沒有「完成」的時候的,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可以去幫別人,可以去做新的工作,總之,大家都還沒有下班,你怎麼能先走呢?
在日企工作過的人們都知道,這就是日本企業的風氣,加班在日企是常態,哪怕不怎麼忙,也不能到點就走,畢竟連你的上司都還沒有下班呢,沒有理由你哪裡好意思回家?
而女主就是勇於打破這種風氣的人,她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只要工作完成了就按時下班的原則。
但是,難道說不願意加班,不願意奉獻,就是不上進,沒幹勁嗎?
並非如此。
接受了女主的這家公司,在面試時就接受了女主按時下班的要求。他們的社長是這樣說的——
日本年輕人之間,現在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就是「低欲望社會」。
很難說,這不是父輩被家庭和責任束縛下996的高壓生活給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他們不想重蹈覆轍,所以選擇不成家,不負責。
關於996 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通過《我,到點下班》這部日劇,日本人已經表達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無意義的加班並不等同於努力工作。」
日本人已經開始抵制這種996的現象了,我們的企業們卻還在燉著各種雞湯,高喊著996的口號。
也許對於我們來說,面臨著結婚和養家的壓力,連日本的「低欲望」這條退路都沒有。
小葉子們,你們對於996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