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無能,一藩屬島國被日軍強佔,如今好比用槍頂著中國的喉嚨

2020-12-14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百餘年前,琉球島上存在著一個國家叫做琉球國,那時候的國家甚至還擁有屬於自己的語言。早在明朝時期,君主還曾封賜島上的管理者為琉球王。該地區與中國海上交通非常便利,因此聯繫異常密切。十七世紀初期,琉球遭到了日本的侵略,從此長達百年時間最終在光緒時期被成功佔領。日本人將琉球劃歸到自己的領土,還設立縣城。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日本戰爭失敗,同盟國明確對它的領土作出規定,琉球地區的主權重新回到祖國懷抱。奈何當時新中國尚未成立,國內正在爆發戰爭,沒有精力顧及琉球事項。

美國趁機將琉球島嶼納入自己管轄範圍,甚至將其他小島嶼一同交給日本管理、縱觀歷史上的琉球島嶼,地處中國陸地的東部,屬於群島地區。早在中國隋朝時期,就將該地區予以命名,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曾下令使者出訪琉球地區,甚至這名字都是中國命名的。在朱元璋讓使者送達的詔書中,也是使用到琉球的稱呼。琉球管理者接受詔書之後,馬上派遣自己的弟弟與使者一同返回中國,接受分封,從此中國與琉球成為藩屬國關係。清朝年間,尤其到了近現代時期,國家衰退,面對列強的入侵無力招架,導致大片領土被迫拱手讓人,多數藩屬國也被列強強行佔領。

在這片環境優美的島嶼上,居住著眾多原有的居民。琉球的地理位置處在日本與寶島之間的位置。楊廣派遣手下出海發現這塊美麗的土地,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流虯,發展到宋朝時期,流虯自身已經成立國家。每年都會來到中國向中國繳納貢品。正是有了朱元璋採取的相關政策,使得琉球島上的經濟和文化與中國相銜接,取得了迅速的發展。琉球島嶼上的原住民成立中山國,成功統一了琉球地區,在往後的歲月裡一直與中國陸地保持密切聯繫。

琉球本該能夠依靠著中國的巨大影響力,成功過著安定的生活。在成為藩屬國的幾百年來,始終與福建地區交流頻繁,國內發展蒸蒸日上。但同樣作為鄰國的日本早已覬覦琉球領土已久。在明朝時期,趁著中國內部動亂,無暇顧及遠在海上的琉球,強迫其向日本納貢,本身領土便不大的琉球國勢力自然不如日本,不得不選擇向日本臣服。從此開始了被日本實際佔領的歲月。近代時期,美國要求琉球開放琉球作為口岸時,這狡猾的日本人又對外宣稱這琉球是享有主權的國家,自己沒辦法下達命令。

伴隨著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第一個對外積極擴張的目標,便是琉球地區。日本人直接派遣軍隊來到琉球,趁著琉球管理者向其納貢的時機,要求自己對琉球進行管理,後來甚至將琉球改名為衝繩。日本人內心深知想要侵佔琉球所面臨的阻礙便是中國。迫使中國放棄對琉球的管理才是關鍵所在。日本人便向清朝藉口稱,中國人殺害琉球居民為理由,要求清政府承認被殺害的居民屬於日本人。

此時的清朝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琉球屬於中國的藩屬國,即使琉球居民被殺害也是屬於中國自己內部事務,跟他日本人沒有絲毫關係。愚昧無知的清朝就此讓琉球離開祖國懷抱,甚至還給了日本人出兵攻打寶島地區的藉口。事實上,日本剛進入改革階段初期,勢力遠遠不如清朝,奈何清朝對自己的領土主權絲毫不重視,也是讓人無可奈何。日本人佔領琉球後,大肆殺害原有居民,強行消滅原有的文化成果,完全將琉球作為自己的工具。琉球島上的居民生活習慣與中國大多數相似,一心向著祖國,作為海上重要戰略要地的琉球不知道何時才能回歸祖國懷抱。

相關焦點

  • 本是中國藩屬國,面積是深圳的22倍,清朝至今我國從未承認分離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擁有著幾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古代中國雖也經歷過朝代更迭、戰火洗禮,卻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之前的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並且我們與周邊的國家一直都保持著良好合作的關係,互惠互利,那時候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是我們的藩屬國,而如今這些國家的各種傳統習俗文化等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中國特色
  • 一鄰國差點併入中國,並成中國一個省,此人卻說:別多事了
    清政府一直給人以無能的印象,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清政府的「不作為」超乎我們的想像,而且當朝也有漢人臣子主動提出「不作為」,在當時看也許是符合上層階級的利益的,而對後世而言,卻是個莫大的損失。 自從日本成功搶到臺灣以後,清政府才意識到臺灣的重要性。
  • 甲午血戰,最揚眉吐氣的一仗在哪?土城子狙擊戰打得日軍抱頭鼠竄
    這場戰爭使得滿清洋務運動以來取得的軍事成果毀於一旦,戰後滿清還同日本籤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進一步加深了國內百姓的負擔,使得清政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越走越深。甲午戰爭爆發,腐朽的清政府戰敗求和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就開始積極準備入侵中國的事宜。
  • 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上個世紀的時候,由於清政府懦弱而又無能的統治,中國的國力衰落到了極致,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面對完成了工業化改革的日本基本沒有什麼抵抗能力,因此中國的軍人在面對日本軍人的時候,同樣處於很大的劣勢,往往要好幾個中國軍人的犧牲,才能換來一名日本軍人的倒地。那麼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呢?
  • 什麼叫藩屬國?古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還是藩屬國
    11月的時候,有個博主發出一系列的中國古裝漫畫。結果韓國人就出來聲討「抄襲韓國服飾」,「漢服源於韓服」。之後於正導演,也發出明朝漢服的劇照,結果韓國人又「出警」。開玩笑嗎?該不會忘記古朝鮮還是中國的吧?可能又有韓國人跳出來說:附屬國不等於屬於中國。其實韓國不僅當過中國的附屬國,同樣也當過中國的藩屬國。什麼叫附屬國?什麼叫藩屬國?
  • 除了香港,英國歸還中國的另一座城市,如今是塊富裕寶地!
    滿清在近代落下了兩次世界工業革命,所以在英國帶著西方國家打過來的時候,中國手裡就沒有什麼武器抵擋對方的長槍大炮。清政府擔心手裡的權利被剝奪,只能通過割地賠錢來安撫這些列強,讓中國逐漸淪為一個半殖民國家。
  • 這位日本人是鬼子專業戶,在中國演了15年日軍,回日本後遭到暴打
    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牴觸情緒是有著歷史淵源的,雖然如今兩國早已經恢復了正常邦交,在這次疫情當中,日本也對中國提供了不少幫助,但是,這都是建立在中國如今已經發展壯大的前提下。要知道,在清朝末年時,清政府軟弱無能,閉關鎖國,而日本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壓力之下只得選擇變革之後,當日本皇室內部發生矛盾,而國內資源明顯讓日本政府感到焦慮的時候,他們首先就將侵略的目標定為了中國。然而在歷史上,中國是日本不折不扣的「老大哥」。
  • 中日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但是你知道日軍傷亡多少人嗎?
    清政府在這場戰爭中陣亡大約4萬人,而日軍傷亡也有萬餘人。這種戰損比,相比之下是比較可觀的了。 統計戰爭損失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影響,哪怕日軍死亡是清軍的十倍,對於日軍都是值得的,因為甲午打的是國運,日本贏了,這就是結果,只要這個結果不改變,日軍傷亡多少都是值得的,因為達成了戰役目標。
  • 為什麼故宮能躲過八國聯軍和日軍的搶劫?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八國聯軍在佔領北京後,不光是對北京紫禁城進行了洗劫,頤和園等也無一倖免!其中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繡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就連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
  • 二戰壓制日軍和德軍的傳奇名槍,四把加起來就能壓制一挺歪把子
    正所謂「寶劍配英雄」,從槍與張桃芳的搭配之中,便可見加蘭德步槍的傳奇所在。因而,在二戰戰場上,美軍士兵利用M1步槍搭配其他美式裝備構成了強大的火力網。其半自動的射擊方式,讓美軍在面對使用栓動步槍的德軍和日軍時極具火力優勢,其火力輸出至少相當於日軍兩倍。
  • 島國帛琉海水碧藍,國民以旅遊業為生,如今面臨嚴峻考驗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會選擇出海旅遊作為度假方式,而在出海的目的地裡,各個東南亞島國是熱門選擇之一,因其低廉的價格及優美的海景使得以馬爾地夫為首的小島國對旅客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而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在眾多島國中尚未被過度開發的一個,它就是帛琉。
  • 當年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口數量等方面,日本都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的。並且日本在歷史上還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有很多文化習慣都是從我國傳到日本的,也是靠著我國的保護,日本才得以生存下來。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當年日本還敢打中國呢?
  • 二戰日本女護士,用一生為日軍侵華行為贖罪,直言我的心在中國
    根據環球網報導,二戰日本女護士伊藤鬱子,用一生為日軍侵華行為贖罪,直言我的心在中國。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只是一個島國,但卻是個野心勃勃的國家,為了擴大領土,佔有其他國家的資源,主動發起了世界第二次戰爭,二戰可以說給當時不少國家都帶去了打擊,參與國家甚多,而且傷亡情況很是嚴重,不少老一輩軍人一生都無法忘懷當時的悲慘戰狀。
  • 島國設日語為法定語言,幫日軍打美軍,中國人奉為潛水聖地
    素有「彩虹之國」的帛琉,是西太平洋最美的島國之一,在一戰中被日本佔領,成為日本的委任統治地,日本文化完全入侵帛琉,當時的整個帛琉有四分之三人都帶有日本血統,使得這個被霸佔的國家人民對日本十分友好。二戰期間留下的沉船戰艦坦克飛機等如今都成為潛水愛好者最大的誘惑,尤其是對二戰歷史感興趣的遊客,都忍不住跑去帛琉潛水,對當年的腥風血雨一探究竟。但帛琉當地人卻很少前往那片戰爭遺蹟最多的海域,歷史留下的創傷,以捕魚為主業的帛琉人都會繞開這片沾染血跡的地方。
  • 清政府到底有多腐朽?看看曾國藩一個月的工資,你就知道了
    中國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始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泱泱大國被帝國主義以堅船利炮轟開國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實在清政府兩百多年的統治中,中國也曾強大過,「康乾盛世」就是農耕文明最後的輝煌,可惜乾隆之後,清朝由盛轉衰,一步步沒落,最終走上了末路!
  • 日本軍官說出原因,一真相被忽視了上百年
    在一般人的認識中,導致甲午戰爭的慘敗,主要是清政府的責任,因為在歷史上,中國是東亞的一個超級大國,只是因為清政府的閉關鎖國以及清政府的無能,開啟了中國的百年屈辱歷史。
  • 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日本是我們的鄰國,而且同中國一樣都是亞洲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家,這兩個國家本來應該共同為亞洲的和平作出貢獻,但是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日本總是發表一些破壞和平的言論或者做一些影響和平的行為。中國是一個主張和平的國家,但是日本的一系列行為引起了國人的不滿。
  • 抗戰時期日軍最害怕的中國軍隊!光一頂帽子,就足以震懾日軍
    我們都知道,當時日軍的武器裝備比我們的要先進得許多。但即便是在這種劣勢下,我們依舊打得日軍哭爹喊娘,讓其見識到了我們的實力。其中,日軍最畏懼的當屬頭上統一戴德國鋼盔的軍隊。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配備有各種槍械彈藥,甚至一人擁有一桿辛納甘步槍,可以遠距離擊殺日軍,武器裝備算是我國軍隊中最先進強大的。
  • 日軍闖進一中國老頭家,老頭用純正的日語大罵,日軍軍官:打擾了
    日軍闖進一中國老頭家,老頭用純正的日語大罵,日軍軍官:打擾了 抗日戰爭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艱難的一段時間。對於許多處於底層的老百姓來說,他們除了抵抗並沒有別的辦法,當時許多的大名鼎鼎的人為了不被敵人威脅和利用,還是選擇了離開自己原先居住的地方,比如我們今天所要講的陳寅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