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戶籍室」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12-13 金臺資訊

結合「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主題實踐,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公安局各派出所戶籍窗口深入推進和諧警民關係新「五小工程」專項行動,以 「楚雄公安千警進萬家」活動為契機,自覺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通過開展「雙上門」服務,為轄區群眾解決小疑問、小煩惱、小問題,使群眾充分享受到了公安「放管服」帶來的便利。今年5月以來,楚雄市公安局19個派出所,90餘名戶籍、社區民警背上戶籍裝備走遍了轄區102個村委會、2182個村民小組,為群眾開展了「雙上門」服務活動。兩個月的時間,送達身份證300餘個、解決戶口問題218起、解決脫貧戶戶口問題27件,向上萬群眾開展了戶籍政策宣傳和講解。

「移動」戶籍室讓派出所與群眾沒有距離

楚雄市地處彝州首府,但山區面積卻佔到了80%。為大山裡的群眾帶來公安改革福利,做好群眾工作,「移動」戶籍室發揮了極大作用。5月26日,新村派出所的戶籍民警李曉梅背著相機包拿著核查平板及相關材料將戶籍室「搬」到了轄區群眾李某家中。李某長期在外乞討流浪,今年家屬找到了流浪多年的李某,但李某的戶口已經被系統自動註銷,成為了「無戶口」人員。為了核實李某的身份,民警通知李某至派出所進行核查,但由於李某患有疾病,無法到達。戶籍民警李曉梅便將戶籍室「搬」到了李某家中。在村委會相關人員的協助下一同開展戶口核查和相關詢問材料的製作,為李某解決了「無戶口」的難題。6月15日大過口派出所民警冒著大雨來到腿腳殘疾的杞奶奶家中,為她解決戶主變更業務。杞奶奶拉著民警的手一直感謝。她對民警說:「路那麼遠,你們還冒著雨來!」民警回答道:「只要有需要,無論是暴雨還是多遠的路,派出所和你們就沒有距離......」

不止在山區,據統計,在「雙上門」服務活動期間,全市19個公安派出所通過前期深入轄區,進行摸排,對貧困居民、孤寡老人和身患疾病、行動不方便群眾進行及時走訪慰問。主動上門為群眾解決戶口問題上百起,將戶籍室「搬」到了群眾的家門口。

「微警務」平臺將「網際網路 」送到了山區

為有效解決群眾辦證、領證的實際困難,社區民警積極開展「網際網路 政務」宣傳,通過村委會普及「微警務」平臺運用。群眾在平臺上預約辦證,預約取證。對有困難、無法

辦理的,通過平臺預約後,戶籍民警上門服務。6月5日,三街派出所黑泥村委會劉家村的群眾老楊領到了民警送來的二代身份證。老楊從小就身患小兒麻痺症,家裡人又常年在外打工,老楊所在的村子交通十分不便,他不想麻煩同村人就一直就沒有到派出所換領過期的二代身份證。後來,村委會得知這一情況,就為老楊在「微警務」平臺上預約了身份證辦理業務。民警通過平臺得知該情況後,為他開展了上門辦證服務。這一來一回,民警走了30多公裡。15天後,一份身份證加急件由戶籍民警送到了老楊的家中。幫他上網預約辦證的村委會人員說:「沒想到有一天,咱們戶籍業務也能上網,更沒想到這網連到了大山裡來。」

「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不包郵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目前,楚雄市公安局7個山區派出所的戶籍民警平均年齡不到30歲,這群年輕的警察,將服務送到了邊疆,送到群眾身邊。下一步,楚雄市公安局將持續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持續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繼續組織全市公安機關民警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網絡。採取走訪慰問、警情通報、警民懇談、警營開放、平安志願者活動等多種形式,密切聯繫群眾,廣泛發動群眾,熱情服務群眾,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憂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樹立彝州公安新時代新形象。(文/圖 高海濤)

相關焦點

  • 開展「醫保微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暢 實習記者 李帥)為進一步提高我市群眾對醫療保障政策的知曉度,12月22日,我市在市民之家開展「醫保微服務」宣傳活動。副市長陳德奇參加。活動現場,前來諮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就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特殊門診、異地就醫結算及備案等群眾關注度較高的醫保政策,耐心地與群眾進行交流,詳細解答群眾諮詢的問題,讓群眾進一步了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優惠政策。現場設立宣傳展板,播放宣傳視頻,發放醫療保障政策相關服務指南等宣傳手冊。此外還設置義診服務臺,為群眾提供測量血壓、健康諮詢等義診服務。
  • 寶豐縣鐵路地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為夯實社區服務管理水平,寶豐縣鐵路地區嚴格按照省級規範化社區標準,穩步推進創建工作,經過逐級申報、嚴格驗收,近日,鐵北社區、鐵東社區順利通過省級規範化社區建設驗收。今年以來,寶豐縣鐵路地區以城市社區治理「五個一」工作機制為抓手,積極推行社區規範化建設。織密組織體系,實施網格化管理。設置鐵北、鐵東、鐵西3個社區黨委,3個小區黨總支,劃分8個網格黨支部,14個樓棟黨小組,全面提升社區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戰鬥力;突出社區特色,提高服務效率。
  • 高臺巷道鎮:網格員打通「民生110」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通訊員 魏學雲近年來,巷道鎮以「網格化+十戶聯防」為載體,積極整合資源,構建工作體系,廣泛組織動員各級網格員參與社會治理,切實提高聯繫服務群眾、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和管理公共事務工作水平,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 賀蘭縣「小兵驛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隨著小兵驛站的開張,李小嬌再也不用到離村十幾公裡的鎮上拿快件了。5月26日,賀蘭縣洪廣鎮欣榮村小兵驛站裡,不少村民正在等待領取快件。「真是太方便了,原先拿個快件要麼掏3塊錢,讓私車司機帶回來;要麼親自去鎮上取,又費錢又費時間。」
  •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網格+」模式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遇到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反映給網格員,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網格化服務真是給咱老百姓帶來很多便利!」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龍祥家園居民趙阿姨笑容滿面地對網格監督員說。東營區龍居鎮秉承「以人為本、基礎為先、質效為要」的理念,以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為支撐,探索建設了「網格+」服務管理模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趙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趙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徐哲普聶聰超李輝波趙縣縣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 藥品代購服務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藥品代購服務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   為解決老、弱、孤、殘貧困患者醫療難問題,乳山市銀灘醫院組織醫護人員成立了健康扶貧
  • 欒川縣城關派出所戶政室:優化窗口服務 提升群眾滿意度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史靜)「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欒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政室從規範業務流程、完善便民服務措施入手,著力提高窗口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本著為民服務的宗旨,創新工作思路,強化責任,增強窗口崗位服務意識,提升窗口服務質量
  •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舟山首個「鄰距離」公益超市開張
    楊奶奶女兒楊幼紅告訴記者,「菜單式志願服務」送上門解決了他們一家的燃眉之急。記者從普陀團區委、區志願者協會了解到,全市首個「鄰距離」公益超市於4月14日正式開張營業,有志願服務需求的市民只要撥打熱線(6668218)聯繫普陀區青年志願者之家,工作人員將根據市民需求,聯繫星光志願服務隊、蒲公英志願者協會、大幹新居民志願服務隊等多個社會組織解決市民所需。
  • 濟南「智慧中藥房」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最後一公裡」 「最後一公裡」,抓一劑中藥最快只需要幾秒鐘,變「人等藥」為「藥等人」。
  • 「黨建+網格」打通「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崑山通過「黨建+網格」建設,不斷完善黨群服務體系。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亭林城市管理辦事處「331」專班組建7支隊伍,與居民溝通。賓唏苑8號樓2單元僅用57天實現加裝電梯升級。「轄區已有12個社區的23個小區提出加裝意願,我們正讓更多居民享受到便利。」崑山市增梯辦相關負責人徐通博說。
  • 信義科技:打通「城市治理最後一公裡」
    根據項目建設要求,為逐步推進龍崗區基層社區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二期項目將在一期建設任務基礎上,圍繞提升居民的安全感,龍崗區將在轄區186個城中村(居民小組)2.2萬餘棟兩層以上出租屋繼續推進視頻門禁新建和改造工作,有效解決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 一套組合拳,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基層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紐帶、服務人民群眾的平臺。南京江北新區泰山街道圍繞建設「幸福泰山·宜居家園」的工作目標,依託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探索實踐出以黨建為引領、為居民打造「家門口服務」的創新思路。社區把黨支部、居委會、管委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等都「搬」到了群眾家門口,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體驗。
  • 蒲城公安:把戶籍室「搬進」百姓家 群眾點讚稱給力
    (李馬寧通訊員:梁敏)在「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中,陝西省蒲城縣公安局龍池派出所堅持以關心關愛弱勢群體、特殊群體、困難群眾為工作切入點,擼起袖子,俯下身子,深入百姓家「聽民聲、訪民情」,全力以赴「解民憂、護平安」,用熱情、感情、溫情,把愛心送到群眾身邊,把平安幸福守護在群眾身邊。
  • 彭山:活用「網際網路+ 」 打通社保服務「最後一公裡」
    四川在線消息(劉瓊 陳揚)12月22日,四川彭山經開區一家企業在申報員工社保時,該公司工作人員在電腦上,通過網上社保服務,幾分鐘後就將該公司的社保工作完成。而原來前往社保局辦理,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今年以來,眉山市彭山區人社局圍繞企業少跑路,優化營商環境這一目標,以企業辦事更快更好更方便為導向,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打通社保網上服務「最後一公裡」,實現網上查詢、申請、審批、繳費等功能,持續為企業減負。
  •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
    暢通「最先一公裡」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八和」特色調解室打造司法為民服務新品牌 2020-11-16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祥符區範村鄉:流動的「愛心超市」打通服務貧困戶最後「一公裡」
    小三輪上裝得滿滿一車貨,還沒顧上被擦掉汗珠的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愛心超市」積分評比兌換活動,旨在通過戶容戶貌、孝老愛親、文明家庭等評比以及參與村內公益勞動等調動群眾積極性,鼓勵貧困群眾以勞動獲得積分,用積分兌換物品,激發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引導貧困家庭通過自主勞動來賺取積分,積極主動參與到脫貧奔小康行列中,達到既「輸血」又「造血」、既扶貧又扶志的目的。
  •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2020-12-1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金領客李倩:打通金融人才服務「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打通金融人才服務「最後一公裡」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
  •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 濟寧這個社區「點子」多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30日訊(記者 李丹)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濟寧市任城區阜橋街道粉蓮街社區以居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為導向,先後打造「紅帆驛站」「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等一系列服務平臺,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