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修改子網掩碼,讓192.168.1.1和192.168.2.1處於同一個子網內。
如果不知道如何劃分子網可以下載一個子網計算工具,只需要將滑塊移動就可以拉到我們想要的子網範圍。比如輸入的主機IP是192.168開頭,滑動滑塊後得到子網可用IP位址從192.168.0.1到192.168.3.254,所對應的子網掩碼就是255.255.252.0,這時192.168.1.1和192.168.2.1就處在同一個子網內,可以相互ping通,可以相互訪問。
兩臺主機設置好IP位址和子網掩碼後,可以通過網線直連或連接二層交換機實現相互通信。如果是通過區域網互聯,那麼網際網路內路由等其他設備也要將子網掩碼設置為255.255.252.0。
實際上子網掩碼的範圍也可以設置得大一些,這樣子網內所能容納的主機數就越多。比如下圖將子網掩碼設置為255.255.0.0後,IP位址就可以設置從192.168.0.1到192.168.255.254。但實際上並不會將子網的主機範圍設置到這麼大,主機數越多就意味網絡的可靠性越差,網絡也變得不太安全。
通過一個三層的路由器或者交換機進行轉發實現不同網段的兩臺電腦互相訪問。
如下圖,電腦1的IP位址為192.168.1.1、子網掩碼設置成255.255.255.0、網關設置為192.168.1.254;電腦2的IP位址為192.168.2.1、子網掩碼設置為255.255.255.0、網關設置為:192.168.2.254。另外還需要將三層設備(下圖是一個路由器)連接電腦1的GE0/0/0埠的IP位址設置為192.168.1.254、子網掩碼設置成255.255.255.0;連接電腦2的GE0/0/1埠的IP位址設置為192.168.2.254、子網掩碼設置成255.255.255.0。
當路由器的GE0/0/0、GE0/0/1兩個埠設置完IP位址和子網掩碼後,會自動的生成直連路由轉發路徑,這時兩臺主機就可以相互訪問了。
直白一些講就是:同一子網直連或通過二層交換機可以相互訪問,不同子網可以通過三層路由或交換機進行轉發相互訪問。
我們可以通過以前的接線員這個職業來理解網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果不需要接線員接線直接可以打通的叫直連內線,而需要接線員接線轉接的就是外線。路由器起源於早期的接線員,有了路由器後就不再需要將電話打到電話局讓接線員轉接了。
網絡是通過什麼來區分內網、外網的?
網絡是通過子網掩碼來區分內網、外網的,子網掩碼也減少了公網路由表的表項數量,減少了網絡的開銷。
比如:
任意一臺主機的IP位址是192.168.1.2,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將主機IP位址和子網掩碼分別轉換為4段二級制數後,通過與運算就得到了子網地址192.168.1.0,子網裡可以容納254臺主機,分別是從192.168.1.1到192.168.1.254,而192.168.1.255是用來廣播用的。
所以通過改變子網掩碼就可以增加或減少網絡中可以容納的主機數量,子網掩碼劃分出來的同一個子網的主機IP可以相互訪問,而不再一個子網內的主機IP位址不能直接訪問,但可以通過其他設備進行轉發,就好比請了一個接線員。
很多伺服器都配了雙網卡,而恰巧我們帶著筆記本和網線,也可以通過網線直連的方式訪問伺服器。
只需要將筆記本和伺服器的另一塊網卡設置為同一個子網的IP位址,就可以相互訪問了。並不一定要192.168.1.1、192.168.1.2,可以是192.168.4.1、192.168.4.8,只要是同一個子網下的不同IP位址就直連互相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