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專家走進萊蕪 感受綠色發展速度與就業創業機遇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濟南9月28日電(記者 王龍龍)雖已近中秋,步入收穫的季節,可萊蕪的山還是綠的,風還是柔的。9月28日上午,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走進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萊蕪醫藥產業園、山東重工綠色製造產業城項目指揮部、泰鋼不鏽鋼產業園等萊蕪地區的龍頭企業和機構,了解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產業發展情況,感受綠色產業發展的加速度和就業創業的新機遇。

而此次產業觀摩之行,正是2020百所高校創新人才走進萊蕪暨「千校萬崗·百城(萊蕪)」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項行動的重要一環。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龍龍 攝

 四個「地」築造萊蕪「綠色發展」的高速路

根據同行的一名活動的負責人介紹,萊蕪可以用四個「地」來形容,是一方山水寶地、一座文化勝地、一塊共贏福地、一個創業高地。

說是山水寶地,那是因為萊蕪擁有魯中地區最好的生態稟賦,齊魯大峽谷群溝深壑險、景色宜人,北部雪野湖山水相映、碧波萬頃,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萊蕪的綠色生態農業,「三辣一麻」(蔥、姜、蒜、花椒)和「三黑一花」(黑豬、黑山羊、黑雞、花耳長毛兔)享譽四海,是國家原產地註冊的「中國生薑之鄉」和「中國花椒之鄉」。

說是文化勝地,那是因為萊蕪擁有近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伯益封地、嬴秦祖裡」之稱,是齊風魯韻交匯之地,擁有南北相望的齊長城、魯長城;孔子一生兩次「做學生」,問道於老子、觀禮於萊蕪,造就了夾谷會盟「化幹戈為玉帛」的千古佳話;是山東的「紅船」和「沂蒙精神」的源頭,著名的萊蕪戰役便發生於此地。豐富的旅遊資源也便成就了萊蕪的綠色生態旅遊業。

說是共贏福地,那是因為萊蕪自從區劃調整後,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步伐,省會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更是為萊蕪貼上了「金字招牌」,各種政策、利好疊加,機遇無限、前景廣闊,萊蕪也藉此時機,大力實施「生態立區、實業強區」發展戰略,堅決打贏實體經濟、雙招雙引、鄉村振興、精準脫貧、城鎮建設、生態保護6大攻堅戰,加快建設幸福和諧新萊蕪,在綠色發展的高速路上,萊蕪在加速奔跑。

說是創業高地,那是因為萊蕪工業基礎雄厚、產業特色鮮明,初步形成以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以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萊蕪的經濟開發區、雪野旅遊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三大功能區,重點打造重工產業城的國內配套產業園及國際招商產業園、醫藥產業園、正泰電氣北方產業園、泰鋼不鏽鋼生態產業園等9大園區,承接優勢產業轉移的載體支撐;萊蕪還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人才引進、創新創業政策,讓各領域人才在萊蕪投資放心、創業安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各種創業環境和優惠政策的加持,讓萊蕪向著更高的綠色發展目標飛奔。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萊蕪醫藥產業園。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龍龍 攝

產業觀摩中觸摸綠色發展的就業與創業機遇

隨著汽車在蔥鬱的綠色長廊中奔馳,記者跟隨50位專家教授和高校有關部門負責人,來到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這裡是北方最大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生產基地,是集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技術總監魏忠鑫告訴記者,阿爾普爾擁有補氣增焓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系統、雙級壓縮大型螺杆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系統、空氣源煙氣回收熱泵系統、氣懸浮空氣熱泵系統等四大自主創新技術,這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隨著煤改電市場的開展。阿爾普爾依託四大自主創新技術等產業技術和生產能力,便登上「綠色發展」的舞臺,以電代媒,溫暖千家萬戶,輻射全國20個省份,累計供熱3000萬平方米,為祖國的環保事業和綠水青山作出重大貢獻。

經匯河大道,車的兩邊依然是蔥蔥鬱鬱。當觀摩團來到萊蕪醫藥產業園,「綠色」再次抓住人的目光。據山東贏城控股集團總經理姜朝彬介紹,萊蕪醫藥產業園規劃面積4平方公裡,圍繞「生態立區、實業強區」發展戰略,目前已形成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保健品化妝品、防疫防護五大產業板塊。而這些都是日益興盛的新產業方向。為增強園區吸引力,減輕企業和科研機構投資壓力,園區規劃建設公共藥廠;為解決醫藥行業化藥成果轉化難、化藥企業落地難問題,依託萊蕪化工助劑園區,規劃建設化藥產業園;為支持園區企業發展,出臺了租金減免、人才支持等一攬子優惠政策,建立綠色審批通道。這一系列的措施,讓來訪的觀摩團讚嘆不已,創新、創業的氛圍,在這裡日漸濃厚。

當天上午,觀摩團的第三站是山東重工綠色製造產業城項目指揮部。據該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常振忠介紹,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30.52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1535億元,建設周期5-8年,規劃布局智能網聯重卡、智能叉車、挖掘機、特種車、乘用車等整車整機項目,並招引上下遊高端配套企業入駐,構建「汽車零部件+整車+物流」全產業鏈條。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布局和機遇下,一批新興的產業方向,在這裡生根發芽,而這也是高校畢業生進行創業的樂土。

那麼,對於傳統重工業的代表產業——鋼鐵來說,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綠色發展之路在哪?新的就業創業機會在哪?觀摩團來到泰鋼不鏽鋼產業園。據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書東介紹,泰山鋼鐵是一家有著50年生產經營史的民營鋼鐵企業,是全國最具競爭力的400系不鏽鋼生產基地、山東省唯一一家全流程不鏽鋼生產企業、山東省重要的冷軋薄板生產基地。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泰山鋼鐵的80萬噸冷軋不鏽鋼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爭取儘快打通工業不鏽鋼向民用不鏽鋼的關鍵環節,形成不鏽鋼產業集群。不僅如此,泰山鋼鐵還依託400系不鏽鋼產業集群的領先優勢,全力打造以綠色、精品、智慧的鋼鐵產業為核心,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海外基地為支撐,建立起產城融合、協同發展的新型現代化企業格局。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泰鋼不鏽鋼產業園。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龍龍 攝

對於萊蕪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綠色產業發展布局,觀摩團的高校和專家代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紛紛表示對於高校大學生而言,帶來了眾多就業和創業機會。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常宏武介紹說,山東是經濟大省,萊蕪劃區後,有很多發展的機遇和潛力,中科院也與山東有很多合作,「所以想把很多畢業生推到山東來,萊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於正在快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萊蕪,常宏武認為,轉型後有很多企業在做研發,對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高層次畢業生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機會。同時,他也指出,現在諸多城市都在搶人才,萊蕪要與其他城市進行對比,尋找自己的優勢,要完善好配套政策,解決好人才的後顧之憂,「人才要留得住、用得好,後期服務很重要,留住人很關鍵,希望當地政府把這些解決好」。

北京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陳建幫告訴記者,當前,萊蕪正在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綠色產業,給高校畢業生來萊蕪就業創業提供了大量優質的就業機會,優越的人才引進和創新創業政策搭建了畢業生成就事業的大舞臺。「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科發展與萊蕪區產業需求相關度很高,萊蕪區的產業發展為北科大畢業生發揮專業所長、施展才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了機遇。相信隨著校地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化,學生對萊蕪的了解逐漸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把握住萊蕪發展機遇,選擇萊蕪、服務萊蕪、紮根萊蕪。」

談及未來學校引導畢業生到萊蕪就業的具體措施,陳建幫提出,一是向畢業生做好萊蕪產業發展和引才政策的宣傳,二是邀請萊蕪區優質用人單位進校選聘畢業生,三是鼓勵畢業生走進萊蕪開展實習實踐活動。「本次百所高校創新人才走進萊蕪活動,打開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橋。我們親身感受到萊蕪的新發展,對萊蕪的引才政策和創業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過本次活動建立的校地人才合作的長效機制,我們也將把萊蕪的政策、規劃、發展,以及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帶回學校向更多的畢業生傳達,推動更多畢業生來萊蕪幹事創業。」

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郭明源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指出,萊蕪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會帶來新的產業鏈和產業布局,也就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加上萊蕪的人才政策,對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很大幫助。本次來到萊蕪,郭明源也帶著一些高校科研團隊的項目,準備與萊蕪地區的企業進行對接合作。郭明源表示,希望萊蕪能出臺更多人才引進政策,尤其是針對科研轉化團隊的引進政策,「對此充滿期待」。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煙臺市「青鳥驛站」聯繫服務「雙一流」高校學子2170人
    希望在今後工作中能夠加強站長業務培訓,促進履職意識能力提升;能夠推出更多普惠政策,加大宣傳推介煙臺力度,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留煙意向;能夠充分發揮「青鳥計劃」小程序優勢,優化崗位布局,更好滿足青年學子尤其是雙一流高校學子的實習就業需求;能夠搭建校地企三方合作平臺,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良性互動,提高青年學生就業創業平穩度、精準度、滿意度。
  • 「武漢造」3D印表機、智慧藥櫃吸睛,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邀武漢...
    高校代表在礄口區D+M工業設計小鎮參觀。記者萬凌 攝國內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代表提議礄口區政府組織轄區優質企業進校園進行專題推介,同時,校地、校企籤署人才培養框架協議並在企業開設就業、創業實習基地,進一步打通外地大學生來漢就業的渠道。中央民族大學招生就業處負責人張繼偉介紹,湖北省恩施州是該校「西部就業計劃」的區域之一,武漢對於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更大,每年該校都有大批畢業生來武漢就業。
  • ​石家莊市舉行創業就業服務高校行活動 為大學生提供服務
    近日,由石家莊市人社局主辦、市就業服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石家莊市創業就業服務高校行活動在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落幕。本次活動以「創業就業服務進校園,精準服務促夢圓」為主題。活動自11月中旬啟動以來,歷時半個多月,先後走進河北師範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駐石高校,參加活動、聆聽巡講、分享成果的大學生5000餘人,發放創業就業資料2萬餘份,為10萬名大學生提供了政策解讀和創業就業服務。
  • 黨建引領「雙一流」建設碩果服務區域發展
    同時,學校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實施「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計劃」,擴大一流學科研究生培養規模,加強研究生跨學科創新團隊建設,推進與地方政府、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此外,學校把立德樹人融入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文化知識培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統籌推進體育、美育和勞育,加強實踐育人與創新創業引導,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就業創業、繼續深造等全方位服務體系,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 教育部推23舉措,全力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工作任務艱巨。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教育部決定實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體系,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服務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大連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劉歡 攝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人才中心副主任尹航介紹,只要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2018年1月1日以後畢業且自申請之日起畢業未滿5年的新就業或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就可申請該補貼。同時,畢業生需要出示與大連市用人單位籤約1年以上勞動合同或者自主創業的相關憑證等材料。
  • ...支持濟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十四五」,濟南將這樣改善民生
    全面強化就業優先。充分發揮就業創業資金作用,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實穩崗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普惠性就業培訓補貼等政策,加大就業困難人員的援助力度,支持穩定就業和充分就業。全面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 慧聚煙臺: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強磁場」
    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霄;山東省人社廳副廳長周春豔;煙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中出席活動並致辭,吉林大學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鍾新、煙臺海之春水產種業董事長王春德分別代表高校和高層次人才發言。
  • 濟南一攬子畢業生就業保障措施相繼落地 高校畢業生在濟就業創業有...
    &nbsp&nbsp&nbsp&nbsp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朝氣蓬勃的創新活力、敢為人先的實踐動能,註定了他們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我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政策引導、創造崗位、技能培訓等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重點領域就業、到小微企業就業,通過「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在資金和創業服務方面提供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業。
  • 定製鏈創始人蘇超超參加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2日下午,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辦,這是教育部今年在全國舉辦「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系列活動的首場,旨在通過線上線下招聘會等形式,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 上海市2020年第二輪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分析,請您發表高見!
    2020年,上海市有哪些高校可能進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呢?讓我們來評點一番。目前,有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院校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雙萬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
    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4〕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35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 青島市北區:促創業穩就業 「樂享創業」保民生
    圍繞這一工作主線,市北區把就業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作為創業服務質效提升的突破口,加強對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畢業五年內大中專畢業生等人群的政策傾斜,在區域內全面推廣「分類幫扶、靶向匹配」服務模式,實現創業服務「精準化」。近期,市北區人社局組織開展「樂享創業·築夢市北」創業服務活動,走進高校、街道、社區20餘次,為300餘位創業者送去家門口的政策幫扶。
  • 深圳經濟飛速發展,高校建設也跑出了「深圳速度」
    關注深圳的人總會問,沒有985、211、雙一流高校,深圳怎麼吸引人才,靠什麼支撐區內發展的人才需求?  深圳人有清醒的認識。「深圳高等教育儘管取得了一定進步,但與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無法相提並論,與城市自主創新發展的需求差距較大,與履行先行示範的責任要求相距很遠。」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如是說。  但今天的深圳,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 他們走進高校助莘莘學子創業就業
    近日,民盟吉林省委會部分盟員企業家深入吉林工商學院,開展「進高校、促就業」活動。此次活動由民盟吉林省直工委企業三支部組織開展。今年已是該支部「幫助大學生就業、創業系列活動」堅持開展的第十年。活動專注大學生就業、創業議題,為緩解當前就業壓力。
  • 關於印發《關於促進我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一、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孵化平臺和科研平臺,拓寬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渠道(一)支持高校畢業生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創業就業。二、通過項目拉動、導師引領和抱團創業,探索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新方式(四)創業項目拉動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
  • 抖音直播帶「崗」 普陀開啟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季序幕
    疫情期間,為了滿足企業招聘和求職者就業需求,開拓線上直播招聘領域,進一步豐富普陀區就業政策與服務的宣傳舉措,由普陀區人社局主辦,區就業促進中心、區人才服務中心共同承辦的「在線招聘,直播帶崗」抖音平臺線上招聘活動,作為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中打出的一張好牌
  • 邯山區推動「雙創雙服」縱深發展 激活創業新「細胞」
    長城網邯鄲訊(記者 霍文龍 武萌 通訊員 韓豔萍 魏曉光代國祥)今年以來,邯山區推動「雙創雙服」向縱深開展,激活了每個創新創業細胞,激活了發展新動能。該區還藉助高校資源,鼓勵建設「雙創」平臺。被認定為國家、省、市級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補助。目前,大型企業集團領辦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已屢見不鮮,現代中藥基地產業園、遠邦網際網路醫藥物流、佰家同呈等科技型企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項目蓬勃發展。
  • 衝擊雙一流?浙江官宣:全力支持這3所高校,當地學子喜極而泣
    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的起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 不過,浙江省的高等教育資源卻比較薄弱,僅有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寧波大學被評為「雙一流」大學。但並非省內其他高校實力就不強,據了解,在寧波大學衝擊「雙一流」大學之際,省內最大的阻礙就是「浙江工業大學」。
  •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或汲汲向好
    就目前受疫情影響程度來看,我國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將比以往更加嚴峻。據統計,今年高校畢業人數將達874萬人,加之往年尚未就業人數,擴展就業渠道刻不容緩。3月4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因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多措並舉、創新方式方法,引導和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