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濟南9月28日電(記者 王龍龍)雖已近中秋,步入收穫的季節,可萊蕪的山還是綠的,風還是柔的。9月28日上午,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走進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萊蕪醫藥產業園、山東重工綠色製造產業城項目指揮部、泰鋼不鏽鋼產業園等萊蕪地區的龍頭企業和機構,了解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產業發展情況,感受綠色產業發展的加速度和就業創業的新機遇。
而此次產業觀摩之行,正是2020百所高校創新人才走進萊蕪暨「千校萬崗·百城(萊蕪)」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項行動的重要一環。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龍龍 攝
四個「地」築造萊蕪「綠色發展」的高速路
根據同行的一名活動的負責人介紹,萊蕪可以用四個「地」來形容,是一方山水寶地、一座文化勝地、一塊共贏福地、一個創業高地。
說是山水寶地,那是因為萊蕪擁有魯中地區最好的生態稟賦,齊魯大峽谷群溝深壑險、景色宜人,北部雪野湖山水相映、碧波萬頃,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萊蕪的綠色生態農業,「三辣一麻」(蔥、姜、蒜、花椒)和「三黑一花」(黑豬、黑山羊、黑雞、花耳長毛兔)享譽四海,是國家原產地註冊的「中國生薑之鄉」和「中國花椒之鄉」。
說是文化勝地,那是因為萊蕪擁有近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伯益封地、嬴秦祖裡」之稱,是齊風魯韻交匯之地,擁有南北相望的齊長城、魯長城;孔子一生兩次「做學生」,問道於老子、觀禮於萊蕪,造就了夾谷會盟「化幹戈為玉帛」的千古佳話;是山東的「紅船」和「沂蒙精神」的源頭,著名的萊蕪戰役便發生於此地。豐富的旅遊資源也便成就了萊蕪的綠色生態旅遊業。
說是共贏福地,那是因為萊蕪自從區劃調整後,加快了新舊動能轉換步伐,省會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更是為萊蕪貼上了「金字招牌」,各種政策、利好疊加,機遇無限、前景廣闊,萊蕪也藉此時機,大力實施「生態立區、實業強區」發展戰略,堅決打贏實體經濟、雙招雙引、鄉村振興、精準脫貧、城鎮建設、生態保護6大攻堅戰,加快建設幸福和諧新萊蕪,在綠色發展的高速路上,萊蕪在加速奔跑。
說是創業高地,那是因為萊蕪工業基礎雄厚、產業特色鮮明,初步形成以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以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萊蕪的經濟開發區、雪野旅遊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三大功能區,重點打造重工產業城的國內配套產業園及國際招商產業園、醫藥產業園、正泰電氣北方產業園、泰鋼不鏽鋼生態產業園等9大園區,承接優勢產業轉移的載體支撐;萊蕪還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人才引進、創新創業政策,讓各領域人才在萊蕪投資放心、創業安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各種創業環境和優惠政策的加持,讓萊蕪向著更高的綠色發展目標飛奔。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萊蕪醫藥產業園。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龍龍 攝
產業觀摩中觸摸綠色發展的就業與創業機遇
隨著汽車在蔥鬱的綠色長廊中奔馳,記者跟隨50位專家教授和高校有關部門負責人,來到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這裡是北方最大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生產基地,是集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技術總監魏忠鑫告訴記者,阿爾普爾擁有補氣增焓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系統、雙級壓縮大型螺杆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系統、空氣源煙氣回收熱泵系統、氣懸浮空氣熱泵系統等四大自主創新技術,這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隨著煤改電市場的開展。阿爾普爾依託四大自主創新技術等產業技術和生產能力,便登上「綠色發展」的舞臺,以電代媒,溫暖千家萬戶,輻射全國20個省份,累計供熱3000萬平方米,為祖國的環保事業和綠水青山作出重大貢獻。
經匯河大道,車的兩邊依然是蔥蔥鬱鬱。當觀摩團來到萊蕪醫藥產業園,「綠色」再次抓住人的目光。據山東贏城控股集團總經理姜朝彬介紹,萊蕪醫藥產業園規劃面積4平方公裡,圍繞「生態立區、實業強區」發展戰略,目前已形成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保健品化妝品、防疫防護五大產業板塊。而這些都是日益興盛的新產業方向。為增強園區吸引力,減輕企業和科研機構投資壓力,園區規劃建設公共藥廠;為解決醫藥行業化藥成果轉化難、化藥企業落地難問題,依託萊蕪化工助劑園區,規劃建設化藥產業園;為支持園區企業發展,出臺了租金減免、人才支持等一攬子優惠政策,建立綠色審批通道。這一系列的措施,讓來訪的觀摩團讚嘆不已,創新、創業的氛圍,在這裡日漸濃厚。
當天上午,觀摩團的第三站是山東重工綠色製造產業城項目指揮部。據該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常振忠介紹,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30.52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1535億元,建設周期5-8年,規劃布局智能網聯重卡、智能叉車、挖掘機、特種車、乘用車等整車整機項目,並招引上下遊高端配套企業入駐,構建「汽車零部件+整車+物流」全產業鏈條。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布局和機遇下,一批新興的產業方向,在這裡生根發芽,而這也是高校畢業生進行創業的樂土。
那麼,對於傳統重工業的代表產業——鋼鐵來說,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綠色發展之路在哪?新的就業創業機會在哪?觀摩團來到泰鋼不鏽鋼產業園。據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書東介紹,泰山鋼鐵是一家有著50年生產經營史的民營鋼鐵企業,是全國最具競爭力的400系不鏽鋼生產基地、山東省唯一一家全流程不鏽鋼生產企業、山東省重要的冷軋薄板生產基地。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泰山鋼鐵的80萬噸冷軋不鏽鋼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爭取儘快打通工業不鏽鋼向民用不鏽鋼的關鍵環節,形成不鏽鋼產業集群。不僅如此,泰山鋼鐵還依託400系不鏽鋼產業集群的領先優勢,全力打造以綠色、精品、智慧的鋼鐵產業為核心,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海外基地為支撐,建立起產城融合、協同發展的新型現代化企業格局。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泰鋼不鏽鋼產業園。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龍龍 攝
對於萊蕪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綠色產業發展布局,觀摩團的高校和專家代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紛紛表示對於高校大學生而言,帶來了眾多就業和創業機會。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常宏武介紹說,山東是經濟大省,萊蕪劃區後,有很多發展的機遇和潛力,中科院也與山東有很多合作,「所以想把很多畢業生推到山東來,萊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於正在快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萊蕪,常宏武認為,轉型後有很多企業在做研發,對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高層次畢業生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機會。同時,他也指出,現在諸多城市都在搶人才,萊蕪要與其他城市進行對比,尋找自己的優勢,要完善好配套政策,解決好人才的後顧之憂,「人才要留得住、用得好,後期服務很重要,留住人很關鍵,希望當地政府把這些解決好」。
北京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陳建幫告訴記者,當前,萊蕪正在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綠色產業,給高校畢業生來萊蕪就業創業提供了大量優質的就業機會,優越的人才引進和創新創業政策搭建了畢業生成就事業的大舞臺。「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科發展與萊蕪區產業需求相關度很高,萊蕪區的產業發展為北科大畢業生發揮專業所長、施展才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了機遇。相信隨著校地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化,學生對萊蕪的了解逐漸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把握住萊蕪發展機遇,選擇萊蕪、服務萊蕪、紮根萊蕪。」
談及未來學校引導畢業生到萊蕪就業的具體措施,陳建幫提出,一是向畢業生做好萊蕪產業發展和引才政策的宣傳,二是邀請萊蕪區優質用人單位進校選聘畢業生,三是鼓勵畢業生走進萊蕪開展實習實踐活動。「本次百所高校創新人才走進萊蕪活動,打開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橋。我們親身感受到萊蕪的新發展,對萊蕪的引才政策和創業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過本次活動建立的校地人才合作的長效機制,我們也將把萊蕪的政策、規劃、發展,以及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帶回學校向更多的畢業生傳達,推動更多畢業生來萊蕪幹事創業。」
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郭明源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指出,萊蕪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會帶來新的產業鏈和產業布局,也就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加上萊蕪的人才政策,對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很大幫助。本次來到萊蕪,郭明源也帶著一些高校科研團隊的項目,準備與萊蕪地區的企業進行對接合作。郭明源表示,希望萊蕪能出臺更多人才引進政策,尤其是針對科研轉化團隊的引進政策,「對此充滿期待」。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