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婚的兩人所擁有的第一間新家,
是一套屋齡13年的二手房,氛圍老舊且戶型閉塞、動線不連貫,
完全與夢想中"愛的小屋"形象,有著天差地遠的距離。
還好,通過設計師的創意巧思,不僅改變了原本布局、採光不佳的空間,
更賦予"都會美式風格"的甜美氛圍,幫新人落實了心中對家的期待!
背景說明
年輕的新婚夫妻,結婚後將搬進只屬於兩個人的新房子;不過剛購入的二手房除了部分生活功能破損,同時還有布局上的大問題,因此非常希望通過改造機會,創造更充裕的使用空間,並擁有溫暖、幸福的家居氛圍。
Home Data
地點:臺北
面積:83㎡
戶型:二室
屋齡:老屋
風格:美式風
屋主的需求
1. 解決空間布局零碎、採光不均問題。
2. 希望是二室空間。
3. 希望擁有中島型餐廚。
戶型圖
從原始戶型圖來檢視這套老房,主要有下列幾個問題:
1. 公共場域布局連貫性不佳、動線彎曲。
2. 布局問題,影響採光入內,光線不足。
3. 衛生間狹小、功能、舒適性不足。
改造時,針對公共場域布局進行大幅度整頓,藉此完善空間格局,提升整體採光,並在滿足屋主需求的前提下,增設收納等設計,具體改造包括:
1. 拆除部分牆體,調動樓梯位置,完整公場域格局。
2. 客廳、臥室位置互換,提供環境充裕採光。
3. 廚房、餐廳合併,改為開放式"中島型餐廚"。
4. 合併兩間小型衛生間,改為一間主衛。
5. 增加小型書房,滿足閱讀需求。
6. 賦予美式風格,挹注甜美都會風情。
至於設計師在細節上做了哪些改變?各布局空間改造後又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繼續往下瞧吧!
玄關
改造前,僅有單面(入戶右側)有牆,
導致原本的玄關場域不明顯,而且收納功能不足。
改造後,在入戶左邊加裝牆體,
一來完善玄關區域,二是新增的牆面能作為打柜子之用。
其次,隨著移開樓梯之後,右邊牆面也得以延伸、並安裝鞋櫃。
另以飾面板包覆牆面,從一進門就點出美式風情。
客廳
與主臥換了位置的客廳,不僅擁有更好的採光,
並且讓主要活動場域都能集中在一起,動線更流暢、使用上也更為便利。
其次,利用4扇穀倉門與臥室為界,
不僅能隨著門板開關維持公、私場域的互動串聯,
也讓廳區、寢臥同享電視牆功能。
另外,延續都會美式風格的設計基調,運用湖水綠、淺藍等輕柔的色彩,
搭配刷白的木地板,以及文化石電視牆,讓整體氛圍看起來更加治癒放鬆。
臥室
位置調整後的主臥室,先藉由玄關加設的牆面,作為打造衣櫃之用;
再通過穀倉門來調整與客廳的動線及隱私性,且特意挑選椅背較低的沙發,
避免影響從床上觀看電視的視線。
臨窗處的犄角空間則規劃化妝檯,動線並與客廳飄窗處相連,
這樣做,不僅善用了零碎地,而且也有利於自然光線相互流通
至於色調上的選擇,
除了以白色為基底,並添加優雅淺藍色,
勾勒出安穩的睡眠氣氛。
餐廚
隨著整並兩間小衛浴及移開樓梯,餐廳、廚房獲得完整的空間,
不僅能打造女屋主期待的中島型餐廚,衛生間前方的一塊小畸零地,
更增設為小型"書房"。
廚房依據空間格局採用L型布局,以最大限度打造操作臺的面積,
搭配中島臺,做飯空間充足,鍋具、杯盤也能夠妥善收藏儲放。
餐桌與中島臺相鄰,
一來有助於擴增用餐或做飯空間,
二是端菜上桌的動線距離也相形縮短,
而且與餐桌一體成型,空間能被更有效利用。
衛生間
整並兩間小型衛生間之後,成就了一間"三分離"的衛浴,
除了擁有乾濕分離的優點,而且洗漱、沐浴環境也更為舒適。
不同於公共場域以飾面板、乳膠漆裝飾牆面,
衛生間改以瓷磚鋪陳,並特別在地板上使用復古花磚,
區別場域之外,也挹注一股悠閒氣息。
飄窗+樓梯
這個整屋案例因為樓梯位置的改變,空間布局有了極大的變化,
進而成就了完整的公共場域,是本案改造的一大關鍵。
從角落移到明亮窗邊的樓梯,除了利用梯間及電視牆的深度,
打造出電器櫃及儲物間,並順著窗戶的高度安排踏階,
外部光線便能不受阻礙進入室內,而且窗下位置也能成為舒適的飄窗區。
躍層
層高優勢,是這套二手房的一大優點!
在屋主購入時,就已經規劃躍層,但未改造前,功能不彰。
對此,設計師將二層設定為儲物、客房之用,
擴增收納,也多了一處休憩空間;而且採用U形布局,還能讓光線自由穿梭上下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為避免一層的臥室天花板過於壓迫,適度的往上提高10釐米,
因此反映在二層空間,視覺上就多出了一塊小地臺,剛好塑造出客房的場域範圍。
欣賞了這個整屋案例,是否驚豔改造的成果!
原本空間布局相對凌亂的二手房,通過布局的重整,以及美式風格的運用,
整體環境脫胎換骨,不僅一一滿足新婚屋主的需求,
更賦予了舒適的生活美感,這個家令人眼睛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