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國車險綜合改革9月19日實施!最新三大調整影響有多大?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陳孝先同學

就在9月2日『A智慧保』發布「車險綜合改革9月啟航?」後,9月3日這一消息兌現了。銀保監會正式披露「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明確表示9月19日開始施行。保險公司,準備好了嗎?

從銀保監會開始下發關於車險綜合改革徵求意見通知,到搜集意見、修訂文稿、正式發布,時隔兩個月,正式版《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終於浮出水面。

9月2日,『A智慧保』選取了部分典型公司,揭開了這次車險綜合改革下的險企應對之策。此次,『A智慧保』又針對車險綜合改革的監管規定,對比徵求意見稿與指導意見內容,發現有三處出現較大變動。

2020年9月2日

車險綜合改革9月啟航?銀保信啟動聯調測試!揭開險企應對之策!

變化一

輕微交通事故鼓勵「互碰自賠」

徵求意見稿

(五)優化交強險道路交通事故費率浮動係數

在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區交強險綜合賠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費率調整係數中引入區域浮動因子,浮動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變,下浮由原來最低的-30%擴大到-50%,提高對未發生賠付消費者的費率優惠幅度。

指導意見

(五)優化交強險道路交通事故費率浮動係數

在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區交強險綜合賠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費率調整係數中引入區域浮動因子,浮動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變,下浮由原來最低的-30%擴大到-50%,提高對未發生賠付消費者的費率優惠幅度。對於輕微交通事故,鼓勵當事人採取「互碰自賠」、在線處理等方式進行快速處理,並研究不納入費率上調浮動因素。

對比兩方內容,在確定的指導意見中,銀保監會在第五條中加入了「對於輕微交通事故,鼓勵當事人採取「互碰自賠」、在線處理等方式進行快速處理,並研究不納入費率上調浮動因素」的內容。

其實,從車險的觸發原因看,很大一部分是基於輕微的交通事故。但一旦報案保險公司進行理賠,下一年的車險保費就會上升,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並不划算的「買賣」。

為此,輕微的交通事故,如當事人協商自賠,就不會觸發下一年的保費上升,也就是這一因素不會納入車險費率調整的因素,消費者或許可以減少支出成本。

變化二

純風險保費測算周期由2-3年變為1-3年

徵求意見稿

(十)完善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機制

支持行業根據市場實際風險情況,重新測算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建立每2-3年調整一次的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的常態化機制。

指導意見

(十)完善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機制

支持行業根據市場實際風險情況,重新測算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建立每1—3年調整一次的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的常態化機制。

從變化內容看,在指導意見中,銀保監會將調整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的周期由此前的2-3年變為1-3年。

先來說何為純風險保費?純風險保費是指,在財產保險中,保險人根據保險標的損失率或風險發生機率計算而得的保費,專門用以賠償保險責任範圍內保險標的的實際損失。

其保費計算公式一般為

純風險保費=

基準純風險保費 × 風險因子1 × 風險因子2 × 風險因子3…… × 風險因子n

例如,車險的新保與續保的風險因子不同,男性與女性的風險因子也不同,這些都會成為影響保費的重要因素。

為此,調整更加靈活的商業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機制,有利於車險行業更快速地應對變化中的因素。

變化三

清晰明確應用於車險行業的新技術範疇

徵求意見稿

(二十一)加強新技術研究應用

加強對車聯網、新能源、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提升車險運行效率,夯實車險服務基礎,優化車險發展環境,促進車險創新發展。

指導意見

(二十一)加強新技術研究應用

支持行業運用生物科技、圖像識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提升車險產品、保障、服務等的信息化、數位化、線上化水平。加強對車聯網、新能源、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提升車險運行效率,夯實車險服務基礎,優化車險發展環境,促進車險創新發展。

對於技術的運用,是各個行業都在進行的事情。在此次車險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加入了「支持行業運用生物科技、圖像識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提升車險產品、保障、服務等的信息化、數位化、線上化水平」的內容。

雖然在此前的指導意見中,對於新技術的研究,銀保監會已明確表態支持。但此次指導意見中,對於科技手段,銀保監會進一步對具體的科技手段做出列舉。

通過鼓勵險企利用先進技術發展車險,既可以提高車險的運行效率,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風險的檢測,有利於節約成本,促進車險的創新性發展。

同時,在中小險企發展車險的道路上,可以給予其創新的支持,鼓勵中小險企走差異化之路。

車險改革歷程

2015年6月

全國推進商業車險條款與費率改革

2017年6月

全國進一步擴大雙核係數下浮範圍,引入三率閾值監管

2018年3月

七地區再次擴大雙核係數下浮範圍

2018年8月

手續費率上限報行合一

2019年12月

車險綜合改革啟動

《指導意見》影響如何?

○「消費者是否滿意」成為改革的根本目標和衡量改革成敗的關鍵指標。

○ 市場導向,優化結構 ,減少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倒逼行業運營效率提升。

○ 健全制度機制,豐富監管手段,強化監管力度和深度為改革平穩運行提供保障。

○ 短期看,單均保費走低加劇擴大保費規模缺口,誘發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市場短期波動難以避免。

○ 長期看,市場主體會更加分化,缺乏競爭力的中小公司,經營可能會比較困難,也將倒逼車險經營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2020車險綜合改革已實施 你的車險保費降價了嗎
    降價、增保、提質車險綜合改革效果「立竿見影」  9月19日0時5分,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收穫車險綜改後第一張保單,該保單落地三門峽,此次,車險綜合改革主要目標是降價、增保、提質,將隨著政策實施惠及越來越多的車主。  已購交強險自動切換升級享有新保額賠償標準  車險綜改實施後,已購買的交強險將自動切換升級,但商業車險需要19日0時後購買才能升級。  據悉,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從保護消費者權益出發,通過對價格、保障、服務、機制等多方面的改革,為消費者提供實惠和便利。
  • 車險費改9月正式實施 綜合改革「降價增保提質」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車險與人民群眾的利益關係密切。經過近兩個月的徵求意見,車險改革正式方案實施終於進入倒計時階段。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將於今年9月19日起正式實施。預計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對於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 民生直通車|車險綜合改革要來了,現在買還是改革後買?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題:車險綜合改革要來了,現在買還是改革後買?新華社記者譚謨曉「友情提示,本月19日所有保險公司費率改革,返點可能沒有了,車險到期抓緊找我報價,給您最大優惠。」臨近9月19日車險綜合改革實施節點,很多車主接到車險銷售人員催促續保的電話。
  • ...工信部:支持工業網際網路企業上市融資;車險綜合改革來了;優衣庫...
    (工信部網站)【車險大變革將來襲!中小險企、消費者要提前應對這些變化】7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與以往商業車險費改不同,此次改革範圍幾乎涵蓋車險的方方面面:既涉及交險強改革,也涉及商車險改革;既涉及條款改革,也涉及費率改革;既涉及產品改革,也涉及服務改革;既涉及傳統車險改革,也涉及新能源車險改革;既涉及車險市場改革,也涉及車險監管改革;既涉及車險供給者改革,也涉及中介渠道改革。
  • 9月19日開始實施
    9月3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並將於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僅剩下不到20天的過渡期。我國車險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競爭失序、數據失真等問題比較突出。
  • 9月19日,崑山正式執行
    事關崑山所有車主又一重磅改革落地近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將於下周六(9月19日)起正式施行!費率係數範圍調整改革後,車險逐步放開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第一步將自主定價係數範圍確定為[0.65-1.35],第二步適時完全放開自主定價係數的範圍。
  • 2020車險費改9月19日實施,來看費改前後保費價格對比
    近日,關於車險改革的消息車已經成為車友之間談論的熱門話題了,保險企業的客服人員推薦車險的話術裡面也已經加入了車險改革。關於車險的改革,政策落地將會在9月19號,此次車險改革具體是改了什麼,改過之後對我們買車險有哪些影響,是不是真的就是直接降費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提醒大家:車險正式改革,各位車主請注意了
    保監會最新消息,2020年9月19日車險綜合改革將正式實施,具體對各位車主有什麼影響呢?車險改革又有什麼變化?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詳細情況吧!根據據中國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車險綜合改革將於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預計,車險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可以做到保障各位車主「三個基本」原則,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可按10個菸蒂1斤水的比例泡製。19、衛生間便池積垢後很難清潔。菸鹼量0.1mg。共同經營幸福的生活。巨蟹座巨蟹座的人很有愛心。就想換人了。9月。
  • 有車的人注意:2020年9月車險將迎來新一輪改革,保費最高下降50%
    很多人都聽說過9月19日就要實行新的車險改革,這個消息傳了很久,大家也做了很多猜測。就目前傳遞出來的消息看,大多數問題集中在保額調整和費率浮動上,其他尚不可知。不過,好消息傳來!就在11日晚間,銀保監公布了最新費率調整標準。
  • 「遠見」新車險改革:靴子落地 直面「頑疾」
    本期話題:車險新規9月19日起正式實施。銀保監會決心摒除車險沉痾。新規對消費者和車險市場有哪些影響?能否實現「降價、增保、提質量」的願景?多年來,車險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一面是消費者抱怨「費用貴、理賠難」,一面是行業叫苦「成本高、不掙錢」。車險改革如何兼顧市場雙方利益,把「沒有贏家」變成「雙贏」的生意?
  • 大地財險新疆分公司車險違規被停新業務3個月
    大地保險這家分公司車險違規被停新業務3個月  車險綜合改革後,嚴監管仍是主基調。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財產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1506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車險和非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827億元和46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和12.5%。
  • 陽光財險:車險綜改將促使公司及行業向精細化經營轉型
    本報記者 蘇向杲自9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車險綜改」)施行以來,已經滿兩月,在這期間,財險公司有哪些變革?消費者是否感受到真實惠?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對陽光財險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 11.18丨車險改革醞釀考核新標準;田眈任水滴CEO特別助理
    據了解,安信信託欠信保業保障基金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及相應的資金佔用費、違約金共計14.9億元,但是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安信信託持有大童保險32. 98%股權,帳面價值約為6.5億元。
  • 車險改革前夜 銀保監會開門納諫首個問題直指交強險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車險改革前夜 銀保監會開門納諫⊙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備受關注的車險綜合改革,又有新消息傳來。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為進一步完善車險條款費率形成機制,促進車險高質量發展,近日,銀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下發《關於徵求車險改革意見建議的函》。據財險公司人士透露,此次主要是向行業開門納諫,聽取各家財險公司對車險綜合改革的意見建議。「就此次改革,監管部門列舉了13個重點問題,聽取各公司意見。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管窺車險綜合改革之概貌。」
  • 車險綜改「再上會」!銀保監會直戳問題核心,給各地監管局「立規矩」!
    據悉,11月24日,銀保監會召開了車險綜改實施以來的第四次座談會,這一次參會的是13家地方銀保監局。從前幾次座談會看,監管已就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這次也不例外。但開會的目的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便解決問題。
  • 車險重大改革!交強險最高打5折、這幾個險種不用買了
    近日,銀保監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引發了廣大車主熱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僅改革商車險,同時也改革交強險,並且是是多方面的:服務改革、條款改革、費率改革……可以說是車險史上最大力度的改革了!下面小編就把影響較大的四大改動整理出來,一起看看吧:01、交強險賠償限額增至20萬交強險限額增加了!意味著交強險可以賠的比以往更多了!
  • 重磅!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 改革方向有變化?對股市影響有多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央行7月31日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公告稱,將原本在今年年底結束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要點如下:1、資管新規過渡期由原來的2020年底結束,延長至2021年底。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7日)
    銀保監發綜合改革大禮包,樂壞了車主,嚇哭了保險公司醞釀已久的車險綜合改革方案終於今日「靴子」落地。明確以人民為中心從消費者出發,減費讓利,市場在資產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9月3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新規將於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
  • 【權威發布】最新20萬交強險賠償限額,以發生事故時間為準執行
    【導言】 2020年9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出臺《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對交強險責任限額從現行的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自2020年9月19日起開始施行。關心車險的人們不禁要問了,新交強險賠償標準到底怎麼執行?是以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間為準,還是以審理案件的時間為準?是新舊交強險分別按不同的標準賠償,還是所有交強險一律按新標準賠償?
  • 個人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存款保險制度、車險降價增保……這些...
    9月16日下午,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綿陽銀保監分局共同值守了《陽光政務——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現場,圍繞市民廣泛關注的個人徵信、存款保險、車險綜合改革等方面問題,值守人員一一進行了詳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