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這一詞彙的普及,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實際上這個概念的誕生,至今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只是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在專業領域被使用;時至今日,AI已經徹底融入到各個領域當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標誌,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應用等等,都被賦予AI屬性。
其實不僅是硬體需要人工智慧的輔助,我們平時用到的各種應用工具,同樣需要AI的加持,從而提升用戶和應用的信息交互,例如輸入法,作為人與機器之間信息交換的工具,作為機器指令的導入手段,引入AI技術,提高人工智慧深度勢在必行。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AI領域的企業之一,百度很久以前就著手將AI技術與輸入法相結合,想要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產品,筆者作為百度輸入法的老用戶之一,感覺百度輸入法的許多新加功能非常實用,可以讓用戶在打字過程中事半功倍。
在最新版本的百度輸入法中,官方加入了【滑行輸入】功能,用戶開啟後手指可以連續在按鍵間滑動,無需離開屏幕也能完成打字;輸入法會根據用戶滑行軌跡,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來判斷用戶想要的內容,並進行文字輸出。九宮格或全鍵盤皆可使用,打字效率確實提升明顯,尤其是單手打字的速度要比一個個字母去按,方便太多了。
手寫識別度低一直是行業痛點,但是百度輸入法在AI加持下,能夠更好地識別手寫內容,這就是【手寫自由寫】功能,不僅對連筆字體識別更準確,而且可以同時寫多個字,系統會分別進行辨認,並輸出內容。
筆者本人一直很喜歡用語音輸入,尤其是單手操作時,語音輸入的效率高於一切,這也是行業公認的;百度輸入法同時具備【方言自由說】和【離線中英自由說】,過去無法準確識別的方言,如今也能正確轉換成文字;離線狀態下用戶也可以同時用中英文兩種語音隨意切換輸入,對於習慣了語音輸入的用戶來說,十分便利。
當然百度輸入法還具備大量實用功能,例如語音輸入的翻譯功能,支持中譯英、中譯日、中譯韓三大常用語種,打破語言障礙,實現跨語種交流;過去筆者用通訊軟體某書和國外友人交流時,都要使用第三方軟體進行翻譯,來回切換軟體複製粘貼內容麻煩得很,如今可以直接用輸入法實現內容轉譯,交流起來更加流暢。
讓人驚喜的是,百度還將「小度小度」引入了輸入法當中,在語音輸入模塊,直接召喚小度,就可以實現語音修改內容;既能大段修改,也可以單個文字修正,並且會將修改內容用藍色標註出來。就像前面提到的,未來輸入法將應用於更多領域,不僅是通訊軟體的文字交流,還有可能在用戶與智能設備間進行信息傳遞,百度提前將AI技術引入輸入法,算是提前布局二者間的聯動方式,為後續完整生態鏈的搭建提供了技術保障。
未來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會越來越廣泛,相信很多商用功能都會涉及到輸入法領域,從而改變用戶長久以來的使用習慣,改善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通過AI賦能,產品的優勢會越發明顯,就像百度輸入法一樣,輸入方式被優化,效率也有明顯提高,甚至連附加功能也越加豐富,而這還只是產品的部分功能展示,更是百度在AI領域成果的冰山一角,未來會有更多實用技術加入到百度產品當中,並引領行業AI科技的加速發展,大家應該也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