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可以對這個世界抱有怎樣的期待。」
——《他其實沒那麼愛你》
最近的熒幕上,聚焦都市生活的劇很多,圍繞「30歲」這個話題,焦慮成癮成了不分性別的普遍問題。
我們看過《三十而已》,可爽過之後似乎並沒有給自己的人生找到一個確切的答案,我們也看過《我是餘歡水》,在同病相憐,亦哭亦鬧的日子裡,小人物的逆襲往往都成了空談。
當矛盾問題被集中到過剩的程度,我們需要從一部劇裡得到的,究竟是短暫的酣暢淋漓,還是更持久的,可以對抗現實的一點建議?
對於這一點,這個暑期檔上映的愛奇藝原創劇集《他其實沒那麼愛你》,或許能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答案。
這是一部由宋茜、鄭愷、盧靖姍、張佳寧、李純領銜主演的,四位性格不同,職業和事業高度不同,卻因為各自的感情困惑惺惺相惜的獨立女性,在事業和愛情,成長與蛻變中,不斷尋求自我的故事。
因為編劇秦雯和許思窈的關係,你多少能從這部劇裡找到一些《我的前半生》的影子,但又不止於過往的俗套。
因為過硬的製作團隊和新老實力演員的加入,讓偶像和實力鮮活碰撞的同時,更能從細枝末節和真情實感上,給予你更高的認同感,還有更飽滿的情感出口。
在這部劇中,並沒有飄離實際的愛情烏託邦,也不會強拉硬拽似的,把所有的困境擠壓在一個人的身上。
你甚至看不到太強烈的衝突和淚點,也很少出現那種與生活脫節的撕心裂肺,苦大仇深。
雖然劇中的每個角色都面臨著生活、事業,以及愛情上的多重選擇,但恰到好處的布局和分配,總會在其中一個角色上,讓你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
你會遇見類似的問題,也同樣,能找到更貼切的答案,得到最有效的治癒。
故事以孫藝荷(宋茜飾)、Karen(盧靖姍飾)、丁丁(張佳寧飾)和任然(李純飾)的姐妹團為中心,用四女八男的搭配,延伸出各自不同的愛情、親情、事業和友情支線。
劇中,有另一半的謊言和背叛,有親人遭遇困境後的無奈和心酸,有婚姻的選擇和猶豫不決,也有第一次戀愛的患得患失和撿拾夢想的掙扎徘徊。
她們都曾是被強硬地推到了死胡同的女人,一面求生存,一面求解脫。
但她們也是有幸被愛著的女人,一面沒有安全感,一面暗暗關心和陪伴。
就像在第一集的最後,當孫藝荷帶上耳機,像個電臺姐姐把心事說給你聽的時候,你或許就會對那段話,有更深的理解。
人生總是有很多看上去越不過去的難關,不是每一個人,每一次,都能夠劈風斬浪的,只是暫時的熬過,挺過而已。
——孫藝荷(宋茜飾)
成年人的生活很多時候就像這部劇一樣,沒有多少大起大落,也很少會遇見突如其來的悲歡離合。
那些在事業上、感情上越不過去的坎,都只是暫時的困境罷了,但恰恰是那些在困境中讓人定不下來的選擇,成了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最艱難的回憶。
劇中的孫藝荷,背負著一種我們很多人都會有一點的討好型人格,在第一集果斷分手,又因為男友的幾句話,在後面繳械投降。
她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只是希望能有一個完美的歸宿,但偏偏那個歸宿,從裡到外都透著不靠譜。
任然也是一樣,在自己年輕的時候,以為那個肯為自己離婚,滿嘴信誓旦旦的人可以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未來。
可結果是一個人被遺落在機場的候機大廳,又在多年後,重新讓自己陷進婚姻的陷阱。
「他其實沒那麼愛你」,這話真是說的沒什麼問題,當你遇到了一個錯的人,滿心以為這個人就是可以陪著自己走下去的人了的時候,才發現,你的一廂情願正在成就另一個人的有恃無恐。
他愛你,遠遠小過愛自己,他離開你,只是有些不舍罷了,還遠不會像你一樣,痛到深入骨髓,找不到任何可以治癒的藥。
但現實就是這樣,在遇到一個對的人之前,我們好像都要經歷那麼幾段不太美好的愛情,也許是女人遇見了渣男,也許是男人成了備胎。
你也許會碰上三觀不合的愛情,就像孫藝荷和sam,也許會被開上一輩子的空頭支票,就像任然和陸浩,也許會在長久的等待裡慢慢忘記了怎麼去愛和被愛,就像丁丁和楊思銳,也許會在結束了一段婚姻後,不得不學著堅強獨立,不肯重新開始又不能分割得太清,就像Karen和王馬可。
但這些又怎樣呢?
如果說二十多歲的時候,你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猶豫,也可以大醉一場,可以勇敢地去試錯,也可以讓自己等一等的話。
那三十歲的你,已經到了一個玩不起的年紀,也有了一副傷不起的身體了。
與其在愛別人的路上,像個高度近視又不戴眼鏡的傻子一樣,看到個似是而非就想拼命抓在手裡,等抓到了,才發現是一團不痛不癢的空氣。
不如愛自己多一點,找一個更靠譜的活法,可以遇到一些更挺你的朋友,花些時間去陪伴自己的親人,更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事業和理想。
然後,讓愛你的人一點點靠近,讓錯的人慢慢遠離。
畢竟,二十多歲總是有時間瞎蹦躂,也有勇氣去面對所有未知和不確定的,但三十歲的你,總要成熟一點,遇人不會投懷送抱,遇事不會慌慌張張。
就像劇裡說的那樣:
人過三十,餘生將至。得知道順勢而為,得知道人,無法單一地從另一個人身上,獲得所有的滿足和快樂。而是要知道,對你的羅曼蒂克夥伴,別抱有太多期待。
——《他其實沒那麼愛你》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逃不開兩個並行的話題,一個是事業,一個就是婚姻。
相較而言,可能30+的女人,因為事業的不穩定和感情上的太多不確定,會看起來更不容易。
在不上不下的年紀,你有下屬也有上級,動不動就會被「走人」這兩個字壓得喘不上氣,又不得不故作鎮定地,去清掃工作上的一個個難題。
而感情呢?
貌似也沒怎麼順利。
有人結婚了離婚,放棄了愛情又無數次渴望能擁有愛情,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得戰戰兢兢。
有人戀愛了分手,分手了又想著複合,和不那麼愛自己的人糾纏不清,又總是錯過適合的人,一次次投向自己的善意。
而有的人,總以為等待就是最好的選擇,拒絕所有偏離自己標準的人,到最後,只是對單身上癮,不懂如何去愛,又害怕愛過之後的痛徹心扉。
女人30+,明明是個對生活和感情懂了很多的年紀,卻又是個最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歲數。
遇到過不那麼愛自己的人,就不會相信還會有人,愛你比愛他自己還多一點。
可實際上,我們的婚姻早已不像長輩們說的那樣簡單了,也沒有人在今天還會把婚姻當成一個枷鎖,在勉強忍耐的過程中,改變著自己,委屈著自己,換來的只是生活上的雲淡風輕。
愛奇藝用這部原創的治癒系都市劇告訴了我們,生活的本質並不是年齡,而是選擇。
我們要對自己的成長負責,也要對自己的感情負責,你可以犯錯,但絕不能在明知道已經錯了的情況下,將錯就錯。
不論什麼時候,在你還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況下,就不要以為一場婚姻,或是一個人就可以讓你有多大的改變。
你眼中成熟穩重的大人們,其實有很多和你一樣,有家庭,卻還在磕磕撞撞。
借用劇中的一段話結尾:
這世上,沒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屑於喊疼。以前,婚姻是成年之後的第一件事,而現在,婚姻,是把自己整理好之後,才做的事。
the end
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柒間,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