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我給自己的父母2千怎麼了,我憑什麼要給錢倒貼你娘家?」

2020-12-13 依心情感

女人進入婚姻以後,需要面臨著很多選擇,特別是當懷孕生子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每戶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同導致每個人選擇都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有的女人家庭條件不錯,生完孩子以後就考慮做全職太太,可以在家好好帶孩子,培養孩子,享受這親子時光,等到孩子上學了再出去工作;有的女人因為經濟壓力又或者是不想失去經濟獨立的能力,於是在享受完產假以後,就回到工作崗位上努力打拼,雖然有時看到孩子會心酸,但是熬過這段時間,一切都會過去;有的女人苦於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只能一個人在家做全職太太,甚至有些一邊帶孩子,一邊自己做點兼職,賺點零花錢。

無論哪一種生活狀態,對於女人來說,自己的選擇需要自己承擔後果。

阿芸自從生完孩子以後就一直呆在家裡照顧孩子,因為婆婆需要在老家幫忙照顧他哥哥的孩子,而她的媽媽由於身體不好,根本就沒有能力幫的到她。

阿芸也沒有抱怨,自己和丈夫阿輝商量後,決定由她在家帶孩子,她也樂於享受著帶寶寶的時光,畢竟自己的孩子自從出生都是她帶,讓她放手給別人帶,自己還捨不得,只不過家裡只有丈夫一人掙錢,所以經濟壓力就有點大。

阿芸理解丈夫掙錢的不容易,所以生活上總是精打細算。

她不再像婚前那樣,可以隨意買自己喜歡的衣服。談戀愛的時候一套連衣服幾百塊錢,她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買了,因為那時她自己工作有錢,主要的花費都是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今天想著去哪玩,明天想著去哪裡的餐廳吃飯。

婚後的她,買衣服都是看哪裡搞促銷,或者逛一下淘寶買一些便宜的好看的衣服,畢竟日常的生活也是帶寶寶,穿衣打扮自然隨意一點。

她不再像婚前那樣,搞個髮型花費幾百上千,又是弄卷又是拉直的,還要買化妝品保養著,每天出門都要梳理幾遍。

婚後的她,已經剪了個看起來普通又有點土氣的短髮,只是為了方便清洗,吹起來容易幹。她每天的頭髮也來不及梳理打扮,一根髮帶隨意捆綁就足以。

她不再像婚前那樣,可以買自己喜歡吃的草莓了,如今她要買也是買幾個給孩子嘗一下,自己卻捨不得吃。

她不再像婚前那樣,喜歡的小蛋糕小點心可以想買就買,這樣的生活太奢侈了,她需要學會精打細算,留著這些買吃的錢,可以給孩子買一雙很漂亮的鞋子了。

她開始學會了砍價,學會在菜市場跟大媽們講價五毛到一塊錢的事情;她學會了怎麼一邊帶孩子,怎麼一邊收拾家務活;她學會了在生病剛拔掉針頭,回到家轉身就洗著一大家子的衣服,因為她知道,如果她不做,這些事情就會一直堆積著。

孩子如今也兩歲多了,阿芸的模樣也不像當初那樣美麗動人,更多的只是樸素,簡單,甚至有些土裡土氣。有些東西,會隨著時間不知不覺的變化著,不只是女人的模樣,還有男人的心。

臨近過年了,阿輝打算著悄悄給兩千元給公婆過節,阿芸知道後並沒有責怪他給錢給公婆,反而是小心翼翼向他提問:「那我爸媽呢?你不打算表示一下心意嗎?畢竟過年過節的」。

阿輝一聽,眉毛一挑,語氣頓時不滿了,「表示什麼?你有弟弟,你弟弟自然會孝順他們」。

阿芸有點急了,走近他身旁輕聲說道:「我弟弟孝順是他的事情,我們不能沒有一點表示吧,這也說不過去啊!」

阿芸頓了頓又說:「你都給你父母2千了,多少也給點我父母,免得別人說閒話!」

阿輝有點惱羞成怒:「過年我給自己的父母2千怎麼了?我憑什麼要給錢倒貼你娘家?」

「再說,這是我自己賺的錢,我喜歡給多少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有本事自己有錢,你也給你父母啊!在家無所事事,整天就知道要錢!」

阿輝這話一出,阿芸聽的有點生氣了,怒火在心中燒,同時心裡的失望也在一點一點的擴大,心一點一點的慢慢變涼。

他明明知道自己當全職太太,自己沒有工作沒有錢,卻又來這樣反駁自己,他說的是有理,可是她為什麼會那麼生氣呢?

因為丈夫只是知道他自己工作賺錢辛苦,卻從來看不到女人為家庭所做的一切。他以為家裡沒有人打掃永遠是乾淨整潔的;他以為孩子是會慢慢長大的,不用人細心照料;他以為回家有熱飯菜吃是應該的;他以為衣服都是洗衣機洗好曬好,自動跑到衣櫃裡的。

女人付出的一切,他不但視而不見,反而去否定她的付出,還責怪她不會賺錢。

最讓阿芸傷心的是,她想過年給父母一點錢表達心意,這也做不到。

因為阿輝不但不覺得自己過年過節不給錢給嶽父母是應該的,反而覺得妻子這樣說,是打算把他的錢拿去給不相關的人,那他豈能容忍?

「倒貼」一詞多傷人,明明平日裡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孝心, 還被他這樣說,不知道的以為給多少錢財補貼娘家,可事實是娘家一分一毫都沒有拿到,被莫名安了這樣的一頂帽子。阿芸實在是覺得心裡堵的慌,也生氣的很。

日常裡,很多女人都被丈夫要求著:我媽養大我不容易,孝順她是應該的,你作為兒媳就要包容理解一下。卻沒有人說:嶽父母也不容易,他們養女兒十幾二十年,如今你成年了有能力,過年過節要孝敬一下老人家。

有多少男人是可以代替老婆去孝敬嶽父母的?要求女人把婆婆當親媽,卻沒有男人自願做嶽父母的半個兒子。

女人嫁進婆家,為婆家生兒育女,洗衣做飯洗衣服,日夜操勞著,卻不見男人在嶽父母家盡一下孝心,哪怕陪老嶽父聊聊天,陪嶽母說說話。

另外,女人最重要的是經濟獨立,哪怕是帶孩子也要嘗試著做一點兼職,自己手裡有錢,自己也有底氣。有錢才有任性的資本,沒錢只能在男人底下委曲求全的生活著。

男人之所以會那樣說,不就是因為女人在家沒有收入從而輕視對方。女人連詢問要錢的語氣都要小心謹慎,擔心對方生氣了沒錢給你,自己連生存的能力都沒有。

作為女人,給錢父母表達一點心意的能力都沒有,說明活得多失敗啊,其實女人確實活得不易,顧家顧孩子,還要考慮工作,真的是壓力重重。

希望每個女人都可以遇到一個好男人,懂得互相珍惜彼此,愛護彼此。

相關焦點

  • 「憑什麼我媽帶娃倒貼錢,你媽卻付4千工資」「就憑孩子跟你姓」
    可由此也衍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男性父母和女性父母幫忙帶娃,到底該不該給點經濟補償!一、「為啥我媽帶娃倒貼錢,你媽卻得付工資」華子最近因為帶娃的問題,和老婆大吵一架,結果老婆一氣之下帶著3個月大的兒子回了娘家。
  • 「老公,我一人帶孩子,你媽不幫忙也不給錢憑什麼要給她5千」
    生活中有太多的兒媳對婆婆挑三揀四,很多人總說婆婆不幫自己帶孩子,將來就不給她養老,甚至說到婆婆不帶孩子的時候,恨得咬牙切齒。我們反過來想,娘家媽沒有幫你帶孩子,是不是你也不用贍養你的父母了。結婚的時候,公婆給她娘家拿了6萬彩禮,給他們辦了婚禮,想著他們剛成家沒有錢,收的禮金全數都給了小景,大概有三四萬。他們沒有房子就跟公婆住在一起,公婆都是60歲的人了,自己要存一些養老錢,明確表示不會幫他們買房,讓他們小兩口自己去奮鬥。
  • 回娘家過年,妻子給三千過節費,丈夫發怒:憑啥把我的錢給你父母
    男的認為既然你嫁給了我,就是我家的媳婦,就得在我家過年。女人則認為,我只是嫁給你,我還是我父母的女兒,當然得回去看父母。為此,兩人常常吵架吵到天翻地覆,甚至到了要鬧離婚的地步。可黃珍心裡鬧得慌,憑什麼說我沒價值?她養育了兩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她精心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她還伺候好了公婆,即便沒有賺一分錢,這個家要是沒有她的話,怎麼會運轉順暢?丈夫怎麼就不懂得這個道理呢?每到過年,她都會跟丈夫據理力爭,希望他能夠理解自己,能回自己家過一次年,讓自己緩解思念父母的辛苦。
  • 快過年了,花700給父母買衣服,老公提出離婚
    但是,有的男人把妻子當成私有財產,覺得妻子娶回家就不能再想著娘家父母,得首先為小家著想,不得再去「倒貼」娘家,否則就認為妻子不是過日子的人。公婆生日,老公給幾千,她還買黃金首飾,想哄婆婆高興,等到她自己父母生日,老公連個電話都不打,也不提禮物或給錢的事情。郭盈對此耿耿於懷,忍了三年,她問老公為什麼不給她過生日的父母打電話,老公說那是你父母,你自己不知道看著辦嗎?
  • 「將近年關,給父母買了四身衣裳後,我和丈夫十年婚姻走到盡頭」
    劉美的心裡,一直都很不舒服,倒不是因為給這錢,孝順父母本來就是應該的,可丈夫那顆孝順的心,從來也沒有落到過劉美的娘家。每次給錢的時候,從來只有給自己的父母,劉美的娘家,他是問也不問。劉美倒是想給自己父母一點什麼,可是自己日子過得真的很拮据,比起父母來講,她反倒是更不如。
  • 「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倒貼錢」?寶爸靈魂提問遭老婆回懟
    可是也因此會出現很多的矛盾,比如外婆帶孩子的時候,父母會給給錢,而婆婆帶孩子的時候,不僅拿不到生活費,可能還要倒貼錢,所以有些寶爸會覺得很不公平。「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還得倒貼錢?」矛盾就發生在月底,當丈夫提出要把2000元生活費給奶奶時,遭到寶媽強烈的反對,這時老公也非常的生氣,憑什麼你媽在帶的時候要給錢,而我媽就要倒貼錢?面對老公的靈魂提問,寶媽淡定的說:「因為你的父母還指望你這個兒子養老,孩子也跟著你姓,如果你讓孩子跟我姓,你以後也給我父母養老的話,我媽幫我帶孩子,我也不給一分錢」。
  • 「你憑什麼把我娘家寄來的東西扔了?」婆婆:「什麼破玩意兒」
    01朋友麗娟(化名)找我傾訴:她與婆婆一刻也住不到一起去了,她必須與老公攤牌,讓婆婆回農村去,婆婆不走她走。事情是這樣的:臨近年關,麗娟的父母給遠在幾百公裡外的女兒寄來了一大包家鄉的乾貨:曬好的幹豆角、梅菜、藕粉、地瓜粉還有臘肉等等。麗娟下班回家,見箱子已經拆開,東西扔了滿地,心裡就不免有氣。
  • 「過年回娘家,嫂子嫌我給的紅包太少,我一個舉動讓她啞口無言」
    「過年回娘家,嫂子嫌我給的紅包太少,我一個舉動讓她啞口無言。」嚴女士告訴我,發紅包只是圖個喜慶,嫂子作為成年人本該沒有的,可她想著一年就一次,所以家裡沒人都準備了一個,結果沒想到嫂子並不滿足,還嫌她給的太少。嚴女士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城裡工作,每年也就過年的時候回去看看。
  • 丈夫偷偷給父母500塊錢過年,妻子:你哥一分沒給,憑什麼你要給
    看到一個視頻上,男人失業了3個月了,過年了就想著給自己的父母辦點年貨。他偷偷給父母買了三千多的年貨,想要寄回去,不料被妻子逮個正著。妻子對丈夫一頓數落:「你沒錢還裝大方,你都三個月沒工作了,還給你爸媽辦年貨,你好意思嗎?」妻子說完把年貨扔了一地。丈夫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蹲在地上抹淚。
  • 弟媳婦生孩子我給2萬紅包,卻被娘家嫌棄了
    閨蜜親媽說:「去年你給弟媳婦2萬塊我都沒好意思說,弟弟結婚,別人當姐的至少都是5萬塊錢。今年你弟媳婦生孩子,你再給2萬就說不過去了。」閨蜜很委屈沒有說話,家裡男人創業,這2萬塊錢是她能拿出來的所有錢了。
  • 過年婆婆給我千元紅包,打開家裡冰箱後,我倒貼了2萬!
    我不想嫁人,因為嫁人就代表,我要離開自己唯一的親人,我怕我爸會傷心。我把自己的想法跟爸爸說了,他只是笑了笑沒說話。02我以為我爸不會這麼快催婚,結果沒想到,不到半個月,他就親自領著一個男人來和我相親。結婚5載,頭一回去婆家過年,我心裡是有點忐忑的,畢竟都說婆媳關係最難處。但讓我沒想到的,婆婆見我們回來特別開心,對我也極其客氣周到。過年的時候,還給我包了1千塊錢的壓歲錢。本來只打算待幾天就回去的,但是沒想到碰上了疫情,我和老公、孩子就又多留了一兩個月。
  • ​弟媳婦生孩子我給2萬紅包,卻被娘家嫌棄了
    閨蜜親媽說:「去年你給弟媳婦2萬塊我都沒好意思說,弟弟結婚,別人當姐的至少都是5萬塊錢。今年你弟媳婦生孩子,你再給2萬就說不過去了。」閨蜜很委屈沒有說話,家裡男人創業,這2萬塊錢是她能拿出來的所有錢了。
  • 妻子哭訴:「對,我就是不想回你家,更不想跟你父母一起過年」
    還沒到過年,已經跟老公攤牌了:「今年我再也不會跟你回家過年了。那是你的家,你的父母,不是我的,我只是一個外人,徹徹底底的外人。這麼多年我的付出和忍耐,根本沒有人在乎更沒人領情,沒人念我的好。我曾經那麼愛你,所以我願意為你妥協和犧牲,做什麼事情都為你考慮,可我真的累了,再也不想委屈自己,也不想讓我的父母跟著一起受委屈了。
  • 我和清華博士老公結婚後,過年回家「不願意」給父母一分錢
    之前我就聽說,「一畢業了,你就發現過年要回去給很多錢,一年到頭賺到的還要分給很多親戚。」有朋友也吐槽:「不畢業多好,每年還能領錢。畢業了,自己還要發錢,本來工資就不高。」他們不僅賺得比我多,而且生活比我過得還奢侈。我爸甚至放話:「在我還能賺錢的時候,你不要給我錢,負責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給錢,那是我老了,真的累不動了。」於是,我很合情合理地沒有給他們錢。我怎麼捨得去告訴能賺錢的爸媽,他們老了呢。
  • 「我父母省吃儉用,你爸媽憑什麼到處旅遊?」鳳凰男的話毀了婚姻
    因為原生家庭懸殊較大,周倩父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彩禮錢,但彼此交往的親戚確實是圈子不同,為了避免男方覺得女方父母在炫富,周倩父母主動提出婚禮各辦各的。但讓周倩一家人沒想到的是,這明明是替男方考慮的做法卻反而激怒了男方父母。「你不就是嫌棄我們給你們家丟面嗎?是你女兒要嫁給我們劉陽的,不是我們非趕著上來的!都做親家了,怎麼還搞這種區別對待?既然嫌棄我們,那為什麼要跟我們做親家?」
  • 遠嫁的姑娘去哪過年:你不遠萬裡與陌生人結婚,是否想過回家看看
    到了第三年,寶寶出生,姑娘又給娘家媽媽打電話,說寶寶這幾天有點感冒,就不回去了。此時的娘家媽媽自然也是有些失落。這時,姑娘承諾等到第四年的時候,會帶著婆家人一起過去過年。可真正到了第四年的時候,姑娘和自己老公說這件事情,老公說了句我都可以,你問問我媽媽。
  • 遠嫁五年沒回娘家,如今母親讓我回去過年,老公拒絕:回去就離婚
    一邊是女兒的思念,一邊是父母的牽掛,這就是遠嫁女的無奈古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如今年關將至,春節的腳步已慢慢來臨,許多在外打工的遊子即將回老家和家人團聚,熱熱鬧鬧過新年。而對於那些遠嫁的女兒來說,她們何嘗不想回娘家陪父母過一個熱鬧的春節?如果你是遠嫁女,結婚有好幾年沒回娘家。如今爸媽想讓你回來過年,你是否會同意?如果老公拒絕,你該怎麼辦?
  • 「過年在婆家是規矩,回娘家絕無可能」兒媳離婚歸家:終於解脫了
    我心中,其實是很為母親高興的,不止是高興於她的高興,更多的是,她終於能為自己活一次了。嫁到婆家這些年,我媽和娘家曾經的距離只有騎車二十分鐘的距離,可是她卻一次都沒有回過娘家過年。你也是外地嫁過來的,幹啥啥不會,也不學,做個飯能把鍋給燒穿,打掃衛生就是敷衍了事,你要不是在我們家,在人家,早就被攆出門了。」公公也並不是很嚴肅的說這些話,但巧巧很明顯的知道,公婆對自己,一直都是不滿意,說的多了,巧巧也不由得開始反省自己。
  • 我媽給兒子買房花125萬,我結婚一分錢不給,還說我胳膊肘外拐
    金燕一個月6千的工資要給家裡交5千,她說一開始父母讓她把工資交到家裡的時候,她認為是理所應當。久而久之,她發現父母拿著錢給哥哥買車,但,從不給她買任何東西。哥哥結婚的時候,父母打算讓她出一部分錢,她說自己沒有存款了。
  • 女人,該不該在娘家過年?
    在開始正文之前,本人說一下自己的回家過年的鬧心事。因為我和妹妹回家過年了,娘家嫂子跑到父母樓下破口大罵,連累的父母也沒個消停,我把自己的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問一下大家女兒能不能回父母家過年?我們家兄妹三人,我一個哥哥一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