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顏真卿書法的書《顏真卿大傳》

2020-12-21 魯小小

顏真卿書法作品欣賞

編輯推薦: 國內首次藝術再現顏真卿的生平故事!他被評為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位文化名人之一! 蘇軾:「畫止於吳道子,書止於顏真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與《蘭亭序》《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從宋朝開始,顏體被奉為「國體官書」用於雕版印刷。 他不僅是書法巨擘,更是唐朝難得一見的肱骨大臣! 歷任四朝,顏真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與李希烈叛亂,功勳卓著,殺身成仁! 顏氏家訓流傳千古!「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 作者遍讀唐書野史、文人札記,歷時12年之久,終於完成《顏真卿大傳》! 翻開本書,認識一個你不知道的顏真卿。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藝術地再現了一個你所不知道的碩學鴻儒——顏真卿。做官,他是一位廉明清正、竭智盡忠、克己奉公、愛民如子的清官廉吏;做人,他是一位懷瑾握瑜、志潔行芳、自強不息、博學多才的槃槃大儒;在朝,他更是一位文可治國、武可安邦、剛正不阿、正色立朝的社稷大臣、國家重器。作者簡介: 寇丹,許昌人,1966年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分配至中央文化部藝術局。1970年調至長沙市文藝工作室。1985年調至河南文藝出版社《名人傳記》編輯部。2001年退休之後,息交絕遊,閉門謝客,潛心創作了《顏真卿大傳》。精彩片段: 顏真卿道:「若論書法之道,還是智永的永字八法最為精闢而又簡明扼要,易於掌握。八法瞭然於心,無論楷書、行書還是大草、小草都不無益處。」

顏真卿說道:「點稱為側,以三折法用筆,像鳥兒幡然飛下,又似高峰墜石。橫又為勒,好似飛馬將軍收韁勒馬。直也叫努或弩,如挽弓射箭,力發千鈞。歐陽詢稱直為豎,他的體會是一豎下去如萬歲枯藤。鉤又稱趯,如格鬥踢腳,猛踢急收。挑稱策,也叫仰橫,勢如揚鞭策馬。長撇稱掠,好似飛燕落地,輕快勁健,一掠而下。短撇稱啄,如鳥兒啄食,銳而迅疾,歐陽詢將此比為利劍斷角。捺稱為磔,如刀割肉,一波三折,沉著有力。」顏真卿笑笑,道一聲:「如此而已,談不上深奧。」

相關焦點

  • 顏真卿的書法,是怎樣體現「篆籀氣」的?
    顏體書法給人的印象通常是端正凝重,寬博大氣。但是,顏真卿也有遒勁清麗、風流俊逸的作品,如《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郭虛己墓誌》 等。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正像大多數唐人一樣,顏真卿的書法也是從學習二王起步的。
  • 從《顏真卿書法全集》讀起 顏真卿與張志和一段湖州往事
    從《顏真卿書法全集》讀起——顏真卿與張志和一段你不知道的湖州往事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正月,65歲的顏真卿來到貶謫途中的最後一站:湖州。在湖州任刺史的五年時間中,有一個詞,緊跟顏真卿的名字:浙西聯唱——這是顏真卿於大曆八年至十二年在湖州主持的詩酒文會。最近,顏真卿研究專家、著名書法家朱關田先生主編的《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這是顏真卿現存書法作品最全面之匯集,也是權威的顏真卿研究著作。
  • 心跡書跡——顏真卿書法的背後
    劉熙載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畫在法,其妙在人。書法反映人、表現人,首先自覺於東晉,士大夫以風度相高,在自在、自然中尋求不朽。宋歐陽修實啟「尚意」思潮,蘇、黃繼之,書法更深刻地翼輔於人品、學養和才華,文學性、抒情性更加重要,被視為文人「餘事」。而顏真卿的人品、學養和才情,都達到了可歌可泣的程度,庶稱曠古無二。宋人無不學顏,道理在此。顏真卿的學行仕宦,節節踐行了《禮記·大學》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儒家理想的典範。
  • 顏真卿書法對「二王體系」的構建及影響(第二期)
    這句雖然說的是文學, 但同樣適用於書法藝術。顏真卿創造性地建構了「二王體系」之後所產生的「顏體」, 如果沒有接受者的欣賞和接受, 那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就不會像如今這樣如日中天了。事實上, 在「二王」書風所籠罩的唐代, 「顏真卿在整個唐代的書學地位並不穩定, 從社會一般接受程度來看, 顏真卿在當時是一個二流的書法家。」
  • 陳偉彬:顏真卿書法中的「篆籀氣」解析
    顏真卿書法中的 「篆籀氣」 解析(節選)文/陳偉彬「篆籀氣」 是書法品評中一個重要的審美範疇, 也是書法家所追求的藝術境界。所謂「篆籀氣」是指大小篆這類書體所散發出來的總體氣象。關注書法臨帖幫,免費閱讀更多書法乾貨!這類書體大多為鑿刻或澆鑄而成, 筆畫常常形成芒角,因而顯得筆勢突兀而犀利, 意氣昂揚, 氣勢猛烈。
  • 顏真卿,還好他變了
    日前,陝西一唐代貴族墓出土了《羅婉順墓誌》,墓誌上清清楚楚地寫著「長安縣尉顏真卿書」,根據考古發布的信息,應該是顏真卿的親筆所書了。當然,這個字有點買家秀的感覺,和印象中的顏真卿不太一樣。支配小朋友童年的顏真卿,一般是這樣的:這個新出土的,怎麼跟減肥了似的,寡瘦寡瘦的?顏真卿可不可能寫出這種字?
  • 當歡歡遇到顏真卿
    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生命旅程,也是一場關於藝術的自我拷問,一切皆因歡歡而起,那就讓歡歡帶領我們進入這次奇妙的旅程吧
  • 致敬顏真卿,漢儀字庫推出顏真卿楷書字體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顏真卿可以說是王羲之後聲望最大的書法家。蘇軾曾說,「詩至於杜子美,書至於顏魯公」,千年來,他的書法影響了書壇無數人。顏真卿長期積累的書法功力在悲壯的情緒下揮灑而出,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祭侄文稿》不僅是書法藝術造詣的巔峰,更代表了顏真卿令人敬仰的骨氣與熱血,以及取義成仁的錚錚氣節!
  • 顏真卿,見字如面
    作者: 羅倩11月1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開了一方唐代天寶五年的墓志銘,被考古專家認定為顏真卿早期書跡真品。隨後,也有人從墓誌的書寫風格和墓志銘的紀時方式,就這方墓志銘是否為顏真卿所書,提出疑慮。顏真卿的書法,與他的人生際遇密不可分,稱得上相互成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除去大書法家光環之外的,真實的、有血有肉的顏真卿吧。01黃泥鶴羽作為「孔顏曾孟」儒學四姓的顏氏一族,顏真卿的家學淵源十分深厚。
  • 顏真卿與王羲之用筆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關於下筆深淺,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一分筆」「二分筆」和「三分筆」的問題。一般來說,唐代書法家中褚遂良用一分筆,歐陽詢用二分筆,顏真卿用三分筆。相比較而言,顏真卿用筆最重。與他們相比,王羲之則雖幾分筆都有,但是整體上而言,他的用筆是比顏真卿要輕的,可以理解為以一分筆到二分筆之間。第二,使力方法的問題。
  • 顏真卿書法真跡,在日本問世!有廟堂高古之氣,啟功:登峰造極
    張旭光和劉洪彪兩位書壇名家在一次對話,專門談到:書法這門的藝術的本質,除了日常書寫的日常功能,更是書家情感的依託,才成為了一門藝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書法史上,對歷代書家的做了排名,公認前兩名是:王羲之、顏真卿!可以說,書法成就上,顏真卿僅次於王羲之!能做到「字如其人」,並能將書法賦予「人格」力量,顏真卿算是「第一人」!
  • 歷史人物:「顏筋柳骨」之顏真卿
    顏真卿三歲時喪父,母親殷氏親自教育他。 顏真卿為琅琊顏氏後裔,家學淵博,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 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 顏真卿是醜書鼻祖?米芾為何口出狂言
    米芾自幼學習書法,和當時宋人習書模式相同,是從顏真卿的楷書入手。【餘初學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米芾《自敘帖》】米芾《自敘帖》局部但是隨著米芾在書法之路上的探索和認識的不斷提升,他發現顏真卿等人的書法存在一些詬病,於是對當時人們追捧的唐人書法產生了質疑。
  • 顏真卿用「折股釵」懟王羲之
    作 者:劉九洲 歷來傳說,顏真卿關於筆法有四個比喻:屋漏痕、印印泥、錐畫沙和折股釵(折釵股)。 顏真卿大約是用這種器物在打比方,是說,用筆要有迴轉,而且要圓勁,不能斷了。 顏真卿敘述筆法,主要是針對王羲之流派,從傳世法書來看,是針對類似於孫過庭《書譜》那樣的寫法的。王羲之書法在唐代異常流行,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書寫水準,但是寫多了也有流弊,就是筆畫過於輕薄,轉折之間沒有味道。
  • 顏真卿書法影響有多大?這9位學顏體的書法名家,您喜歡哪一位?
    米芾認為顏真卿的書法有「篆籀氣」,這正如「錐畫沙」式的中鋒用筆,使顏體書法能得自然之妙,其字結構沉著、大氣磅礴、多力筋骨。要追溯顏真卿書法的淵源,還應從六朝碑刻中尋覓。書法史料記載,顏真卿書法得力於《北魏吊比幹碑》,也從《瘞鶴銘》、《郙閣頌》、《高植墓誌》、《太公望表》等汲取學養。筆法方面受張旭的影響頗深,亦對王羲之、王獻之及褚遂良有過深入研習。從古至今。學顏真卿書法的書家數不勝數,但能得顏真卿書法精髓的卻微乎其微。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就後世學顏體的代表書家進行簡要分析,如能為每一位學顏真卿書法的同道有所裨益,幸甚至哉!
  • 顏真卿不畏權貴,改善社會風氣,書法「顏體」自成一家
    顏真卿不畏權貴,改善社會風氣,書法「顏體」自成一家書法家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財富,因為中國字在國際上是值得學習的文化。祖先發明文字以後便開始文字的發展和傳承,所以出現很多自成一派的書法家。現如今的中國字就像「中國」這兩個字一樣,方方正正,看起來正式嚴格。
  • 顏真卿和柳公權書法傳承千年,被後人稱為字帖,米芾:都是醜書
    在書壇上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一直被學習和臨摹,但是宋代有一個人卻說: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是醜書,自從他們開始就有了醜書。在宋四家之中,米芾的年齡最小,書法也最具有特點,他之所以貶低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主要有兩個原因。
  • 顏真卿是如何成為書法大家的,他練字有哪些技巧?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之一,他創立了楷書「顏體」,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他秉性正直,從不阿諛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不甘心的顏真卿為了找到秘訣,又去拜了更著名的書法家張旭為師學習書法。張旭是當時著名的大書法家,他精通各種字體,尤其擅長草書,被稱為「顛張」。拜師以後,張旭卻也沒有透露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講解了一些名家字帖的特點,讓顏真卿自己去體會其中奧義,然後仔細臨摹。有時候他會帶著顏真卿去戶外遊山玩水,回家後又督促顏真卿練字。
  • 顏真卿72歲楷書真跡,曾被日本人搶走,如今世上只有這一件了!
    如果從中國書法史上選出幾位「英雄人物」的話,那麼顏真卿的確可以名列榜首。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僅次於王羲之,對於書法界影響力之大,以至於有著「亞聖」的稱謂!公元758年,這一年是唐代的乾元元年,早在3年前,胡人安祿山率兵謀反,於是爆發了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安史之亂」,促進了唐代王朝的衰亡。
  • 臺北藏顏真卿《祭侄文稿》借展日本合適嗎?
    上個月,日本所藏傳為顏真卿所書的 《楷書自書告身》在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大展」上匆匆展出十多天即撤回日本——因為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籌備多年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將於1月16日開幕。近日,東京國立博物館在網站上推出了精美的展覽信息,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展覽分為六章節,第一章「書體的變遷」,主要介紹中國書法從篆書、隸書到楷書的轉變;第二章「安史之亂前後的唐代書法」,第三章「顏真卿的活躍」,將王羲之的書法通過唐代規範的演變再次回到了表達自我情緒的書寫狀態,其中來自臺北故宮《祭侄文稿》(758年)和懷素的《自敘帖》(777年)首次在日本展出,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