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教師招聘之結構化面試答題思路及技巧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什麼是教師結構化面試,教師結構化面試是根據教師職位的勝任特徵要求,遵循固定程序,採用專門題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的一種人才測評方法。
應考者進入指定面試室之後,考官會抽取題庫中的考題來要求考生作答。通過考官小組與應考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等方式,以此來評價應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崗位要求。
對於教師結構化面試答題思路,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例子來了解。
題目:如果你們班有一個成績好的學生,一個成績差的學生,一起遲到了,但是你只批評了成績差的,你怎麼看?
題型:綜合分析—現象類
分析:對於這個現象可用原因對策法來解決,先弄清楚這樣做的原因,再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參考答案:
點題:對於題目中的現象,我認為作為老師,我的做法是欠妥的。身為老師,應當公平公正的去對待班裡的每一個學生,我會從以下幾點來調整:
析題:首先,我會反思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成績差的學生平常表現也不好,經常遲到,給我形成了思維定勢,見到他遲到就直接批評。而成績好的學生,通常表現優異,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也很端正,很少遲到。所以我直覺認為這個學生遲到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未加批評。但,無論如何遲到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就算他成績好,這一次的遲到我也應當一視同仁對他進行教育。
其次,我會再次把這兩名同學叫到辦公室來,先詢問成績差的同學遲到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家中有事或者身體不舒服等特殊情況,我會向他道歉。如果是因為懈怠學習,那我會繼續教育他端正學習態度。再問清楚成績好的同學為何遲到,如果應當批評,那我也會給予他恰當的教育,告訴他遲到是很不好的行為,希望他下次改正。
總結:最後,我會深刻反省自己在工作環節中做得不夠細心的地方,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更加關注成績差的學生給予他們關心和鼓勵。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做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合格引導者。
對於教師結構化面試技巧,考生們需要明白三個方面,對象,方式以及重點。
1、作答對象
每一個題目都會由一個作答對象,在在思維能力的題目中有可能是關於教師的當下熱點、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社會現象等;在人際關係能力的題目中有可能是和同事或領導之間關係處理上;在計劃組織的題目中有可能是組織一次班級活動、交流會、家長會;在溝通能力的題目中有可能是說服同事、匯報工作或公開課等。在進行回答時,考生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作答對象」來展開,才能夠不偏題。
2、作答方式
在確定好作答對象之後,影響考生的就是作答的方式,規範的題型包括自我認知、同事協作、組織策劃、職業理解、溝通能力和教育機智。在使用「目標導向法」時,這種劃分就過於複雜了,也是沒必要的,應予合併。可以將同事協作、組織策劃、溝通能力、教育機智合併,成為「綜合分析」題;可以將「職業理解、自我認知」合併,因為本質上這兩類題型,均是考查考生在教師觀、學生觀、教育觀(當然也包括擇業觀)等方面是否具備合適的思維方式,可稱為「職業認知」題。這樣一來,僅分為兩類,可精簡題型,化簡思路,考向明確。確定了作答方式,也就確定了答題的思路。
3、作答重點
作答重點這是很最要的一點,如果回答不了重點,即使回答對了方向,也只是霧裡看花,不能夠讓考官滿意。以往答題往往是「大而全」,而現在命題的發展方向是「小而深」。如教師行為類題目,之前的作答總是從「提出觀點、分析論述、解決問題」這種系統的思路來全面談,而現在則可能單獨就」提出觀點」或單獨就「解決問題」來考查。因此在進行作答提出觀點時,需要具體一些,進行「矛盾分析」,抓住題目的主次矛盾,緊緊圍繞矛盾來分析、闡述。從試題分析來看,一道題目往往只有一個主要矛盾和少量次要矛盾,如分析到這個層面,基本就能夠找到一個題目要解決的所有問題了。
以上就是關於教師招聘之結構化面試答題思路及技巧,考生們可以多多的練習面試題目,通過實踐去提高自己的答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