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之魏嬰: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0-12-09 葳蕤軒

何處是故鄉?

都不是吧。

魏嬰原以為蓮花塢是故鄉,是他永遠的故鄉。並打算好了在故鄉扶助江澄,延續父輩的夢想,了此一生一世。 可是,當夢想的耀眼的光戳破現實的時候,他不得不放棄了故鄉,當然,故鄉也「棄」了他。從此兩兩相望。認他鄉為故鄉,棲身亂葬崗。原本的故鄉蓮花塢,反倒是不忍觸甚至沒資格提的所在。

後來,溫情一族挫骨揚灰,亂葬崗也沒有意義了。成了飄零客,實質上和精神上的二重飄零客。

還有一個隱隱的卻真切的故鄉: 師姐。隔著長天浩日,都自知有一份牽念。是魏嬰最後的繾綣,和最後一個故鄉。師姐死了,還是替他死的。魏嬰,徹徹底底沒了故鄉。活著,是一縷傷慘的孤魂。不如自絕,乾脆自絕。

第二世回來。把自己認作一個天地客。見了江澄,務必躲;見了藍湛,也要避開。蓮花塢,更是不敢掀開的所在,連在夢裡,都不敢輕易掀開。索性,以自己為故鄉吧。凡所到處,棲息在自己心裡。再也不做無辜的暢想,再也不起深深的妄想。世界這麼大,對於魏嬰,沒有一個叫作「故鄉」的地方。

此心安處是吾鄉。當魏嬰把自己當作故鄉的時候,反倒有了幾許灑脫。真正的灑脫。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他,是不系之舟。倒也無掛礙,得自在。

把自己當作故鄉時,如同金剛不壞之身。那些惡意的攻擊,可以了無痕,鈍感著,屏蔽在自己的珍重的心之外;那些好,又值得永恆記取,瞬間熱淚盈眶,心裡暖著,感同身受著,接納著,敏感著,繾綣著。

所以,藍湛都驚訝魏嬰的「不糾結」和「不想知道真相」。此心安處是吾鄉。他心安著,住在溫暖的予他力量的故鄉裡,紛擾嘈雜,又能耐他何?

此心安處是吾鄉的人,才是最強大的,難以彎折的人。亦是當得美好邂逅和永恆的人。祝福魏嬰。也祝福我們。

此心安處是吾鄉。

相關焦點

  • 【煮茶品茗】此心安處 是吾鄉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通過歌頌柔奴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抒發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唐】白居易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水竹花前謀活計,琴詩酒裡到家鄉。榮先生老何妨樂,楚接輿歌未必狂。
  • 給心靈自由,蘇軾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本是受唐代詩人的啟發
    縱覽蘇軾的經典宋詞,帶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一句「一首煙雨任平生」,還有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千百年來每個人所經歷的風雨,都是一樣的,若希望在這個世界當中獲得人生的精彩,就只能回望我們的內心,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
  • 萌茶茶: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他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蘇軾再次見到王鞏,驚嘆他的氣色竟出奇地好。當出柔奴(別名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 蘇軾最有哲理宋詞,「此心安處是吾鄉」,這裡的「心安」是啥意思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的一句精彩宋詞,原詞題目是《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是吾鄉」雖然出自柔奴(王定國侍女,即寓娘)之口,但是卻表達出了蘇軾內心所想的。對於這一句宋詞的翻譯,大多數都認為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但是卻並沒有搞清楚蘇軾所說的「心安」究竟是什麼?
  • 蘇軾為朋友的小妾填的一首詞,「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句驚豔了時光
    首先說明「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詩的來歷,蘇軾和朝廷中諸多新黨派政見不和,一些人想要陷害蘇軾,便上奏蘇軾的詩有誹謗朝廷之意。蘇軾被貶黃州後,他的好友王鞏也收到牽連被貶,蘇軾得知後為舊友北歸接風。兩人飲酒之時王鞏的愛妾柔奴唱歌助興,蘇軾為柔奴的歌聲打動,唱閉,蘇軾問柔奴從嶺南來到窮鄉僻壤是否習慣,柔奴回答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 那香海——暖陽閒景悅時光,此心安處是吾鄉
    於是,「詩意的生活」成為人們在繁忙奔走之餘,多出的那一絲浪漫念想。時至今日,掙脫固化模式的裹挾,去遠方尋一處歸宿,沉浸其中去生活,一段看似游離的時光,卻能尋覓到更為健康、更為理想的新型生活方式。「那香」之意,是美好也是安閒更是一種生活的境界「那香海」,一個時常被業主和遊客掛在嘴邊的名字。但你可曾想過,「那香海」這三個字中,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深意?
  • 「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個豁達、恬淡女子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此心安處是吾鄉」五年後,王鞏奉旨還京,宴請蘇軾,蘇軾本以為在哪裡南疆偏僻的小地方,王鞏只怕早已是憔悴滄桑的模樣,沒想到王鞏依然丰神俊朗,比五年之前相見時還要神採奕奕,就連一塊跟王鞏奔波去濱州的歌妓柔奴,也是帶著嶺南的梅花香氣,光彩照人。
  • 此心安處是吾鄉 僑鄉寧波密織海內外僑胞安全溫暖之家
    (抗擊新冠肺炎)此心安處是吾鄉 僑鄉寧波密織海內外僑胞安全溫暖之家  中新社寧波3月17日電 題:此心安處是吾鄉僑鄉寧波密織海內外僑胞安全溫暖之家  作者 林波  「疫無情,鄉親有情。」雖遠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但澳大利亞寧波同鄉會會長徐柏聰卻感受到了來自家鄉的溫暖——一封遠道而來的家書,感謝他們積極助力中國國內疫情防控,讓他們了解祖國與家鄉對他們的惦念之情。  此前,徐柏聰個人捐贈的30箱醫用酒精、12支紅外線溫度儀等物資已捐贈給餘姚市僑聯。
  • 投資中的節奏:此心安處是吾鄉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似乎知識越多,能力就越大,但人都是有極限的,在極限之內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節奏,而超出了這個極限,就會被外物的節奏牽引,最終失去自己的節奏。所以,有了能力圈的概念。所謂的能力圈,就是那個可以感受自我的地方。我們熟悉那裡的一草一木,熟悉那裡的潮漲潮落,熟悉那裡的變與不變。
  • 【來賓金秀作家朱澤瑞新作】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我與金秀的情緣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朱澤瑞我常想,或許我與金秀邂逅是前世種下的情緣,今生的造化,雖歷經波折但終有幸一睹她的芳華!聖堂雲海。比如世界瑤都、中國天然氧吧、中國長壽之鄉、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而這種追溯本源的了解恰如茫茫人海中的知己從相遇、相識、相知的過程。想必這就是緣分,是我與金秀前世種下的情緣,今生的造化,雖歷經波折但終有幸一睹她的芳華!
  • 餘不穀丨此心安處是吾鄉
    閒時可去自己的菜地,體驗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式生活,偶爾遇上前來看顧菜地的友鄰,便可相攜一敘,聊園中蔬菜的生長,話每日生活的家常,得一田鄰知己,共賞人生之趣,生活充實而自在。都說「此心安處是吾鄉」。人內心的安全感,往往來自最本真的需求。在餘不穀冬天的緩慢節奏裡,我們走進內心,滿足於小確幸的欣喜。
  •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粉牆黛瓦——此心安是吾鄉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粉牆黛瓦——此心安是吾鄉 2020-11-2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文化周末版: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裡的花草樹木、海濱潮汐披著厚道、包容的光澤;這裡的人們在大灣區核心地帶用精進之力創造價值,傳遞著向上、向善的力量。  那次從新安公園經過,發現曾經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已變成了老幹部活動中心。算起來,新安作為縣、區治所已近40年,一批批建設者在這片土地上成長、奮鬥、奉獻,心安意順,安居樂業,慢慢變老。
  • 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熟知你的鄉人中,一言一行都被放大,你可能成為這一簇人關注的焦點,禮節須周全,謙恭少芥蒂,以維持鄉人的認同和接納。當你低頭獨行、目不旁顧,或擠出笑意、點頭示好時,還有歸鄉的溫馨與自適?老家的熟人,鄰裡鄉親,當然是要見,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新年的吉語,祈福求安之類的話,當然是要說,都是重複的老套話。
  • 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的詩蘊含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秦觀說,「蘇氏之道最深於性命自得之際,其次則器足以任重,識足以致遠」。黃庭堅也說:「吾聞斯人,深入理窟。」都是突出強調東坡居士的哲學造詣。相信看完下面要說的蘇軾的這些哲理詩,一定也能夠讓你在人生的困頓和沉浮之中豁然開朗。
  • 此心安處是吾鄉-《誰有我家鄉風韻》詩詞書法精品欣賞
    全書四個章節,分別是「此心安處是吾鄉」「最是中山故國情」「平山代有英雄出」「文章同道亦同根」,收錄了由張志平先生攜手300多位書法家、篆刻家創作的300多幅詩詞書法、200多方印章。這些書法家們來自全國各地,年齡最大的99歲, 最小的僅10歲,書寫的體例齊全,件件都是精品。這些精美的書法作品不但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也表達了書法家們對平山這片熱土的思想感情。
  • 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地過年同樣暖 家有萬般戀,中太駐心間
    酒暖身,人暖心在陝北過一個溫馨踏實的中國年共享一輪明月,遙祝一聲安好此心安處是吾鄉,就地過年同樣暖病毒終有散去時,春暖花開再團圓   家有萬般戀,中太駐心間!
  • 深度分析:《陳情令》之藍湛是如何將魏嬰帶回藍家的?
    《陳情令》中,魏嬰和藍湛作為雙男主,他們之間相互成全和救贖的情誼令人感動。特別是藍湛,在十六年後,以無條件的信任和寵愛,讓魏嬰心甘情願跟自己回到雲深不知處,那個兩人初相見的地方。前世,魏嬰為救江澄剖去金丹,無奈修煉鬼道,不被仙門世家所接納,後為報溫情兄妹的恩情,與正派決裂。不夜天師姐江厭離死後,魏嬰失去感情依託,心灰意冷,跳崖身死。
  • 《陳情令之忘羨》177:魏嬰重生,藍湛也活了過來
    基於電視劇《陳情令》而寫的《陳情令之忘羨》,第177部分來了。面對「另一個魏嬰」的質疑,藍湛脫口而出自己哪裡都不好,也讓他為之動容。因為在狹隘的理解中,藍忘機是一個高高在上自私自利的人,所以才會將魏無羨「囚禁」在自己的身邊。他是人盡皆知的含光君,從小到大未做過錯事,更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陳情令之忘羨》171:魏嬰惡語相加,藍湛步步退讓
    基於電視劇《陳情令》而寫的《陳情令之忘羨》,第171部分來了。藍湛不是沒聽過「另一個魏嬰」的惡言惡語,但是他卻並沒有見過他惡語相加時的樣子。面前的人,已經完全沒了昔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兇狠和毫無愛意的目光。認識魏嬰這麼久,藍湛從未見過這樣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