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做了媽媽,感覺好累啊!對於咱們的新手媽媽來說,餵寶寶真是一門學問啊,到底該多長時間餵一次奶,還真是個大難題,作為新媽媽咱們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餓了呢?
其實只要媽媽有耐心,是不難發現寶寶真正餓了的明顯規律的。當然每個寶寶餓了之後的舉動都會有所不同,這就是在考驗媽媽們的耐心的時候了。
許多新媽媽,只要一聽到孩子哭鬧就心煩,想著是不是孩子的餓了,該吃奶了呢,可是去餵孩子,孩子有不吃,反而由於翻來覆去的哭鬧更加厲害了。其實,對於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按需餵養比按時餵食更好。
所謂的按需餵養就是是根據寶寶的「飢餓需要」來餵養,而按需餵養的時間間隔又是隨著寶寶的飲食需要而變化,這樣不僅可以及時解決孩子的進食難題,還有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同時在生理方面又有利於媽媽泌乳,這就是所謂的按需餵養。
如何判斷寶寶的是否餓了呢?
判斷寶寶是否餓了,這個對於許多新媽媽來說,簡直太難了。這不僅因為新媽媽缺乏經驗,還因為嬰兒不能說話從而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下面就教新媽媽們一些小方法來判斷寶寶是否真的餓了。
通常一些新媽媽是根據孩子哭為信號來判斷寶寶是否餓了,只要寶寶哭鬧媽媽就會下意識的無餵孩子奶吃。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寶寶哭鬧是由很多方面引起的,不光是餓了會哭,身體不舒服一樣會哭。倘若嬰兒哭了就去餵奶,很有可能導致餵養過度,讓寶寶難以消化,從而影響寶寶成長。
因為每個孩子的哭鬧的緣由是不一樣的,比如寶寶是因為飢餓引起的哭泣,那麼孩子的哭泣就很正常了,並且還會伴隨著一些小小的前奏,如寶寶會扭動不安,並且運動的幅度越來越大,還帶著點兒小煩躁,直到最後大聲叫喊。
而如果一個寶寶很安靜,但是他突然又大哭了起來,也有可能不是因為餓了才哭,可能是因為他害怕,也有可能是他需要換尿布了等等。所以要判斷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其實可以在寶寶突然哭鬧的時候,媽媽將其抱起來撫慰一下,檢查一下是否需要更換尿布,是否是由於小兒絞痛所致,可以讓寶寶躺下減輕不適,從而來觀察寶寶的哭鬧程度。
2. 觀察寶寶吃奶的方式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也可以自然地結合孩子的表現並積累一些經驗,來判斷孩子什麼時候真的餓了,什麼時候需要安慰,什麼時候是因為身體不適,從中找到規律。
一般寶寶吃奶之後會保持安靜,但是在下一次吃奶的時候會有哭鬧或是猛吸奶水的表現的話這就證明了寶寶沒有吃飽,這個時候新媽媽可以通過增加寶寶進食量來給解決這個問題,切忌
除了上面兩個方式以外,觀察寶寶的排便頻率和量也能夠判斷寶寶是否餓了。作為新媽媽隨時觀察寶寶的排便是否正常。通常進食時正常,寶寶的大便應呈黃色軟膏狀,而若是寶寶沒吃飽或是進食不及時,則大便應該呈現稀薄、秘結或發綠等症狀。另外,還可以根據寶寶的排便次數的增加或減少來判斷。
以上三種方式是最常用的判斷寶寶是否餓了的方法,當然還是需要寶媽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的觀察,多去積累和發現,因為每個孩子的都會稍稍有所差異,結合自己的真實情況去判斷,效果更佳,切忌「按哭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