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觀影《起風了》之前就看到有說∶男主很自私。片中黑川先生也說他自私。其實我不敢苟同。男主只是在理智的面對愛情,表現的沒有那麼的外放。我覺得這個和很多的男性對愛情的態度很相同。他們不會因為傷心就號啕大哭。他在邊畫圖邊落淚的時候,真的戳到我了。男主如果是普通人他完全可以在女主最後的時候陪伴他,可是他身上的擔子太重了。
並且在當時的大環境之下,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只是我們現在足夠安全的生活讓我們會更多的把愛情放在前面。這個和現實是很相似了,有多少人,在自己至親至愛的人逝去的時候,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無法陪伴。在男主知道女主得了結核還毅然和她結婚,這一點放到現實,很少有人做得到吧。男主提到了很多次他的夢想,飛行,也有很多人說他只是注重自己的感受。
其實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女主也不會希望男主總是憂心自己的病吧。令人感動的片子,我沒有追究歷史,因為我覺得我沒有資格,只是單純欣賞影片。宮崎駿的每一部影片我都喜歡,畫風純淨質樸,人心因愛而生出力量。我看到的就是一個刻苦追夢的年輕人,一心一意鑽研飛機設計,白日所思、夜裡所夢皆是飛機。旅程中因為「起風了」有了美麗的邂逅與重逢,愛人美好卻脆弱,兩人心有靈犀在女孩生命最後階段勇敢面對,在一起,珍惜每一天,實在令人動容。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愛情,通過宮崎駿的描繪,蘊涵滿滿愛的力量。我認為這是宮崎駿電影最沉痛最現實的一部,與以往的風格不同。看完真是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曲理想主義的悲歌,二郎最終造出了一生夢想飛機不但一架都沒有回來還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無法保護最愛的人甚至在最後時刻無法陪伴她。這是一曲理想主義的讚歌,二郎的確造出了最美麗的飛機:零式,他與菜惠子的愛情也是如此美好純樸哪怕只存在一瞬。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進退兩難。但生活還要繼續。「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就像電影中描述的昭和30年代既充滿了日本人對貧困的奮鬥,同時也將日本推向了二戰的深淵,但日本人對那個年代還是充滿懷念的。最後我想說《起風了》中二郎和菜惠子的愛情是宮崎駿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愛情。
相比於宮崎駿電影經常描繪的少男少女之間單純有活力的愛情《起風了》在保留了那份單純的同時也有對生活的覺悟與希望,二郎清楚菜惠子時日不多所以讓她留下最後一段美好時光,菜惠子則在最後離開了二郎把自己的美好完全留給了丈夫,他們面對生活的挫折卻又在心裡保持著希望與對方,令人動容。很久沒有電影讓我如此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