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10天變身口罩廠,這家車企憑什麼?

2020-12-15 深圳衛視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不斷攀升。自2月開始,就陸續有車企傳出轉產口罩的消息。

2月8日,深圳車企比亞迪宣布正在調配資源,著手生產口罩和消毒液。緊接著,就在10天左右的時間內,口罩開始量產出貨。目前,其日均產能已達到500萬隻,而深圳免費向市民發放的口罩中就有部分來自比亞迪。

3月12日,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走進位於龍崗的比亞迪,探訪因此次疫情而生的「特殊」口罩生產線。

比亞迪的口罩生產線目前布局在兩層空間,一層是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共有100條生產線,另一層則生產N95口罩,共有5條生產線。生產環境均按照潔淨車間標準管理,日均口罩產能已達到500萬個,其中一次性醫用口罩420萬個。

那麼問題來了,比亞迪是如何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實現從車企到生產口罩的轉換,並達到500萬日均產能的?

如果想要生產口罩,需要以下材料和設備:

1

原材料:無紡布、熔噴布等(上遊原材料為聚丙烯);

2

口罩自動化產線及操作熟練的員工;

3

無菌車間。

從這三個條件入手分析,比亞迪等車企轉產口罩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原因之一:原料供應能力

口罩生產工藝中最關鍵的原材料離不開聚丙烯。而這一材料在汽車行業也有應用,那便是隔音棉。

此外,汽車行業供應鏈企業有很多。通過與上遊供應鏈聯合生產,車企可以在運用全球布局優勢採購儲備物資的同時,藉助自身在生產管理、市場協同、技術輸出等方面的能力與優勢,打通原材料採購、設備製造、產品生產等全產業鏈,從源頭增加資料物資的生產供應。

原因之二:綜合製造能力

解決了原料供應問題,生產設備問題又是「轉產」必須要解決的關鍵。

口罩生產設備屬於國家二級醫療器械,這類醫療設備從訂購到生成至少需要45天。面對這麼長的訂購周期,最終比亞迪決定自己製造生產。

作為車企,比亞迪擁有強大的設備工程師。改造機器對於他們來說雖然並不輕鬆,但還是擁有一些基礎優勢。最終,工程師們用了3天的時間畫了400張的圖紙,並最後在7天時間裡,就把把圖紙轉化成為口罩生產設備。

「一條口罩機的生產線,各種齒輪、鏈條、滾軸、滾輪大概需要1300個零部件,其中90%都是比亞迪的自製件。」比亞迪總裁辦主任李巍向記者介紹。

原因之三:質量管控水準

去過工廠的人都知道,工廠內部是不能隨便進的,特別是生產線。因為有可能一顆小小的灰塵,就需要把整個部件返工重噴。因此車企車間對於環境的要求十分嚴苛,而這種嚴苛剛好可以為生產口罩提供合適的環境。

簡單來說,車企一般都擁有無塵車間,在無塵車間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引進生產線,即可達到無菌車間的生產要求。

具備醫療器械體系認證的第九事業部

轉產口罩,比亞迪還有一項特有優勢——擁有醫療器械體系認證的第九事業部。

比亞迪第九事業部成立於2006年11月,前身為MBU(motorola business unit摩託羅拉事業群),主要服務於摩託羅拉、諾基亞生產線,後拓展至汽車塑膠零部件的模具製作加工、生產組裝、包裝出貨以及售後服務和汽車、軌道車廂鈑金部件的加工、焊接等業務。

據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九事業部擁有自有廠房,且最重要的是此前便有醫療器械體系認證。

此外,按照正常的流程,一般企業需向主管部門進行申請,主管部門核實驗收後方會發放生產許可。但是當前防疫需求較大,深圳方面對於比亞迪增加口罩生產線也提供了不少便利,增加了「綠色通道」。

比亞迪:目前生產口罩並不對外零售

據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生產的口罩並不對外零售,主要發往湖北支援疫情嚴重地區,以及政府統一採購,未來也不會作為公司的主營業務。

相關焦點

  • 抗疫中國速度 車企為何能跨界造口罩?
    汽車行業自然不甘落後,除了捐款捐物等常規動作,還有硬核車企轉產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支援抗疫一線。上汽通用五菱神速完成轉產,比亞迪防疫物資2月中旬出貨,廣汽集團也正處於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從造汽車到造口罩,是什麼成就了車企抗疫的中國速度?說起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愛好者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贏下無數車標」的五菱宏光,不過這家車企最近成為輿論焦點卻是因為生產口罩。
  • 用隔音棉做口罩?防疫期間哪些車企又在「不務正業」
    一月底疫情剛剛開始時,就有不少車企在捐款捐物,一汽捐了8100萬、北汽捐了4300萬、上汽捐了1600萬、東風捐了3600萬、廣汽捐了1400,江淮、奇瑞、比亞迪、長城、長安都捐了1000萬。另外奔馳、寶馬等海外品牌的捐款額也在千萬以上,捐款數額最多的吉利,一次性設立了2億元的專項基金……
  • 車企「市值一哥」比亞迪的隱憂:新能源王冠「褪色」?
    原標題:車企「市值一哥」比亞迪的隱憂:新能源王冠「褪色」?今年6月以來,借著這輪市場行情,比亞迪的股價開啟主升浪走勢,累計漲幅達50%。7月10日,比亞迪股價收盤價89元,市值達到2430億,總市值首次超越上汽,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新的車企「市值一哥」。光鮮背後,比亞迪卻面臨諸多成長隱憂。
  • 日均口罩產能超800萬隻!這些車企投身防「疫」一線
    最近一段時間,比亞迪等車企的口罩已經實現批量生產,日均產能預計將超過800萬隻。五菱汽車的首批智能移動測溫車也已經交付使用,可在兩米範圍內對連續大面積移動的人群實現測溫,誤差僅為0.2攝氏度。在實現首批100萬隻口罩下線後,120多名專家和技師組成的團隊通過24小時不間斷輪班,又在1天內完成口罩機的結構設計。2月19日,企業自主生產首臺全自動化「五菱牌」口罩機正式下線,76個小時便完成正常情況下需要10天的工作,極大地提升口罩產能。廣汽集團和比亞迪等「硬核」車企也將目光瞄向口罩機的生產。
  • 口罩成為全球「硬通貨」 汽車巨頭紛向中國車企「抄作業」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導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隻口罩可見中國製造的能量。疫情之下,中國車企轉產醫療物資的反應速度和製造能力讓國人不禁為之點讚,從造口罩、消毒液到口罩機,「大材小用」的五菱、比亞迪們結合自身優勢成為戰役中的堅強後盾。
  • 「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車企有何底氣玩這波「神操作」?
    在這個緊要關頭,汽車行業也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除了捐款捐物的常規操作,一些自主的硬核車企轉移「戰場」,紛紛開始生產口罩、消毒液等保障物資,全力支援疫情一線。早在3月16日,廣汽、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就宣布將陸續將口罩向社會公眾投放。作為一家車企,上汽通用五菱在不給國家和人民添亂的前提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俗話說得好:沒有槍,沒有炮,我們自己造。
  • 日產200萬個口罩,國產神車霸氣: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從2月6日到9日,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生產的第一批20萬隻口罩就已順利下線。神速背後,與五菱供應商廣西德福特分不開關係,這家供應商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並按計劃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2月14日,第一批正式下線的100萬隻「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
  • 口罩比賣車更吸睛 比亞迪製造天平哪邊偏?
    此前,加州政府計劃在2個月內向比亞迪採購3億個N95口罩,每個口罩採購價3.3美元;另外再採購1億個醫用外科口罩,每個採購價為0.55美元,總的採購金額超過10億美元。4月25日,300萬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已運到加州,這是比亞迪與加州政府籤訂合同後交付的第一批貨。如果口罩生意進展順利,這將讓車市中壓力陡升的比亞迪好好喘口氣。
  • 口罩比賣車更吸睛,比亞迪製造天平哪邊偏?|推本溯源
    此前,加州政府計劃在2個月內向比亞迪採購3億個N95口罩,每個口罩採購價3.3美元;另外再採購1億個醫用外科口罩,每個採購價為0.55美元,總的採購金額超過10億美元。4月25日,300萬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已運到加州,這是比亞迪與加州政府籤訂合同後交付的第一批貨。如果口罩生意進展順利,這將讓車市中壓力陡升的比亞迪好好喘口氣。
  • 3天出圖紙10天出產品 比亞迪如何24天轉型成全球最大口罩生產商?
    &nbsp&nbsp&nbsp&nbsp發布會現場,很多媒體記者也戴著比亞迪口罩。比亞迪總裁辦公室主任李巍介紹,在國家防疫任務艱巨的時期,在人民迫切需要口罩的時候,比亞迪公司總裁王傳福提出:「作為中國製造業的一個代表,我們應該站出來,動用一切力量援產口罩、消毒凝膠等防疫物資。」
  • 誰是口罩狂人?比亞迪日產500萬隻,五菱狂發600萬口罩紅包
    1月31日,比亞迪下達了生產消毒凝膠的任務,而短短幾天之後的2月6日,產品就已研發成功,並在6天後完成第一條生產線設備組裝,用短短13天完成了正常情況下需要2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2月8日比亞迪宣布援產口罩、消毒液,僅8天之後,其醫用級免洗消毒凝膠便實現量產並在16日當天發貨,優先供給奮戰在一線的抗疫人員。
  • 巴菲特親自做廣告的中國企業——比亞迪股份
    導讀:巴菲特今天在網上曬出一張他佩戴比亞迪生產的口罩的照片並寫道:「我的目標是長命百歲,目前為止進展還不錯。而現在,我的比亞迪口罩正幫助我達到目標!謝謝!」但除了曬比亞迪口罩之外,2008年巴菲特還以18億港元認購了比亞迪的10%股份,這也是迄今為止他唯一重倉持有的中國公司,直到今天伯克希爾·哈撒韋至今仍然是比亞迪的第4大股東。而比亞迪的也用時間證明了巴菲特的投資眼光,一度幫助巴菲特獲取了近8倍的利潤。
  • 吸音棉變口罩?聊五菱轉產口罩背後的事
    一、一家車企、一家供應商、五天首先為大家澄清一個誤解,昨天新聞報導的上汽通用五菱轉產口罩並不是指五菱直接製造,而是五菱聯合供應商生產口罩,上汽通用五菱自己的整車工廠還是會生產汽車。OK,下面我們來看小標題這一串數字。一家車企,這個就不需要多說了,這家車企指的就是上汽集團。
  • 理工車企,比亞迪是如何成為跨界全能王的?
    但是,針對同等問題,比亞迪則聲稱,目前晶片短缺雖是行業現狀,但比亞迪具備晶片製造能力,晶片全部自給自足,不受影響,並且還有富餘,可以外供。比亞迪凡爾賽式的幽默回應立即引發網絡熱議,在人們對比亞迪實力表示認可的同時,也很想知道比亞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神奇企業,為何如此全能!
  • 中日兩國大公司紛紛轉產口罩,中國僅用時數天,日本將用時逾月
    日本松下公司4月20日表示,該公司將在5月底開始生產口罩,以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防護物資短缺問題。松下位於岡山縣的音像設備製造廠將生產口罩,其口罩的產能估計為每天10萬片。
  • LV洗手液、勞斯萊斯呼吸機、五菱牌口罩……火速跨界轉產,他們憑...
    從提出轉產口罩,到交付第一批20萬隻口罩,上汽通用五菱只用了3天時間!「跨界」造口罩的,還有比亞迪、富士康、均勝電子、美的集團、格力地產、安吉爾、中石化......各路車企不甘落後,電子科技公司紛紛跟上,連造紙尿褲、搞建築和搞能源管理的都參與進來了,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中國首富用30天,創造出全球最大口罩廠,今要賣7千萬個給美國?
    目前最重要的兩個物資,一個就是口罩,另外一個就是呼吸機。目前中國呼吸機的產能將在4月份達到1.4萬臺,而口罩的產能已經從日產2千萬提高到了2億。要知道疫情之前,中國口罩產能已經佔了全球的一半,而另外的一半也非常依賴於中國的原料出口。雖然各國都在加大口罩的生產,但是中國的口罩生產對於全球抗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各個國家的口罩訂單,已經像雪片一樣飛向中國。
  • 3天出設計圖,7天造出口罩機,代工巨頭有望31天賣10億個口罩
    其中尤以中石化和比亞迪熱度最高,而比亞迪,更是創造出「3天出設計圖,7天造出口罩機,10天出產品」的佳話!雖說萬事開頭難,但是據媒體消息,比亞迪自許下生產口罩的決定之後,旗下3000多名技術人員便迅速採用24小時輪班的方式趕製口罩機圖紙,最終僅用3天時間便畫出了超400張口罩機設計圖,並用7天時間製造出了第一臺口罩機生產設備。
  • 車企紛紛「標」新立異:從立體到扁平展現電動化決心
    不過,比亞迪的新LOGO只會應用於國內乘用車市場,並不涉及商用車,同時該公司的電子、新能源、軌道交通仍然使用原來的LOGO。無獨有偶,通用汽車日前也更換了新的汽車LOGO標識,這也是這家百年車企第五次更新車標。 車標有多重要? 車標是一輛車非常重要的標識,一個好看的車標往往能提高整車的顏值。
  • 「國產汽車·雙雄」品牌解析:長城&比亞迪的硬鋼和技術
    想來答案應當不難尋找,號稱「公路坦克」的比亞迪汽車可以位列第一。江湖傳言總是無風不起浪,比亞迪王朝系列轎車與SUV在測試與「實戰」中基本沒有遇到過敵手。比如唐燃油版本在CIASI(中保研)這家最嚴苛的測試中,除了碰撞維修經濟指數偏低以外,在最難拿到好成績的「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也實現了「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