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恐懼症:你害怕的是電話還是挫敗的瞬間?

2021-02-23 膠片的味道

作者:局外人

我是一個非常厭惡打電話和接電話的人,除非是重要他人的來電或工作職務必須處理的事情,其餘能避就避,所以我的手機向來是24小時靜音,能用訊息回的事情,絕不電話聊。心裡也總是在面對電話鈴響時,冒出很多內心戲,忍不住怒吼:「傳訊息就好!幹嘛打電話啦!」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有以下的症頭,那麼你可能也是電話恐懼患者之一:

電話恐懼症(Telephonophobia)不算是正規的精神病症,頂多狀況過於嚴重時算入社交恐懼症( Social phobia)的範疇裡。根據心理學家Guy Fielding 博士在1990 年代的研究,有大約10-15%的人長期被電話恐懼所苦,大部分會造成類似症狀產生,並非源於對電話的恐懼(只有2.5%的人,真的害怕「電話」),幫助大家整理了三項主要的原因:

 

資訊量過少的擔憂


1967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Albert Mehrabian 曾對人際間的「有效」溝通做過相關研究,針對這三者語言內容( Words )、語氣( Tone of Voice )、非語言行為( Non-verbal behaviors )去進行觀察,最後發現「語言內容」加上「語氣」也僅佔了溝通的45%,剩下的55%則需藉由「非語言行為」去做判斷。

在進行電話溝通時,我們根本無從檢視對方當下行為的狀態,沒辦法判斷其手勢、姿勢、臉部表情等,所以在面對這樣的未知情境,容易產生無法掌控的恐懼,因為電話阻擋了所有非語言行為的回應。

 

尷尬的空拍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本來一群人在高聲談笑,忽然朋友中人稱「幹」哥/姐講了一句話,就讓場子陷入無止境的沉默,尷尬空拍的度日如年感,只得自己在心裡默默祈禱身邊有誰可以解救這樣的局面。

在電話裡「尷尬空拍」的局面,往往會被放大,兩人沒辦法像在面對面談話時,可以喝個水或做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而必須絞盡腦汁試圖說些什麼話,去阻止尷尬感蔓延。當然,接連而來的,可能是對自己的無力感,甚至如果正好是在和曖昧對象講電話,你可能還會出現「毀了!她一定覺得我很無趣」的挫敗。

 

創傷連結的再次喚醒

心理學家John Watson 曾進行過「恐懼」反應的實驗。每一次嬰兒Albert 觸碰老鼠玩偶時,Watson就在一旁用鐵錘敲擊發出巨大聲響,讓Albert 產生恐懼反應,多次反覆進行後發現,Albert 開始會對老鼠產生排斥與逃避的反應。

上述著名的恐懼制約實驗,也同樣可以套用在電話恐懼症上。當我們過去曾經驗了多次極度不愉快的電話經驗(例如:在電話中被提分手),而開始對接聽或撥打電話產生焦慮排斥感,擔憂著會再次經驗過去失敗的結果。

如何克服電話恐懼症?

同樣身為電話恐懼症患者的我,在這邊與大家分享三個方法幫助自己走出電話恐懼:

1.找出「害怕」的原因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恐懼根源,等同於幫助自己找到解決的方向,也就可以為此多做些準備與心理建設。

2.真誠地說出自己的狀態


面對上司或客戶無法即時回覆時,誠實地與對方說:「這部分,我需要更詳細的再次確認。」並給予對方具體的答覆方式。除了爭取自己的準備時間,也展現積極負責的態度。

3.深呼吸的自我鼓勵法


看到電話響起就焦慮感竄升,這時先不要急著接聽,先陪自己經歷幾個深呼吸,然後告訴自己:「會很順利的!」,然後露出大大的微笑,再接起電話。



相關焦點

  • 害怕打電話,討厭接電話,你有電話恐懼症嗎?
    現在手機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卻很害怕電話,患了電話恐懼症。電話恐懼症其實屬於社交恐懼症的一種,它的本質是對社交關係的逃避。害怕打電話、害怕接電話其實是不想電話那頭的人接觸,所以患有電話恐懼症的人不僅討厭電話,也不太喜歡QQ、微信這樣的聊天軟體,看到別人給自己發信息就會莫名的煩躁。他們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呆著,不想要被人際關係束縛,更不想被他人打擾。
  • 電話恐懼症,你也有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害怕某些東西,像恐高症、廣場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但是資訊時代裡貌似出現了一個新的恐懼,就是電話恐懼症。
  • 電話恐懼症是什麼 如何緩解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們總是聽到電話鈴聲響,有的人感覺也是非常的恐懼的,這就是所謂的電話恐懼症,那麼電話恐懼症到底如何更好的去緩解的呢?什麼是電話恐懼症的人在出現這個的時候,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傷害的呢?
  • 據說80%的北海人都可能有電話恐懼症!
    「電話恐懼症」就連人民日報也專門發微博「關愛」電話恐懼症患者看了那麼多網友吐槽到底多少人有「電話恐懼症」電話恐懼症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多少人有「電話恐懼症」?為什麼會有「電話恐懼症」?1.壓力話題的來到:你最怕誰的來電?如果真是這個人來電,你最怕他會說什麼?
  • 日本「電話恐懼症」竟然有這麼多……
    當手機有不知名的號碼來電時,你會選擇接還是不接呢?最近,為了追蹤新冠肺炎的感染路徑,日本各地醫院、保健所都通過廣撒網打電話的形式與日本民眾溝通,追蹤病患的接觸史,卻沒想到因為年輕人都不接電話導致調查工作頻頻受阻!當該新聞被報導後,立刻引發了日本網友的不滿。
  • 電話恐懼症「患者...
    「到底有多重要的事非要用電話聊?」電話作為通訊技術的一項重大發明,曾經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溝通渠道和社交禮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非正式話語、網絡語言、表情包、顏文字大行其道,電話這種高效交流方式卻被一些人「排斥」著。他們害怕打電話,也害怕接電話,有這種「症狀」的人自稱患上了「電話恐懼症」,他們到底在害怕什麼呢?
  • 現代「電話恐懼症」:求你了,有事微信,別打電話
    「我的電話永遠處於靜音狀態。」「能QQ/微信絕對不發簡訊,能發簡訊絕對不打電話。」「陌生的電話,絕不回撥。」……這些症狀,你有嗎?01 電話恐懼症我和我的朋友們已經很久沒打電話了。大家有著不約而同的默契:手機靜音,能不能接到電話靠緣分。「煲電話粥」這個行為,仿佛已經被留在了上個世紀。
  • 2018年社交恐懼症人群最害怕的10個瞬間
    最近跟朋友聊到社交恐懼人會害怕什麼瞬間,聊了一下。發現對於社交恐懼症的人群還是有很多害怕的時候,而且一些我們認為沒有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麻煩。或許這也跟自身的心理素質有關,但是每個人總會有害怕的一些事情。
  • 你有電話恐懼症嗎?
    電話可以拉近空間距離,卻無法消弭與對方心理上的距離。同樣一句話,當面說給對方聽,和在電話裡說出來,其情緒濃度有著明顯差異。 事實上,許多人都深諳此道。遇到與情侶分手、親人離去、工作變動、財務損失等難以啟齒的事情或重大變故,人們第一時間並不會選擇當面傾訴,而是選擇通過電話告知,在很大程度上電話可以抵擋或減輕負面情緒產生的傷害。
  • 日本年輕人不願意接電話,保健所很難追蹤疫情,網友怒懟:不明號碼誰...
    當手機有不知名的號碼打電話來,你會選擇接還是不接呢?日本最近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很大一部分都找不到感染途徑,各地的醫院、保健所為了追蹤病患的接觸史疲於奔命,卻因為年輕人都不接電話導致跟蹤受阻!
  • 社交恐懼症‖說的是你嗎?
    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侃侃而談,而你總在埋頭苦吃; 一看到電話和微信來了,第一反應就是煩躁和焦慮; 走在路上生怕遇見認識的人,遇到了也想假裝沒看見,不想打招呼; 害怕麻煩別人,遇到需要別人幫助的事情總是開不了口; 跟一群不熟悉的人待在一起比打一架更累
  • 你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症的5個細節
    這究竟是羞怯還是社交恐懼?首先,要知道社交恐懼症和內向羞怯是不同的許多人認為社交恐懼症不過是膽小和羞怯不習慣參加多人聚會,而更願意待在家中,事實上,社交恐懼症患者不敢與他人交談,也不喜歡參加多人聚會,但這種情況不是因為他們膽小害羞,而是他們真的害怕和焦慮社交,試想一下,你是否會因為僅僅是從隔壁同學借了一個橡皮擦而全身緊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不斷模擬如何表現自己的小劇場,甚至連手都在發抖
  • 答疑:如何克服電話銷售和陌拜中的恐懼害怕心理?
    (本文3000字,閱讀時間略長)問:我看到您的文章寫的很棒,裡面舉的例子更是接地氣,我做銷售兩年,看了不少書,聽了不少音頻,自己覺得也掌握一些和客戶交談的關注點和提問方式,但還是在打陌生電話或者陌生拜訪這塊欠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克服那種緊張和恐懼心理。
  • 瑪莉的電話
    那是她還是小女孩的時候,祖母送給她的 。 她把洋娃娃取名叫瑪莉,非常的珍惜 但是當她已長大到不再需要洋娃娃的年紀,瑪莉就這麼被她遺忘著。 看著這個身上積滿了灰塵的洋娃娃, 她雖然有點捨不得,還是把瑪莉跟其他垃圾一起丟掉了 。 隔天的夜晚 ,她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書的時候 電話響了起來 。 鈴鈴鈴~ 「喂?」 「喂喂?
  • 一邊渴望擁抱一邊害怕靠近,害怕戀愛算病嗎:或許你有戀愛恐懼症
    所以面對這個苦惱的問題,投稿人向廣大網友求助,害怕戀愛算不算病?這篇帖子在網上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不少網友表示能夠感同身受。「我就是這樣,吵著要找對象,但如果男生真的來了就開始退縮恐懼,瞬間就不想談戀愛了。」「很想很想談戀愛,但只能做到前期曖昧,一旦捅破這層紙便轉身就逃跑。」「渴望被愛,但又怕敞開心扉會受到傷害。」
  • 內向的你別害怕,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NMN幫助你
    見人紅臉是一種常見的恐懼症。害怕看到別人臉紅被別人看見,或者讓別人發現自己臉紅而緊張的人,叫做紅臉恐懼症。她不敢看別人的眼睛,說話時也不敢和別人眼睛對視。 2、 強迫療法:醫生讓你站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或者讓你站在自己很懼怕的異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對你進行強迫治療。 3、 情景治療:讓你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裡,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症的場景,不斷練習重複發生症狀的情節,精神分析師會不斷地鼓勵你面對這種場面,讓你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 請問,你有異性恐懼症嗎?
    我懂她在害怕什麼。雖然我沒有她那麼極端,但如果要我進這家店,我也一定一定會坐在離他們最遠的地方。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交流,我也會覺得害怕。 ● ● ● ● ●所謂異性恐懼症沒錯,以上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對異性有種恐懼感,我們統稱為異性恐懼症。
  • 錯過的電話
    「我要給上官淑芳打個電話,邀請她五一來玩,我要向她表白。」寧書遠自言自語的說。不顧早操後的疲憊,寧書遠一口氣爬上五樓,翻箱倒櫃找出電話卡,又一溜煙跑下來,三步並兩步的跑到電話亭旁。話亭裡,寧書遠握著話筒,手捂在鍵盤上,內心的爭鬥依舊膠著。「擔心什麼呢?其實,就是邀請她來玩,就是不同意,不還是好朋友嗎?」寧書遠自我的安慰到。「小兄弟,你還打電話嗎?都十分鐘了,你怎麼光拿著話筒不按號碼呢?」
  • 他在電話亭接了通神秘電話,只要掛斷就會死!
    失望地掛上電話後,史都華很快又聽到電話亭的鈴聲大作,條件反射地接起電話後,他聽到了一個冷漠的男聲,那是即將改變他命運的聲音:「我能看到你的一舉一動,本想給你送個披薩,讓你好好面對這一切。史都華,我知道你的秘密,你必須聽命於我!」聽完男人的威脅,史都華並不以為意,但隨著那男人越說越多,史都華慌了。
  •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症的理想世界#若要沒事,我便不見人——《一人分飾兩角》社交焦慮(又稱作「社交恐懼」)就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看見過網上的一條「段子」:一個社交恐懼症的人在網上加入了一個社交恐懼症互幫互助的群,結果從進去到解散這群的人就沒說過一句話。在你眼裡特別小的一件事,可能他們需要花費全身力氣還要一直心理暗示:沒事,我可以,我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