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OST崛起、版權大戰升級,2020年在線音樂平臺的「中局」之戰

2020-12-14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 赤木瓶子,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如果說 2016 年是在線音樂行業合縱連橫的重要節點,那麼 2020 年對其而言則再度充滿了變數。

一方面是版權焦慮的重現。按照籤約時間及年限來梳理,騰訊音樂娛樂和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協議將有部分於今年到期,阿里音樂與BMG在 2016 年籤下的續約合同也已經到期,媒體報導中也頻頻傳出「阿里將於近期收購某音樂版權巨頭」的風聲。不到四年時間,曾經拿下重要版權資源的平臺方似乎即將面臨新一輪的「爭權車輪戰」。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阿里、騰訊、網易等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用集團化的方式進軍整個音樂產業,改變了網際網路音樂市場的格局,也催化了在線音樂領域的迭代。從版權角鬥場到後版權時代的產品爭奪戰,在這場為期三年的市場驗收成績單上,出局玩家不在少數:多米音樂、阿里星球的「力竭」,音悅Tai紛紛倒下......留下來的平臺們則施展著千技百謀。

從產品優化、內容造血再到短視頻直播元素的「入侵」,短短幾年時間,在線音樂平臺迅速褪去舊工業時代的分類包裝,制定了新的規則體系,並開啟了市場化運作的時代。

獨家、數專、OST,

版權是不變命題

2016 年,李宇春《野蠻生長》數字專輯熱賣 3000 萬銷售額被稱作彼時的「奇蹟」。而在 2019 年,蔡徐坤《Young》數字專輯的銷售額超過 6000 萬,華晨宇數字單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銷量超過 2080 萬,銷售額迄今為止超過 6240 萬。網際網路音樂時代,版權是首當其衝的硬實力,獨家數字專輯則是版權生態中被逐步培育起的一部分。

2015 年以來,在國家版權局的強力整治下,儘管伴隨著哄抬版權授權費用、搶奪獨家版權、侵權使用等現象的顯露,但一度充滿亂象的數位音樂領域也逐步開始擁有自己的秩序。

目前幾大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狀況是,TME的版權內容覆蓋了90%以上的電影和電視OST音樂版權以及幾大綜藝節目的音樂版權。作為國內首家獨立上市的網際網路音樂公司,在TME在 3 月披露的財報數據中,我們能感受到以版權為依託為平臺帶來的營收能力。

2019 年第四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72. 9 億元,同比增長35.1%。其中在線音樂服務營收21.4,同比增長40.7%,佔總營收的29.3%。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而該項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用戶訂閱量的增長以及數位音樂專輯的銷售帶來的收入增長。

而在 2020 年的第一個季度裡,幾大平臺陸續瞄準版權領域並「開火」。網易雲音樂於近日與日本傑尼斯事務所達成合作,嵐(ARASHI)在中國首次開放數位音樂版權。太合音樂與阿里籤下了合作協議,雙方達成版權合作,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天貓精靈以及短音樂創新產品鯨鳴、唱鴨都將獲得太合音樂旗下藝人歌曲授權。

頭部版權內容固然是在線音樂平臺的護城河,而隨著近幾年來,一些新生力量正在成為重要的內容來源並不斷彰顯著其內容及市場價值,影視OST版權首當其衝。

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國內外影視綜音樂作品的跨界聯動成為近年來的重要領地。據由你音樂榜樣於近日推出的《 2019 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 2019 年《陳情令》的突出表現帶動電視劇OST類專輯銷售額整體上漲304%。而迄今為止,《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的銷售額突破 4014 萬元。

迅速崛起的影視配樂及原聲帶市場,不僅讓音樂平臺參與到影視宣發的重要環節中,也讓傳統唱片公司與在線音樂平臺的合作方式拓展至更多場景。而在線音樂平臺也能夠通過網羅整合影視音樂原聲及相關延伸作品,滿足用戶淺層及深度的OST需求。 

在今年年初各大平臺對版權的發力中,海外影視OST版權也成為平臺爭奪的「香餑餑」。 3 月,網易雲音樂與日本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姬》等在內的旗下動畫音樂全面授權。

在影視OST之外,音樂綜藝版權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另一爭奪點。根據《 2019 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 2018 年到 2019 年,音樂垂類綜藝增多,全年產出的歌曲量上漲21%。強大的原創音樂內容生產力及流量讓其版權被迅速「瓜分」。QQ音樂幾乎網羅了頭部音樂綜藝的版權,網易雲音樂也拿下了今年頭部上星音樂類綜藝節目的音樂版權,如《歌手》、《聲臨其境3》、《嗨唱轉起來》、《我們的樂隊》。

原創扶持,

在線音樂平臺構建內容「新秩序」

除了固有版權資源外,各類原創計劃的推出不僅是對華語樂壇原創力量的幫扶,也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自救指南」。

從早期的蝦米尋光計劃、網易雲音樂石頭計劃到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有別於傳統商業唱片廠牌,獨立音樂更加依附於線音樂平臺,也為在線音樂平臺創造了平臺優勢。平臺們對於音樂人的扶持投入也從百萬千萬到億級,全方位多維度的服務原創音樂人。為其提供從線上的專屬主頁、原創榜單、歌曲推薦,到線下的Live巡演,專輯製作等多維度推廣扶持計劃等。

從市場反饋來看,在各大平臺均有發力的原創音樂人計劃中,網易雲音樂自帶的獨立音樂屬性佔據一定優勢。網易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的原創音樂人總數超過 10 萬,音樂人上傳原創作品總數超 150 萬首。其中《我曾》《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晚安》等多首原創作品年播放量超 10 億次,音樂人隔壁老樊作品年播放量超 96 億。

而騰訊音樂的「S製造」、「原力計劃」等扶持計劃也帶來了原創力的顯著提升。財報數據顯示, 2019 年,參與「騰訊音樂人計劃」的音樂人數量和原創作品數量均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原創音樂人的扶持計劃都將成為必不可少的孵化方向。基於具備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原創類綜藝如《樂隊的夏天》、《我是唱作人》及音樂節、livehouse產業的澎湃生命力,在線音樂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以音樂廠牌的身份為華語原創音樂市場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從短視頻到直播,

音樂行業「在線營業」

據Quest Mobile數據,視頻APP的日均活躍用戶規模出現了顯著上升,B站、抖音、快手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了 100 分鐘。用戶對於長、短視頻及直播領域的高度需求,也給了在線音樂平臺「導航方向」。

在線音樂平臺在移動K歌與短視頻、泛娛樂直播領地均有涉獵。早在 2017 年,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陸續上線了短視頻功能。網易雲音樂則在 2018 年就上線了自己的直播板塊——LOOK直播,基於網易雲音樂的音樂生態與社區基因而誕生的直播平臺,被視為國內「音樂+直播」的典型範例, 2019 年,LOOK直播上線了音頻直播功能。

TME也在財報中提到,將在 2020 年上半年於QQ音樂推出直播服務。除此之外,騰訊音樂也看重了長音頻領域。而 2020 年開年的不可抗力則催化了在線音樂平臺的直播生態。

如果說疫情的來襲讓實體產業失去了「指南針」,那麼對於在線音樂行業來說除了打開了向內創作的大門,也助推了許多音樂人的首次在線營業。

B站首當其衝,各類雲音樂節源源不斷。在線音樂平臺及短視頻直播平臺則「小步快跑」緊隨其後。短時間內,大量經紀公司、廠牌、音樂人均在短視頻直播平臺開啟了線上直播,雲直播不僅成為演出市場停滯後音樂人們的「標配」,也讓在線音樂平臺藉此機會試水了一波以線上直播為主要形式的「雲音樂節」。

根據網易雲音樂提供的數據,網易雲音樂「雲村臥室音樂節」上線首月,累計觀看人數超 1600 萬,觀看時長為 21987616 分鐘,累計彈幕互動 685 萬條。網易雲音樂也是唯一一家實現音樂人持續直播演出的平臺,首月設置 12 個主題雲舞臺,累計 85 組音樂人參與。

騰訊音樂旗下音樂人扶持平臺騰訊音樂人也已將「雲live」的概念運用到三大流媒體平臺上,集結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三大平臺,於 2 月 19 日、 20 日、 21 日連續三日獻上了三場直播音樂會,並與酷狗音樂打造了以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原力計劃音樂人為核心陣容的「春天直播季」。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 2025 年中國數位音樂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在用戶付費、廣告收入、版權運營、電信音樂增值以及泛娛樂數位音樂產業收入構成中,用戶付費率由4%增至6%,同比增長25%,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音頻流媒體使用率高達89%,在以數字專輯售賣和付費訂閱模式為主的消費環境中,流媒體的貢獻率高達93.5%。數位音樂平臺、移動K歌、短視頻、泛娛樂直播成為數位音樂娛樂體驗的主戰場,版權運營、音樂社交、泛娛樂、UGC多渠道營利模式各放異彩。

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是鞏固自有內容資源、還是運營社區內容,泛娛樂領域必然是在線音樂平臺的重要行進方向。而在線音樂的「在線營業」或許將在特殊時期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相關焦點

  • 騰訊入股環球、網易牽手滾石,2020年音樂版權大戰開始了?
    這番話或許可以視作網易雲打響2020年音樂市場版權戰的號角。2020年開年,網易雲即攬入《歌手·當打之年》、《朋友請聽好》、《嗨唱轉起來》、《聲臨其境》第三季等多個頭部音樂綜藝音頻版權。前一段時間還順利拿下《我們的樂隊》獨家版權。
  • 蝦米關停 在線音樂平臺競爭終局?
    但在爭奪版權與流量的大戰中,蝦米音樂連連錯失良機,最終走向被資本拋棄的結局。 背靠大樹終被阿里放棄 「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早在去年11月,備註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相徵在微博上爆料了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
  • 回望數位音樂20年 除了版權巨頭們的未來在哪裡?
    此事在微博發酵後有用戶調侃道,以後是不是要在廣告中間插播音樂了?在此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中顯示,騰訊音樂的淨收益出現了明顯下降。以版權為壁壘的數位音樂平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回望數位音樂20年,除了版權巨頭們的未來在哪裡?
    以版權為壁壘的數位音樂平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網易雲音樂接連拿下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版權(WCM)、少城時代等四家重磅版權;同時獨家攬下《歌手·當打之年》《朋友請聽好》等熱門綜藝的音樂版權,展現出強勢反擊的態勢。
  • 對話環球音樂|新廠牌「魔音謬斯」如何切入影視音樂市場?
    在《星際穿越》的劇本還只有兩頁紙的時候,諾蘭導演已經邀請配樂大師漢斯季默開始創作,一些影迷會為了專門聽配樂而N刷電影;《鐵達尼號》的原創音樂作品到今天還在持續拿到版權收益;而以2.47億的票房在中國收官的音樂電影《愛樂之城》在第89屆奧斯卡上斬獲6項大獎,並罕見的在國內線下落地了電影IP音樂劇。
  • 張碧晨籤約少城時代 攜手「燃音樂」合力產生更多優質的影視音樂
    擁有鑽石質感嗓音的張碧晨自2015年獲得《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年度總冠軍出道後便一直專注於音樂創作,為華語樂壇輸送了百餘首優質的音樂作品。眾所周知,張碧晨被稱為新一代ost女王,她曾為《花千骨》、《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哪吒之魔童降世》、《阿拉丁》等眾多熱門影視劇獻聲,佳作頻出,接連推出了《年輪》、《望》、《涼涼》、《今後我與自己流浪》等膾炙人口的影視歌曲,極具辨識度的嗓音為人們描繪了眾多深情飽滿的影視音樂畫卷。
  • 蝦米音樂2月5日正式關停 版權大戰犧牲品?
    近況 發布告別信2月5日停止早在2020年11月底,就傳出蝦米音樂關停的消息,當時網友紛紛留言跪求不關停。如今真的要關停,不少人表示驚訝和惋惜,認為音樂平臺當中,蝦米音樂做到最為專業,關停十分可惜,希望只是謠言,但想不到真有這一天。
  • 「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版權的缺失註定了蝦米不能成為一款主流聽歌軟體,而且「蝦米」的種種策略總是背道而馳,加上當時用戶在線付費習慣並未養成,蝦米的營收根本不足以支付高昂的版權費,在版權大戰的掀起之時,蝦米音樂為求生委身於資本巨頭阿里,但是卻沒能迎來下一個春天。 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之後,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 松巴版權音樂|日本ACG音樂「出海」記
    據網易雲音樂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音樂播放量和以日音為主的ACG音樂的總播放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ACG歌曲播放量同比增長高達280%。更多日本音樂人和音樂版權公司開始重視與中國的合作,從版權運營到現場音樂,各種交流日益頻繁。日本音樂人們都開始重視與中國流媒體平臺的合作以及社交媒體的運營。
  • 從千千靜聽到網易雲,在線音樂20年沉浮錄
    此後,騰訊系、網易系、阿里系儼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場上其他玩家已無可以與之抗衡的機會。從跑馬圈地到互授共享的版權之爭在線音樂的巨頭之戰,在走向正版化的過程中變成了對音樂版權的擁有率之爭。2020年開始,平臺開始朝著新的、更加垂直細分的分眾版權進行爭奪。在音樂綜藝上,網易雲拿下《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等頭部音綜版權,QQ音樂則一手包攬了《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等備受Z世代喜愛的潮流音綜。
  • 滾石之後是華納版權 網易雲音樂成2020版權市場最大贏家
    全天候科技2020,網易雲音樂的「當打之年」。左手搶版權,右手社區化,底氣更足的網易雲音樂能就此改寫中國音樂平臺新版圖嗎?1持續發力版權內容2020年以來,網易雲音樂似乎就一直在發起猛烈攻勢,版權層面尤其如此。據不完全統計,單在2020年一季度,除了《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嗨唱轉起來》《聲臨其境》等頭部音綜獨家版權,網易雲音樂還拿下了蘇打綠復出新單曲《Tomorrow will be fine.》
  • 加速付費模式、起步新業態,在線音樂平臺新的發展之路
    對於在線音樂平臺來說,想要增加用戶數量、留住用戶,平臺就要購入大量的音樂版權。早在2014年,騰訊已經在在線音樂業內掀起了長達三年的音樂版權大戰。2015年,國家版權總局頒布最強版權令,要求7月底前各大音樂平臺必須下架沒有版權的音樂,極大地促進了線上音樂「正版化」的完成。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版權之爭燒錢不敵QQ音樂,後又淪為阿里棄子
    蝦米音樂的創始人王皓(南瓜)是一個文藝青年,上學時組過樂隊,擔綱吉他手;畢業後開過琴行,也創辦過杭州當地的音樂論壇,還是杭州地下音樂活動組織人。因為他最喜歡的樂隊是Smashing Pumpkins,因此南瓜的代號沿用至今。 蝦米誕生之初擺在王皓眼前的問題就是,版權問題怎樣解決以及在線音樂平臺怎麼賺錢?
  • 版權之爭落幕:一首涼涼送給QQ音樂 | 獵雲網
    文章轉載自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作者劉全,原文如下:這一紙通知,宣告音樂版權之爭將要落幕了。2月9日,國家版權局宣布,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這意味著音樂版權割據的亂象終於要結束了。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榮獲「2020年度中國版權最佳版權實踐獎」
    12月10日,中國版權協會在珠海召開「2020年中國版權年會」,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廣東省宣傳部副部長杜新山蒞臨出席,同時在大會舉辦的「2020年度中國版權最佳版權實踐獎」頒獎儀式中,憑藉中國領先的原創音樂線上平臺「騰訊音樂人」對原創音樂人權益和版權保護做出的突出貢獻,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獲頒這一榮譽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2001年,百度還非常貼心地推出MP3搜索功能,通過從上億的網站中爬取MP3連結建立MP3歌曲庫。傳統音樂內容商卻在鋪天蓋地的盜版下載中,迎來了至暗時刻。網際網路沒有發行窗口期,版權方無法跟平臺討價還價,告也白告,就只能眼巴巴看著網際網路平臺坐收數位音樂需求爆發的紅利,迅速成長壯大。PC時代,門戶網站紅極一時,音樂服務自然是巨頭們不肯錯過的蛋糕。
  • 網易雲音樂打破獨家版權模式,音樂社區的故事剛剛開始
    短視頻和直播之外,還能在線上拉動用戶高頻次的內容消費就是音樂了。在消費時長方面,音樂也絲毫不亞於前面兩位。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線下音樂節開始復甦,《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等綜藝的熱播,也同步點燃了這個秋天關於音樂的話題。
  • 在線音樂版權大戰2.0開啟
    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華語音樂「黃金時代」。就在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合作的今天,騰訊音樂所持的周杰倫音樂版權即將到期(2020年3月31日)。今天依然可以正常收聽,但目前還未放出是否續約成功的消息。
  • 網易即將官宣牽手環球音樂,在線音樂激戰再起?
    2015年,國家版權局下發最嚴版權令,要求無版權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國內在線音樂企業BAT、網易開始了一波波的激烈版權爭奪——特別是針對法國傳媒集團維旺迪旗下的環球音樂,更是一場決定此後流媒體音樂市場格局的版權大戰。「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直到2017年,環球音樂仍是世界『三大』中唯一一家沒有被獨家購買的唱片公司,因此BAT和網易對此都志在必得。」一位獨立音樂人回憶說。
  • 蝦米關停背後:版權缺失競爭力差 短視頻「吸」走音樂應用時長
    誕生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是國內最早探索在線音樂模式的平臺之一,2013年被阿里收購時一度風光無限。但在爭奪版權與流量的大戰中,蝦米音樂連連錯失良機,最終走向被資本拋棄的結局。背靠大樹終被阿里放棄「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早在去年11月,備註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相徵在微博上爆料了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