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產是懷孕後最惴惴不安的期待,「卸貨」是日夜盼望的「終點」,多少憧憬,多少彷徨的心情,都被盤進了待產包裡頭。仿佛準備好了這一切,「爸媽」的人設也就慢慢「熟成」——妥了,就能心安理得等待肚子發出的「Restart」的信號。
有姑娘說等她懷孕可得一切從簡,超市、電商平臺上不正有現成的待產包嗎?可只有生過娃的爸媽才懂:自己一點一滴鑽研、收藏、然後比價、採購「攛」出來的「散裝待產包」更有「靈魂」。
每位爸媽心裡都懷揣一份壓箱底的待產包清單,雖無高下之分,卻有「好」和「更好」的區別,你說氣人不氣人?那就還是請六團隊裡最有發言權的六層妖塔來評評理吧,拋開婦產科醫生的職業身份,妖塔還是位新晉「寶爸」,心得總有不少。
這一次,妖塔洋洋灑灑三千字,奉上他的「祖傳待產包」,給待產媽媽們參考、收藏,更需家屬們一起反覆盤摸,直到讓這篇文章包漿……哦不,是直到孕產大業的階段性勝利。
證件和病歷
生孩子並不簡單,要準備的資料證件很多,才能讓孩子「合法」。
請各位在辦理住院手續的時候準備好以下物品:夫妻雙方的身份證、醫保卡、準生證、病歷檔案、母子健康手冊、住院證等。
銀行卡和現金
雖然手機支付已很普遍,但並不能保證每一家醫院都能順暢使用,所以帶上張銀行卡或準備些現金也頗有必要。一般來說,在公立醫院生孩子的花費在8000~20000元。
文件袋
這裡頭病歷檔案是個大頭,從初次產檢到孕晚期的B超和胎心監測,你的各項檢查報告都應該整齊收好,便於醫生隨時查閱。所以,一個尺寸和容量合適的文件袋很有用。
六團隊裡生過寶寶的小夥伴就推薦使用下圖裡的公文袋,雖然顏值平平,但勝在容量夠大、防水材質,還很貼心配有拉鏈,簡直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典範。
產婦日用品
住院就跟旅遊住酒店一樣,雖然病房裡的風景不怡人,但生活用品也不提供呀。牙刷、牙膏、毛巾、摺疊臉盆、一次性餐具杯具、衛生用品、換洗衣物、內衣褲、符合季節的拖鞋等,當然具體要準備多少還取決於醫院(的收費)。
很多姑娘是懷孕後才知道——怎麼市面上林林總總的商品裡還有一支叫「孕婦用品」或是「月子用品」?從牙刷、洗髮水到衛生紙一應俱全。根據妖塔的經驗,這裡頭可能有些產品質地更柔軟,但大部分除了價格高昂並無特別。
口腔護理用品
坐月子期間牙該刷還得刷,妖塔查房時候見過海綿和紗布材質的「月子牙刷」,其實它們難以達到清潔效果,反而會加劇牙齦炎症。所以,帶上你平時用的牙刷、牙膏就好。我太太一直用電動牙刷、牙線和漱口水,這些好物坐月子時候也別放棄。
衛生巾
產後陰道分泌物稱為惡露,最初三四天是鮮紅色,量也較大,後期逐漸減少、減淡,約持續一個月。同樣的,「產婦衛生巾」並無必要,有些還是又寬又厚的直條狀,側漏+後漏一個不少。其實,打懷孕後束之高閣的普通衛生巾就能派上用場。產婦躺著的時間比較多,加長夜用衛生巾可以多準備點。像是「安心褲」這類褲型衛生巾也不錯,避免了清潔內褲的麻煩,也不需額外準備一次性內褲了。不過「安心褲」對腰圍和臀圍有一定限制,如果孕期體重增長較多,也可以備著點成人紙尿褲。
產褥墊/隔尿墊
如果產婦覺得衛生巾太悶熱,可以選擇把一次性隔尿墊鋪在身下,也能讓側切傷口更透氣。隔尿墊還可以在給寶寶換紙尿褲時候使用,防止寶寶「突然襲擊」,總之用處多多。
哺乳內衣
生產住院時或許還用不到胸部可以打開的哺乳內衣或睡衣,但哺乳是一場長期又艱難的戰役,總能派上用場。
吸管或吸管杯
孕媽媽不得不平躺的時候,吸管可是連接物質世界的紐帶。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巧克力、運動飲料和迅速補充體力的食物,以便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吸奶器
分娩後,乳腺組織產生乳汁,大量的血液、淋巴液也會聚集於乳房,令其變得酸脹。無論是產後漲奶還是回歸職場後「背奶」,吸奶器都是媽媽們的好幫手。
我太太懷孕時準備的是手動吸奶器,用了幾次覺得太累,後來趁著「雙十一」果斷入手了美德樂的雙邊電動吸奶器,比手動款輕鬆不少,而且效率double,還能避免一邊吸奶,另一邊溢乳的尷尬。電動吸奶器價格不算便宜,可以把握電商促銷提前下
▲市面上常見吸奶器價格比較
防溢乳墊
這種類似於衛生護墊的東西用量因人而異,可以先準備一小包。
乳頭保護霜
哺乳期媽媽因為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吮吸等導致乳頭表面發生了小裂口、出血等情況叫作乳頭皸裂,那種疼痛,用「撕心裂肺」形容一點都不為過。除了調整哺乳姿勢、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吮吸,使用含有羊毛脂乳頭保護霜可以促進癒合。一支約15g的產品基本可以陪伴你度過整個哺乳期。
電子產品
「卸貨」的徵兆往往來得突然,但也別忘記帶上手機和充電器,或是其他可以打發時間的電子產品,要不然……你可能會錯失第一時間發朋友圈曬娃的機會。
嬰兒用品
待產包裡除了有孕媽媽的用品,寶寶雜七雜八的東西也不少,而且有些還是高消耗品,最好提前籌備,把握促銷採購一番,而有些用處卻不大,妖塔也給大家分析分析。
紙尿褲
紙尿褲不會造成O型腿,不會影響生殖發育,也不會紅屁股……瞅瞅,這怎麼又變成闢謠了?
新生兒腿部蜷縮的樣子看上去像 O 型腿,但這是正常的,跟紙尿褲無關。等寶寶能站、能走了,下肢骨骼的承重狀態改變,腿部形態會逐漸改善。
紙尿褲越透氣,對嬰兒越友好,畢竟要24小時都穿著。另外就是購買時要選擇大品牌,安全性更有保障。
我太太懷孕時準備了2包NB號幫寶適一級幫,很輕薄,而且透氣性也不錯,小妖塔用著從沒紅屁股。另外,性價比不錯,就一直用了下來。
母乳寶寶稀便為主,紙尿褲的吸收性也挺重要,幫寶適一級幫一定程度上能把稀便吸收,所以小妖塔倒沒出過現漏尿、漏屎的突發狀況,確實省心不少。還提醒新手爸媽,寶寶每兩次小便或每次大便後應該及時更換紙尿褲,儘可能減少嬰兒皮膚受刺激的時間。
紙尿褲不僅待產包裡需要,還得不斷囤貨,所以關於紙尿褲的尺寸選擇妖塔得嘮叨幾句:一般新生兒可以穿NB號,我的經驗是出月子差不多就要換上S號了,用不了多久就需要M號。
總之,NB號、S號別買太多,M號以上可以趁著活動多囤點。我們把不同尺寸的紙尿褲(拉拉褲)進行了對比,給你囤貨時做個參考。
寶寶衣服
新生兒的頸部綿軟無力,套頭衣服就不太適合了,最好選擇開身的「和尚服」。純棉、紗布材質柔軟、透氣,適合寶寶嬌嫩的皮膚。有些醫院會提供衣服,這點最好提前問清楚,避免重複準備。寶寶長得快,很可能造成浪費。
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GB 18401-2010》我國紡織品的安全級別為A類、B類、C類三類,其中A類為嬰幼兒服裝,甲醛含量不得大於20毫克每公斤,購買時可以好好看下吊牌標識。
溼巾和棉柔巾
跟紙尿褲一樣,這類產品就放心囤吧,從拉、尿、吐到後期把輔食吃得滿臉都是,不愁用不完……一般來說,一個月就可以用掉一包80片的嬰兒溼巾,基本上啥牌子有活動就買啥。
奶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6個月內的寶寶無需單獨餵水,所以奶瓶、奶嘴不建議囤貨。當然如果是需要餵養奶粉,一款輕便的奶瓶就特別重要。此外,你可能還需要溫奶器、奶瓶刷。
奶粉
母乳優於任何奶粉,絕大部分媽媽可以做到母乳餵養。作為母乳餵養堅定的支持者,妖塔並不建議大家在前期囤積奶粉。
不過有些媽媽產後會遇到奶水不足的情況,可以提前準備點1段嬰兒配方奶粉(適用於0~6個月齡),最好是300g~400g的小罐產品。另外,奶粉開封後需要在1個月內喝完,而一歲以上的寶寶也可以直接喝鮮牛奶。
紗布毛巾或浴巾
毛巾、浴巾、口水巾,寶寶的清潔用品需要單獨準備,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選,可以試試純棉紗布材質。
嬰兒洗護品
一瓶50mL的嬰兒沐浴露或洗髮水簡直可以用一年。
嬰兒的皮膚需要特別注意保溼滋潤,保溼有助於恢復皮膚屏障功能,減少溼疹的發生,潤膚霜(露)一天至少使用2次。諸多牌子用下來,妙思樂的潤膚膏特別適合北方乾燥的天氣,春夏季也能預防溼疹。而任何爽身粉產品並無必要,更不要迷信暗藏激素的「溼疹膏」。
保健品或藥品
無論母乳還是奶粉餵養,寶寶從出生開始都需要補充維生素D,特別是2 歲以內的嬰幼兒需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
月子裡的寶寶可能一天會拉3~5次,也可能遇到「攢肚」幾天不拉,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急於添加益生菌。益生菌絕非萬能,但是在使用抗生素和急性腹瀉後可給予益生菌配合治療,幫助腸道菌群儘快恢復平衡。
兒童藥品不建議提前準備,新手爸媽缺乏經驗,寶寶身體有狀況應遵醫囑治療。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無論孕期還是產後,最最最重要的,其實是一個疼你、愛你的好老公。
老公的未雨綢繆和條理有序會幫助產婦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老公的理解和陪伴也會讓產婦度過一整個舒心而有愛的生娃時光。
不管未婚還是已婚,姑娘們都可以把這篇文章好好收藏或者轉發給老公/男朋友。我們也強烈建議大家認真熟讀並背誦,這樣就不會等事到臨頭才開始驚慌失措,悔不當初啦!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
晚安,我愛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