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12月8日,中工國際召開新項目開發新聞發布會。會議上,公司發布了近期新籤約的項目業績,同時公司的亞太事業部、拉美事業部、中亞東歐事業部、中國中元、北起院等各大海內外事業部和項目團隊分享了項目籤約背後的情況。
資料顯示,中工國際系國務院國資委旗下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公司積極踐行「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貿區建設等國家重點經濟帶區域建設,聚焦工程承包、設計諮詢、高端裝備研發與製造等核心領域業務。自2019年合併重組中國中元以來,公司形成了國內和國外兩大業務板塊均衡發展的格局,業務矩陣逐步完善。2019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51.00億,佔比47.86%;國內業務收入55.56億,佔比52.14%。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動能放緩等多重影響,各大工程公司整體業績承壓。面對特殊時期的困境,公司在國內業務上,積極履行國企的社會職責,面對疫情防控的形勢,充分發揮自身在醫療建築設計諮詢領域的領先實力。今年3月,全資子公司中國中元成功承接了雲南省滇東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設計合同,合同金額6341.48萬元;海外業務方面,公司同樣逆勢破局,今年9月新籤烏克蘭生物質發電廠建設項目商務合同,合同金額為6510萬歐元,約合5.20億元人民幣,約為去年總營收的 4.88%。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國內工程業務主要在手項目133個,在手合同餘額79.16億元人民幣;輕資產類諮詢設計業務在手項目3531個,在手合同餘額56.60億元人民幣。同時國際工程業務主要在執行項目38個,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境外重點項目處於停工狀態,目前在手合同餘額約為85.96億美元
長期來看,公司國內外在手項目訂單數量和總額充沛,若境外新冠疫情影響結束,海外項目復工後還有望繼續貢獻利潤。今後隨著各大新籤項目持續釋放業績,公司後續增長動能不減。
公司表示,要在「十四五」期間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今後力爭成為 「集科工貿一體化、投建營全價值鏈發展的新型國際化工程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