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我是安靜」關注,每晚九點,與你相伴】
婚姻若是遇到錯的人,抱著「離婚不光彩」的想法拖著,才是對彼此最大的不負責任。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離婚,不應該成為一個人的社會標籤,相反,經歷離婚依然活得漂亮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優秀的人。
你好,我是安靜!我的個人微信號是:jingting566,等你來給我講你的故事。▼
聽她的聲音| 會上癮
來源:十點讀書會(ID:sdclass)
上周,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正式收官,很多人被這個節目圈粉。
四組家庭中,賈靜雯一家令我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因為咘咘和波妞實在太可愛了,另一方面是因為賈靜雯的家庭是個重組家庭。
很多人都知道賈靜雯曾經離過婚,還記得她當年離婚時,深陷爭奪女兒撫養權的風波中,整個人都失去了光彩。
再看現在的賈靜雯,和丈夫甜蜜互動,每天被丈夫寵愛得像是一個「大小孩」。
現在離婚的人越來越多,但社會上,依然有很多人覺得「離婚」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其實離婚,不過是人生的一次經歷。
兩個人在一起能不能幸福,要看合適不合適、相愛不相愛,而不是離沒離過婚。
01
賈靜雯和修杰楷
誰說離了婚,人生就完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幸福,可是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分歧無法調和,不是每一對夫妻都能白頭偕老。
當兩個人鬧到不得不離婚的時候,只有放下過去的糾纏,才可能遇到對的人,擁有幸福的生活。
還記得當年賈靜雯離婚時,費了很大精力,推了很多工作,也賠了很多錢,她飛去美國,打了很久的官司,說什麼都要爭取大女兒的撫養權。
那時候,出現在公眾場合的賈靜雯,要麼一臉倦容,要麼泣不成聲。
離婚後,她慢慢走出陰影,遇到了丈夫修杰楷,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雖然現在每天都要照顧這兩個不懂事的孩子,很辛苦,可是身邊有了修杰楷的疼愛與照顧,這些辛苦都變成了幸福。
兩個孩子還小,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大人把控,錄節目時,媽媽一個人要帶兩個孩子太累了。
修杰楷很體諒賈靜雯,所以常常留在家裡幫忙,甚至因為他在家裡待太久,網友還會質疑他為什麼不去工作?
在節目裡,賈靜雯做爆米花的時候,不小心燙到手,修杰楷會讓她放下不要弄了,並著急的說:「等一下!不要碰、不要碰!你的手有沒有怎樣?」
修杰楷不僅愛老婆,是一個細心照顧家庭的丈夫,還是一個關心孩子的「後爸」。
賈靜雯的大女兒也很喜歡他,常常在社交網絡上發一些和修杰楷的合照。
有時候,大女兒和賈靜雯視頻,還會主動要求和修杰楷說話:「修叔叔呢?我要和修叔叔說話。」
修杰楷作為丈夫照顧妻女,用愛與耐心,呵護著自己的孩子,保護著自己的愛人,照顧著整個家庭。
誰說一個人離了婚,人生就完了?
賈靜雯經歷了離婚風波,走出了離婚陰影,當她遇到了溫柔體貼的修杰楷,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一個女人經歷過傷痛的婚姻後,再遇到全心全意、溫柔以待的男人,又怎麼能不付出所有呢?現在家庭的幸福美好,就讓往事隨風。
離婚不代表人生就會變糟糕,反而告別錯的,才會遇到對的人。離過婚的人,也要繼續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02
章子怡和汪峰
經歷多次離婚,更懂珍惜
許多人覺得,女人離過婚就「不金貴了」,在擇偶時,離過婚的人會被挑剔的「弱勢群體」,其實男人也一樣。
如果一個人如果多次離婚,大家會覺得這個人不負責任,或是有什麼性格問題,敬而遠之。
可是,婚姻不能簡單地用離過幾次婚來考量,如果兩個人的生活無法繼續,勉強在一起才是真的不負責任。
歌手汪峰就是經歷過多次離婚的人,他有過三任前妻,其中一人還曾怒言「詛咒」他孤獨一生。
汪峰和章子怡剛開始在一起,很多網友都覺得兩個人在一起不會太長久。
但現實是,兩個人的婚姻幸福甜蜜,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醒醒。
汪峰參加《歌手》時,章子怡經常和汪峰視頻,也曾帶著醒醒去現場探班。
微博上,章子怡也曾和兩個女兒一起,又唱又跳地給汪峰加油,其中大女兒是汪峰和前妻的女兒。
章子怡參加《演員的誕生》時,汪峰也曾後臺探班,給章子怡加油鼓氣。
章子怡在《演員的誕生》中曾提到汪峰的大女兒,當時她看完表演有感而發,淚流滿面說:
在我的家庭當中,我的大女兒,不是我親生的,我的大女兒缺失很多母親的愛,但是我特別幸福,因為我有緣認識了她,我有緣成為她的母親,我要把所有的愛,也許會勝過我親生的女兒,我都願意給她!
章子怡雖然不是孩子的親生母親,但是作為繼母,她也願意無私地給予孩子全部的母愛,也足以說明汪峰和章子怡感情的真摯。
不僅對孩子好,結婚後的章子怡和汪峰,也常常攜家帶口地秀恩愛,有什麼節日會一起慶祝,大女兒也會高調表白媽媽。
雖然汪峰和章子怡剛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們,可是,自己的幸福,別人又有什麼資格評論呢?
婚姻像是腳上的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
當章子怡說出那句,「愛大女兒勝過愛自己的女兒」這句話時,已經能體會到他們婚姻的幸福和甜蜜了。
很多人在擇偶時,會介意對方離過婚,但離婚的人,難道就不能追求幸福嗎?
也許離過婚的人,會更加明白自己要什麼,也會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
離過婚,不應該影響一個人繼續尋找幸福,也不應該影響相愛的人在一起相守,更不應該影響一個人擁有幸福的家。
03
張幼儀和徐志摩
離婚後的成長,像是開了掛
如果婚姻需要一個人苦苦維持,放手要比強求好得多。只有離婚後不放棄自己,學會在陣痛後成長的人,才能活得漂亮。
在男尊女卑的舊中國,女人只能「被休」而不能離婚,中國第一樁西式離婚案,是張幼儀和徐志摩的離婚。
張幼儀和徐志摩本是媒妁之言,但徐志摩很不喜歡張幼儀,新婚時徐志摩見到張幼儀第一句話就是:「鄉下土包子!」
其實張幼儀出身大戶人家、書香門第,徐志摩嫌她土是因為她沒有受過西方教育和新潮思想的影響。
當張幼儀去倫敦照顧徐志摩的時候,徐志摩已經和林徽因相戀了。
更過分的是,張幼儀在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徐志摩要求她打掉。
張幼儀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的回答:「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難道你看見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徐志摩提出離婚,但張幼儀不答應,徐志摩便一走了之,最後在張幼儀二哥的幫忙下,去了德國生下第二個孩子彼得。
徐志摩對她不聞不問,只有在辦理離婚手續的時候,才去柏林,逼她籤下離婚協議。
張幼儀將自己的人生分為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後,在我看來,她的人生更應該分為離婚前和離婚後。
張幼儀曾告訴她的侄孫女:
我要感謝徐志摩,我要感謝離婚,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在那樣一個時代,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以解脫,成為另外一個女人。
離婚前,張幼儀是徐家兒媳婦、是徐志摩的夫人,一切都以夫家為主;而離婚後,張幼儀明白了女人若是失去自己,不僅婚姻不幸,人生也是殘缺的。
所以,張幼儀在婚姻瓦解時,果斷告別了那個只為丈夫活著的自己。
她在柏林生完小孩,一邊學習德文,一邊撫養剛出生的二兒子彼得。
她刻苦學習德文,進入斐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但二兒子卻在3歲時不幸夭折。
張幼儀一個人在德國面對喪兒之痛,沉默又堅強的她選擇回國。
回國後,她帶著長子去了北平讀書,直到母親去世。她又來到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女子商業銀行,出任副總裁。
因為她為人極守信用,戰爭時代也讓儲蓄銀行渡過了很多難關,讓瀕臨倒閉的女子銀行起死回生。
張幼儀也很有經商和理財的頭腦,她在股市裡賺了不少錢,因為徐家二老對張幼儀一直很好,張幼儀還在自己家附近建新房給徐志摩父母住。
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成為了好朋友,從曾經的夫妻到朋友,張幼儀等待過、失去過,到現在平靜的接受了。就連徐志摩葬禮,張幼儀也幫忙操辦了。
1949年,張幼儀定居香港,在那裡遇到了第二任丈蘇季之,54歲的張幼儀進入婚姻殿堂,重新開始了自己第二段婚姻生活,丈夫去世後,沒有再嫁。
離婚後的張幼儀,沒有頹廢消極,放棄生活,而是自我成長。
她告別了一個過去的自己,也迎來了一個獨立自信的張副總裁,活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
有的人在離婚後,才遇到讓自己真正幸福的人;有的人情感坎坷,要經過幾次婚姻,才能遇到相伴一生的人。
但就算是離婚,也不應該自暴自棄或是頹廢。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更要在尋找幸福的路上,活出自己的精彩。
婚姻若是遇到錯的人,抱著「離婚不光彩」的想法拖著,才是對彼此最大的不負責任。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離婚,不應該成為一個人的社會標籤,相反,經歷離婚依然活得漂亮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優秀的人。
-作者-李薇。來源公眾號:十點讀書會(ID:sdclass)
推 薦 收 聽
▼
▷在變老的路上,善待自己
▷擇一人深愛,等一人終老
▷莫言:永遠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
▷沒人扶的時候,自己要站直
更多節目可前往【酷我音樂】搜索靜聽
【網易雲音樂】、【QQ音樂】搜安靜電臺
微博:@用心兔子
商務合作:zj647402(添加時註明來意)
每個夜晚,用聲音擁抱你
你的每一個贊,都是對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