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弘揚廣大職工在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雲南社會經濟發展工作中作出積極貢獻。7月17日起,「中國夢·勞動美——致敬身邊的逆行者」活動在掌上春城APP正式啟動。作為2020雲南·昆明網絡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昆明市總工會將通過此次活動,分享抗疫故事,全面挖掘並展示廣大職工敬業奉獻、砥礪前行、不負韶華的抗疫精神,宣傳全市職工中的逆行英雄。並邀請廣大網友共同參與到活動中,向身邊的逆行者致敬。
掌上春城訊 「魔鬼訓練一直是常態,一年中好幾個月的封閉式訓練,從體能攀爬到槍枝戰術,樣樣都要精通,每一次都在挑戰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極限。」英雄,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千錘百鍊才能更接近夢想。2005年,經過重重選拔鄒路遙進入雲豹突擊隊,開始了從一個小雲豹到老雲豹的蛻變歷程。2007年,鄒路遙以優異的射擊成績和過硬的心理素質,成功被選為狙擊手。
在湄公河「失聯」的86天
2012年3月,凌晨12點左右,鄒路遙接到一個電話,去執行的任務,地點、內容全部保密,鄒路遙乘坐安排好的飛機到達目的地,落地後,他向妻子發送了一條簡訊「已抵達」,之後的86天,便在家人的世界中徹底消失。
那不是一次普通的任務,是作戰。原來,鄒路遙是去執行「10·5」湄公河慘案抓捕行動。在失聯的86天裡,鄒路遙深入湄公河腹地,出入熱帶雨林,一步步靠近大毒梟糯康的營地。隨後的日子裡,鄒路遙和同事輾轉中、老、緬、泰四國,風餐露宿,克服語言障礙與諸多不可控因素,最終成功搗毀糯康犯罪集團勢力部署,抓獲集團主要成員,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重大任務。
之後,《湄公河行動》上映,作為雷霆幹警的原型之一,鄒路遙的故事被逐漸傳開,伴隨著英勇事跡的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他,了解雲豹突擊隊,也了解了昆明公安。
在雲豹突擊隊的14年中,鄒路遙參與專項抓捕行動、湄公河慘案抓捕等重大案件30餘次,抓捕犯罪嫌疑人100餘人,參與處置人質劫持案件20次。一直行走在最危險的邊緣從不退縮。
從轟轟烈烈到平平凡凡
去年4月,鄒路遙來到了特警支隊五大隊任大隊長。離開奮戰了14年的崗位,來到新的環境中。比起在雲豹的工作來說,如今看似輕鬆的工作實則更為複雜。
從早上7點半集合開始,一直到晚上下班,開會、巡查、處置警情……各類大小瑣碎的事充實著鄒路遙的生活。「很有意思,忙碌一天下來,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為人民服務。」鄒路遙表示,警情無大小,人民群眾的事大於天。每天十五輛巡邏車,平均警情有一百一到一百二十件左右,救助、糾紛是最常發生的,此外還有交通、治安等各種不同的事件。之前在雲豹是打擊罪犯,而在第五大隊,是服務群眾。
今年4月8日,一位母親在盤江東路對正在巡邏的警車大聲呼喊,稱自己的兩個孩子走失,心急如焚的母親希望得到民警的幫助,特警支隊五大隊機動26號巡邏車的民警憑藉敏銳的職業素養很快幫這位母親找回了走失的孩子。寬慰之餘,孩子的母親還專門送來錦旗表示感謝。類似於這樣的事情基本每天都在上演。對鄒路遙而言,這些是以前在雲豹突擊隊不曾接觸過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群眾,感受民生百態,為民解憂,鄒路遙慢慢變得「接地氣」起來。
看著牆上群眾送來的錦旗,鄒路遙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即使不再像過去那樣輝煌壯麗,眼下更具煙火氣息的工作也帶來著更多細微的感動。鄒路遙說,過去的功績和那些煜煜生輝的獎章不僅代表他自己,更是代表了整個集體。走下一線,來到基層,以前的那些榮譽就要放到身後,過了,就要從頭開始,把那當做一種鞭策,然後迎接下一段輝煌。
掌上春城記者:吳楚 通訊員:代利
責編:李冬雨 實習編輯:農天琴
編審:周曉雪 沙蘭梅
終審:李嚴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