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麥家的作品是看的《風聲》這個電影,雖然是改編的,但是這個諜戰片驚悚轉折多變,不到最後面,怎麼也猜不到結局是怎麼樣的。
背景是身處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很多人都是無奈的,那時候二戰局勢未明,整個世界都處在硝煙不絕的亂世之中。
然而《風聲》這個故事卻發生在小小的裘莊裡,故事是發生在日偽時期,為了尋找5名當中潛在的臥底老鬼。
他們開始勾心鬥角,互相暗算,栽贓,廝殺,以及智商的對決,如果把裘莊比作一個世界,那應該用地獄去形容它。
而他們那些人都可以想像成一個個的鬼,人人都在找鬼,人人都在自保,這個過程和細節相當的縝密和反轉。
麥家說:這部作品,看似我寫了一群無情之人,而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
足以說明《風聲》在他的心裡是很重要的一部作品,除了風聲意外,他還有代表作《暗算》《人生海海》《解密》等等。
其中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人生海海》首年發行量破百萬冊,並且這些作品的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唯一入選該文庫中國當代作家。
麥家的小說具有奇異的想像力和獨創性,人物內心幽暗神秘,故事傳奇曲折,充滿懸念,多被改為影視作品。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風聲》究竟曲折在哪裡,究竟誰是老鬼,以及其背後蘊涵著哪些人生思考?
1一份電報引發的裘莊故事
1941年,一封共軍的 聯合行動的秘電被南京偽政府截取,為了找出老鬼,在西子湖畔的裘莊,吳金李顧白被囚禁於裡面。
老鬼就在其中,並且ta必須要把情報送出去,而肥原龍川已經知道老鬼就在5個人當中,把他們關在一起,要來一個甕中捉鱉。
誰是老鬼?這一謎底成為東風最大的疑點和故事發展進程的主線。
關在裘莊裡的吳金李顧白(吳志國,金生火,李寧玉,顧小夢,白小年)5人上演了一出爾虞我詐的大戲。
因為一旦謎底揭露,就是生死大事,還會牽扯到很多相關人員。
所以裡面的所有人都會互相博弈,明與暗,敵和我,鬥智鬥勇,機關算盡,使出一切能夠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那時候的生存法則,殺不死我的,能夠殺死別人。
在那裡,那時間段,像極了處刑場,所有人都被關在小房子裡,一切行為行動都被監視。
裡面還有監察人員(張司令,老金,張參謀)等人。
開始時候大家各懷心思,為了自保,自證清白,使出渾身解數,其中李寧玉模仿吳志國的字,讓其成為最先懷疑的對象。
在嚴刑逼供下,他以死自證清白,然而他沒有一點證據,只有口頭說辭,為此肥原也不好判斷,於是使出了讓裝死的計謀。
只是他沒有想到,以為在這樣的環境和壓力下,他們應該都會被嚇破膽,結果是他們定力十足,寧死不屈,毫無頭緒。
後面吳志國的復活,讓這5個人又重新回到了起點,故事進展跌宕起伏,以為馬上要找到老鬼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開始。
不過此時5個人多多少少都表露出了一些非同尋常的事情,比如知道了李寧玉模仿吳志國的字,顧小夢懷疑白小年,吳志國深陷懷疑。
老鬼的目的是要把情報送出去,讓更少的人犧牲,肥原的目的是要找到老鬼,去清除臥底清除共黨。
在東風篇裡,李寧玉捨己為人,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服毒自殺,寫了三封遺書和一幅畫,最後把情報送出去了。
在這裡李寧玉是傳奇,睿智,遇事不驚,反應極快,顧大局,像一個幽靈一樣的人物,他是一個代表,是一個替無數革命灑熱血,拋頭顱的能人志士立傳。
然而這是以潘老的兒子潘教授口中的李寧玉,這是以他的視角下的李寧玉,很明顯,真相是李寧玉就是老鬼,並且以一己之力在那樣嚴防死守的情況下,犧牲了自己把情報送出去了。
這是一種大無畏,顧全大局,心中充滿信仰的老鬼。
2顧小夢眼裡的老鬼是這樣的,孰真孰假?
看完《東風》我們以為故事結束了,李寧玉就是老鬼,她以鬼斧神工的能力,犧牲來了自己,成功的送出了情報。
然而親身經歷過事情的顧小夢卻有另一番說辭。
這讓故事又重新泛起了漣漪,真相究竟如何,老鬼究竟是不是李寧玉,讓讀者又讓讀者重新勾起對真相的探尋。
在進裘莊之前,李寧玉和顧小夢是一對好姐妹,經常會在一起聊家常,逛街吃飯,訴說家事,然而,他們兩個人都是戴著面具下的虛情假意。
說是虛情假意,不如說是在大局面前,各自賣命,立場不同,為了大利益,私人感情變得形同虛設。
因為在吳志國被陷害之後,李寧玉為了要把情報送出去,丟的紙條被顧小夢發現了,為此第一個知道老鬼身份的人是顧小夢。
但是顧小夢並沒有把李寧玉供出去,反而是在李寧玉的威逼利誘裝可憐下,還幫助了李寧玉。
並且李寧玉也知道了顧小夢是國軍軍統派過來的間諜,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們各自有把柄在手裡。
在生死關頭,李寧玉很清晰地知道,什麼私人交情都是虛的,只有抓住了別人的把柄才是最靠譜的。
就是在這樣不利的局勢下,李寧玉利用顧小夢的身份,才成功的把情報傳出去。
在顧小夢的視角下,李寧玉是一個口試伶俐,頭腦清晰,能軟能硬,是一個令人不能拒絕的奇女子。
但是最後的情報,並不是以李寧玉的屍體和遺書傳出去的,而是李寧玉在得到了顧小夢的萬般保證下才成功傳出去的。
這《西風》篇和《東風》篇就起了衝突,這兩個人的說孰真孰假,令人猜不透。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論真相如何,李寧玉都成功把情報送出去了,也說明了她是一個能屈能伸,能力非凡,像幽靈一樣的戰士,為了心中的大義信仰,不顧生命,也要捍衛的人。
3世間多難人生多險,我們註定孤獨
看完風聲,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裘莊,但是裡面卻反映出了很多的生活問題,從故事的結局來看,李寧玉服毒並且成功送出了情報。
除了顧小夢和王田香回到了部隊,其餘的人(張司令,老金,白秘書,張參謀)都人間蒸發了,一條錯殺小錯,遺患大錯,最後肥原龍川還是沒能找到老鬼是誰,但是他們卻寧可錯殺,也不可放過。
雖然肥原龍川最後也在西湖里被暗殺了,並且死狀慘烈,屍首被丟棄在嶽王廟門前,也算是一種復仇。
顧小夢和李寧玉都成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李寧玉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完成了自己最後的任務,也是死而無憾,顧小夢是沒有暴露自己的情況下活了下來。
在這個世界裡只有弱肉強食,只有自己強大,才能蓋過他人,才能活下去。
同時他們的結局都說明了,時間無不透風的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身處在亂世的他們,能夠保全自己,溫飽不愁已經很難,再加上戰亂斷,那時候的老百姓是真的難。
一不小心可能小命就沒了,對於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公平,在那個時代,想都不要想。
那個時代是毫無公平正義可言,可能會餓死,被戰死,被冤枉死,但是命終究是自己的,一切還得靠自己,無論多難,都得迎難而上,能在不違背道德法律的情況下活下來,已經很好了。
我們有現在的美好生活,和那時候做出貢獻,做出犧牲的人有著巨大的關聯,好在,現在的繁榮如你們所願。
然而在現在這個社會裡,我們生活條件好了,物質過剩,更多地追求精神方面的東西,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孤獨的。
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完整整地陪伴你一輩子,要學會自立自主,學會學習,學會賺錢,要學會與自己相處,因為孤獨的人生才是常態。
雖然現在的生活沒有以前那樣的兇險,但是時時刻刻都存在著競爭,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時代淘汰了。
以後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同樣,別人的話也不要全聽,要多多思考,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知足,學會與孤獨相處,人生即使孤獨,也會註定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