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的《風聲》原著,比黃曉明周迅演的電影精彩多了

2020-12-26 子清娛樂

第一次接觸麥家的作品是看的《風聲》這個電影,雖然是改編的,但是這個諜戰片驚悚轉折多變,不到最後面,怎麼也猜不到結局是怎麼樣的。

背景是身處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很多人都是無奈的,那時候二戰局勢未明,整個世界都處在硝煙不絕的亂世之中。

然而《風聲》這個故事卻發生在小小的裘莊裡,故事是發生在日偽時期,為了尋找5名當中潛在的臥底老鬼。

他們開始勾心鬥角,互相暗算,栽贓,廝殺,以及智商的對決,如果把裘莊比作一個世界,那應該用地獄去形容它。

而他們那些人都可以想像成一個個的鬼,人人都在找鬼,人人都在自保,這個過程和細節相當的縝密和反轉。

麥家說:這部作品,看似我寫了一群無情之人,而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

足以說明《風聲》在他的心裡是很重要的一部作品,除了風聲意外,他還有代表作《暗算》《人生海海》《解密》等等。

其中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人生海海》首年發行量破百萬冊,並且這些作品的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唯一入選該文庫中國當代作家。

麥家的小說具有奇異的想像力和獨創性,人物內心幽暗神秘,故事傳奇曲折,充滿懸念,多被改為影視作品。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風聲》究竟曲折在哪裡,究竟誰是老鬼,以及其背後蘊涵著哪些人生思考?

1一份電報引發的裘莊故事

1941年,一封共軍的 聯合行動的秘電被南京偽政府截取,為了找出老鬼,在西子湖畔的裘莊,吳金李顧白被囚禁於裡面。

老鬼就在其中,並且ta必須要把情報送出去,而肥原龍川已經知道老鬼就在5個人當中,把他們關在一起,要來一個甕中捉鱉。

誰是老鬼?這一謎底成為東風最大的疑點和故事發展進程的主線。

關在裘莊裡的吳金李顧白(吳志國,金生火,李寧玉,顧小夢,白小年)5人上演了一出爾虞我詐的大戲。

因為一旦謎底揭露,就是生死大事,還會牽扯到很多相關人員。

所以裡面的所有人都會互相博弈,明與暗,敵和我,鬥智鬥勇,機關算盡,使出一切能夠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那時候的生存法則,殺不死我的,能夠殺死別人。

在那裡,那時間段,像極了處刑場,所有人都被關在小房子裡,一切行為行動都被監視。

裡面還有監察人員(張司令,老金,張參謀)等人。

開始時候大家各懷心思,為了自保,自證清白,使出渾身解數,其中李寧玉模仿吳志國的字,讓其成為最先懷疑的對象。

在嚴刑逼供下,他以死自證清白,然而他沒有一點證據,只有口頭說辭,為此肥原也不好判斷,於是使出了讓裝死的計謀。

只是他沒有想到,以為在這樣的環境和壓力下,他們應該都會被嚇破膽,結果是他們定力十足,寧死不屈,毫無頭緒。

後面吳志國的復活,讓這5個人又重新回到了起點,故事進展跌宕起伏,以為馬上要找到老鬼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開始。

不過此時5個人多多少少都表露出了一些非同尋常的事情,比如知道了李寧玉模仿吳志國的字,顧小夢懷疑白小年,吳志國深陷懷疑。

老鬼的目的是要把情報送出去,讓更少的人犧牲,肥原的目的是要找到老鬼,去清除臥底清除共黨。

在東風篇裡,李寧玉捨己為人,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服毒自殺,寫了三封遺書和一幅畫,最後把情報送出去了。

在這裡李寧玉是傳奇,睿智,遇事不驚,反應極快,顧大局,像一個幽靈一樣的人物,他是一個代表,是一個替無數革命灑熱血,拋頭顱的能人志士立傳。

然而這是以潘老的兒子潘教授口中的李寧玉,這是以他的視角下的李寧玉,很明顯,真相是李寧玉就是老鬼,並且以一己之力在那樣嚴防死守的情況下,犧牲了自己把情報送出去了。

這是一種大無畏,顧全大局,心中充滿信仰的老鬼。

2顧小夢眼裡的老鬼是這樣的,孰真孰假?

看完《東風》我們以為故事結束了,李寧玉就是老鬼,她以鬼斧神工的能力,犧牲來了自己,成功的送出了情報。

然而親身經歷過事情的顧小夢卻有另一番說辭。

這讓故事又重新泛起了漣漪,真相究竟如何,老鬼究竟是不是李寧玉,讓讀者又讓讀者重新勾起對真相的探尋。

在進裘莊之前,李寧玉和顧小夢是一對好姐妹,經常會在一起聊家常,逛街吃飯,訴說家事,然而,他們兩個人都是戴著面具下的虛情假意。

說是虛情假意,不如說是在大局面前,各自賣命,立場不同,為了大利益,私人感情變得形同虛設。

因為在吳志國被陷害之後,李寧玉為了要把情報送出去,丟的紙條被顧小夢發現了,為此第一個知道老鬼身份的人是顧小夢。

但是顧小夢並沒有把李寧玉供出去,反而是在李寧玉的威逼利誘裝可憐下,還幫助了李寧玉。

並且李寧玉也知道了顧小夢是國軍軍統派過來的間諜,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們各自有把柄在手裡。

在生死關頭,李寧玉很清晰地知道,什麼私人交情都是虛的,只有抓住了別人的把柄才是最靠譜的。

就是在這樣不利的局勢下,李寧玉利用顧小夢的身份,才成功的把情報傳出去。

在顧小夢的視角下,李寧玉是一個口試伶俐,頭腦清晰,能軟能硬,是一個令人不能拒絕的奇女子。

但是最後的情報,並不是以李寧玉的屍體和遺書傳出去的,而是李寧玉在得到了顧小夢的萬般保證下才成功傳出去的。

這《西風》篇和《東風》篇就起了衝突,這兩個人的說孰真孰假,令人猜不透。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論真相如何,李寧玉都成功把情報送出去了,也說明了她是一個能屈能伸,能力非凡,像幽靈一樣的戰士,為了心中的大義信仰,不顧生命,也要捍衛的人。

3世間多難人生多險,我們註定孤獨

看完風聲,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裘莊,但是裡面卻反映出了很多的生活問題,從故事的結局來看,李寧玉服毒並且成功送出了情報。

除了顧小夢和王田香回到了部隊,其餘的人(張司令,老金,白秘書,張參謀)都人間蒸發了,一條錯殺小錯,遺患大錯,最後肥原龍川還是沒能找到老鬼是誰,但是他們卻寧可錯殺,也不可放過。

雖然肥原龍川最後也在西湖里被暗殺了,並且死狀慘烈,屍首被丟棄在嶽王廟門前,也算是一種復仇。

顧小夢和李寧玉都成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李寧玉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完成了自己最後的任務,也是死而無憾,顧小夢是沒有暴露自己的情況下活了下來。

在這個世界裡只有弱肉強食,只有自己強大,才能蓋過他人,才能活下去。

同時他們的結局都說明了,時間無不透風的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身處在亂世的他們,能夠保全自己,溫飽不愁已經很難,再加上戰亂斷,那時候的老百姓是真的難。

一不小心可能小命就沒了,對於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公平,在那個時代,想都不要想。

那個時代是毫無公平正義可言,可能會餓死,被戰死,被冤枉死,但是命終究是自己的,一切還得靠自己,無論多難,都得迎難而上,能在不違背道德法律的情況下活下來,已經很好了。

我們有現在的美好生活,和那時候做出貢獻,做出犧牲的人有著巨大的關聯,好在,現在的繁榮如你們所願。

然而在現在這個社會裡,我們生活條件好了,物質過剩,更多地追求精神方面的東西,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孤獨的。

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完整整地陪伴你一輩子,要學會自立自主,學會學習,學會賺錢,要學會與自己相處,因為孤獨的人生才是常態。

雖然現在的生活沒有以前那樣的兇險,但是時時刻刻都存在著競爭,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時代淘汰了。

以後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同樣,別人的話也不要全聽,要多多思考,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知足,學會與孤獨相處,人生即使孤獨,也會註定堅韌。

相關焦點

  • 《風聲》原著和電影裡的「老鬼」不是同一人,原著的刻畫更為精彩
    2009年,由周迅、李冰冰、張涵予、黃曉明等人主演的諜戰片《風聲》上映,影片一開始就把觀眾拉進了「尋找臥底」的刺激追查中。然而在麥家所寫的《風聲》原著裡,「老鬼」並不是顧曉夢,吳志國也並非共黨,第一個死去的被懷疑者也不是白小年……《風聲》原著比電影更精彩,原因就在於原著中,「老鬼」只有一人!在陷入敵營,沒有希望、沒有同僚,只有死亡的陰影籠罩下,老鬼只能靠ta自己的智慧和計謀脫身,做最後的努力。
  • 電影《風聲》是不可逾越的諜戰巔峰?它精彩程度還不及原著1/3
    原創:書海共勉如果喜歡諜戰電影,但時間有限只能看一部,建議電影《風聲》。如果喜歡諜戰小說,但對故事邏輯挑剔嚴格,推薦原著《風聲》。1、電影精彩,原著更精彩《風聲》是第一部國產諜戰電影,可惜,出道即巔峰。
  • 《風聲》:電影與原著之間,差著博爾赫斯和《四福音書》
    《風聲》是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大陸首部諜戰大片,匯聚了周迅、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蘇有朋、王志文等大牌演員。在跌宕起伏的情節中穿插著殘酷與變態,票房大火,甚至帶火了諜戰片,形成一股熱潮。但正是這些場景,使我長期以來很難對《風聲》小說及其作者有好感:一個小說家,津津樂道於這些殘忍血腥以及SM式的場景,展示類似「滿清十大酷刑」場景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能是好的小說家嗎?最近,讀完了讀客文化2020年出版的最新版小說《風聲》後,才發現小說原著的光彩被電影給埋沒了。
  • 11年後電影《風聲》重映!周迅、黃曉明背後的他原來這麼牛!
    我居然看到了《風聲》,太激動了。很多書迷,影迷表示!#欠《風聲》的電影票終於可以還了#。我想說,這部群像戲,11年後仍舊是國產經典大片。周迅、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蘇有朋、段奕宏等,無論角色大小,都貢獻了最高演技。李冰冰憑藉這部電影,更是獲得了第 46 屆金馬影后。備受好評的影片《風聲》,就是根據麥家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部小說,贏得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和《人民文學》年度小說獎。
  • 沒有讀過麥家新版《風聲》,就不知道原著比電影還要精彩紛呈
    看過電影《風聲》,被影片裡面的情節環繞、驚險刺激所嘆服,知道那之後「諜戰片」紛紛上映,可以說麥家的「諜戰」小說,開啟了「諜戰片」的先河。殊不知,閱讀原著《風聲》,裡面的情節一波三折,探索真相,又不知道真相的過程,無論是從情節設置、寫作技巧及現實意義上都更精彩紛呈,與發人深省。
  • 麥家《風聲》:證人撒謊?多視角多切面,才能更加接近真相
    文/伊默圖/網絡說到《風聲》,很多人都能想到2009年由李冰冰、張涵予、周迅、蘇有朋、黃曉明等主演的同名諜戰懸疑電影,這樣一部經典之作,之所以到今天依然被觀眾津津樂道,除了導演、編劇、演員、製作等方面的努力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所依託的故事內核以及其中所表現的民族情感。
  • 麥家新版《風聲》:歷史沒有真相,被時光掩埋的秘密遠比公開的多
    2009 年電影《風聲》上映時,衝著全明星的製作團隊,我也跟風去看了。雖然從頭到尾也都被帶節奏般猜測著「誰是老鬼」,也著迷於這種「暴風雪山莊」式的表現手法,更驚嘆於周迅和李冰冰的對手戲……以及結尾處的感動,因為「老鬼」的自我犧牲和民族大義之心。
  • 麥家的《風聲》,書和電影你選擇看哪個?答:都很過癮
    麥家的小說具有奇異的想像力和獨創性,人物內心幽暗神秘,故事傳奇曲折,充滿懸念,他被譽為「諜戰之父」,也是唯一一位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入選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的中國當代作家。2009年10月, 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 號稱「華語第一諜戰巨製」的電影《風聲》, 響徹影壇, 票房、口碑雙豐收。
  • 麥家《風聲》:比電影更傳奇,撲朔迷離的情節,反轉超乎你想像
    1、在豆瓣的華語驚悚片榜單上,排在第一的竟然是諜戰懸疑片《風聲》,這部2009年上映的電影橫空出世,製作精良令觀眾耳目一新,取得了票房2.25億的佳績,豆瓣評分至今高達8.2分。·顧曉夢的犧牲價值過低,畢竟她是靠一架飛機的重型賄賂進來的,背後牽扯到一個家族,如果必須有一個人犧牲,不是吳志國更合適嗎,何況顧曉夢的位置更能接觸到機密情報這所有的疑慮在小說版麥家的《風聲》中找到了答案,看過小說才發現,原來兩者的構架相差了十萬八千裡,電影十分精彩,而小說更是卓越,如匕首一樣精緻技巧
  • 經典諜戰作品《風聲》變身沉浸式戲劇,亮相魔都
    7月7日七七事變83周年之際,央視電影頻道再次播放周迅、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蘇有朋等主演電影《風聲》,這部拍攝於2009年的電影,今天依然以扣人心弦的情節與愛國主義情懷感染觀眾。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海郊區,沉浸式戲劇《風聲》也在緊鑼密鼓排練中,21位演員已經奮戰兩個月。
  • 《風聲》:一部比同名電影更有深度和厚度的諜戰小說
    01、提起《風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十幾年前那部著名的電影。2009年,由馮小剛監製,周迅、李冰冰、黃曉明、蘇有朋、張涵予等一眾大咖明星主演的電影《風聲》,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成功。這部電影更是掀起了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狂潮。可是,在影視強大影響力下廣有知名度的《風聲》,卻很少有人看過原著小說。
  • 韓國將翻拍《風聲》,選角對應周迅黃曉明,圈禁諜戰背景恐難還原
    由張涵予、李冰冰、周迅、黃曉明等人主演的電影《風聲》據網上有知情的網友爆料稱:這部電影韓國將要翻拍了。果然好看經典的電影總是讓人在不同時間都會發表出欣賞的心意。從曝光的內容中看,韓國將要拍攝的翻版主演定為:薛景求、李荷妮、樸素丹、樸海秀、金東希、徐賢宇 。
  • 小說《風聲》:麥家的猜謎式作品,看完你知道謎底嗎?
    小說《風聲》以日偽軍追查打入其內部的地下黨工作者「老鬼」為切口,層層剝繭,嚴密推理,將特情、偵破等故事要素與小說藝術、人性的發展和諧地融合,故事撲朔迷離,曲折動人,充滿了理性與情感高度的較量。大多數人對於電影《風聲》的了解遠比原著要熟悉得多。
  • 11年前《風聲》打造了中國諜戰電影的高峰,此後全是山丘
    十一年已過,當我們回首,忽然發現,《風聲》依然濤聲依舊,毫不誇張地說,這十年裡,華語電影中能夠超過《風聲》的電影其實並不多,而在懸疑類之中,能夠超過的它的影片更是鳳毛麟角。時至今日,《風聲》在豆瓣已經獲得超過45萬人的評價,打出了8.3分的高分。
  • 11年前《風聲》打造了中國諜戰電影的高峰,此後再無人超越!
    十一年已過,當我們回首,忽然發現,《風聲》依然濤聲依舊,毫不誇張地說,這十年裡,華語電影中能夠超過《風聲》的電影其實並不多,而在懸疑類之中,能夠超過的它的影片更是鳳毛麟角。
  • 杭州作家麥家的經典小說《風聲》拍成電視劇了,今晚開播
    都市快報訊 今晚,由根據「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經典作品《風聲》改編,徐璐、文詠珊、楊祐寧、周一圍、張志堅等主演的主旋律獻禮大劇《風聲》將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並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這部「杭州製造」的作品,不僅改編自杭州知名作家麥家的經典大IP,故事也和杭州有著非常深厚的關係。
  • 從麥家《風聲》解析兩個女人的情感密碼
    記得剛剛看過電影《風聲》的時候,很多小夥伴都在求證討論,說她們之間含情脈脈的眼神、曖昧纏綿的相處都指向了一個事實。但是,我並不支持這種看法,我更傾向於她們之間的「愛」,隸屬於另外一種性質。用情感來拷問人性,用人性來驗證情感,這是電影最根本的用意。近期,有幸讀到麥家先生的《風聲》,更加印證了我的判斷。這本小說是電影《風聲》的原著。
  • 生死場再現羅生門,《風聲》再版絕境逢生,小說與電影截然相反
    很多人可能都看過電影《風聲》,就是周迅、黃曉明、李冰冰、蘇有朋、英達、張涵予、王志文、倪大紅等眾多明星參演的那一部,我也看過,當時被緊張的劇情和扣人心弦的諜戰情所吸引。事隔幾年,我拿到麥家再版精修後的《風聲》原著,才發現小說與電影內容大不相同,完全顛覆了螢屏上的形象,兩位女主角的人設恰恰應該調轉過來。
  • 《風聲》突然定檔北京臺,徐璐文詠珊主演,周一圍換掉某趙姓演員
    電視劇《風聲》脫胎於麥家的同名原著小說。這部小說曾經被改編成院線電影,由周迅、李冰冰、張涵予和黃曉明等多位實力派主演,一度成為爆款現象級的口碑之作。而這一次,電視劇《風聲》則是由徐璐、文詠珊、周一圍、楊祐寧、張志堅和餘皚磊等人主演。該劇雖然在主演陣容上,似乎離電影版本還有差距,但清一色的全明星陣容,也讓電視劇版本值得期待一下。
  • 《風聲》書評: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不過,《風聲》之所以會讓人如此當真,實在是因為故事寫得太好了!原著和電影故事主體情節對比很久之前看過電影版本,此次看過原著之後才發現,原來電影版本改編了太多,關鍵人物「老鬼」換了人,還多了個「老槍」,幾乎成了另外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