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快幫我看看我家孩子怎麼了!」近日,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兒科急診室內,一位媽媽抱著自己的孩子氣喘籲籲地在呼救,醫護人員急忙接過生病的小孩,經診治發現小孩感染了諾如病毒,經過治療後痊癒出院。
據了解,在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近期前往就診的諾如病毒感染患者明顯增加。專家提醒,冬春季節進入傳染病高發期,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
01 冬春季節傳染病進入高發期
「諾如病毒是一種急性胃腸炎病毒,感染後引起胃腸道炎症,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部痙攣等胃腸炎症狀,以及頭痛、發熱、寒戰、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狀,嚴重時可因腹瀉脫水致命。」南大一附院兒科主任陳曉告訴記者,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流行高發季節。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兒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屬高危人群,同一個人可重複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別的諾如病毒。感染的潛伏期通常為24到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
全國各地諾如病毒高發
「現在正處於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高發的季節,氣候溫差大,兒童的免疫力低,比較容易感染病毒。」陳曉表示,除了諾如病毒,還有很多呼吸道傳染疾病和消化道傳染疾病,目前都處於高發時期。
冬季常見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
主要症狀: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嬰幼兒和老人並發肺部感染。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
主要症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或者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併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9天。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只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極強。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20餘種腸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出疹性傳染病,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感染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
主要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發熱、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少數患者易在發病2~5天內加重,出現腦炎、腦幹腦炎、心肌炎、肺水腫等危及生命。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
02 傳染病高發該如何應對
「很多小孩為什麼會反覆感染流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生活習慣,小孩也沒有做好個人衛生。」陳曉表示,疾病在於預防,特別是在冬春季節,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更大,要注意家庭以及個人衛生,防止病毒侵入。
家長應注意
1、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潔、生熟分開、加工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溫度(5℃以下,或60℃以上)、確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2、家中日常保持通風,處置孩子衣物、桌椅時,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洗物品、高溫煮沸、暴曬、紫外線燈消毒等方法,嚴格的消毒清洗,能有效殺滅諾如病毒;
小孩應注意
1、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注意衛生,飯前便後勤洗手;
3、海鮮等食物最好加熱熟透後再食用;
4、吃生的瓜果前要洗淨削皮;
5、不喝生水,加熱燒開後再飲用;
6、單獨使用自己的餐具和杯具;
7、要常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8、遠離已感染傳染病病毒患者;
9、及時處理嘔吐物或糞便,對汙染的床單衣物進行徹底清洗殺菌。
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健康狀況,如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現象,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近年來發展迅速,科室人才力量突出、設備先進,大大改善了兒科醫療設施條件,為全省兒童衛生健康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03 一個有溫度的兒科科室
走進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兒科,整體環境布置得非常溫馨,牆壁上、各種設施上都布置了卡通畫像,五顏六色的娃娃隨處可見,讓小孩進到醫院不再有畏懼心理。在霧化室,醫護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其一大亮點特色,為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醫院別有用心地準備了動畫片供孩子觀看,這樣在做霧化治療的時候就不會有抗拒心理了。
如果我不說,你絕對不知道這是「霧化室」
「科室除常規兒科住院部及門診外,先後建立了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兒童重症監護病房、兒科門急診、兒童保健門診、生長發育門診、兒科急診搶救室、留觀輸液室等」陳曉告訴記者,科室目前已建成院前急救、兒科急診、兒科急診留觀、兒科急診病房、兒科PICU、NICU等一體化兒科重症管理系統。
對於地市一些危重症患者,當地醫院沒有技術條件轉運的情況下,科室會主動前往地市進行轉運救治,在關鍵時刻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外,南大一附院兒科是兒童「先心病」和「白血病」兩病免費救治定點單位,每年收治白血病及先心病患兒居全省第二。
「科室在危重症休克、DIC(瀰漫性血管內出血)、毛細血管滲漏、多臟器功能衰竭、呼吸支持以及超早產兒的救治和管理,都有比較先進的治療技術。」陳曉表示,科室近年來不斷加強治療技術、提升治療水平,已經形成了比較鮮明的治療特色。
超早產兒在保溫箱
展望未來的發展,陳曉表示,在"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擴大小兒亞專科建設,依託綜合性醫院絕對優勢,
逐步建立小兒普通外科、小兒骨科、小兒泌尿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心胸外科、新生兒外科,小兒血液病7個亞專科
,建成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運轉協調、持續發展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兒童省級區域中心,緩解患兒就醫難的一大社會問題。
來源: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陳陽;
編輯:陳遠路;
【來源:江南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