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第十七屆「上譯」杯翻譯競賽
頒獎儀式於線上舉辦。
這也是該賽事十七年來
首次採取這種形式為選手頒獎。
該活動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翻譯家協會、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雜誌承辦。
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有: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秘書長沈文忠,上海譯文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韓衛東,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外國文藝》雜誌主編、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黃昱寧,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雜誌執行主編李玉瑤,以及評委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馮慶華,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曲衛國,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張春柏,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及主審、西班牙語翻譯專家、原中央編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尹承東,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教授陸經生,北京大學西葡語系主任範曄等。會議由上海翻譯家協會秘書長範亞敏主持。
圖:線上頒獎典禮現場
這是不平凡的一年,賽事的堅守得到了持久熱情的回報,本屆比賽設英語和西班牙語兩個語組,參賽稿件數量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共計2240份。從選手們的性別來看,女性依然是絕對主力,佔參賽選手的80%。年齡分布上,90後選手依然是中流砥柱,所佔比例超六成;00後翻譯新秀成長迅速,約佔總參賽人數的30%,較往年有大幅增長。從選手的職業身份來看,高校學生特別是外語專業、外語院校學生為參賽主體,其次分別為教育工作者、自由職業譯者,以及來自政府部門、文化產業、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的選手。從參賽地區來看,上海的選手人數領跑全國,有400餘人,其次為遼寧和廣東兩省,港澳臺地區亦有30多位選手參賽。
此外,來自國外的稿件有美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近50份。
51份優秀稿件脫穎而出。西語組一等獎空缺。
獲獎選手中,高校教師、學生佔多數,其次為自由職業者、出版行業從業者、政府部門公務員及其他企事業單位人員等。相較往屆賽事,今年有多位來自中國香港地區及海外的參賽者獲獎。
英語組原文切合今年全球面臨的危機背景:
作者吉爾·萊波雷(Jill Lepore)是美國知名學者、哈佛大學美國史教授、《紐約客》特約撰稿人。她的代表作之一,《這些真相:美國歷史》是一本世界級暢銷書,文章從1665年~1666年倫敦大瘟疫寫起,當時人們的恐慌與絕望都在丹尼爾·笛福的《瘟疫年紀事》中得到了記錄。
另一部經典瘟疫小說是瑪麗·雪萊的《最後一個人》,這部背景設置於21世紀的超前科幻小說也是歷史上首部想像人類滅絕於一場全球傳染病大爆發的文學作品。
西語組原文出自西班牙作家、西班牙皇家學院的正式成員安東尼奧·穆尼奧斯·莫利納(Antonio Muoz Molina)的作品《一切原本堅固的》。1987年,安東尼奧·穆尼奧斯憑藉小說《裡斯本的冬季》被授予西班牙國家小說獎。1991年,他的小說《波蘭騎手》獲得了行星文學獎,這部作品於1992年再次獲得了西班牙國家小說獎。2013年,安東尼奧·穆尼奧斯獲得了阿斯圖裡亞斯王子文學獎。
《一切原本堅固的》是一部直率而又真摯的散文集,不同於作者過去的小說,而更接近喬治·歐威爾或者維吉尼亞·伍爾夫簡約純淨的散文風格。
圖:活動現場
記者獲悉,「上譯」杯翻譯競賽舉辦十七年來,挖掘和培養了多位文學翻譯人才。
有翻譯過《十一種孤獨》《島》的陳新宇、翻譯過《秒速五釐米》的季麗曄、翻譯過《歲月無情》《從東方到西方》等的賴小嬋、翻譯過《奧威爾日記》《皇家臥室》的宋僉、翻譯過《天命》《無人倖免》的齊彥婧,等等。他們多因賽事而與上海譯文出版社、與文學翻譯結緣,成為各大出版社的籤約譯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謝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