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雨山區:善作善成謀發展 文明新風撲面來

2020-12-23 人民網安徽頻道

今年以來,馬鞍山雨山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強化任務措施,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圓滿完成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覆核任務;蟬聯第三屆安徽省文明城區。轄區內1個學校獲評全國文明校園,8家單位當選第十二屆安徽省文明單位,2個村當選第五屆省文明村。

漫步在雨山區大街小巷,時刻感受到文明創建帶來的巨大變化,文明之花盛開在大街小巷,文明成果惠及萬千群眾。

和諧宜居

文明城區煥發喜人新貌

下午四五點,正是春暉悅府商業街區人流密集的時候,下班的、放學的、買東西的——行人川流不息,與此相對應的,卻是街區車輛停放有序,地面乾淨清爽,環境寬敞明亮。「以前這裡人車混行,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時常發生,現在機動車停放規範有序,經營戶恪守門前三包規範經營,街區面貌煥然一新。」安民街道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宋福蘭深有感觸。

管理的痛點就是創建的起點。為了告別雜亂無序,雨山區在安民街道春暉悅府小區建立文明創建長效管理示範點,通過成立小分隊明確社區網格員牽頭,帶領環衛保潔員和城管協管員每天定點定崗進行巡查,圍繞公共設施、環境秩序、文明行為、公益宣傳、便民服務等五方面,主動發力,多部門聯動,打造雨山區文明創建長效管理示範點。

堅守以民為本的思想,是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不變初心。為此,在馬鞍山市六大攻堅行動的基礎上,雨山區文明委結合實際,增加了城區違法建設、棚戶區改造、愛國衛生運動等攻堅任務,實施文明創建十大攻堅行動,梳理硬體設施八大短板問題,著力補齊發展短板,撐起城市「面子」,築牢民生「裡子」,切實提高市民的獲得感。

文明創建不能治標不治本,建立常態長效機制關鍵要溯源,重點在管理。在區管道路中,雨山區摸排出52條道路紅線與建築物(構築物)之間區域市政設施,先行投入932.7萬元專項經費,實施養護攻堅行動。在小區管理上,投資4496萬元,全面完成8個老舊小區改造;開展棚改徵收惠及4093戶,開工建設安置房面積11萬平方米。開發了物業管理「智慧城管通」系統,將雨山區153個小區納入物業管理考核,全面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對於街區管理,雨山區在馬鞍山市率先完成經營戶「門前三包」責任書籤訂任務,結合「路長制」創示範道路、精品街區,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按照「一日兩清掃、全天候保潔」「集中普掃、分段保潔、無縫交接」以及「快車道機械清掃與人工全天候保潔」等要求,不斷提升轄區環衛清潔指數。改造提升了湖西路農貿市場,推動萬嘉花園農貿市場、安心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出臺了《雨山區犬只管理考核細則》,開展流浪犬專項整治行動。

內外兼修,久久為功。經過文明創建的洗禮,雨山區城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舊小區洗去歲月斑駁,成為整潔美觀的文明家園;農貿市場全面升級改造,擦亮了生活中的文明窗口;水體經過整治,蛻變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些改變,正悄然提升著雨山區的城市顏值,增進著民生福祉,展示著文明風貌。

鑄魂育人

榜樣力量點亮向善明燈

文明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沒有文明的市民,就沒有文明的城市。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

在雨山區,「有困難,找小金」幾乎家喻戶曉,「小金」就是金元偉。論年齡,金元偉當喚作「老金」,之所以一直被人叫「小金」,源自他打小便幫鄰居跑腿。工作後,他維修家電、愛心資助、公益活動……「有困難,找小金」的名號越叫越響。退休後,金元偉擔任起佳山鄉「紅話筒」百姓宣講團團長,帶領身邊好人、道德模範走進機關、學校、醫院,宣傳宣講黨的政策,與大家分享自己這些年來做志願服務的心得體會,傳遞「榜樣力量」。

為打造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宣講平臺,雨山區在區級層面組建「舉旗幟·送理論」宣講團,巡迴宣講90餘場次。在基層組建富有特色、接地氣的「紅話筒」百姓宣講團,推動黨的政策理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讓好的家風家訓深入到每個家庭,讓文明信仰根植於人們內心。

打造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文明融入日常,點滴折射光亮。雨山區從娃娃抓起,開展雨山區「新時代好少年」推薦評選工作,評選出50名區級好少年,不斷推進青少年品德養成;持續開展「中華經典教育」和「戲曲進校園」品牌活動,將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弘揚;持續推進「掃黃打非」基層站點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山南小學成功獲評第三批省級「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

打造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堅持每季度評選「雨山好人」「好人行」持續宣講、立體式社會宣傳。今年以來,雨山區中心所站共評選出10位「雨山好人」, 12位「馬鞍山好人」,1位安徽好人。編印《雨山故事系列叢書》,推出「潤德雨山 首善之區」系列公益宣傳,用榜樣力量育新人倡新風。以創建文明村為抓手,持續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打造中國特色志願服務的廣闊舞臺。出臺《雨山區2020年度志願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組建雨山好人志願服務隊,充分凝聚各級好人、道德模範、文明單位等榜樣力量,創造性地開展「清潔家園 德潤雨山」「『憲』場說法」「健康雨山 志願同行」等系列志願活動。相繼孵化了「溼潤家園」「紅色菜籃」「半山好聲音」等項目,志願服務在雨山區蓬勃發展,活躍城鄉。

三講三問

文明實踐浸潤百姓生活

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建設、貴在堅持,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也是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過程。今年以來,雨山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開展「三講三問」大走訪活動,講透創建意義、講實惠民成效、講好文明行為,更多地問效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收集了一批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並及時有效處理,獲得老百姓的肯定。

老舊小區雨東村存在著不少公共設施缺損破舊的現象。在「三講三問」大走訪活動中,雨東村居民提的最多的還是小區內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的「高牆」。「這個牆好多年了,風化得不成樣,牆角又離路口太近,造成視覺盲區遮蔽了視線,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碰擦,一年都要發生二三十次事故。」雨東村居民劉紹德將這個「高牆」的問題提了上去,沒想到很快便有了「回應」。

雨山街道半山花園社區將「高牆」這類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收集上來後,通過召開專題部署會,列出一批群眾最想解決卻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清單,在街道文明創建推進會上逐一「過篩」,並關注整改進度。對已整改完成的問題則全面開展「回頭看」活動,確保問題不再反覆。「整改後,牆角往回縮了一米,削低了牆頭,整改了遮擋視野的部分,重新粉刷了牆體,消除了安全隱患,我們放心多了。」結合雨東村老舊小區改造,「高牆」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受到了群眾的一致點讚。

通過黨員幹部示範帶動、機關事業單位積極參與,發展專業社會隊伍、動員群眾廣泛參與,上下貫通,統籌調度。今年以來,志願者們深入結對共建社區和村開展「三講三問」大走訪志願服務活動,走訪21606戶,徵求意見4478條。按照「能解決的,立即整改;暫時不能解決的,提出方案、創造條件,逐步整改,做好反饋」,立即整改4034 條。454條涉及基礎設施提升類的問題,結合雨山區文明創建長效管理「十大攻堅行動」持續整改,創建為民的精準度和人民群眾的感受度、滿意度不斷提升。

善作善成,久久為功。從文明城市創建到精神文明建設,從硬體設施提升到文明入心入腦,文明是城市發展永恆的主題。生動活潑的理論宣講、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根植雨山,悄然發芽、開花、結果,描繪出了一幅幅環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生動畫卷。(劉麗娜 俞露)

(責編:劉穎、張磊)

相關焦點

  • 馬鞍山雨山區加快做大做強磁性材料產業集群
    新康達磁業的「快速成長」,只是雨山區磁性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依託於馬鞍山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磁性材料產業上遊原料,近年來,雨山經開區規模以上磁性材料企業加速聚集,企業產值佔全市總產值80%,中鋼天源、新康達磁業、鑫洋永磁、中馬磁能等4家龍頭企業成為全國磁性材料上下遊各細分市場的「單打冠軍」。
  • 發現「善美好人」,你來推薦評議!
    為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持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的"大善",社會進步與事業發展的"中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小善"和遍布身邊、觸手可及的"微善",打造汕尾 "善文化"內核和標識,不斷提升新時代市民文明素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創文辦、汕尾廣播電視臺、南方日報汕尾記者站聯合開展"走進汕尾 發現善美"——善美好人推薦評議活動
  • 「小善大愛」傳遞人間真情
    ——訪馬鞍山市工商聯副主席、馬鞍山公益善食館志願服務總隊隊長王旭  2020年11月24日, 在第33個「國際志願者日」來臨之際, 馬鞍山公益善食館再次成了熱搜。
  • 馬鞍山雨山區:幸福煦暖濱江畔 民生雨露潤心田
    一張張笑臉,一聲聲感謝,得益於馬鞍山雨山區多年來對民生工程的強力推進,讓老百姓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嚮往。民生無小事,冷暖在人心。今年以來,馬鞍山雨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見效,棚改搬遷、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化養老、人居環境改善……一大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難事得以解決。
  • 馬鞍山一中迎接「雨山區2020年教工之家星級評比」檢查
    12月11日上午,由雨山區教育工會主席戴德成帶領的「雨山區2020年教工之家星級評比」檢查領導小組,來馬鞍山一中檢查「教工之家」創建工作。考評組通過聽取工作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查看等形式,對一中進行全面評估。
  • 盡銳出戰 善作善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同華要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今年尤其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任務加強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盡銳出戰、善作善成。形勢危急,李廣說我們距離大軍幾十裡,如果現在以一百騎兵這樣往回跑,匈奴肯定會追趕射殺我們,但現在我們留下,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為大軍來誘敵,必然不敢來攻擊我們。李廣命令騎兵前進到離匈奴陣地二裡左右停了下來,並下馬解鞍,讓士兵們都放開馬,隨便躺臥。果然,匈奴騎兵不敢出擊。到了夜半時分,匈奴以為漢軍有伏兵在旁邊,於是全部撤走。第二天早晨,李廣坦然回到漢軍大營。
  • 陳玲芳:唯實惟先 善作善成 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陳玲芳:唯實惟先 善作善成 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勇於直面短板不足,整合提升「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加緊謀劃建設灣北科技城,加快六大產業鏈集聚發展,咬定目標、攻堅克難,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拼命幹,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 廬江縣礬山鎮:移風易俗辦婚禮 文明新風撲面來
    「以前別人迎親都喜歡放鞭炮,既有空氣汙染,也有噪音汙染,現在換成這種方式,既喜慶又文明,儀式感也很強。」礬山鎮礬礦社區黨委書記朱堆祥說。當天舉辦婚禮的新人是洪超、方仕蘭,他們兩人平時都在合肥上班,原本打算在合肥或者廬江舉辦婚禮,可一到飯店諮詢,一桌酒席將近2000元,著實不便宜。
  • 馬鞍山的他們上榜!
    馬鞍山的他們上榜!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市兒童事業發展,經市婦聯研究,決定命名王寧等17名同志為 「好爸好媽」 ,丁可馨等22名同學為 「好孩子」 ,鄧思思等10名同志為 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含山縣環峰鎮鼓樓社區等9個「家長學校」為 示範家長學校 。
  • 路南區女織寨鄉:打造善美宜居鄉村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打造善美宜居鄉村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路南區女織寨鄉創城工作綜述圖為女織寨鄉進一步濃厚創城氛圍。圖為志願者整理規範共享單車停放。今年以來,女織寨鄉黨委、政府始終將創城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文城辦的精心指導下,全鄉上下思想統一,組織有力,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紮實有效推進善美宜居鄉村建設,創城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黨建引領,上下聯動一盤棋。
  • 馬鞍山雨山區:培育「紅色菜籃」品牌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9月20日,馬鞍山市雨山區平湖街道湖西社區育才路市場黨支部獲得安徽省「小個專」黨建工作示範街(區)榮譽牌匾。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榮譽的背後是育才路市場黨支部全體黨員辛勤的付出和全社區居民的理解配合。2018年8月,育才路市場重建後,湖西社區黨委聯合共建單位市工商局、雨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資產經營公司進行實地考察,謀劃建立市場黨支部相關事宜。
  • 善立善施 用民法典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推動民法典更好實施,考驗善立的水平,更考驗善施的能力。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安徽霍山:敦化鄉風激蕩新風 「文明超市」激勵村民崇德向善
    「家裡的醬油和肥皂快用完了,我用積分到文明超市來兌換,不用花一分錢便能購得所需生活用品。」安徽省霍山縣單龍寺迎水庵村村民沈申才說。6月13日下午4點多,他拿著紅色的「文明存摺」,興衝衝地在文明超市「購物」,共花費了10個積分,存摺上還剩下40個積分。
  • 狠抓落實幹實事 善作善成出實績
    幹部,就是要「幹事」的,就是要「能幹事善成事」,要能為人民服務,能為人民幹事。而想要幹實事,缺不了的是幾點因素。 想要幹實事,首先要有真正想要幹實事的態度。對於自己的工作與面對的困難,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用不同的態度來面對同一件事,你會發現幹事時的效率是截然不同的。
  • 唯實惟先 善作善成 勇當建設「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塊的生力軍
    張兵指出,省委書記袁家軍在省委黨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出了「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動員令,強調要營造「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團隊文化。「唯實惟先、善作善成」充分體現了「八八戰略」蘊含的價值觀、實踐觀、辯證觀、使命觀,同時也是打造「重要窗口」的必然要求。
  • 馬鞍山:文明之花傾城綻放 好人風採弘揚道德風尚
    經基層單位推薦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市公眾評委初選、網絡投票和市評委會審定,馬鞍山市文明委命名表彰22名「馬鞍山好人」。為弘揚時代新風,提高社會文明水平,特對22名新當選的「馬鞍山好人」進行專題宣傳。
  • 邯鄲邱縣新鮮莊村:全國文明村村美人善新風盛
    採取村支兩委主抓、企業運作、群眾參與的發展方式,形成了「村集體+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通過成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理人等舉措,大力培育新鮮莊村鄉村振興過程中「新農民」。企業負責資金、技術培訓、市場、人員管理及園區維護,村民只管負責種植。
  • 【地評線】秦平:善立善施 用民法典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推動民法典更好實施,考驗善立的水平,更考驗善施的能力。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
  • 匠人手作絲網花 文明祭祀樹新風
    為傳承歷史文化,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2020年12月15日,海恆社區婦聯、知行志願服務團隊聯合轄區康利居委會、習友居委會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匠人手作絲網花 文明祭祀樹新風 」宣傳活動。  知行志願服務隊的隊員主要來自海恆社區匠人微課堂手作班的學員們,她們向現場社區居民宣傳焚燒紙錢等舊習存在的諸多弊端,並現場派發她們親手製作的絲網花,提倡以綠色文明的方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