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當麻餃子 看電影雜誌
[漢江怪物] 괴물 (2006)
導演:奉俊昊
主演:宋康昊/高雅星/樸海日/裴鬥娜
類型:劇情/動作/科幻/恐怖
上映日期:2006.7.27
[漢江怪物]曾霸佔忠武路票房首位長達六年之久。除卻票房效應,這部電影在上映當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輿論轟動。
觀影后,許多韓國觀眾表示,不再食用漢江內的魚類,甚至不會接近漢江。奉俊昊也因此片正式稱霸忠武。
演員樸海日曾說:「奉俊昊是一個可以通過作品告訴觀眾,『我為何要拍電影』的導演。」
影片[漢江怪物]的最終票房是1301萬韓元(韓國振興委員會統計數據),在當時打破了歷史票房紀錄。
票房成就商業上的成功,而口碑則成為奉俊昊至今屹立不倒的豐碑。影片製作上的精良、拍攝手法的老到,以及劇情內容的影射在當時引發了大量討論。
如果說,[殺人回憶]是奉俊昊的揚名之作,那[漢江怪物]便是其為忠武商業帝王的證明。
▼
是個人,還是社會
奉俊昊的電影總喜歡從「失蹤」開始。
[綁架門口狗]中狗的失蹤、[殺人回憶]中少女失蹤,而[漢江怪物]的故事也是從女兒的失蹤開始的。
奉俊昊的失蹤情結源於他個人的敘事習慣。「失蹤會引出尋找,而在尋找過程中便會自然地營造出劇情感。」
加之,奉俊昊電影中的人物大多數是平凡的小人物,他「喜歡將無能平凡的人放入險惡的世界中」,這些小人物在尋找的過程中磕磕碰碰,也達到奉俊昊電影幽默的要求。
[漢江怪物]是如此奉俊昊式的電影,也是奉俊昊個人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奉俊昊念念不忘片中的葬禮場面。那是炎炎夏日中的拍攝,內容是政府為被怪物害死的人設立靈堂,強鬥(宋康昊 飾)一家為失蹤的女兒在此聚集。本應該是悲傷的場面,但現場卻是異常活躍搞笑。
「這個場景是好萊塢電影中不會出現的,只有韓國電影才會有,這裡體現了只有韓國人才懂的幽默」。
片中,因侄女之死,叔叔與姑姑紛紛前來弔喪,姑姑帶著自己的金牌,而叔叔則是一臉不可置信。大大咧咧的強鬥抱著父親與弟、妹痛哭的場景,沒有引起觀眾的傷感,反而有種「蠢爆了」的幽默。
奉俊昊現場指導時一直強調,演員一定要用最誇張演技來表達哭戲。
樸海日突然地嚎啕大哭、與宋康昊的扭打基本都是奉俊昊的指使。拍攝完成後,演員與導演一起觀看監視器,都禁不住發出爆笑聲,這也是他們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幽默。
幽默之外,電影的主題是嚴肅的。儘管奉俊昊曾多次表示,不希望觀眾對電影進行政治化的解讀。但電影中涉及韓美關係的問題很難不令觀眾有所聯想。
影片中共有兩處提及美國人,第一處是美國教授令韓國下屬將甲烷投放到漢江中,從而解釋了怪物的成因;第二處是一位美國軍官被怪物襲擊後在電視上大肆報導。
前者影射韓國對於美國的盲從,必然導致「怪物」產生,後者則反諷了美國人在韓國社會中高人一等的地位。
奉俊昊細節化的劇情帶來多樣化的解讀,他個人則希望觀眾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家族的概念上,一如影片宣傳時期打出的標語「漢江、家族,還有怪物」。
▼
怪物的誕生
在[漢江怪物]正式上映前,媒體對這部電影的CG效果充滿懷疑。畢竟,就當時的韓國市場而言,電腦技術在韓國電影中運用得並不廣泛,加之[漢江怪物]在前期準備時遭遇諸多不順也確實會造成一定影響。
電影上映後,怪物真身並未遭到觀眾詬病,許多媒體人也表示,怪物的造型比預想的要好太多了。
[漢江怪物]製作前期,奉俊昊已經決定將技術部分交給美國的特效公司完成,理由很簡單,「同樣的錢,美國做的比韓國好且快」。奉俊昊事先聯繫的是維塔數碼特效公司(製作[指環王]三部曲、[金剛]、[阿凡達]等好萊塢大片)。
當時,[指環王]尚未上映,維塔數碼也是默默無聞,溝通的過程很順暢。可惜,在[指環王]上映後,維塔數碼聲名鵲起,公司內部也出現部分問題,不得已,奉俊昊的怪物工程也就此罷工。
直至2004年,[殺人回憶]受邀參加美國舊金山電影節。
在電影節上,奉俊昊遇到了一家名叫Orphanage的特效公司,是由曾在維塔數碼工作的人建立的新型特效公司,他們因不滿彼得·傑克遜的做派而出來組團自立。
恰巧這些人中有一位韓國的特效導演,通過這位特效導演的溝通,奉俊昊與之達成了協議。
奉俊昊在記者發布會的時候,很驕傲地表示,「大家在電影中只看到一個怪物,但是在此之前,我們淘汰了1500多種怪物。」
奉俊昊非常感激設計出怪物造型的姜熙哲設計師,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奉俊昊只能提出一些怪物的概念,比如怪物的尺寸,或者在水中如何遊走,而具體設計都是姜熙哲完成的。
在奉俊昊的概念中,這個怪物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現實存在感,而不是像日本的怪獸一樣完全脫離現實。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怪物一定要是韓國化的,符合韓國人印象中的怪物形象」。在一年半的設計磨合中,怪物的造型才得以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電影在攝期間便引來電影界的關注。樸贊鬱、金知雲、全度妍、姜東元,甚至是徐克都前來探班,表現出期待
▼
驚現怪物
[漢江怪物]出現的契機,也算是忠武路的一段笑談。
據說是在奉俊昊的高中時代,他在教室中學習時無意間望向窗外的漢江,看到漢江中有一個黑色的不明生物。自此,「怪物」便在奉俊昊心裡留了底。
之後,他決定製作[漢江怪物],怪物的實體便來自當年不經意的一瞥。
事發地點漢江是韓國的母親河,整條河流橫穿首爾市,上方懸著24座大橋,是韓國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景點。
但奉俊昊選擇這裡並非是因為漢江所富有的獨特歷史意義或政治意義。他看中的反而是漢江的大眾化。
區別於正統怪物電影中神秘黑暗的場所,「漢江是韓國市民非常熟悉,而且很容易聚集的場所,」怪物在這附近出現會自然令觀眾產生一種集中力與現實感。
當然,奉俊昊也想學習彼得大帝,「一提到紐西蘭的綠色草原便會想起[指環王],希望觀眾看到漢江,也能想起這部電影」。
無論是「怪物」,還是漢江,對當時的韓國電影來說都是很難攻克的問題,「在寫劇本之前就必須先考慮這兩個問題的可行性」。
奉俊昊「偏向虎山行」的做法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怪物」技術方面的問題在對外溝通了四、五年後終於得到了解決,而漢江則需要自己親自勘察踩點。
乘著小遊艇,奉俊昊沿著漢江轉了差不多幾個月,從汝矣島(市中心位置)附近的幾座大橋轉到首爾周邊人煙稀少的河流大壩,漢江下一些鮮為人知的下水道,都被他翻了出來。一系列地圖研究之後,他在劇本中構建出了漢江的全貌。
▼
奉氏伎倆
同樣是在商業圈裡混得風生水起,但比起好朋友樸贊鬱,奉俊昊的電影裡少了些誇張抽象的鏡頭,多充滿現實寓意的情節。
[漢江怪物]拍攝的出發點是「被怪物襲擊的家族的故事」,而初衷是「體現社會上的一些弱者,以及這個社會是如何對待這些弱者的」。
在整個劇情的構思中,他秉承著三條思路:「第一,整個家族去營救女兒,第二是他們要營救的女兒在怪物手中救下更小的孩子,最後是社會沒有幫助他們,他們自己保護了自己。」
奉俊昊用「接力棒」來形容[漢江怪物]的劇情,就是「弱者之間一環扣一環的救助,而社會袖手旁觀」。
奉俊昊的這種解釋在電影中有多處明顯的痕跡,特別是表現在強鬥一家與醫院的矛盾上。當強鬥第二次逃出醫院後,他來到了漢江大橋下。
穿著白色病服的他站在一根根水泥砌成的石柱前,一個類似於弗裡茨·朗[大都會]中的鏡頭畫面,正是奉俊昊為了凸顯社會黑暗之大與小人物之渺小。
作為韓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怪物電影,[漢江怪物]背負了很多類型片的責任。
奉俊昊在這方面的態度是「既有刻意類型片的部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處理」。
比如,電影中怪物首次登場的部分。首先,這一段有常規化的設置,一群人圍在河邊,對著整體不明的怪物嬉笑打鬧,甚至戲稱「海豚」,向其餵食的行為,自立Flag的節奏是妥妥的。
但也正如之前所說,一般怪物電影中,怪物的登場方式是非常神秘黑暗的,但是[漢江怪物]中的魚怪卻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白天,在陽光的直射下出現在眾目睽睽前。這是非常「異常的」。
再拿電影中主角對決怪物的方式來說,一般的怪物電影,且不說主人公多為英雄人物,即便是團體小人物作戰,也必須是齊心合力,一致對外。
而[漢江怪物]中,這一家人「貌合神離」,竟然選擇各自為戰的方式來對付怪物,在片中分分合合,終於在最後通過「接力棒」的方式將怪物一舉拿下。
奉俊昊此舉的意義,一是為了突破怪物電影慣有的桎梏,為觀眾營造新鮮,收穫商業效果,最重要的還是他這部電影與一般怪物電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比起單純用「怪物」二詞概括,其實「劇情」更符合這部電影。
「怪物電影的主角是怪物,觀眾看完後想要了解的是怪物的前世今生,而[漢江怪物]是關於一家人的電影,當怪物出現奪走了孩子,一家人開始作戰,這部電影才是真正開始」,奉俊昊如是說。
因此在這部電影中,人物的設置比起怪物的出沒更值得觀眾去探討。
電影中的一家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奉俊昊將他們置身在一個沒有母親的家庭是為了能夠體現他們的弱小
▼
螻蟻設下大局
在[漢江怪物]的VIP試映會後,導演林常樹給了影片很高的評價,並表示:「這是一部天才的作品,能和像奉俊昊一樣的天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感到非常幸運。」
而[漢江怪物]在韓國國內上映前,先去坎城搞了個首映,海外反響很高,國內觀眾也倍感期待。
但在記者發布會上,奉俊昊卻表示,「電影被很多海外朋友喜歡,我感到非常榮幸。但我覺得他們並不能完全理解這部作品,因為這裡面包含了很多韓國文化的東西,只有韓國人才可以理解。」
撇開電影本身擁有的「科幻」情節,電影的主幹皆源於韓國現實社會,尤其是那些擁有特色魅力的奉氏人物。(不外乎奉俊昊會說「這是一部只有韓國觀眾才可以理解的電影」。)
奉俊昊的電影裡從來只有小人物。他們是活在社會底層的螻蟻,耕耘著自己一畝三分地,遭遇到匪夷所思的案件,然後拼死掙扎,弄到魚死網破。[漢江怪物]中的一家人也是如此。
[漢江怪物]中的一家是由祖孫三代組成的,爺爺輩的邊熙峰、第二代的宋康昊、樸海日、裴鬥娜,最後小輩高雅星。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家庭缺少了兩個女人,一個是奶奶,一個宋康昊的妻子。
這兩個外姓女子不僅是兩個男人的妻子,也是兩代孩子的母親,這兩個女人的不存在是奉俊昊的有意為之。
「母親在某種程度上是堅強、團結的代名詞,而強鬥一家缺少母親,一是為了體現出這個家庭的弱小與悽涼,二也是為了之後這一家的各自為戰做鋪墊」。
沒有母親這種維繫家庭的強大存在,強鬥一家顯得十分不堪一擊。除了爺爺與大兒子強鬥生活在一起,其餘兩個孩子都是在外各自生活的。
當小女孩被怪物帶走後,強鬥一家首次聚在一起,這是非常典型的亞洲家庭的模式。小女孩是他們聚在一起的契機,卻不是維繫一家團聚的紐帶。
如果你仔細看過電影的話,你會發現強鬥與南珠(小妹)基本是沒有對話畫面的,而話多的南日(二弟)與強鬥基本是吵鬧。
「比起家族團結的概念,[漢江怪物]更想表現的是保護的概念」。
就像電影中爺爺在漢江邊上保護三個孩子,最後死在了怪物的手上;就像留宿在漢江的兄弟二人,哥哥保護著弟弟;最後女兒為了保護更小的孩子死了,強鬥便保護起這個孩子:如此環環相扣,構建出了人物的情感聯繫。
除此外,電影中出現的客串人物也都是神來之筆。之前說過,強鬥一家的復仇行動並沒有社會的幫助,但一家人的逃出總會與別人有所聯繫。
影片涉及的「外人」除了醫院的醫生護士,還有幫助一家人逃出醫院的高利貸小組與澆了怪物一身汽油的流浪漢,不過他們的出現原因大相逕庭。
高利貸小組的登場與醫院差不多,他們是社會的一個縮影,表面上看,他們幫助強鬥一家逃出醫院,給他們提供了武器與汽車,實際上,他們搶走了強鬥一家的財產(與之後漢江警衛拿走了強鬥的儲蓄罐是一樣的)。
社會不僅沒有給予這一家幫助,反而成了趁火打劫的強盜。相比於高利貸,流浪漢的出場成分就顯得輕鬆許多。
他的出現更多是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好萊塢娛樂電影中,高潮處總會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物,但他們是左右結局的重要人物。」
但是另一方面,奉俊昊認為「他的出現也是合理的。因為這場營救過程中,沒有任何人幫助他們,倒是一個流浪漢,一時無聊幫助了他們,解決了問題」,這樣的諷刺效果正是奉俊昊所要達到的。
曾有人希望奉俊昊可以改寫結局,但被他拒絕
▼
幕後一起折騰
其實但看[漢江怪物]的拍攝環境,也大致能猜到幾位演員幕後的辛苦。雨裡來,江裡去,幾位主演算是被奉俊昊折騰慘了。邊熙峰在淋了幾場雨之後,大怒道:「奉俊昊你小子淋幾遍看看」,搞得奉俊昊一直圍著老爺子討好撒嬌。
片中飾演射箭選手的裴鬥娜是最辛苦的。片中獨來獨往也就罷了,拍攝中也是一個人戰鬥在最前線。
奉俊昊真是有讓演員怎麼辛苦怎麼來的本事:
裴鬥娜有恐高症,他就安排了一場在漢江大橋桁架上的行走;白天的漢江水算不上刺骨,可奉俊昊就是要晚上拍入水的戲,初春的河水在夜晚顯得尤其陰冷。
拍完水下的戲份之後,裴鬥娜打著寒顫回到車裡取暖,奉俊昊似乎十分愧疚,一直自言自語:「我為什麼要拍這麼辛苦的戲呢,要不下部戲就不拍這種辛苦戲了。」
辛苦就罷了,重要的是還會受傷。作為戲份最為吃重的宋康昊與樸海日在[漢江怪物]裡就積攢了不少傷疤。
怪物甫出場的江邊大鬧,宋康昊就在小腿上抹了道口子,後來葬禮搞笑戲份,樸海日又把腳踝給扭了。
大橋跳江戲,宋康昊有點恐高;流浪漢會面時,樸海日的頭顱又和酒瓶子親密接觸。
奉俊昊喜歡封閉的環境,[殺人回憶]的地下審問室、[漢江怪物]的下水道,但對演員來說卻是很辛苦的環境
奉俊昊這「馬後炮」,只能每次在傷後幫忙按摩、出言安慰,試圖安撫好演員們的情緒。
在辛苦了三個月之後,[漢江怪物]拍攝完成,演員們紛紛表示解脫。
影片上映後,觀眾的超高反響算是不負演員們的辛苦,但是在發布會時,演員們還是不忍回憶那段「痛苦」的經歷。
▼
影迷互動
如何評價[漢江怪物]?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原標題:《韓國電影100部(二)丨「快跑,怪物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