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什剎海》這名字一聽,想來很多人都明白,這講的是北京的戲。
而這部劇取景的什剎海、菸袋斜街等老胡同一帶的電視劇,也確實拍出了幾分京味,劉佩琦、連奕名、張晞臨幾個老戲骨,演出了幾分北京人的感覺,舉手抬足之間就帶著一股味道。而關曉彤和吳磊也在這部劇中表現不錯,演技在線。
甚至連什剎海邊上下象棋的那三個老大爺 ,也是一嘴的京腔京韻,讓對京味有感覺的觀眾,聽得耳朵熨帖。
劇情方面,《什剎海》這部劇也做得不錯,從居住在什剎海的莊為天一家入手,圍繞著莊志存、莊志斌和莊靜四兄妹之間關於愛情、婚姻、事業等方面的故事,以及老爺子莊為天的廚藝傳承等內容,展開了一個非常生活化的故事。
這部以北京的胡同、什剎海、菸袋斜街等為背景拍攝的作品,用廚藝撐起了筋骨,劉佩琦飾演的一家之主莊為天老爺子,作為當初操持過國宴的廚師,手藝的興費傳承,成為了這部劇中提綱挈領的暗線,在莊為天老爺子的手上,不斷出現的八大春八大居八大春的招牌菜,讓這部劇在故事情節之外,有了更多的看點。
在北京文化的背景和廚藝的筋骨之外,搭臺唱戲的,是莊為天為首的一大家子,在一家四子關於愛情、婚姻、事業等不斷的碰撞和摩擦中,升騰起一股親切的生活氣息,無論是莊為天每天在什剎海附近生活的飲食起居,還是老大莊志存和前妻之間糾纏不清的感情線,還是老三志斌和媳婦之間關於醉八仙的事業線,乃至於關曉彤和吳磊這一對的感情線,觀眾都能從中看到似曾相識的一面,因為這樣的事情,無時不刻不在自己的身邊真實上演著。
劇中張口閉口經常冒出來的北京話,填和、落聽、正差兒、打咧咧等,自成一股京派韻味,對於南方人來說可能不太友好,但對於北方的大片官話地區,卻有著一種只可意會的會心一笑感,臺詞禁得起細細琢磨。
還有就是北京人的性格和規矩,也通過一件件事情的展開,慢慢展現了出來,莊為天老爺子和幾個老夥伴們就象棋之間的笑鬧,到轉過天來一同赴宴卻又是真心實意,而老三莊志斌更是典型的北京大爺做派,胸有大志卻一事無成,稍微有點成績就翹尾巴,開著多年前的虎頭奔充門面,很多時候都是寧折腰而不折面子的主。
所以,《什剎海》其實是一部將北京的胡同和生活習慣作為背景,用廚藝傳承作為勾描,實際上講述的是一個普通北京大家庭裡的家長裡短、歲月變遷。雖然打著文化劇的面子,其實是帶著煙火氣的生活劇的裡子,這並不妨礙《什剎海》成為一部值得細品的作品。
雖然也有自詡老北京的觀眾,吐槽劇中不落地的地方,比如志斌出門之前和人侃大山說起的早餐,拿老北京人誰拿滷煮當早餐吐槽編劇懸浮。但莊志斌當時從家裡出門,是在和門口這幫拉車的開玩笑侃大山,到底是不是真吃了這些早餐還兩說,哪怕就是真早餐吃了滷煮,也不能就說明編劇的不接地氣,畢竟百人百胃百脾性。
也有觀眾拿出老北京人串門不會拿出稻香村的京八件來當作禮物吐槽,但這些細節方面,並不影響劇的觀感。
京味並不意味著非得是老北京,北京作為首都,每年都會不停吸納落戶人口,北京人也在不斷的融合變化,滷煮和京八件,對外地人來說,確實是北京的典型性代表。無論是早餐吃滷煮還是串門帶京八件,可能這都不是老北京的做派,但不能因為老北京人不這麼做,就一棒子否定了這樣一部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