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晚報報導:「老字號」是城市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省商務廳認定81個品牌為2019年度「安徽老字號」,合肥市共有13個品牌入選。莊墓圓子、三河米酒、同心樓米餅……這些好味道的入選無疑為餐飲企業疫後重振注入信心。記者走訪部分新晉入榜「老字號」企業,傾聽經久不衰的傳承故事,了解風波過後的轉型突圍。
莊墓圓子:
產能恢復往年同期 疫情過後不漲價
錯過了春節的最佳銷售期,莊墓孟令球圓子的負責人吳潔心裡並不慌張。這是一家完全靠手工製作的加工廠,所有食材每天現買現做,訂單少了,採購就少,沒有積壓的囤貨,吳潔的心裡想,就當是給工人們放個長假,等正式復工,大伙兒肯定又要忙著「腳不沾地。」
吳潔的坦然得益於莊墓圓子的名聲。在長豐,圓子種類五花八門,其中莊墓圓子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為春秋楚莊王時莊墓人創製,故而得名「莊墓圓子。」如今,莊墓圓子已經成為當地婚、壽、嫁、娶、招待貴賓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無圓不成席」作為一種禮俗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
○莊墓孟令球圓子
在莊墓會做圓子的不少,但像吳潔家這樣一份圓子傳承了四代的卻不多。作為孟家的媳婦,同時也是孟令球圓子的第四代掌門人,吳潔和婆婆李傳菊一起堅持用真材實料回饋新老客戶。往年春節,最忙的時候,吳潔家一天就要賣出2000多斤圓子,這些圓子有的銷往合肥周邊,有的則通過快遞送往江浙滬等地區。
今年受疫情影響,孟家工廠顯得格外冷清。4月初,在停工了2個月後,吳潔家的工廠開工了,回來上班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10多名工人每天從上午6點到下午4點,可保證日供應300斤孟令球圓子。「產能和銷量都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價格也還是老價格,20元一斤。」吳潔說,莊墓圓子的價格跟隨豬肉浮動,眼下豬肉價格平穩,圓子的價格也就不會漲價。再加上回頭客多,雖然耽誤了兩個月,但生意已經恢復了正常。
三河米酒:
春節銷售量銳減 考慮利用線上直播「賣酒」
同樣是2019年度「安徽老字號」獲得者,疫情給三河米酒帶來的打擊顯然要比孟令球圓子大得多。春節是酒類的銷售旺季,今年受疫情影響,三河米酒與往年相比,損失了近1/3的銷售量。
「整個春節期間,我們的銷售量幾乎為零。」合肥三河四子同樂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孔令好告訴記者,三河米酒歷史悠久,起源於宋,興盛於明清。因為是糯米釀造,度數低,味香醇厚,十分符合老百姓的飲食喜好。在當地,無論是宴請賓客還是走親訪友總少不了米酒的身影。
○疫情之前三河米酒生產車間
但疫情給流傳千年的米酒按下了「暫停鍵」,直到3月15日,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合肥三河四子同樂酒業有限公司才逐步恢復了三河米酒的生產。從體溫檢測、佩戴口罩到車間、廠房的每隔兩小時的滅菌消毒再到工人用餐的無接觸,輪班制,公司在竭盡全力防控疫情保障生產,但銷量的問題仍然成為壓在孔令好心頭的重擔。
「米酒的市場佔有率不高,錯過了春節黃金期,就相當於錯過了一年的豐收季。」孔令好說,他也在考慮採用近期風頭正勁的線上直播「賣酒」,但也明白直播帶來的只是一時的銷量增加,要想整個今年米酒銷量有起色,公司恐怕還需要尋找一條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新路徑。
同心樓早點:藉助老字號春風今年將「擴店」
2012年從父親手裡接棒算起,「同心樓」這個老招牌在潘泉手裡已經經營了八年。今年,這個始於清末民初的早點鋪第一次拿下了「老字號」品牌。在潘泉看來,這次入榜是對傳統手藝的認可,也是對傳統手藝人的鼓勵。
潘泉初到店裡幫忙時,才20出頭,這一張羅就是十多年。這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式生產「車間」,八十來平米的店鋪內進出忙碌的全是自家人。「在計劃經濟時期,廬城國營、集體餐飲服務業中,多以餐飲住宿為主要業務,唯有同心樓一家專營傳統早點。」潘泉告訴記者,每年臘月二十三,廬城地區有吃送灶粑粑的習俗,同心樓的大餅就成了全城居民首選。「那時同心樓門口就會排起長隊,這也成了廬城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了不辜負食客們的喜愛,這些年潘泉一直堅持手工製作。「今年疫期,潘泉的同心樓早點鋪短暫休業,但復工後迅速迎來大批食客。」平常工作日,米餅米餃銷售量在2000個左右,節假日銷售量在4000個左右。」提及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潘泉說「累毀了」,「不少人開車跑過來買。」
順應潮流,潘泉也開通了外賣,宅在家中的年輕人再也無需早起排隊吃米餅。之前潘泉也曾萌發過開連鎖店的想法,但很快被家人勸阻。「不擔心秘方外洩,但是很害怕品質難把控,壞了招牌。」疫情好轉,廬江縣城一些早點店開始轉讓,但拿下「老字號」品牌的同心樓卻有了擴店的打算。「最重要的是把好味道傳承下去,所以這次擴大規模不以加盟的方式,還是自己幹。」目前,潘泉正在忙乎店招設計和店面翻新,「全新形象但口味不變」。
淮仁堂:
將「養生廚房」向全國推廣
說起百年藥店,大多數人會第一時間想起電視劇《大宅門》中的百草堂。與百草堂一樣,淮仁堂也是一家具有百年歷史傳承的藥鋪。不同的是,落址包河經開後,淮仁堂並非延續常規藥鋪的經營方式,而是生產起了罐裝飲片。
○老字號淮仁堂
作為疫情防控保障企業,淮仁堂從2月3日起就正式復工生產,2條生產線馬力全開,產能始終保持在同期90%左右。「公司40多個品種中,涉及了中藥抗疫配方中需要的幾種,所以我們要保障供應。」淮仁堂常務副總經理孟凡標告訴記者,復工至今,生產線從未停歇,「此次拿到『老字號』品牌算是對企業的一種激勵。」
○老字號淮仁堂
「養生廚房」的想法,淮仁堂從去年就有所打算。「本來準備從12月啟動推廣,受疫情影響一直到近期才著手準備。」「養生廚房主要在基礎方法上進行提升,製成粉劑、丸劑或膏劑,讓藥效得到最大發揮。」目前,淮仁堂的「養生廚房」已經在合肥部分連鎖藥房「開火」了。
「通過這些試點,我們想看看市場的反映,再進行改善。」孟凡標介紹,在企業規劃中,「養生廚房」要在今年進行百店推廣,「品牌將向全國進行輻射,部分省份藥店已經來接洽了。」
部門回應:
29家合肥企業榮獲「安徽老字號」認定
日前,省商務廳認定合肥廬州烤鴨店餐飲有限公司等單位所申請的81個品牌為2019年度「安徽老字號」,合肥市共有13個品牌入選。其中有合肥人家喻戶曉的「廬州烤鴨」和「合肥百貨大樓」,還有悠久歷史的「莊墓圓子」,也有始創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五味齋」。
「『老字號』在滿足消費需求、豐富人民生活、倡導誠信經營、延伸服務內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合肥市近年來不斷加強老字號的管理服務、幫扶宣傳等工作,指導本地老字號企業持續增強傳承創新和市場拓展能力。「合肥市目前獲得『安徽老字號』認定的品牌企業已增至29家,含此前獲得商務部評定的同慶樓、張順興、公和堂、壽春堂、柏兆記等五家『中華老字號』,主要分布於餐飲服務、百貨零售、食品加工、傳統醫藥等行業中,行業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專家意見:「老字號」要肩負起新時期的歷史使命
「老字號意味著匠心精神、誠信經營,所以老字號要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談及老字號如何擺脫束縛,「破繭成蝶」?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雲飛認為:創新將成為振興老字號的關鍵所在。
「老字號要繼續生存,產品創新必不可少。除了讓現有的產品增加新功能,還要在開發新產品上下功夫。」王雲飛告訴記者,這種創新是全方位的,不僅僅體現在對產品的改造上,還體現在銷售模式的改變、發展理念的轉型。
另外,王雲飛還認為,「老字號」作為承載中華文明、傳承匠心精神、體現誠信經營的重要載體,需要以嶄新的姿態和風採進行改革創新,不斷煥發出「新內容」、「新亮點」和「新優勢」。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 衛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