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喜歡養花的朋友都和小植一樣,只要經過花卉市場就會邁不動腳吧,因為看著一盆盆美麗的花草擺在眼前怎能不心動!那麼你們會挑選什麼植物回家養呢?其實小植覺得,如果你還沒有想好養什麼,不妨試試養株百合?
畢竟百合在中國具有百年好合、家庭和美以及深深祝福的含義。平時看望別人的時候,送上一株百合也十分的應景。作為一種全世界都十分喜愛的花卉,肯定要將它收入囊下啦。關於它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其鱗莖由許多白色鱗片層環抱而成,形狀如蓮花,所以用「百年好合」之意來命名。
百合花最早出生於神州大地,從野生轉為人工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4世紀時,人們還只作為食用和藥用。到了南北朝時代,梁宣帝發現百合花很值得觀賞,便在詩中提到:「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抑。甘菊愧仙方,藂蘭謝芳馥」。讚美著百合花具有超凡脫俗,矜持含蓄的氣質。所以直至今日,喜愛百合花的人數依舊未減。
隨著時代的進步,世界各地的園藝專家通過雜交育種途徑創造了新的品種。選育出一批統稱為「金百合」的新花。它的特色是打破了最早一莖一朵、單純白色的現狀,變成一莖多朵,花色既有金黃、橙紅和淡紫,又有彩斑、條紋等其它圖案顏色,從而更加豐富了觀賞的內涵。另外還有些品種不但秀麗誘人,而且還蘊含香味,最適宜做廳堂的插花。不禁引發出「夜深香滿屋,疑是酒醒時」的感覺。因此這種花慢慢演變成了一種欣賞性的植株,成為了更多人家庭種植的選擇。
自己在家盆栽的話,因為數量少比較小,所以養護起來還是非常容易的。可能在養護過程中會出現百合花葉子發黃等問題,碰到這種情況也別著急,小植來告訴大家應該怎麼辦。
最容易導致植物葉子發黃的原因,估計就是澆水的原因了,很多人都掌握不好澆水的量,澆水過多,會容易造成盆土長期水大,使根系窒息、腐爛,從而導致黃葉甚至脫落;最主要的特點是老葉無明顯變化、幼葉變黃。就是因為土壤過溼才導致黃葉的,這個時候應停止澆水,疏鬆土壤,讓它通風乾燥。
如果澆水過少會因缺水、乾旱而引起葉子發黃,主要的特點是自下而上老葉先黃,缺水時間稍長,則會全株黃葉,甚至死亡,應該適時澆水,堅持「見幹見溼,澆則澆透」的原則。
其次就是施肥的原因了,肥料過多、過勤或濃度過高時會引起黃葉;表現為幼葉肥厚,有光澤,且凹凸不平。這時應該控肥、中耕、澆水;如果已經施肥過多,可以多澆水來稀釋並衝去土壤中肥分。
長期不施或施肥不足等情況,也會引起百合花葉子發黃。主要表現為幼葉、嫩莖處先黃。過多缺肥還會導致盆土板結,枝條細長黃嫩。發生這種情況時應該立即施肥,大概一周內就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