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理都有一個疑問?碎鑽不是鑽石渣渣嗎?怎麼就能比整鑽的火彩更強呢?
「這是碎鑽,品質不好,還不值錢。」是大多數客人們面對碎鑽群鑲首飾時的內心OS,還有的看見碎鑽群鑲的首飾便會驚訝:「碎鑽還這麼貴呢!不就是一些鑽石邊角料嘛」
好吧,叔想說,碎鑽真的很冤吶。
「碎鑽」不碎
我們常聽到的碎鑽既不是碎掉的鑽石,也不是鑽石邊角料哦。國內一般是把小於十分(0.1克拉)的鑽石統稱為碎鑽。
碎鑽既可以作為配石,圍繞著主石鑲嵌,讓主石更為閃耀,起到綠葉配紅花的效果。
我們常說的「豪華鑲」,就跟這些碎鑽有關,這下知道為啥人家50分鑽戒鑲嵌出來像1克拉了吧~
除此之外呢,碎鑽也可以拿出來作為主石單獨設計,也通過群鑲的方式展現另一種格調與奢華。
碎鑽:不以大小論英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碎鑽不是碎掉的鑽石,也不是鑽石的邊角料,而是個頭小於10分的鑽石,所以,它本身也是完整的。和整鑽一樣,碎鑽由冠部、腰部和亭部三部分組成。除了1分以下的,大部分碎鑽都包含臺面、風箏刻面、星小面等在內的57個面,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我們知道,鑽石的原石都不太大,鑽石的重量一般也就由它的原石大小決定了。碎鑽也就是那些原石較小的鑽石打磨而成的。雖然小,但也是實打實的完整的鑽石了。
用於鑲嵌的碎鑽跟大鑽一樣,由冠部、腰部和亭部三部分組成,較大的切工較好的碎鑽擁有臺面、風箏刻面、星小面等在內的57—58個切面。這些切面要求,少一面都不行。
別看碎鑽小,它可是有著和大鑽一樣的顏色淨度等質量分級呢,在批發交易的時候,碎鑽的價格也是按照其不同的大小、顏色、淨度等量身定價的。
為啥碎鑽首飾不便宜?
為什麼群鑲碎鑽首飾也並不便宜?這大概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了。叔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碎鑽到底貴在哪裡。
碎鑽雖然顆粒小,但是每顆碎鑽也是經過精密的切割,因為體積小,所以切割打磨起來更加費力。
同理鑽石越小,鑲嵌的爪就越小,為防止鑽石掉落,只能在特製的顯微鏡下進行人工鑲嵌。
碎鑽常用的鑲嵌方法是起釘鑲,這是這一種在金屬材料上鑲口的邊緣,剷出若干個小釘,用來固定鑽石的鑲嵌方法。這可是非常考驗鑲嵌工匠們的活兒,稍有不慎鑽石就容易脫落,還得重新來過。
在珠寶首飾中,碎鑽更多的是作為配飾存在的,可以讓主石更加閃耀,也有品牌把碎鑽作為主角來設計,比如卡地亞,一隻豹型碎鑽手鐲就能賣幾百萬元。它之所以能賣這麼貴,倒不是因為採用的碎鑽很值錢,更多的是因為設計、鑲嵌、品牌等因素提高了它的價值。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如果不是品牌的,也不是作為配石,就單單一件碎鑽首飾,它還會這麼值錢嗎?答案是:當然能了!
碎鑽首飾常見又費事的鑲嵌方式是起釘鑲。這種鑲嵌方式是沒有爪的,鑲嵌的手法是把鋼針磨成三角鏟,然後在鑲口邊緣用力紮下去,最後翹起一片金屬作為爪,把碎鑽鑲嵌上去。一般情況下,得要三爪或四爪才能抓住一顆碎鑽,也就是說一顆碎鑽得重複上述操作三四次,次次都得成功,否則整個首飾都得重做。而且能用這種鑲嵌方式鑲嵌的碎鑽都大概要1—3毫米的直徑才行,否則爪子抓不住碎鑽,也會影響碎鑽的光彩。因此碎鑽首飾不僅費工,還耗材,賣的貴是自然的!
總之,碎鑽不僅沒有特別價值低廉,群鑲起來還又費時,又費力,這樣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了群鑲首飾也並不便宜這回事了呢?
碎鑽值不值得買?
碎鑽既然值錢,賣的也不便宜,那它有沒有投資收藏的價值呢?答案是碎鑽本身是基本沒有的,但碎鑽首飾可以購買或者收藏。碎鑽本身太小了,單獨拿出來做投資收藏品並不具有意義,但當他們被設計成精美的珠寶後就有了收藏價值。
比如卡地亞群鑲的獵豹手鐲什麼的。
另外想說的是,對於一些預算有限的寶寶們,又像追求鑽石的質感與閃爍,一些小巧而精美的群鑲的碎鑽首飾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夜空中不大的星星一顆看起來稍顯單薄,但是如果湊成一條銀河,那可就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啦。
碎鑽既然值錢,賣的貴,它有沒有投資收藏的價值呢?答案是碎鑽本身基本沒有,碎鑽首飾可以收藏。碎鑽本身太小了,單獨拿出來做投資收藏品是不可能的,它只有被設計成精美的珠寶後才有了收藏價值。想投資,還是得選整鑽。
如果要達到收藏級別的鑽石,一定要同時滿足這5個方面的要求:
1.夠大,至少是克拉級別;
2.純淨度要高;
3.顏色等級要高;
4.切割工藝要完美;
5.國際證書。
這樣的鑽石買下了,得好幾萬呢!普通消費者沒必要這麼做吧?除非你想買一顆傳家,那不如買貴寶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這些,年年大拍出天價,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上漲空間妥妥的大。
雖然碎鑽基本不能投資,但是碎鑽本身也是有品質等級的,它的參考標準和整鑽差不多。
低調的奢華,什麼是極品碎鑽首飾?
碎鑽雖小,可它的存在並不雞肋。適當的碎鑽輔襯主石,會讓首飾看起來更加生動有魅力,
也能更加體現首飾的層次感和奢華感。一起來欣賞碎鑽的低調的奢華吧~
豪華鑲藍寶石戒指
如果想進一步做出群鑲效果,比如近幾年流行的密鑲則更貴。密鑲是由一系列碎鑽排列鑲嵌而成,因為碎鑽體積小,所以切割比整鑽更費力,鑽石越小,花的力氣越大,最後只能通過高倍數的顯微鏡才能進行人工鑲嵌。
比密鑲更費錢的是無邊鑲嵌,也叫「隱密式鑲嵌法」。無邊鑲嵌之所以比密鑲更費錢,是因為它的過程更複雜。無邊鑲嵌要求鑲座和寶石都要精雕細琢,而每顆至少花費90分鐘以上的時間,導致一件這樣的首飾最終得花幾百個小時甚至上千個小時來做,光鑲嵌費用就得要幾萬元了。另外為了避開傳統嵌方式的限制,無邊鑲嵌採用黃金或白金做鑲座,把貴金屬拉成細線,再做成方格形狀,格子多大,寶石多大。然後匠人會在每顆寶石的底部切割出一條特別的溝槽和四個正面,最後把寶石通過網格線滑入鑲座中。
所以大體來說,好的碎鑽工藝比整鑽花費的精力人力都要更多,所以會更貴。
如何選購碎鑽?
有碎鑽的陪襯能讓你的主石更閃,而碎鑽的品質越好,你的主石看起來不僅閃閃發光,而且富有生命力、更強的層次感和更多姿的火彩變化。
用於鑲嵌的碎鑽分單反鑽和足反鑽。單反鑽有17—18個切面,而足反鑽則和大鑽石一樣,擁有57—58個切面。這些切面要求,少一面都不行。單反鑽主要鑲嵌手錶或做裝飾性的飾品比較多,足反鑽多用於珠寶。
除了切工,碎鑽的價值主要由顏色和淨度決定,比如顏色是D-F、G-H、I-J等,淨度是SI、VS、VVS等,這樣的劃分不如整鑽那麼細緻,卻有了高下之分,最終製成的首飾就有了好看和不好看的區別。顏色和淨度的等級越高,做出來的首飾越好看。
不過,友情提示一下碎鑽沒必要拿E\F級;G\H級或I\J級就可以了,價格比較實惠;低於J級堅決不要,這種碎鑽色發黃。
碎鑽有造假嗎?
水鑽、鋯石、莫桑石和碎鑽是什麼關係?
碎鑽本身很便宜,基本不會造假,不過,不放心的消費者還可以送檢,要求主石、輔石一起鑑定就可以了。國檢收費最貴也最權威;省檢便宜的二三十元,結果也靠譜。
碎鑽如果有假的,可能是CVD合成鑽石,一般的檢測方法都看不出它是不是天然鑽石,只能靠證書,比如GIA這種,在備註中會寫明:這個人造的鑽石是在一個實驗室生長造出來的。
當然民間測試鑽石真假的手法也可以參考。鑽石的切工一般很標準,亭部刻面基本不透光,因此在它下面放一張畫了一條直線的紙,透過鑽石看不到紙上的直線。
除了CVD,這些石頭也很像鑽石。
1、水鑽是假鑽石
水鑽是水晶鑽石的簡稱,其實它既不是天然水晶,也不是鑽石,而是仿造鑽石,材質主要是玻璃、人造水晶、鋯石、黃玉、合成立方氧化鋯等,都是中低檔。水鑽雖然是假鑽石,但是像寶石玉石一樣分產地,奧鑽、韓鑽、奧地利鑽等,國產的也有,分A鑽、B鑽。不管是哪裡的水鑽,和真鑽差別很大,一般只有十幾個切面,更沒有真鑽那樣的火彩。
2、鋯石是真寶石
鋯石本身是一種小眾彩色寶石,單賣也值錢,不過價格一般比不上鑽石。鋯石的顏色有很多,白色、藍色、紅色、橙色、大地色等,按照結晶程度分為低中高3型,做成首飾的都用高型(低型有輻射,不過比手機輻射小太多,可以不用在意)。
鋯石有天然,也有不天然的。不天然的叫立方氧化鋯,也就是一種仿造鑽石了,這是一種人工合成材料。立方氧化鋯的色散比鑽石高,因此看上去更閃。
3、莫桑石≠莫桑鑽
莫桑石鋯石一樣,有天然和不天然的,市面上基本上都是不天然的。天然莫桑石很少,目前發現僅出現在隕石坑內,其顏色多為暗綠色、黑色。而人工莫桑石在我國現在多在I或I級以下的色度,部分還帶淺綠色色調,美國去年製造出D級色了。
人工莫桑石是這3個中最像鑽石的,不過也能區分,它的火彩比鑽石更強,看起來更閃。另外,人工莫桑石是雙折射,鑽石是單折射,因此在10倍放大鏡下,前者可以看到重影。
總之,只要不是假寶石,或者冒充真寶石的其他廉價石頭,碎鑽或者小眾珠寶都值得大家喜歡。即使是莫桑鑽,現在也有品牌在做呢!消費者們只要清楚了解它們的本質就能放心購買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