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務談判的時候,要是對方有手部摸臉的動作,我們就應該引起注意了。這也許是一種掩蓋謊言的行為。
舉個例子
小梁又一次在跟客戶談的時候,本來洽談進行得挺順利的,但是小梁慢慢地感受到了不對勁的地方。客戶說的話和前上一次談好得有很大的出入。
所以,小梁果斷地向客戶提出質疑:「之前我們談判的時候,不是已經確定了是這樣的嗎?」果然,客戶說話開始變得吞吞吐吐,而且時不時會用手摸鼻子。那麼,到底客戶為什麼要摸鼻子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信號?
摸鼻子是一種隱藏表情變化的行為
有這種行為的情況,很大可能是對方正在撒謊。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撒謊的時候,會擔心自己的表情變化被對方看到,肢體會下意識地作出一些動作,以免對方過度注意自己的表情從而不對自己的話產生懷疑。心理學上叫做「欺詐行為」。
英國著名動物學和人類行為學家德斯蒙德.莫裡斯曾經做一項研究,當一個人在撒謊的時候,用手部摸臉部的和吞口水的次數會明顯增加。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阿蘭.皮斯在其著作《心思都寫在臉上》一書中,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了人說時習慣摸鼻子的原因。原來,人在說謊的時候,體內會分泌一種叫做「兒茶酚胺」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使鼻腔內部組織發生膨脹,造成鼻子部位的不適,所以說話的人就會本能地去觸摸鼻子,這種化學物質甚至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有的人撒謊的時候會非常辛苦。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可以進一步說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萊溫斯基爆出過醜聞。在接受審查作陳述的時候,柯林頓一共摸了將近30次的鼻子。
另外,有時候想說某些話,但是不好意思說的時候,也會發生摸鼻子的行為。比如小孩子有時候想要吃零食,但不敢向媽媽說的時候,就是在媽媽面前扭扭捏捏,摸鼻子。
綜上所述,在和別人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談話的具體內容,還得盯著對方的肢體動作。因為身體是誠實的,「小動作」往往藏著「大含義」。